① 稀土人物都有那些
概述:
稀土人物收錄了為中國稀土研究、發展、應用和保護所做出傑出貢獻的專家和學者。
郭伯生
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1955~1957年在烏克蘭第城農學院學農,1962年畢業於莫斯科精細化工學院稀有和分散元素工藝系。1963~1972年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從事鋰、銣、銫元素的提取研究,任專題組長。1973~1975年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科研辦公室從事鈦民用和稀土、鉬微肥的推廣。1975~1977年任稀土研究室副主任。1978~1983年任院科辦副主任,從1982年起兼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稀土農用研究室主任。1984~1991年任中國有色總公司稀土農用技術開發中心主任。1991年調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稀有稀土局副局長。1993~1994年任中國稀土開發公司總經理,1995~1996年任該公司總工程師。
李東英
1920年12月14日生於北京,中共黨員。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工。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化學系,1951~1953年和1956~1958年,兩次在蘇聯進修有色金屬選礦及稀有金屬冶金。1983~1985年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常務董事、科技部主任。從事工作50年來,主要做的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工作。1949年研究解決了生產固體黃葯(選礦捕收劑)的工藝和設備,至今仍在沿用。五、六十年代組織並參與利用我國資源提取各種稀有金屬和制備半導體材料的生產工藝,以滿足經濟建設和國防尖端的需求。
自60年代至今,長期從事稀土和鈦的開發和應用推廣工作。特別是於1972年首先倡議並組織實施將稀土用於農業增產,獲得成功。20多年來經全國各方的努力試驗和推廣,已在農作物、經濟作物、蔬菜、水果、林業、牧草以及養殖業得到廣泛的應用,獲得巨大的效益,屬世界首創,現居領先地位。七、八十年代從事我國重大資源(攀枝花、包頭白雲鄂博、金川)綜合利用和重要有色金屬(鎢、錫、鋁)行業的開發方針政策的研究。
80年代初受國家科委之命,領導制訂了我國的「材料技術政策」,主持編寫了《有色金屬進展》大型產業叢書。獲獎情況:1987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89年獲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一等獎。范中碧
1939年7月生於武漢,教授級高工,1962年畢業於天津大學化工系,同年分配到原石油部(現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從事煉油催化劑研發工作,1984年任催化裂化催化劑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任主任至今。
1962年至1966年參加了我國催化裂化催化劑工業的初創工作,為我國第一個微球型硅酸鋁催化裂化催化劑的成功開發,填補我國煉油催化劑一項空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獲國家科委獎勵;參加了我國稀土Y型(REY)分子篩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在此基礎上1974年首次開發成功我國稀土Y型稀土(REY)高活性裂化催化劑,配合了我國煉油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藝的開發,從而在完全依靠國內技術的情況下,催化裂化完成了一次飛躍,獲國家科學二等獎。
其間與蘭州煉油化工廠合作攻關項目「催化裂化催化劑生產科技進步」攻關項目,1998年獲得原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一種含磷的稀土氫Y型分子篩催化裂化催化劑及生產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不僅首創了分子篩催化裂化催化劑一種理想的生產工藝,而且發現了催化裂化一種性能獨到的高溫固體酸性催化材料,1997年獲原石化總公司發明專利金獎,中國國家專利優秀獎和第十一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1999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女職工雙文明建功立業競賽"全國先進女職工榮譽稱號。
劉行仁
1937年10月生於湖北天門,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1962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固體發光研究工作,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員。
1999年7月中科院長春光機所與長春物理所整合後,現任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計委稀土專家組成員,中國稀土學會理事兼中國稀土學會發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科學會理事,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科技人才。
1983~1985年在美國進修稀土復合氟化物合成、晶體結構及光譜性質和無輻射能量傳遞。在進修期間曾任紐約市中國訪問學者及留學人員負責人之一。他長期從事固體發光材料及其光學光譜性質和離子間的能量傳遞研究。較早地提出光子轉移,即光子剪裁的原理,豐富和發展光子剪裁內容。他依據交叉馳豫原理,使不需要的Tb3+的5D3能級躍遷發射的光子剪裁,轉移到所需要的5D4能級上,從而使5D4→7FJ能級躍遷發射的光子數增值,發射強度大大增強。
他所研製的「高亮度稀土磷光體-HG3」於1984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第一名);鑒於對固體中某些三價稀土離子的發光特性和能量傳遞的研究成果,1995年被授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名)等獎項。他在國內外刊物上公開發表190餘篇論文。
陳家鏞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80年)。1922年2月17日生於中國四川省金堂縣。1939年中學畢業後,考入當時設在重慶的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1943年畢業後在中央大學化學系擔任普通化學(無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助教。1947年秋赴美國留學,在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厄巴納-香賓(Urbana- Champaign)校園化工系研究生院攻讀學位,於1949年春獲碩士學位,1951年獲博士學位。此後即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化工系擔任博士後副研究員 1952年秋他原來的博士論文導師H.F約翰斯頓(Johnstone)教授邀他回伊利諾大學化工系開展「用纖維層過濾氣溶膠的研究」。1954年初接受美國杜邦(DuPont)化學公司薄膜部的約克斯(Yerkes)研究所的聘請、擔任研究工程師,參加研究和開發聚酯連續聚合以使該產品能順利投入生產。
才鴻年
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生於1940年1月29日,北京市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研究生)。
曾任兵器工業52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顧問。主持薄裝甲和我國第一代復合裝甲的研究工作,發明了焊後不回火薄裝甲鋼,並獲國家發明二等獎,為我國第一代復合裝甲材料與結構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主持火炮身管自緊技術及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參加了自緊身管疲勞壽命的研究,先後創立了火炮身管液壓自緊技術和高效液壓自緊技術,使炮管強度提高60%~100%,並成倍提高疲勞壽命。首次應用這項技術的「XXX火炮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述成就已載入《當代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其科研成果已用於十多種兵器裝備,現仍在用於有關重點武器裝備的研製。為表彰才鴻年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的貢獻,1984年授予國家級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授予兵器工業功勛獎和政府特殊津貼。發表論文31篇,出版專著一部,撰寫研究報告30餘篇。
盧忠效
1935年10月31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中共黨員,教授級高工。1961年畢業於前蘇聯烏拉爾工學院冶金系,同年回國後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工作,1961~1964年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稀土研究室從事稀土金屬制備研究,曾任金屬組組長、專題組組長。
近幾年主要從事稀土和稀有金屬的軟科學研究和項目的評估工作,先後 撰寫了「『八五』期間稀土科學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我國稀土科技現狀及其發展應採取的對策」、「我國稀土科學基礎研究進展與'九五'研究重點建議」、「『八五』稀土科技進展及『九五』研究重點建議」及「90年代我國稀土科技新進展」等文章,收入國家計委稀土專題軟科學基金和計委稀土專家組調研報告。另外還撰寫了「面向21世紀稀有金屬」、「我國稀有金屬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參與編寫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報告」和「中國有色金屬發展50年」等。獲獎情況:曾獲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國家科委頒發的工業新產品獎和國家科學大會獎以及國防科工委頒發的「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和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等。
洪廣言
1940年2月16日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系,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從事稀土研究至今。
1962~1972年從事稀土元素分離提取、稀土絡合物的研究。參加包頭礦的「451」會戰和江西稀土礦中分離提取稀土的工藝實驗。1971年首次用溶劑萃取法分離出99.9999%的高純Y2O3。1972~1977年從事無機液體激光器的研究,首次研製出用稀土液體激光器作為光源的YJG1型激光微區光譜儀,獲全國科技大會獎。
余成洲
1934年8月22日生於上海,1959年畢業於原蘇聯烏拉爾工學院(現為國立烏拉爾工業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工作,教授級高工。
歷任課題組組長、室副主任、主任、院副總工程師。先後在稀土冶煉、稀土金屬、稀土永磁、磁療、貯氫材料、鎳氫電池等6大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工作。
現擔任國家「863」九五重中之重項目--鎳氫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課題負責人,兼任國家計委稀土專家組成員,全國稀土永磁協作網專家組成員、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專家組成員、國家科技部鎳氫電池專家組成員、稀土協會理事、南開大學、中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
馬鵬起
1936年11月生於江蘇省泰興縣。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62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放射化工專業。同年分配到包鋼冶金研究所工作。翌年改為冶金部包頭冶金研究所,歷任技術員、課題組長、濕法冶金研究室負責人。1971年研究了萃取計算理論應用於單一稀土的萃取分離工藝,實現了萃取過程中單一稀土元素的高純度和高收率的統一,發表了「萃取計算及其應用」一文。
1975~1993年先後擔任冶金部包頭稀土研究院(原包頭冶金研究所)副院長和院長。任職期間,主持過多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重大科研項目。1993~1997年擔任包頭鋼鐵公司總工程師。1997年底在包頭稀土高新技術開發區創辦了科工貿一體化的大漠稀土有限責任公司,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張 鏞
1935年10月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61年2月畢業於前蘇聯莫斯科有色金屬和黃金學院稀有金屬冶金專業,回國後先後擔任核工業化工冶金研究所副所長,核工業生產技術司副司長,中國寶原開發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總工程師兼中國核工業稀土公司總經理及中國核工業黃金開發辦公室主任和中國核工業稀土應用開發辦公室主任等職,歷年兼任中國黃金學會首屆理事、中國鈾礦冶學會副秘書長,第二、第三屆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稀土專家組(後為國家計委稀土專家組)成員。
曾天元
金屬冶金專業,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總院工作至今,先後任該院稀冶室專業組長、副主任、主任、所長。
1962~1975年參加稀土萃取分離、稀土變價元素分離等試驗研究;1975~1977年作為「技術領導小組」成員,組織和參加「伯胺萃取法從包頭礦中分離釷和混合稀土」試驗,獲全國科技大會獎。1977~1980年作為課題組副組長,主持和參加的「伯胺萃釷和硝酸釷制備」工業試驗中,首次從包頭稀土礦中分離出近百公斤放射性釷產品,並親手操作釷產品的濃縮,該項目與同期合作組織參加的「伯胺萃取氯化稀土」工業試驗,同獲冶金部科技成果四等獎、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該成果被應用於獨居石處理中釷的分離與提純工業生產。
蘇 鏘
生於1931年7月15日,廣東廣州人。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工系(1948~1950年,中山大學化工系;1950~1952年,北京大學化工系;1952年院系調整至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從事稀土研究工作至今已40餘年。歷任稀土研究室課題組組長和室主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稀土學會發光專業委員會主任,發光學會副理事長,《稀土》、《化學學報》、《中國化學》、《無機化學報》、《應用化學》副主編和1989年第二屆國際稀土光譜討論會主席,1997年第三屆國際F元素會議國際科學委員會會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共培養博士生9名,碩士生16名。1990年由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出版<Rare Earths Spectros>(稀土光譜)的英文論文集一本,1993年由河南科學出版社《稀土化學》專著一本,1994年主編《變價稀土元素化學與物理》會議論文集一本。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30餘篇,獲釔—鋇—銅—銀—氧高溫超導體的發明專利一項。
袁承業
有機化學家。浙江上虞人。1948年畢業於國立葯學專科學校。1955年獲蘇聯科學副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8年建立與領導了核燃料萃取劑研究組,解決了我國國防工業的急需。
70年代結合我國有色金屬的綜合利用研製成功分離稀土及鈷鎳的多種萃取劑。與合作者在大量實驗數據基礎上進行「萃取劑的結構與性能研究」,以後又用量子化學、分子力學、模式識別、因子分析及相關分析進行處理,從而將萃取劑化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與研究生在有機磷化學的基礎研究方面獲得很好的成果。
王淀佐
礦物加工及冶金專家。遼寧省錦縣人。1934年3月23日出生。1961年中南工業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名譽院長、教授,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發展了浮選理論,在礦物加工工程的研究中,系統分析浮選劑結構-性能關系,建立起浮選劑分子設計理論,用一系列定量判據和計算公式,並通過分子結構的「組裝模型」對各基團預測計算組裝設計特定用途的葯劑;從理論上統一解釋了硫化礦浮選研究中長期爭論的三大問題,在實踐上發展了電化學控制及無捕收劑浮選;提出鹽類礦物浮選的4條規則,推進了浮選理論的定量化和實用性;提出「粗粒效應」,豐富了細粒選礦理論。
黎樂民
化學家。廣東電白人。1959年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 1965年該校技術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早年研究配位化學和萃取化學,把兩項滴定法推廣應用到生成復雜萃合物的情況。1977年以後主要從事理論研究。系統研究了稀土化合物的電子結構,闡明其成鍵特徵、相對論效應的作用以及穩定性規律。提出雙層點電荷配位場模型與定義分子中原子和原子軌道的方法。提出從光譜數據直接求振動力常數的誘導自洽方法;用量子化學方法導出正弦型同系線性規律;對芬太尼類麻醉鎮痛劑電子結構與葯效找到較好的關聯指數。發展了用密度泛函理論處理多重態結構的理論方法。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黎樂民
化學家。廣東電白人。1959年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 1965年該校技術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早年研究配位化學和萃取化學,把兩項滴定法推廣應用到生成復雜萃合物的情況。1977年以後主要從事理論研究。系統研究了稀土化合物的電子結構,闡明其成鍵特徵、相對論效應的作用以及穩定性規律。提出雙層點電荷配位場模型與定義分子中原子和原子軌道的方法。提出從光譜數據直接求振動力常數的誘導自洽方法;用量子化學方法導出正弦型同系線性規律;對芬太尼類麻醉鎮痛劑電子結構與葯效找到較好的關聯指數。發展了用密度泛函理論處理多重態結構的理論方法。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李冠興
核材料專家。1940年1月4日出生於上海市。1966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
現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202廠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廉
周廉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1940年3月出生於吉林省舒蘭縣。1963年畢業於東北工學院,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工作;1969年響應國家支援三線號召,調到寶雞有色金屬研究所工作;1979年,由教育部派往法國國家科學院進修,1982年回國;1984年起,任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常務副院長;1994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8年,當選為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和西研稀有金屬新材料股份分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國家超導技術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低溫工程材料委員會委員,國際鈦會執委會委員和國際生物工程材料委員會委員等職。
肖紀美
材料科學家 1920年12月7日出生。材料科學家。湖南鳳凰人。別名繼美、 志新。1943年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畢業。1948年赴美留學,翌年獲密蘇里礦冶學院冶金學碩士學位,1950年獲密蘇里大學冶金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林登堡熱處理公司、愛可產品公司及美國坩堝鋼公司從事產品分析和科研工作。1957年回國,歷任北京鋼鐵學院(後改名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學教授兼金屬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合金鋼、晶界吸附、脆溶沉澱、晶間腐蝕、斷裂科學、氫損傷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發現了「氫致滯後塑性」現象,提出了反映缺口下應力腐蝕斷裂韌性新參量,對鈦合金氫致開裂及水溶液中應力腐蝕斷裂的動態程,提出了氫損傷機理。 應用斷裂力量,分析和解決了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許多重要斷裂問題。
著有《金屬的韌性和韌化》、《應力下的金屬腐蝕》等;撰有《材料的失效分析,性能預測和結構設計》、《高強度鋼水介質應力腐蝕研究》等論文200多篇。
周壽增
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現為北京科技大學)金相熱處理專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曾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功能材料教研室主任,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現為北科大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並任金屬學會功能材料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材料學會理事、中國物理學會磁學與磁性材料分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應用磁學會委員等。
賴兆添
1953 年 12 月生於江西省龍南縣。 1977 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化工碳素專業,長期從事稀土工業的開發和管理工作,尤其在稀土礦山的開發與管理、稀土礦開采工藝的改進與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提高、發展稀土深加工應用以及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的創建和正常動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9 年在《稀土》刊物上發表名為「稀土工業的降溫與加熱」的論文; 1989 年 12 月在《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專業家組調研報告匯編》中發表名為「南方離子型稀土礦開采現狀與國家要採取的政策」的論文; 2003 年 12 月在《稀土信息》中發表論文「淺談加強離子型稀土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開發」。
1985~2000 年主持龍南稀土工業的開發與管理,首先提出「統一領導、統一計劃、統一銷售、統一管理」的龍南稀土工業管理辦法並付諸實施。新建龍南稀土冶煉廠、龍南稀土金屬材料廠,初步形成龍南稀土工業「開采——冶煉——應用」的體系;與科研單位合作,在龍南首次試驗和推廣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原地浸礦工藝。並於 2004 年 8 月在贛南稀土礦 D 級儲量可靠程度研究中獲科技進步三等獎。
習家輝
德國福特旺根大學碩士研究生,「中國稀土農用網」創始人,中國農用稀土應用推廣第二春發起人,「依農科技」創始人。依農科技企業法人。
2004年參與國家科委「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稀土應用工程」重大項目,「稀土農用新材料、新技術在西部地區的應用與示範」攻關課題。
主要研究方向:如何利用稀土為農業增產、增收、提質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網路「稀土人物」,「農用稀土」,「稀土農用」,「益植素」等詞條創建人。
主要著作:《稀土在農業中的科學應用技術》《如何培育和打造你的員工》。
②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口碑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Shando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位於山東省東營市,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學校於2003年3月成立,時稱石油大學勝利學院,2005年3月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2013年11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市人民政府、勝利石油管理局三方聯合簽署合作協議,攜手共建勝利學院。2021年1月轉設為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山東石油化工學院。2022年2月18日,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在東營正式揭牌。 [15]
截至2021年4月,學校有石大、師專兩個校區,佔地約1140畝,校舍建築面積37.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91萬冊、電子圖書291萬余種;建有各類實驗中心和實訓室182個;設有7個教學院,開設34個本科專業及15個專科專業;有在校生9300餘人,教職工579人(專任教師432人)。師資力量還是很不錯的,如果分數夠,還是值得去上以上的。
③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靠海嗎
靠海。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位於山東省東營市,校區位於東營的主城區,交通和生活都很方便,根據查詢石油化工學院官網得知,該校距離海邊500米距離近,去海邊很方便。
④ 適合剛過本科線的大學 最容易撿漏的學校
高考是一場甄選考試,有人歡喜有人愁,因為其功能的限制,在高考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中,沒有辦法保證每一個人都可以考上自己滿意的學校,所以每年都有接近70%的考生考不上本科。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分數也比較尷尬,那就是成績剛剛好過本科線。
剛過本科線的公辦本科
1.無錫學院
無錫學院是獨立設置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學院,由民辦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而來,學校的硬體設施還不錯,藉助南信大的資源優勢,無錫學院在氣象專業也有一定實力,信息工程、物聯網也不錯,專業就業率很高。
2.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位於河北承德,是一所以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為建校基礎設置的公立本科院校,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是我國興辦最早的高等職業院校之一,學校一直面向石油工業服務,在石油領域建有多個國內領先的特色高水平專業群,每年培養眾多行業人才。
3.湖州學院
湖州學院是浙江省應用型高校建設試點本科院校,學校是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在今年4月剛剛轉設而來,仍屬師范類院校,共設有35個本科專業,延續原湖州師范學院的學科優勢,再藉助各方資源投資力度的大增,學校發展勢頭正猛。
4.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位於山東東營,是由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家特大型企業勝利石油管理局在優化整合原勝利油田師范專科學校優良辦學資源的基礎上,合作創辦的應用型本科石油院校,設有29個本科專業,在石油化工領域比較突出。
剛過本科線適合撿漏學校
第一、廣東白雲學院 (406分,最低排位:189192名)
坐落於廣州市白雲區,白雲學院因此得名。廣東白雲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創始人是謝可滔先生於1989年創建。學校開設本科專業比較全面,共有45個,專科專業1個,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藝術學等7個較為熱門的學科。
第二、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399分,最低排位:196751名)
坐落於湛江市麻章區,是廣東海洋大學與湛江寸金教育集團合作創辦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於2006年教育部批准其試辦獨立學院,跟白雲學院不一樣的是,寸金學院是依附在海洋大學下面的,也就是說,在寸金學院,可以專升本到海洋大學。同時在2010年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具有專插本招生資格。
第三、廣東理工學院 (393分,最低排位:204045名)
位於珠三角城市肇慶市,廣東理工學院創建於1995年,並在201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同意、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肇慶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的全日制應用技術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⑤ 坪山到怎麼去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可以到深圳西火車站坐火車到茂名站(不是茂名東站)。出站後坐202路公交車就可直達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門口。還可以坐汽車到茂名汽車站,茂名汽車站到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門口可以坐10、11、201、202路公交車。
⑥ 南陽怎樣去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坐高鐵。從南陽東站坐高鐵到天津西下車,在從天津西換乘到K1785到東營南站下車,全程1434.3公里,約13小時6分鍾,到達東營南站。從東營南站打車出發,途經廬山路,西一路,北一路,路過15個紅綠燈,全程16.3公里,約27分鍾,最後到達終點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⑦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代碼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代碼:13386。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由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坐落在山東省東營市,佔地面積1174畝,校舍建築面積37.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96萬冊、電子圖書477萬余種。
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碳中和聯合研究院依託學院建設,碳中和現代產業學院入選首批山東省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名單。
⑧ 贛州的公交車有哪些路線適合和朋友投兩硬幣去玩的是哪些咯
1路:6:30——21:30
火車站→新聞中心→貿易廣場→新車站→東門市場→公交公司→東郊路→東河大橋→贛江路→中山路→濂溪路→章貢路→建國路→區公安局→標准鍾→衛府里→奧林匹克廣場→婦幼醫院→工商局→檢察局→商檢→附屬醫院→二康廟→三康廟→南方冶院→華鎢→南方廣場→贛龍→人民醫院→官園里→財保公司→公交公司→東門市場→新車站→貿易廣場→新聞中心→火車站2路:6:30——21:30
火車站→新聞中心→貿易廣場→新車站→東門市場→公交公司→贛二中→商業城→人民醫院→贛龍→南門廣場→西園→大國光→南方冶院→三康廟→二康廟→附屬醫院→商檢→檢察院→工商局→章江→南京路口→建國路→陽明路→標准鍾→解放路→中山路→贛江路→東河大橋→公交公司→東門市場→新車站→貿易廣場→火車站3路:6:30——21:30
火車站→贛州大橋→迎賓大道→京九大道→市政中心→南河大橋→氣壓機廠→東陽山→南門廣場→文清路→章江→南京路口→建國路→市委機關大院→濂溪路→解放路→標准鍾→衛府里→贛四中→贛南賓館→市政府機關大院→郵電大樓→東陽山→氣壓機廠→南河大橋→市政中心4路:6:30——21:30
火車站→贛州大橋→迎賓大道→京九大道→市政中心→南河大橋→氣壓機廠→東陽山→南門廣場→市政府機關大院→市建委→贛四中→衛府里→標准鍾→解放路→濂溪路→市委機關大院→建國路→南京路口→章江→文清路→郵電大樓→東陽山→氣壓機廠→南河大橋→市政中心→京九大道→迎賓大道→贛州大橋→火車站5路:6:30——21:30
火車站→新聞中心→貿易廣場→新車站→東門市場→公交公司→贛二中→商業城→東勝山→贛一中→華聯→贛南賓館→影城→文清路→章江→南京路口→建國路→贛州公園→紅十字會醫院→衛府里→贛四中→羊城→贛一中→東勝山→官園里→財保公司→東門市場→新車站→貿易廣場→新聞中心→火車站6路:6:30——21:30
火車站→新聞中心→貿易廣場→新車站→東門市場→公交公司→贛二中→商業城→人民醫院→贛龍→贛州飯店→南門廣場→文清路→章江→南京路口→建國路→西津路→中醫院→青年路→市附屬醫院→小國光→郵電大樓→贛州飯店→贛龍→人民醫院→官園里→財保公司→東門市場→新車站→貿易廣場→新聞中心→火車站7路:6:30——21:30
火車站→新聞中心→貿易廣場→新車站→桃子園→張家圍→黃屋坪→營角上→東陽山市場→南門廣場→文清路→章江→南京路口→建國路→章貢路→八境路口→濂溪路→解放路→標准鍾→衛府里→贛四中→贛南賓館→影城→小國光→華爾康大葯房→贛七中→文清路小學→郵電大樓→東陽山市場→營角上→黃屋坪→張家圍→桃子→新車站→貿易廣場→新聞中心→火車站8路:6:30——21:30
火車站→新聞中心→貿易廣場→新車站→東門市場→公交公司→贛二中→商業城→人民醫院→贛南飯店→南門廣場→文清路→章江→南京路口→建國路→贛州公園→標准鍾→和平路→市立醫院→婦幼醫院→工商局→檢察院→商檢→贛七中→環城路→南門廣場→贛南飯店→人民醫院→官園里→財保公司→東門市場→新車站→貿易廣場→新聞中心→火車站9路:6:30——21:30
火車站→新聞中心→貿易廣場→新車站→桃子園→張家圍→黃屋坪→營角上→南河路→贛林大廈→自立站→三康廟→二康廟→西郊路→西津路→建國路→陽明路→衛府里→南京路→章江→影城→贛三中→二康廟→三康廟→自立站→贛林大廈→南河路→營角上→黃屋坪→張家圍→桃子園→新車站→貿易廣場→新聞中心→火車站10路:6:30--21:30
黃金開發區→自來水二廠→建材大市場→機場路口→博德山莊→安居→氣壓機廠→東陽山市場→贛州飯店→贛龍→人民醫院→官園里→財保公司→贛二中→商業城→人民醫院→贛龍→東園→東陽山市場→氣壓機廠→安居→博德山莊→機場路口→南北大市場→自來水二廠→黃金開發區 11路:6:30--21:30
黃金開發區→自來水二廠→建材大市場→機場路口→安居→氣壓機廠→東陽山→南門廣場→文清路→章江→南京路口→建國路口→區公安局→標准鍾→衛府里→贛四中→兒童醫院→贛州飯店→東陽山→氣壓機廠→安居→機場路口→建材大市場→自來水二廠→黃金開發區12路:6:30--21:30
火車站→五洲大道→新聞中心→貿易廣場→關刀坪→贛州酒廠→交警大隊→紅旗二校→人民醫院→贛南飯店→贛州飯店→文清路→大公路一校→奧林匹克廣場→衛府里→標准鍾→區公安局→建國路口→南京路口→章江→文清路→郵電大樓→贛州飯店→贛南飯店→人民醫院→紅旗二校→交警大隊→贛州酒廠→關刀坪→貿易廣場→新聞中心→五洲大道→火車站 16路:6:30--21:30
贛南化工廠→市二醫院→東河車站→人民醫院→南門口→西園→紅環路→贛七中→大公路全程→婦幼醫院→市立醫院→南市街→東勝山→贛南化工廠101贛縣(往返):6:30--21:30
贛縣→沿坳→東河大橋→人民醫院→東園→贛州飯店102沙石(往返):6:30--18:30
龍埠→沙石鎮→師范→火車站→八一四大道全程→贛二中→人民醫院→東園→贛州飯店103蟠龍:6:30--21:30
蟠龍→歐塘→黃金水廠→黃金大道全程→南河大橋→東陽山→營角上→文明大道東段→八一四大道→火車站→八一四大道→文明大道→營角上→南河路→南河大橋→黃金大道全程→蟠龍104和樂:6:30--18:30
火車站→新車站→黃屋坪→濱江大道→營角上路→西園→紅旗大道西段→西河大橋→105國道→和樂105沙河(往返)5:40--17:00
(南田、東坑)→沙河鎮→鈷冶煉廠→龍都市場→贛二中→人民醫院→東園→贛州飯店106虎崗(往返):6:50--22:40
儲潭→虎崗→三六二醫院→東河車站→東橋路→人民醫院→東園→贛州飯店107窯下:6:30--21:30
八○一廠→龍都市場→公交公司→贛二中→人民醫院→贛龍→健康路全程→陽明路→文清路全程→紅旗大道西段→西河大橋→105國道→林校→八○三廠→窯下108蛤湖(往返):6:30--18:00
河頭→紅旗水庫→蛤湖→林業大修廠→105國道→西河大橋→三康廟→紅旗大道西段→西園109通天岩(往返):7:00--18:40
火車站→新車站→桃子園市場→黃屋坪→濱江大道→營角上路→西園→紅旗大道西段→西河大橋→105國道→通天岩111馬祖岩:6:30--18:30
南門廣場→贛龍→人民醫院→東橋路→東河車站→三六二醫院→馬祖岩村→長坑子路→下牛皮→馬祖岩小學→水井頭路→石油化工廠→東河橋→人民醫院→贛龍→南門廣場112黨校:7:00--21:30
林科所→黨校→吉埠→火車站→八一四大道→紅旗大道東段→文清路全程→陽明路→衛府里→贛四中→贛南賓館→郵電局→紅旗大道東段→八一四大道→火車站→吉埠→黨校→林科所115高新開發區(往返):6:40--18:30
高新技術開發區→潭東→師范→火車站→八一四大道全程→贛二中→人民醫院→南門廣場116水西:6:30--22:00
火車站→新車站→桃子園市場→黃屋坪→濱江大道→營角上路→西園→三康廟→西河大橋→湖邊市場→木材廠→贛江紙廠→白塔117坪路:6:30--18:10
康洋加油站→坪路村→黃金大橋→黃金水廠→黃金大道全程→南河橋→東陽山→西園→南河路→文明大道→師院側門→華鎢→東陽山→黃金大道→黃金大橋→坪路村→康洋加油站118高樓(往返):6:30--18:30
高樓→嶺頭上→南河橋→東陽山→西園121楊坑、桃芫村(往返):6:00--18:00
桃芫村→車頭村→楊邊村→馬坳→中山腦→螺田村→楊梅坑→西河橋→三康廟→紅旗大道西段→西園123貯木廠(往返):6:50--18:40
貯木廠→七里鎮→東河大橋→人民醫院→贛龍→東園→贛州飯店126(往返):6:30--18:30
黃金開發區→黃金水廠→黃金大橋→師院分校→坪路村→康洋加油站→潭東鎮政府→高新技術開發區128金坪開發區(往返):6:40--18:30
火車站→新車站→文明大道全程→西河村→金沙灣→105國道→金坪開發區129(往返):6:30--21:30
贛州火車站→八一四大道全程→贛二中→東橋路→東河大橋→七里鎮→贛縣汽車站→光彩→梅林大道→贛縣玩具廠西河專線:7:00--18:00
火車站→新車站→文明大道全程→西河大橋→西河車站東河專線:6:30--18:30
火車站→八一四大道全程→商業城→東橋路→東河車站
東河車站→東河大橋→人民醫院→東園→贛州飯店(往返)
⑨ 請問一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好不好
作為一名山東石油化工學院護理學院的學生,對學校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接下來從我的視角介紹一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值得一說的是學校在2022年正式從民辦轉為了公辦學校,從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該成了山東石油化工學院。(這就是學校比我們努力的例子)
體育館和操場
總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真的提不錯的,相信來到這里的你也會度過快樂且充實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