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大學為什麼著名
擴展閱讀
山西有什麼特產資源 2025-07-26 20:13:07
怎麼獲得送禮物的鑽石 2025-07-26 20:12:09

石油大學為什麼著名

發布時間: 2022-08-15 14:19:38

⑴ 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兩個辦學實體組成。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全國具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學校主頁:http://www.upc.e.cn/
校園文化
【石大校訓】:1.惟真惟實,2.厚積薄發、開物成務
【石大校風】:實事求是、艱苦奮斗
【石大教風】:為學為師、[1]立德立言
【石大學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石大精神】:實事求是,艱苦奮斗,團結奉獻,開拓創新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國家重點支持開展「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的高校,同時還是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之一,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國18所著名高校之一 ,「211」工程重點建設的69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業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於1953年建校,時稱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遷校山東,改稱華東石油學院。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的格局。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
點這個鏈接http://ke..com/view/4920.htm,進去查一下。祝你成功!

⑵ 中國石油大學好不好

中國石油大學還是挺不錯的,是211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開展「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並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現有青島唐島灣校區、古鎮口校區以及東營科教園區,校園總面積5024畝,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15萬冊。青島兩校區地處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濱之城,享有極高美譽的青島。東營科教園區地處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生態之城、石油之城——山東東營。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7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0餘人,博士生導師316人。

交流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拓展社會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與國內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等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6所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實質合作交流關系。聘請了百餘名著名專家、知名人士為學校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來,國際合作交流項目逐步增加,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石油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⑶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學校文化

2008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徽確定。校徽以學校的標志性雕塑「創造太陽」的抽象體為核心元素,外環弧形上方為英文標准字校名,下方為學校的建校年份「1953」及中文標准字校名。
核心元素「創造太陽」:雕塑的圓球象徵太陽,周圍的短管道比喻太陽輻射出的萬丈光芒,長管道是油氣集輸管線。人物象徵著開發能源、從事高等教育的園丁,她高高舉著的是一本厚厚的書,象徵著書山有路勤為徑,指引萬千石大學子在科學的殿堂上勇於攀登。從正面看這個人,她的衣服有個飄帶,有兩層寓意:一是象徵著海上的波浪,二是象徵著一層一層的地層,指現今我們的採油是從海上和陸地兩個方面進行。雕塑的底座是非常逼真的海上鑽井平台的樣子。整個雕塑還意味著運用知識能源開發物質能源,創造出一個新的太陽。雕塑的設計思路主要源於老校長楊光華先生倡議,其核心內容是集中展示中國石油大學的辦學特色和價值理念,即以石油開采和利用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石油石化人才培養為己任,以科技知識為國家奉獻能源為使命的深刻內涵。雕塑的設計者為前廣州雕塑院的院長、著名雕塑家唐大禧先生。
校徽字體:校名中文標准字「中國石油大學」為著名書畫家范曾手寫體。英文標准字「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是Arial字體。
校徽色彩:標准色為深藍色(C100 M75 Y10 K30),是中國石油大學的標准色,代表深厚、穩重、寧靜與智慧,寓意中國石油大學濃厚的文化底蘊與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並與「惟真惟實」的校訓、「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校風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相吻合,藍色還象徵著大海,代表著能源發展的廣闊前景。 惟真惟實
2008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正式確定校訓為:惟真惟實。字體為劉炳森手書集成。
惟真,是指尊重客觀規律,真理至上的意思。它既是一種追求真理的執著信念,又是一種不唯書、不唯上,探求事物規律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惟實,是指求實、求是之意。做事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務實、扎實、踏實的作風,做人必須具備誠實、朴實、正直、耿直的良好品質。
「惟真惟實」是中國石油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追求的集中體現。近六十年來,中國石油大學的數任校領導曾在不同場合,先後提出過學校的發展目標和培養模式,其基本內涵和精髓都與「惟真惟實」是一致的。「惟真惟實」所蘊含的追求真理,全面發展的理念和精神,正是中國石油大學所一直堅持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標。
「惟真惟實」既是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學校精神的濃縮升華,也是與石油工業光榮傳統一脈相承的集體體現。它內蘊著自強不息、與時俱進、追求真理的精神,體現著獨有的時代氣息。這一精神植根於中國石油大學的深厚文化底蘊中,便形成了以它為核心的,囊括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文化傳統的石大精神。
「惟真惟實」既體現出一種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又體現了中國石油大學「以德育人」的人本觀念,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於一體,既有習承傳統之本意,又兼具開拓進取之精神。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1986年在學院的第六次黨代會上,把學院的校風概括為「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把學風概括為「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石大精神的核心內容,體現出探求真理、獻身真理的科學精神。石大人走過的歷史證明,他們正是秉承並弘揚了這一精神和理念。不論客觀條件多麼艱苦、困難,石大人從未放棄追求真理這一信念,他們孜孜以求,將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將追求真理與獻身祖國的石油事業完美的統一起來,既為祖國石油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又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留下堅實的腳印。實事求是的精神在石大學子中傳承延續,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一種不畏艱苦、頑強奮斗的品質和作風。對於中國石油大學而言,艱苦奮斗意味著,全體石大人要積極倡導它所蘊涵的奮發向上的積極態度、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百折不撓的旺盛鬥志,以攀登科技高峰,加強科技攻關,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畢生力量。五十年來,「勤奮 嚴謹 求實 創新」的學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石大學子,使他們能夠真正理解艱苦奮斗的內涵,真正將艱苦奮斗的精神落實到實處,使他們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個人的奮斗目標與國家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緊密地結合起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石油大學之所以能戰勝各種艱難困苦,走過曲折坎坷,不斷取得輝煌成就,靠的就是這種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 《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
作詞:平原
作曲:瞿希賢
東方升起了太陽,
放射出萬道霞光。
祖國的青年學生,
頭腦清醒,
體魄強健,
熱情充沛,
勇敢地沖向科學堡壘,
科學堡壘。
親愛的祖國親愛的黨,
請讓我們把自己的心願來獻上,
我們要用雙手建設出無數石油基地,
我們要使工業的血液流向四面八方。
2008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正式確定《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作為校歌。經音樂公司配器處理,由我校藝術系學生演唱,在濟南錄制完成。
《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誕生於1956年初,由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賢作曲,北京石油學院海燕詩社學生集體作詞。當時黨中央充分肯定了知識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北京石油學院的青年學生群情激昂,寫下這樣的豪邁戰歌。現已有56年的歷史。
《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充分表現了學校發軔初期的歷史,表現了我校學子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抒發了石大學子為祖國而戰、為石油而戰的豪邁氣概。歌詞充滿了陽剛之氣,自豪之情,奉獻之美,充分表達了歷屆石大學子的強烈責任感和不懈追求。旋律朝氣蓬勃,富有激情,進行曲的速度,特別能激發青年學生的熱情、激情、豪情。
《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求實穩健,厚重不輕飄,激情豪邁不媚俗,在今天仍有蓬勃的生命力。歌中唱出的追求、理想、心願,仍然是今天莘莘學子的追求、理想和心願。務實,是中國石油大學辦學風格的寫照,也是中國石油大學人才培養的特色。中國石油大學有這樣一首激情澎湃的校歌,呼喚激情,激盪豪情,提升熱情,伴隨著學生勤奮學習,健康成長;伴隨著教職工努力工作,敬業奉獻;伴隨著學校發展進步,創造輝煌。

⑷ 中國石油大學是名校嗎

中國石油大學屬於名校。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開展「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並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搖籃」,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石油石化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追溯學校歷史,1953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1960年10月,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69年,學校遷至勝利油田所在地——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格局。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與國家四大石油公司簽署共建石油大學協議。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2005年8月,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協議。2006年10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61所試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協議。

學校現有青島、東營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4774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84萬冊。青島校區地處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濱之城,享有極高美譽的青島。東營校區地處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生態之城、石油之城——山東東營。兩校區均位於「藍黃」兩大國家戰略重點區域,青島校區所在地同時也屬於2014年新設立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學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石油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儲運與建築工程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等13個教學學院(部),以及薈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3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學校教育體系完備,以本科生教育為主,各類教育層次結構合理,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6000餘人,留學生1300餘人,函授網路在籍生8.7萬餘人。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人才培養質量品牌,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從廣大校友中涌現出大批傑出人才,走出了20多位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業領軍人物和工程技術骨幹。自國家實行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政策以來,畢業生就業率連續24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榮譽稱號,2011年入選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7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00餘人,博士生導師175人。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0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5人(領軍人才3人、教學名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0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資助及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1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2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專家1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3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15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6人。1個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個創新團隊入選「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1學科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支持計劃」。

學校是石油石化行業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在10多個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現有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油氣加工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裝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9個國家及省部重點實驗室和研究機構。學校重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企業山東石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石大勝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石油石化行業重要的科研中試及工業試驗基地。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拓展社會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與國內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等31個國家和地區的140餘所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實質合作交流關系。聘請了近百名著名專家、知名人士為我校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來,國際合作交流項目逐步增加,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建校60多年來,學校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持特色發展,開放發展,和諧發展,正在向著「石油學科世界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奮力邁進。

⑸ 西南石油大學怎麼樣

西南石油大學是一所很不錯的學校,有兩個校區,一個是成都校區,另一個是南充校區。成都校區是本科生,南充校區主要招收專科生。西南石油大學剛成立主要以石油專業比較著名,現在基本上各個學科均衡發展,很多專業都很優秀的。因此,這是您填寫入學志願的不二之選。並且,西南石油大學也是一個老牌的石油類大學,同時也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全國聞名。

⑹ 東北石油大學如何,

東北石油大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石油類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石油人才,學校實力還是很強的,能考上是不錯的。

⑺ 從中國石油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石油大學作為一個石油類的高等學府,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並且為早期以至現在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 「石油人才的搖籃」。

辰東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謝邀請,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⑻ 中國石油大學怎麼樣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開展「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並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搖籃」,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石油石化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追溯學校歷史,1953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1960年10月,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69年,學校遷至勝利油田所在地——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格局。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與國家四大石油公司簽署共建石油大學協議。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2005年8月,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協議。2006年10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61所試點高校之一和承擔國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32家部屬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業集團公司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協議。2018年12月,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⑼ 世界著名的石油大學

1、世界上最好的石油專業在斯坦福大學。
2、石油工程學的基礎是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在加利福尼亞建立的。當地聘用了一些地質學家來探查每口油井中產油區與水區之間的聯系,目的是防止外部水進入產油區。從這時開始,人們認識到了在油田開發中應用技術的潛力。「美國采礦與冶金工程師學會」(AIME)於1914年成立了石油技術委員會。1957年,AIME改名為「美國采礦、冶金和石油工程師學會」。
3、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蘭·斯坦福大學,或譯作史丹佛大學,通常直接稱作斯坦福大學,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拉阿圖市( Palo Alto ),是一所享譽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

⑽ 中國最有名的大學是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簡介: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原址。
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成員,中管副部級建制。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餘名院士從這里走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深切影響著中國近現代發展進程,為社會繁榮、國家富強作出了廣闊遼遠、歷久彌新的重要貢獻,一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 ,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改名為北京大學。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推行改革,把北大辦成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並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到北平復校。1952年院系調整時,校園從北京內城遷至西北郊燕園。
北京大學由教育部直屬,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2] 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九校聯盟及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的重要成員。
巍巍上庠,國運所系。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聚集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眾多著名學者專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創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學成果,深刻影響和大力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