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為什麼說石油的出現拯救了鯨
擴展閱讀
鑽石刀適合加工什麼材料 2025-07-02 04:23:24
套筒工具國產哪個牌子好 2025-07-02 04:12:55

為什麼說石油的出現拯救了鯨

發布時間: 2022-09-25 19:44:15

㈠ 南極鯨的知識啊

鯨是海洋哺乳動物,胎生,幼仔哺乳,用肺呼吸。但它既不同於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也不同於企鵝等用肺呼吸的海鳥,它終生在水中生活,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則一段時間在水裡,一段時間在陸上生活。這種特殊的習性可能與其起源有關。

善於游泳,長於潛水是鯨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共同習性之一。鯨和海豹都是優秀的潛水員。須鯨類的游泳速度一般為每小時30公里,受驚時每小時為40公里,鰮鯨的速度最快,每小時約55公里,比萬噸巨輪還要快。抹香鯨游泳速度較慢,一般為每小時10公里,最快時為25公里。鯨潛水的時間和深度也很驚人,它可潛入200~300米的深海,歷時2小時之久。與海豹相比,鯨的潛水深度比不上可潛入600米的威德爾海豹,但鯨的深潛時間比海豹長得多,威德爾海豹長潛時間為70分鍾,僅是鯨的一半。這種深潛與長潛的差別,可能與軀體大小不同有關,鯨是龐然大物,下潛和上浮時的動作顯然沒有軀體纖細結實的威德爾海豹靈活。鯨的肺活量大,它的肺可容納15000升氣體,下潛時貯存大量氧氣,上浮時呼出大量二氧化碳,這是它能長潛的奧秘之一。此外,鯨和海豹的腦袋都很小,不到體重的1/1000,這可能是它們能夠長潛和深潛的共同有利條件。

「噴泉式」呼吸方式,是鯨特有的生活習性。鯨在水下生活期間,緊閉鼻孔,露出水面呼吸時,鼻孔張開,憑借肺部的壓力和肌肉的收縮,噴出一股白花花的水柱,並伴隨一陣汽笛般的叫聲。所噴水柱的高度和形狀是鑒別不同鯨種的標志。據此,有經驗的捕鯨者,可以迅速地判斷鯨的種類及其大小和距離的遠近。如藍鯨的噴水柱垂直向上,強勁有力,上粗下細,頂部鬆散,如同禮花,射程高達10米以上。其他須鯨類噴水柱的高度一般為8~10米。抹香鯨的噴水柱向左前方偏轉,噴射力弱,粗短而鬆散,高度僅3~4米。關於水柱的成因和成分,日前仍有爭論,有人認為是肺中噴出的廢物,也有人認為是肺中的水汽和激起的海水相結合的產物。

南大洋的鯨主要以磷蝦為食,也吞食一些橈足類等甲殼類浮游動物。濾食性須鯨,從亞熱帶和溫帶遷促到南極,在南極水域飽食美餐,尋偶交配。在此期間,有些種群能積累全身脂肪量的50%。須鯨在亞熱帶很少吃東西,在南極積累的脂肪用來提供它一年中其他時間所需要的能量。齒鯨類的襪香鯨是以食烏賊和魚類為主。

鯨的胃口很大,一頭藍鯨一天能吃8~10噸磷蝦。藍鯨口腔的容積達5立方米,張口時大量的磷蝦和海水一起涌進,閉口時,把海水從唇須縫中擠出,濾出的磷蝦一口吞下。

多數鯨類成群的習性不很顯著,唯獨抹香鯨有組織小家庭的習慣,其成員往往是雌鯨、幼仔和雄鯨各一頭,但其周圍也常有成年的雄鯨伴隨,伺機而動,爭奪妻妾。抹香鯨往往是一夫多妻。

鯨很多是在南極之外繁殖,一般每年一次,每胎產一仔。懷孕期一般為9~12個月,藍鯨為12個月,抹香鯨的懷孕期長達16個月。仔鯨的生長速度很快。藍鯨的受精卵的重量不到1毫克,小到肉眼難以辨別。幼仔出生時體長則達7~8米,體重約2~3噸,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嬰兒。幼仔的哺育期為7個月,每天的哺育量為 400~500公斤。雌鯨的乳汁營養豐富,脂肪的含量達40%~50%,和海豹相似,是鮮牛奶脂肪含量的10~15倍。因此,仔鯨生長快,膘肥體胖。仔鯨在哺育期每小時可增加體重4公斤,一晝夜竟增長80~100公斤。仔鯨在斷奶後,生長速度大減。藍鯨的性成熟為4~5年,其壽命最長可達100年。須鯨的壽命一般為40~50年,最長可達100年之久。

遷徒生活是鯨的共同習性,像魚類的回遊,候鳥的遷徙一樣,不過時間、季節和地點各不相同罷了。遷徙是鯨的一種本能,也是生存所迫,比如須鯨在其他海域進食很少,主要在南極海域進食,所以它必須返回南極海域。南大洋的鯨多數是從亞熱帶和溫帶遷徙來的,在每年的11月左右到達南極海域,在那裡逗留100來天,於翌年二三月踏上回程。須鯨在南極海域逗留的時間最長,通常為120天以上。有的縞臂鯨可在南極海域越冬,並在亞南極區繁殖。其他多數鯨種在南極地區或在遷徙的途中尋偶、交配,在溫帶和亞熱帶繁殖後代。在南極海域很難看到正在哺乳的仔鯨。

㈡ 人類對鯨的有哪些傷害

人類的捕殺,造成物種減少甚至瀕臨滅絕。

2、破壞海洋環境,造成生物減少,缺乏食物來源。

3、有害污水的排放直接造成死亡。

補充:

海洋中絕大部分氧氣和大氣中60%的氧氣是浮游植物製造的。須鯨卻能滅浮游植物的勁敵——浮游動物。另外,齒鯨也有助於保持魚類的生態平衡。齒鯨的食物就是以魚為食的大型軟體動物。因此世界上沒有鯨,人類就要滅亡。

1986年對商業性捕鯨活動實行了暫禁令,其目的是挽救即將滅絕的鯨魚,補足因大肆捕殺而減少的鯨魚群的數量。為了遏止商業性捕鯨勢頭,印度洋被宣布為鯨魚禁捕區。然而,這些養護措施似乎收效不大,由於新近出現的威脅加劇了鯨魚的悲慘處境,現有13個鯨魚物種中的7種鯨魚仍然處於瀕危狀態中。

由於漁獲量的限額往往定得過高,造成鯨魚群不能很快繁殖。在日本和挪威,捕鯨商靠賣鯨魚肉大發其財,在那裡每千克鯨魚肉可賣350美元。鯨魚捕殺數經常被虛報,甚至有人曾以「科學研究」為幌子進行商業性捕鯨活動。

北大西洋露脊鯨已被捕殺到幾近絕種的程度。露脊鯨行動緩慢——與大多數鯨魚死後即迅速下沉不同,這種鯨魚死後漂浮在洋面上——使其成為最容易捕殺的一種鯨魚,它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盡管50年來一直對露脊鯨實施保護,在過去15年間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卻沒有明顯增加。除了自然死亡原因,有近90%的露脊鯨死於和過往船隻的猛烈碰撞。

盡管在過去商業性捕鯨活動是造成許多鯨魚物種滅絕的唯一原因,如今鯨魚面臨的威脅卻來自其它方面:被釣絲纏住,有毒物質的污染,船隻碰撞,鯨魚覓食區域的天然氣和石油工程,氣候變化和生境退化等。

海洋環境污染對鯨魚有著多方面影響。漂浮在洋面的化學物質被長須鯨吸收,並積聚在其體內油脂中。這些毒素隨後慢慢進入其乳汁中,最終使幼鯨得病。

㈢ 家人們,為什麼說石油的出現拯救了鯨呢

捕鯨業繁榮的背後是各類鯨的滅頂之災,繁殖速度遠不及捕殺速度,你以為捕鯨主要是為了吃它的肉嗎?並不是,當時人們捕鯨主要是為了提煉精油,用於工業原料。石油的出現使許多鯨免收捕殺。

商業化捕鯨被約束,世界各國中除了個別國家,商業化捕鯨現象已不多見了。不過一些原始的捕鯨行為依然被允許,如位於印度尼西亞的拉瑪了拉村,那裡的村民一直以來靠海吃海,還在用最原始的方法殺進,他們會在發現今後駕小船靠近,從船頭躍起,把鯨叉叉入鯨的肉里。那裡的男孩子從小教育金博斗,不過你也別擔心,他們不會對金群數量構成實質性威脅的,因為他們人口數量有限,每年的捕鯨數還是一隻手數得過來的。

㈣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說石油的出現,拯救了抹香鯨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說石油的出現,拯救了抹香鯨?

以前家家戶戶都用煤油燈,但你一定不知道煤油燈和抹香鯨之間的故事。煤油是現代的產物。和外國火柴、外國釘子、外國汽車一樣,煤油是從外國進口的,所以前面會有一個外國字。說白了,煤油是石油做的。

在此之前,在中國,動植物油通常被用作燃料,如大豆油和菜籽油。這些老式燃料不僅照明效果差,而且有刺鼻的氣味和黑煙。清末,煤油開始被引進。這種燃料不僅燈火通明,而且沒有異味和黑煙,所以很快就傳播到了普通中國人的家中。

19世紀,石油被開采和利用。用石油製成的煤油不僅價格低廉,而且質量上乘。因此抹香鯨對市場的吸引力開始減弱,巨大的利潤損失。人們不再對抹香鯨著迷。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從遠洋航行的出現到石油的出現,只用了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但這幾乎造成了抹香鯨種群的滅絕。因此,必須說石油拯救了抹香鯨。

㈤ 鯨的滅絕原因有哪些

在地球剛剛形成時,最先見到是那蔚藍的大海,生命在此繁殖,不停的演變,一切都那麼井然有序。成群結隊的魚,五彩斑斕的珊瑚,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魚兒快樂的游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

無邊無盡的汪洋大海是人類的搖籃,大海是地球的母親,是生命的起源。裡面有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石油,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資源。為人類體供鮮美無比的海鮮……

海洋是人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人類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已取得顯著成就,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全球海洋污染問題凸顯,海洋的健康亮起了紅燈。

海洋曾經賦予人類太多太多,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無情的把魔爪伸向了海洋……

今天南極的藍鯨數量已不足原來的1%,西太平洋灰鯨僅剩100頭,徘徊在滅絕的邊緣,而在南極海域每年都有近1200頭鯨魚被捕殺。

這一組組令人震驚的數據,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鯨魚瀕臨滅絕的現狀,而更多的應是我們發自內心深處的反省。如今,鯨魚這個藍色海洋里美麗的精靈,正遭受著來自大自然與人類的雙重威脅。

鯨魚擱淺事件在世界范圍內的頻繁發生,使它正成為鯨魚數量不斷減少的一大關鍵因素。如今,我們尚不確定何種原因導致鯨魚的這種「集體自殺」式行為,但一些環保主義者和科學家們認為是環境污染導致鯨魚的擱淺。不少科學家們表示,那些污染海水的化學物質可能擾亂了鯨魚的感覺。另外,軍艦聲吶和回聲控測儀所發出的聲波及水下爆炸的噪音,會使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發生紊亂,從而使受驚的鯨魚紛紛擱淺。

此外,不斷飆升的海洋氣溫,使適合鯨類動物生存的環境不斷縮小。氣候變化導致鯨魚棲息地環境變化,從而減少了其食物來源。因此,近幾年來大量鯨魚正在遭受著飢餓的威脅。惡劣的生存環境的確對鯨魚的生存構成一定威脅,但最大的威脅卻是人類殘忍的「殺戮」。

鯨的滅絕因為它們有太多可為人使用的價值。

鯨脂能夠用來製作肥皂、蠟燭以及唇膏。鯨須可以製成很多物品,如刷子、婦女的胸衣,還有傘骨。吃鯨肉是日本飲食的重要部分,有日本人說:「日本人攝取的動物蛋白多數來自鯨肉而不是牛肉。」

近10多年來,由於國際社會禁止商業捕鯨,日本國內的鯨肉供應量大幅減少,鯨肉價格不斷飛漲。一千克鯨肉在日本可以賣到90~100美元。

如今,捕鯨活動依然猖獗。環保組織與日本捕鯨船起沖突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幾乎每到捕鯨旺盛時節,這樣或那樣的大小沖突總是接連不斷。

《全球禁止捕鯨公約》1986年發布後,被捕殺的鯨魚數量從2.2萬頭下降到2700頭。但時隔僅一年,由於日本等國的違約行為,使鯨魚再次面臨大量被捕殺的厄運。《禁止捕鯨公約》生效時,日本也曾一度宣布放棄捕鯨。但在1987年,日本在許諾不反對公約的同時卻以「科學研究」的名義繞過國際法則,重新將捕鯨船開向大海。1994年國際捕鯨組織宣布成立「南部海洋鯨魚保護區」,區域中所有鯨魚都受到國際法保護。日本提出捕鯨要求遭到駁斥。

捕鯨與反捕鯨行動是一場持久戰。回顧這場已持續半個世紀之久的行動,盡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令人惋惜的是鯨魚的數量並沒有明顯恢復。在經受了幾經起伏的捕鯨潮的摧殘後,鯨魚的身影正逐漸消失在大海的深處。

綠色和平使者們依然在組織拯救鯨魚的抗議活動,他們正用自己的行動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他們認為,建立鯨類保護區能夠為棲息地和繁殖地都受到威脅的鯨類提供更多的保護,人類不能因現實需要就對所有其他生物加以捕殺和利用。

綠色和平使者呼籲人類社會,請給鯨魚一個生還的機會,只要每個國家、每個組織同心協力,成群的鯨魚就會年復一年的游弋在這片蔚藍的海洋里。

㈥ 人類對鯨的有哪些傷害

1、人類的捕殺,造成物種減少甚至瀕臨滅絕。

2、破壞海洋環境,造成生物減少,缺乏食物來源。

3、有害污水的排放直接造成死亡。

㈦ 總是聽到關於捕鯨的新聞,但鯨到底又什麼用,為啥要捕鯨

在之前的很長時間里,捕鯨的確是一項很有實際意義的工作。最早進行大規模捕鯨的歐洲巴斯克人,就將鯨肉作為重要的食物來源,鯨皮作為優質皮革,甚至連須鯨的須子,都可以用來製作雨傘的骨或者歐洲女性束腰裙的撐子。

但鯨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它的油脂。在沒有石油和天然氣的年代,鯨油是非常好的照明燃料,它的氣味比豆油這樣的植物油,以及豬油這樣的動物油要小很多,而且也很少產生黑煙。在17世紀,為了獲取足夠的油脂,歐美各國的捕鯨業規模不斷擴大,捕鯨也成了世界上第一種全球性產業。

㈧ 石油的出現有挽救了鯨魚么

鯨魚全身是寶可不止鯨油哦(這就是還有國家在屠殺鯨魚的原因),還有的是,人類的活動范圍已經越來越多的侵入海洋,勢必會影響到鯨魚等海洋動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