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石油現在怎麼樣
你想問油品?還是公司里的問題?
油品的話:中國石油的基礎油都是國內的,再經過特殊處理;而石化的是進口石油,再經過特殊處理。添加劑相差不大,密度也不一樣,但也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不管石化還是石油,密度大的都比較耐燒。而私油的話,品質就不敢保證了。所以,私油非特殊情況下,能不加就盡量不加。
管理方面的話:石化內部上班比較輕松,主要以賣卡為主,提倡自助加油!平時只要衛生、安全工作、前台、商品銷售服務到位,其它都可以不怎麼管,頂多在客戶加完油後。處理一下油管油槍的放置問題。而且幾乎都是坐!坐!坐!
目前石油的話,上班期間不能坐,坐也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間隔最好不要超過15分鍾。而且主要還是加油員加油,不然你就呵呵了,也不懂為什麼,石油比較苦逼!而且裁員比較嚴重,跑路的也多,主要還是受不了。人數多,也不要你,人少了更喜歡。人少的話,一個人干兩三個人的活,幾乎一班一人。衛生、安全檢查、商品、加油、卸油,報表幾乎都是一個人干,要是都是碰到一起,那麼恭喜你,我只能跟你說:呵呵了!
這兩個地方福利都沒啥區別!就看加油站站長怎麼處理工資發放問題。有的是平分,有的是按績效考核。
還有重要的一點,不管在哪裡上班,上班輕松不輕松,看領導的管理態度與自己的自律掛鉤的。自己不自律,同事之間互相猜忌,上班就苦了,交接班非要每次辛苦盤點一下數目。大家都自律,工作認真,頂多月底盤點一下,每月最多一次總清,應付上級領導的商品檢查、安全檢查、衛生檢查,只要本站領導輕松,大家也輕松。這是我總結出來的,可以的話,領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⑵ 國內油價「三連跌」,92汽油回歸8元時代,這對我國經濟會帶來哪些影響
目前國內油價經歷了三連跌的趨勢,92號汽油已經回歸到了8元時代,95號汽油則是回歸到了9元時代,這怎麼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隨著汽油價格的回調,這不僅在短期之內能夠刺激消費者消費,在長期之內也能夠給許多汽車企業足夠的時間進行業務調整。
一、國內油價“三連跌”,92汽油回歸8元時代
在油價一直居高不下的時候,不少的企業都覺得全面生產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到了,但是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和研發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石油仍然是目前世界上一種重要的能源資源。在汽油的價格進行回調之際,消費者肯定會瘋狂消費,這也就意味著汽車企業能夠重新對市場做一個全面的評估,只有看出目前市場需要什麼,此時才能夠按需進行燃油整機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畢竟生產線也是不一樣的。
⑶ 中石油的回歸對於中國石化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好
因為中石油的回歸,加上中國石化(600028.SH),A股市場上石化"雙雄"時代正式開始,石化板塊估值理論、A股市場權重格局,都將因此而改變。
"中石油一回來,中石化就不孤單了。"某基金經理笑談。
"中石油的回歸將促使大家重新認識石化板塊。"王晶女士告訴記者。王晶是東方證券石油與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8月24日,王撰寫了中石化的研究報告,把中石化的六個月目標價上調至20元。據記者了解,這一目標價在國內研究員中相對樂觀。
⑷ 原油價格上漲對那些行業有利
原油價上漲給我國煉油企業增加了成本負擔,同時,對航油占運輸成本很高的航空業、向下游轉嫁成本能力較差的化纖行業、建築建材行業以及紡織服裝業尤其是缺乏技術含量、毛利率低的企業構成極大的壓力。
石油開采業直接受益
石油開采業作為石油化工行業的最上游,成為油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有著豐富石油儲備的企業更是享受著產品需求和價格大幅度提高的收益,同時,石油價格的高漲也將促進石油開發的加快,因此與石油開發相關的石油設備行業,也成為受益者之一。我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原油開采企業、石油工程承包商、石油機械製造商、油田修理、管道輸送等企業,如中國石油、海洋石油、海油工程。
國際油價的不斷走高,將推動能源價格的整體走高,煤炭行業是最直接受影響的行業。只要高油價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在適當的范圍之內,不至於使國民經濟增長倒退,作為石油替代品的煤炭行業將會間接受益。
高油價帶給石油化工的成本壓力對煤化工、電石化工行業形成利好,以煤和電石法為原材料的化工企業將獲益良多。以煤炭為原材料的煤化工企業相對於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企業,具備較大的成本優勢,如煤焦油、合成氨、甲醇等。同時,以煤炭為原料的煤頭尿素等產品也將相對受益。建議關注山西三維、雲維股份。
油價的上升會直接傳導到電力等能源行業,使得電力產品價格上漲。但是不同於煤炭行業整體直接受益的是,對電力行業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煤炭價格的上漲導致火電成本上升,但水電、風電、核電成本基本未變,因而油價上漲對電力行業來說將形成分化,主要運用新興發電方式的電力企業的優勢將凸顯出來。
下遊行業受損
原油價格上漲總體來說是上游受益下游受累,但是影響的程度仍然需要從多方面加以考量,這主要取決於行業消化油價上漲的能力,具體包括:原油及原油上漲引致的其他成本占該行業生產成本的比重、行業向下游轉嫁價格的能力、提高技術水平以改善成本結構的潛力。
與石油開採的景氣不同,煉油業屬於最典型的原油下游產業,因而受國際油價上漲的拖累最大。目前國內煉油業基本處於略虧狀態,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但國內成品油價格自1月份下調後並未再次上調,這使得煉油企業的壓力再次加大。當前受油價上漲的壓力,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經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關於成品油的提價的申請。
但是受多重因素影響,發改委的批復很可能會推遲,政策的時滯使得煉油業無法及時轉嫁成本。該行業中典型的中國石化,因國際油價大幅上漲,而公司儲備油田相對有限,導致成本壓力增大,加上成品油價格政府管制的顯著特點,成本上漲難以向下游產業和消費領域轉移。而受益於國際油價上漲的中國石油預計四季度回歸A股,更加凸顯了這種對比效應,因而短期內難以形成股票價格的有效突破。
油價上漲對化纖行業的影響是比較直接的。合纖原料乙二醇、PTA、聚酯切片、滌綸聚酯、錦綸直接受油價的影響,這幾種原料的價格幾乎完全是由成本推動的,而且合纖原料價格的上漲幅度往往超過其下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因而使合纖行業利潤被壓縮。
對紡織服裝業而言,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原材料上漲趨勢顯而易見,中長期來看這種趨勢不會改變,這對行業是比較大的隱患。由於紡織服裝行業利潤率一直比較低,大約只有5%-6%的利潤率,成本的上漲有可能使一些小企業、中低檔產品生產企業因成本上升過快而無力支撐倒閉。但對於技術含量高、高檔品牌服裝生產企業因毛利率較高,而影響相對較小。
交通運輸業中,因航油占民航業成本的四分之一以上,油價上升直接導致民航業費用因油價的上升而大幅增加,故民航業受油價上升影響最大。同時應該看到,成品油調整有一個時滯,對於航空業來說,7-10月份是航空業的旺季,如果油價不是馬上上調,對航空業的沖擊不會太大,若燃油附加費隨航油價格上調,則可適當減輕航空公司的成本壓力,但減低能力有限。
對於整個運輸行業來說油價持續上漲,運輸企業終將通過提高運輸價格來彌補損失,將油價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短時間對運輸需求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同時,使運輸方式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如公路、民航運輸的貨源分流到鐵路、水運等其他運輸方式上。
油價上漲的傳導作用,使得石油化工的較下遊行業——建材行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建築、建材,特別是化學建材、玻璃等,由於處於石油化工行業的較下游,受原油價格變化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但油價的上漲也將直接引發建材行業生產成本的上升,行業利潤也將一定程度被壓縮。
考慮到近期油價上漲的幅度較大,預期未來2-3個月內國際油價將維持相對高位,建議適當關注石油開采業企業、煤炭企業,以及煤化工和石油替代產業,如中國石油、海洋石油、西山煤電、兗州煤業、山西三維、英力特、中泰化學等.
⑸ 中石油A股上市了這股怎麼樣
中石油回歸是中國股市的大事,中石油如果不成為全民財富的增長點,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大敗筆。
中石油不僅以募集668億人民幣刷新了A股IPO的募資紀錄,還創下了凍結資金的紀錄,不僅如此,這家亞洲最賺錢的公司還兩度作出讓利於民的姿態,以行動實踐十七大報告的"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宗旨。與此同時,中石油回歸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整體布局、對於股指期貨和A股市場的調節作用同樣不容忽視。
到A股上市前為止,中石油分紅的最大得利者是國資與境外股東。公司一直實行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給境外投資者帶來持續可觀的豐厚現金回報。2000年上市以來每年現金分紅率達到45%,一年分紅兩次,至2007年中期累計分紅達到3055億元。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代表國家,擁有中石油88.21%的股權,也就是說,有大約2700億元流向了國有股東;其次是在境外逢低買入的大股東,典型的就是巴菲特,通過拋售中石油H股獲得了270多億港幣的現金收入。最後,不能遺漏的是獲得期權激勵的中石油管理層,公司自2000年4月發行H股時開始實施一項股票期權激勵計劃,高級管理人員被授予8700萬股期權,董事及監事會成員被授予3500萬股,此項期權自授予起三年後,即2003年4月8日至2008年4月7日止可行權。行權價為每股港幣1.28元,以目前H股19港幣計,有大約23億港幣的收入。
⑹ 中石油等在港上市股票回歸A股 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發股票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就是募集資金,說白了就是圈錢。
發H股是在香港股市圈錢,發A股是在內地股市圈錢。中石油既不是退出香港,也不是拿出沒上市部分。應該是增發股票,這樣可能稀釋了原來股權的含金量,卻為上市公司帶來了大量現金。
⑺ 油價再度下調,中國經濟前景向好,居民受益多少
原油價上漲給我國煉油企業增加了成本負擔,同時,對航油占運輸成本很高的航空業、向下游轉嫁成本能力較差的化纖行業、建築建材行業以及紡織服裝業尤其是缺乏技術含量、毛利率低的企業構成極大的壓力。石油開采業直接受益石油開采業作為石油化工行業的最上游,成為油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有著豐富石油儲備的企業更是享受著產品需求和價格大幅度提高的收益,同時,石油價格的高漲也將促進石油開發的加快,因此與石油開發相關的石油設備行業,也成為受益者之一。我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原油開采企業、石油工程承包商、石油機械製造商、油田修理、管道輸送等企業,如中國石油、海洋石油、海油工程。國際油價的不斷走高,將推動能源價格的整體走高,煤炭行業是最直接受影響的行業。只要高油價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在適當的范圍之內,不至於使國民經濟增長倒退,作為石油替代品的煤炭行業將會間接受益。高油價帶給石油化工的成本壓力對煤化工、電石化工行業形成利好,以煤和電石法為原材料的化工企業將獲益良多。以煤炭為原材料的煤化工企業相對於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企業,具備較大的成本優勢,如煤焦油、合成氨、甲醇等。同時,以煤炭為原料的煤頭尿素等產品也將相對受益。建議關注山西三維、雲維股份。油價的上升會直接傳導到電力等能源行業,使得電力產品價格上漲。但是不同於煤炭行業整體直接受益的是,對電力行業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煤炭價格的上漲導致火電成本上升,但水電、風電、核電成本基本未變,因而油價上漲對電力行業來說將形成分化,主要運用新興發電方式的電力企業的優勢將凸顯出來。下遊行業受損原油價格上漲總體來說是上游受益下游受累,但是影響的程度仍然需要從多方面加以考量,這主要取決於行業消化油價上漲的能力,具體包括:原油及原油上漲引致的其他成本占該行業生產成本的比重、行業向下游轉嫁價格的能力、提高技術水平以改善成本結構的潛力。與石油開採的景氣不同,煉油業屬於最典型的原油下游產業,因而受國際油價上漲的拖累最大。目前國內煉油業基本處於略虧狀態,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但國內成品油價格自1月份下調後並未再次上調,這使得煉油企業的壓力再次加大。當前受油價上漲的壓力,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經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關於成品油的提價的申請。但是受多重因素影響,發改委的批復很可能會推遲,政策的時滯使得煉油業無法及時轉嫁成本。該行業中典型的中國石化,因國際油價大幅上漲,而公司儲備油田相對有限,導致成本壓力增大,加上成品油價格政府管制的顯著特點,成本上漲難以向下游產業和消費領域轉移。而受益於國際油價上漲的中國石油預計四季度回歸A股,更加凸顯了這種對比效應,因而短期內難以形成股票價格的有效突破。油價上漲對化纖行業的影響是比較直接的。合纖原料乙二醇、PTA、聚酯切片、滌綸聚酯、錦綸直接受油價的影響,這幾種原料的價格幾乎完全是由成本推動的,而且合纖原料價格的上漲幅度往往超過其下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因而使合纖行業利潤被壓縮。對紡織服裝業而言,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原材料上漲趨勢顯而易見,中長期來看這種趨勢不會
⑻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將會給我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將會給我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一直是我國石油產業的巨頭,而且也在我國經濟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次新冠疫情爆發,我國及時採取了各項措施抗擊疫情,這些措施也包括著停工,停產等措施全國的經濟都有受到一定的影響。對於石油產業來講,由於疫情爆發,出行的車輛大大減少,當然也會影響到人們對石油的購買力。由於人們對石油需求量嚴重的減少,也導致了中國石油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虧損,油價也在最近形成了大幅下跌的狀況。
我們也相信隨著企業的好轉,以及新冠病毒疫情的結束,我國的經濟也講出現不斷的好轉,包括石油企業在內的多項企業也都面臨著經濟的復甦。每個人只要都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盡自己的一份力,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奮斗。也將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經濟肯定會回到原先平穩增長的狀態。
⑼ 請教高人:中國石油A股將何去何從
周一正是上市掛牌交易的中國石油(601857) 無疑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或者說早在中國石油(601857) 開始申購就註定其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讓我們回頭重新分析中國石油(601857) 自申購開始的"歷程",將對我們重新認識該股起到一定幫助。為配合中國石油(601857) 回歸,廣大散戶、機構蜂擁申購,這當然一部份有中國石油(601857) "低價申購"的誘因,另一方面亞洲最能賺錢的公司無疑是目前市場逐漸側重價值投資所關注的焦點。申購期間共凍結資金高達3.3 萬億,凍結期結束後這部分資金也並未立即回到二級市場,這在當時看來似乎是資金正處於觀望階段,事實上我們忽略了未能中簽的朋友們冀望正式上市後迅速購入的意願。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國石油(601857)在上市首日旋即打開上漲 190%,下午報收 160%。出於對中國神華等股票上市後的走勢判斷,許多散戶也紛紛高位介入中國石油 (601857)。隨後中國石油 (601857)回補快速上漲或"估值過高"的漏洞,周二又以接近跌停收盤,股價已跌破 40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定位該股,如何正確估值是我們選擇投資這只股票的關鍵。
中國石油(601857)憑借其亞洲最能賺錢的公司名號伴著近期國際原油價格飆升,無疑價值受到進一步追捧。受到中國石油 (601857)回歸 A股並成為第一權重股,未來股指期貨推出"控指數者,控天下"等媒體炒作因素影響,即使在相對高位中國石油 (601857)也在首個交易日受到熱捧。這無疑是主力資金的炒作手段,上周初露八二端倪旋即轉臉權重股掌控全局到本周頭兩個交易日權重股集體下挫,目的在於令散戶在換手交易中逐漸提高成本。
因為中國石油(601857)首日即套牢了接近 7成散戶,主力資金十分配合的在散戶想購入時放出了足夠多的籌碼,旋即科技、鋼鐵、航空板塊預熱,這不僅僅是個巧合,聲東擊西是一種技巧。在 7成被中國石油 (601857)套牢散戶經受不住誘惑割肉轉向其他上升板塊時該股才能回到其應有的上升水平。目前是一種散戶與機構的博弈狀態,如果散戶繼續堅持對中國石油 (601857)的價值定位,或許那時主力資金將不得不"低頭",畢竟股指期貨才是主力資金所在意的。
超思華科根據其主營業務之一:國際原油價格預測系統,對未來國際原油Brent-IPE 的價格走勢預測來看,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將受到前期上漲過快壓力進入深幅調整期。不過這種尚屬正常范疇內的調整對中國石油(601857) 整體價值產生影響的能量有限。
目前中國石油(601857)整體價值應當從國際原油價格未來的上漲預期,美元未來可見的持續貶值將會繼續引領國際原油價格,那麼以原油開采為主營業務的中國石油 (601857)無疑價值將進一步提振。另外,目前全球性對原油供應的想像性短缺,令各大石油公司受益匪淺。英國 BP石油公司、埃克森 -美孚等大型石油股股價已較年初上漲接近 20美元,中國石油(601857) 目前是世界已探明儲量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尚未錄入南堡油田儲量,如按估值錄入將超過英國 BP石油公司,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儲量石油公司),總體價值無疑還相對處於較低位置。另外美元貶值引發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石油與境外國家簽訂的聯合開采合同都證明了該股具有十分客觀的潛力。長期來看中國石油 (601857)是絕對值得持有的股票。
另外,從較中國石油(601857)稍早整體上市的中國神華( 601088)以接近港股 3.5倍價格上市,經過接近一個月的波動後基本企穩目前價格。而中國石油 (601857)只較港股接近 2.5倍價格上市。目前其價格遭到打壓的原因正是其受到過分關注,首先是 3.3萬億的申購凍結資金,隨後也正是過分關注導致散戶接住主力資金高位拋出的籌碼,以致被套。這些無疑是早在中國石油 (601857)上市之初就謀劃好的計策。
之所以說這是一個謀劃已久的計策是因為近期消息面十分"配合"的宣傳中國石油(601857) ,其中最具煽動性的無疑是作為目前上證第一權重股將在未來的股指期貨種扮演異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們需要冷靜分析的是,股指期貨將採用滬深300 作為基準,而滬深300是依據流通份額計算權重的,也就是說中國石油 (601857)與招商銀行 (600036)在股指期貨中權重十分接近。
短期來看,技術上大盤在周一已經基本完成了底部構造,藍籌股下跌意願明顯下降。而權重股一方面受到中國石油(601857) 擠出效應影響,另一方面因"港股直通車"的延後推出導致恆指受挫,中資H 股受到拖累,也影響到A股走勢。在先期超跌股普漲的情況下,權重股有望逐漸收住下探腳步,屆時大盤也將翻紅向上。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已經高位介入中國石油(601857) 的投資者們宜堅定持有,有意介入的投資者們則應當待該股短期走勢進一步明朗後再採取行動。不計一時之長短,才能享受未來第一權重股帶來的收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⑽ 為什麼中石油會跌
國家怕通貨膨脹,需要大量資金回籠,減少資金的流通,從而能減輕通貨膨脹!而中石油正好有這種能力吸納大量資金!所以中石油就回歸了A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