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奇春石油現在什麼情況

奇春石油現在什麼情況

發布時間: 2022-09-02 06:24:07

『壹』 王進喜的資料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勁大,

天大困難也不怕。

寧可少活二十年,

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進喜抒懷

[王進喜簡介]

王進喜,1923年出生於甘肅玉門亦金村。6歲時因家貧,用棍子拉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8歲時給有錢人家放羊。1938年他進玉門石油公司當徒工、幹活時被砸傷了腿,被廠主趕出大門,傷好後才頂了別人的名字混了個差使。當時,玉門油礦的美國技帥壟斷了採油技術,王進喜在礦里幹了十幾年沒有上過一次鑽台,沒有摸過一次石油鑽機的剎把。他作為一個干雜活的窮工人,多少年裡連鋪蓋卷也沒混上,蓋的是破羊皮,鋪的是稻草。

新中國成立後,王進喜當上了國營甘肅玉門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隊的石油工人,副司鑽,1956年升任1259鑽井隊隊長,同年加入了共產黨。當時中國的鑽井技術還很落後,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萬,鑽透祁連山,玉門關上立標桿」的口號。在1958年,他領導鑽井隊創造了月進尺5OOO米的全國紀錄,成為中國中型鑽機最高標桿單位,榮獲「衛星井隊」紅旗,被命名為「鋼鐵井隊」。

那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以禁運方式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而我們的國產石油量又很少,中國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極其有限的外匯從蘇聯進口油料。50年代末經濟進入困難時期,中蘇關系已開始緊張。1959年王進喜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北京街頭的公共汽車因缺油背著煤氣包,作為採油工人的他,心裡很不是滋味。這時因在黑龍江發現了大慶油田,中央決定抽調力量展開石油大會戰。王進喜從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到當地的馬家窯,於1960年4月14日經苦幹五夜五夜後,大慶第一口油井開鑽,不久即噴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綳帶連夜回到井隊。第二口油井在即將發生井噴的危急時刻,沒有重晶石粉,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當時由於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在泥漿池底。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井噴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鑽機,工進喜身上卻被鹼性很大的泥漿燒起了大泡。房東老大娘見他連續幾天幾夜奮戰在井場沒有回來,就感慨地說「王隊長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字傳遍了油田,並通過新聞媒介的宣傳響徹了全中國。

1964年,王進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國人大會議,受到毛主席的接見。1965年他任油田鑽井指揮部副總指揮,1966年領導鑽井隊創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1969年4月在黨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當選中央委員。1970年4月,王進喜在玉門參加石油現場會回到大慶之後,經醫生檢查確診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時年47歲。

-------------------

王進喜同志簡介

王進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鎮上赤金王家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開始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4歲被抓夫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我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9月,他率領的鑽井隊月進尺創當時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出席了全國群英會。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曾組織人員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同年4月11日,會戰指揮部號召全體會戰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
在大慶油田,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和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指揮,大慶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9年4月,出席黨的「九大」並被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治無效逝世,享年47歲。
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傑出典範,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形象,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英雄人物。他為加快發展我國石油工業奮力拚搏一輩子,在為我國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與其他偉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為「百年中國十大人物」。

『貳』 王進喜的故事

王進喜 ,甘肅玉門人,是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入玉門石油公司當工人,建國後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鑽井隊長、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大慶油田鑽井指揮部副指揮。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率領1205鑽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工業戰線一面火紅的旗幟。王進喜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被譽為油田鐵人。1959年,王進喜在全國「群英會」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王進喜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為石油戰線的勞動模範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車頂上背個大氣包,他奇怪地問別人:「背那傢伙幹啥?」人們告訴他:「因為沒有汽油,燒的煤氣。」這話像錐子一樣刺痛了他。王進喜後來說:「北京汽車上的煤氣包,把我壓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國家的壓力、民族的壓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們說:「一個人沒有血液,心臟就停止跳動。工業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癱瘓。沒有石油,國家有壓力,我們要自覺地替國家承擔這個壓力,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啊!」
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發現大慶油田,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隨即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一到大慶,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下定決心:有天大的困難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鑽機到了,吊車不夠用,幾十噸的設備怎麼從車上卸下來?王進喜說:「咱們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鑽機運到井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用滾杠加撬杠,靠雙手和肩膀,奮戰3天3夜,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矗立荒原。這就是會戰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運鑽機」。要開鑽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經過艱苦奮戰,僅用5天零4小時就鑽完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生產井。在重重困難面前,王進喜帶領全隊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苦幹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在隨後的10個月里,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和1202鑽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跡。在那些日子裡,王進喜身患重病也顧不上去醫院;幾百斤重的鑽桿砸傷了他的腿,他拄著雙拐繼續指揮;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井噴終於被制服,可是王進喜累得站不起來了。房東大娘心疼地說:「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啊!」「鐵人」的名字就是這樣傳開的。王鐵人為發展祖國的石油事業日夜操勞,終致身心交瘁,積勞成疾,於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僅47歲.
王進喜干工作處處從國家利益著想,他重視調查研究,依靠群眾加速油田建設,艱苦奮斗,勤儉辦企業,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建立責任制,認真負責,嚴把油田質量關。他留下的「鐵人精神」和「大慶經驗」,成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財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王進喜身上體現出來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鐵人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共產黨人的楷模。他更是一個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7/content_694588.htm

『叄』 為什麼近年來的夏天天氣越來越熱

地球是怎麼了,發燒了嗎?為什麼會這么熱,我們正在遭受全國20多年來,最強的熱浪,地表的溫度甚至都已經超過了70度,地上可以煎雞蛋,電動車的坐墊都可以煎餅了,簡直都成了火焰山。多個地方的溫度早已超過了40度,外賣小哥,消防員都紛紛中暑倒地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連夏天最愛的蚊子都很少見了,難道是都被熱死了。為什麼會這么熱,全球變暖已經變得如此嚴重了。下面就跟大家說說其中的原因吧!

希望大家能盡可能的多關注環境保護,一個小動作哪怕就是節水節電,少用塑料袋,少用空調。積少成多,能做的小事太多了。地球也許並不需要我們的保護,人類的明天卻需要大家共同來守護。

『肆』 從1-9中選一個數字,先將這個數乘17,再乘3,乘積的個位數是你選的數字么為什麼

這是因為,17乘以3等於51,它的個位數是1。
1到9人選一個數字,與51相乘,乘積的個位數等於所選數字乘以1,一定與所選數字相同。

『伍』 河南省鄧州市現在那個人最有錢了

本韜!

『陸』 可憐之人一定有可恨之處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可憐之人嗎?當然不是。
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因為一場罪不在己的天災/人禍,受到重創,難道算不上是可憐?
孩子年幼沒了父母,大人中年沒了孩子,妻子孩幼失了丈夫,老夫黃昏別了兒子。
這樣的可憐難道還有可恨?
那是別人可憐受難者,我覺得這算是社會的正能量,把所以社會一直在宣揚慈善。
自己去可憐自己,也說不上錯。
受了委屈,遭了不公,被打擊了,給嫌棄了,在夜裡去喝上兩杯,哭上一場,罵罵天不開眼,說說人心險惡,不故作堅強,也是一種發泄和情緒。
只要能讓自己心頭的不快少一些,適當的發泄一下情緒,又沒妨礙到他人,我們又有什麼好指手畫腳的呢?
可是表現自己可憐之人,往往就會有可恨之處了
表現得可憐,目的無非只是想到處換取同情和注意力,有意無意獲得什麼好處。
職業乞丐的事情就不說了,那就和職業騙子沒什麼大的區別了。
更多的讓人感覺到可恨的是身邊的一些人。
本來嘛,人生在世不如意之處十之八九,又有多少人真正就一帆風順,一路沒踩到過坑、扭到過腳、摔破過膝蓋,可是偏偏有那麼一些人非得把自己的不幸當做別人虧自己的,家庭出現了問題,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去修補漏洞,解決問題,而是去訴苦希望獲得別人憐憫從而換來幫助。
有些人甚至是做道德綁架,就是想把自己的不幸放大,傳播開,好讓更多人知道,對於這樣的人,先不說他們的不幸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也不說他們有沒有真正去想解決這些不幸,單單是這樣的行為,就已經讓人可恨了。
我知道以上的回答都可以被理解為一個溫飽無憂的人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上,以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姿態所說,對此我無法反駁,同時這個社會依然是有很多的不健全之處,有的時候的確是需要更大的聲音和更加多情的表演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可是,如果一個人只是在不停的尋求援助,而不顧及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的話,那麼他們已經很可恨了——因為他們在揮霍這個時代大家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