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越南進口美國石油多少
擴展閱讀
鑽石的afab怎麼講 2025-05-16 05:13:32

越南進口美國石油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12 11:29:03

Ⅰ 越南產石油嗎

越南產石油。
目前,越南在南沙群島西部主要開發了三個大油田,即白虎、大熊和黃龍。這三個油田已查明的石油儲量分別為2700萬噸、5400萬~8100萬噸和2100萬噸。另一個大油田青龍,與大熊相鄰,估計儲油量達 6800萬~20400萬噸,並擁有數量巨大的天然氣。目前,越南已從南沙油田中開采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250多億美元。南海年產油量在5000萬到6000萬噸左右,越南年產油量3000萬噸,其中有800萬噸來自南海爭議海域。

Ⅱ 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均價為4041元,那麼從國外進口價格是多少呢

石油含量屬於一個國家發展最新工業的基礎資源。無論是從輕工業的角度來說,還是從重工業的角度來說,工業的發展都同石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總而言之,一個國家想要更快更好地發展國內經濟就離不開石油。

其次,美國石油能源價格為何居高不下,主要是為了幫助歐洲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現時美國在歐洲市場高價出售石油,並已連續四個月成為歐洲最大的石油進口夥伴。但是美國的石油價格過高,歐洲以外的國家當然不會從美國購買。

Ⅲ 越南到底在南海佔了多少石油

1、南海石油總儲量,中國斷續線內300萬噸,總共500萬噸。

2、目前,越南已從南沙油田中開采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
250多億美元。

3、南海年產油量在5000萬到6000萬噸左右,越南年產油量3000萬噸,其中有800萬噸來自南海爭議海域。也就是絕大多數是在越南自己的海域。

Ⅳ 美國從哪些國家進口石油

加拿大和墨西哥
美國石油(原油加油品)進口的首要來源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2009年兩國佔到美國石油進口的32.38%。從原油供應上可以說加拿大是美國後院的油庫,即使墨西哥由於人為因素而在一段時間內產量有所減少,加拿大也會補上其對美出口的缺口。同年來自中南美洲、非洲和歐洲的進口量依次佔20.48%、19.01%和6.41%。僅大西洋供銷區就佔到美國石油進口的78.28%。無論從地緣油氣還是從經濟政治乃至軍事上看,大西洋供銷區對美國的石油供應都是有發展潛力且相當穩定的。而2009年來自中東的石油僅佔15.38%,且近年來呈下降趨勢。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近幾年西非佔美國的進口份額就可能超過中東。事實上,美國並不像外界公認的那樣依賴中東石油。美國石油進口來源相對分散,在來源地區排序中越向前者距離美國本土越近,運輸越便捷安全。

Ⅳ 全球石油進口量增速最快的國家是哪一個

中國
近幾年來,受疫情影響石油產量下降。就全球進口石油量的大國來說,像美國進口量是呈遞減的趨勢而中國則相反,其他國家大多保持穩定。2018年時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大國。

Ⅵ 哪些國家從中東進口石油

先從歐洲國家說起,歐洲國家除了英國和俄羅斯石油自給以外還出口石油,像德國,法國,西班牙,波蘭,挪威,芬蘭,瑞典,奧地利,義大利,瑞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原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等其他歐洲國家都要進口石油;中東北非除了葉門和阿曼等都為為石油出口國;非洲除了蘇丹,撒哈拉沙漠周邊國家,及安哥拉,黃金海岸沿岸國家其他的國家也進口石油,但是進口極少;亞洲國家進口石油的有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印度,塔吉克,寮國,柬埔寨等其他國家都能自給或者出口,比如中亞四國,南海周邊國家,比如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等,但是以越南為首幾個小國妄圖窺視我石油的國家,他們的陰謀難以得逞;北美的美國,加拿大都進口石油;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都進口石油;拉丁美洲國家除了委內瑞拉等少數幾個國家產石油以外,大部分都進口石油;但是有的國家說我們中國,以前是石油出口國,但是現在完全是石油進口國,他們是可以裝換的,比如非洲的某個國家,在他們國家發現油田,他們的國家用量又少,他們就會出口,從而轉化為出口國。

Ⅶ 中國石油都從哪些國家進口,各佔比例是多少

中國最主要石油進口來源是安哥拉、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俄羅斯、阿曼、赤道幾內亞、葉門、利比亞和委內瑞拉.剩下的你就可以挨個去網路查比率了

Ⅷ 都有那些國家出口石油還有那些國家進口石油

主要出口國家: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11個成員國(括弧內為加入歐佩克的時間),它們是:阿爾及利亞(1969年)、印度尼西亞(1962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亞(1962年)、奈及利亞(1971年)、卡達( 1961年)、沙烏地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7年)和委內瑞拉( 1960年)。
還有俄羅斯,哈薩克,墨西哥、巴西,加拿大,瑞典,挪威和英國,安哥拉,阿曼,蘇丹,澳大利亞。
還有就是一些偷我們南海石油的國家,像越南,馬來西亞,也是出口國,不過佔得比例很小。
中國以前也是出口國,現在成凈進口國了。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在國外買了石油直接往外賣,這應該不叫出口。
剩下大部分的國家都是進口國,那個國家離開石油能轉啊?發展快的,工業發達的都是石油進口國,如中國,美國,日本等。

Ⅸ 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國是哪國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全國石油進口達到每日740萬桶,相當於全球每日石油消費量的13分之一,超過美國每日720萬桶的進口量,成為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

美國石油進口曾高達每日1000萬桶,占該國石油消費量的一半以上。頁岩革命使得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大幅增加,降低了該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而中國的石油需求在經濟放緩之際卻有增無減,導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進一步增加。

(9)越南進口美國石油多少擴展閱讀

美國自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變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而美國對於沙特,伊拉克以及委內瑞拉等富油國的外交政策也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促使了其對於原油的巨大需求量,而這一需求也同時促使中國在近幾年更加關注國際海運安全問題並且促使其不斷加強自身在產油國如伊拉克等的影響力,統計顯示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投資額已經達到了數十億美元。

Ⅹ 世界大國石油分配大體情況。。。

世界各國、各地區石油分布如下:

巴西深海油田

2007年年底以來,巴西在被稱為「鹽上層」的地層中發現了一系列大油田。所謂的「鹽上層」地區,延伸數百公里,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深海石油儲備區 域。2008年4月,巴西又在大西洋巴西海域發現了一個巨大油田,國際地質學家預計該油田的最大埋藏量為330億桶,可能成為歷史上發現的第三大油田。

南美地區的常規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254.1億噸,佔世界總量的8.2%.截至1999年底,南美地區共有剩餘石油探明儲量121億噸,佔世界總量的8.7%;1999年石油產量達3億噸,佔世界總量的9.5%.其中以委內瑞拉石油資源最為豐富,其次為巴西。

俄羅斯-中亞地區俄羅斯—中亞地區油氣資源相當豐富。2000年底的剩餘探明儲量達75億噸,佔世界的5.3%.2000年該地區石油總產量達到3.88 億噸,佔世界的10.8%.俄羅斯剩餘探明儲量67億噸,佔世界的近5%.生產石油3.2億噸,約佔世界的10%,在世界產油國中列第二位。出口原油 1.2億噸。

馬拉開波湖

馬拉開波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總面積1.4344萬平方公里。馬拉開波湖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開采歷史最悠久的石油湖,開采歷史已有90多年,委內 瑞拉的石油工業誕生在這里。在馬拉開波湖東南部500多公里,是全球有名的奧里諾科重油帶,面積約為5.5萬平方公里,委內瑞拉政府和石油專家估計該地區 蘊藏著2350億桶重油。

墨西哥灣

在美國東南角近 海地區,墨西哥灣上鑽井平台星羅棋布,717個海上平台每天生產130萬桶原油、2億立方米天然氣,佔全美國原油產量26%、天然氣產量11%。墨西哥灣 也是墨西哥石油工業的集中地。2006年,墨西哥在墨西哥灣西部尤卡坦地區坎佩切灣的坎塔雷爾巨型油田每天生產原油370萬桶,占墨西哥原油總產量 80%。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共和國擁 有和管理的水閘型運河,經過狹窄的巴拿馬地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由於巴拿馬航道的影響,只能通過載重6萬噸至8萬噸的油輪,因此,能夠順利通過巴拿馬 運河的油輪被稱為巴拿馬型油輪。巴拿馬型油輪既不是大型原油輪也不是小型成品油輪,在國際石油貿易中占據的份額雖然不大但地位卻舉足輕重,已成為國際海運 中一種標準的油輪類型。

加拿大油砂

在常規石油資源 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佔全球石油資源70%的非常規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成為世界性的話題。世界上所探明的油砂資源有95%集中在加拿大。其已探明的油砂和 重油資源多達4000億立方米(合2.5萬億桶原油),相當於整個中東地區的石油蘊藏量。目前,加拿大在阿爾伯塔省共有26個油砂項目投入生產,總生產規 模達到每天83萬桶,佔加拿大石油產量的43%。

松遼盆地

中國最大的石油 生產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油氣資源最為豐富的非海相沉積盆地。位於此的大慶油田,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化學工業基地。在喜迎新中國成立60周年 之際,大慶也即將迎來油田50歲華誕。50年間,大慶創造了我國石油工業的「三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原油採收率第一,主力油田採收率已 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至15個百分點,1976年到2002年實現持續27年原油年產量5000萬噸以上。

我國石油資源賦存條件差。陸上有35.8%的石油資源分布在高原、黃土塬、山地、沙漠、沼澤和灘海等較惡劣的環境中;56%的石油資源量埋藏在 2000~3500m之間;西部埋深則以大於3500m的為主。我國非常規石油資源量佔比例較大,陸上重稠油佔16.4%(113.5億噸)。海上重油 資源的比率更高,佔33.3%.就我國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而言,低滲或特低滲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於3500米的佔50%以上。而待探明的可采資源量 中大都是埋深更大、質量更差、邊際性更強的難動用資源。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 印度洋北部、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東連南海,西接安達曼海,是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上橋梁,也是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之間相互往 來的海上樞紐。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峽之一,每年經過這一航道的5萬多艘船隻,運載著佔世界運油量一半的原油,即佔世界貿易量三成的產品,而且 這些數字每年還以8%的速度遞增。馬六甲海峽是亞太許多國家或地區必經的運油航線。如日本、韓國石油供應絕大部分依賴進口,而進口的90%來自中東,需要 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目前,馬六甲海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安全隱患。過分依賴這條「咽喉水道」的問題,已引起相關國家的關注。

東南亞

東南亞國家盛產 石油的主要有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東南亞的原油和天然氣(以原油當量計算)出口量佔世界總出口量的5%~7%。油氣開采業是汶萊、印尼和馬來 西亞三國的經濟支柱。近幾年,東南亞國家油氣勘探獲得累累碩果,預計到2012年之前至少有170座新油氣田投產,分別位於汶萊、柬埔寨、中國南海、印度 尼西亞、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合作開發區、緬甸、菲律賓、泰國和越南。

霍爾木茲海峽

位於亞洲西南 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呈人字形,是往來波斯灣各港的油輪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 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霍爾 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

波斯灣

亦稱阿拉伯灣油 區、海灣油區。這里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資源,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世界上的19個大油田中,這一帶就佔了14個。石油儲量約佔全球的58%,達 500億噸之多。石油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38%。這里的原油約70%用於輸出,每天外運的原油達200萬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60%。

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一 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從俄羅斯、南歐和阿爾及利亞的煉油廠主要 運往印度的石油必經此道,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1993年,埃及拓寬和加深蘇伊士運河,進一步增加運河深度,使25萬噸 級油輪從此能夠順利通過,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輪使用蘇伊士運河。

幾內亞灣

幾內亞灣是近年 來發掘的新的石油富集地區。據估測,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總蘊藏量的10%。這里的奈及利亞和安哥拉是非洲最大的兩個產油國。幾內亞灣的石油含硫量少,屬於 提煉成本低的高品質油,而且距美國較近,運輸成本較低。與戰亂不斷的波斯灣相比幾內亞灣相對比較平靜。幾內亞灣實際上已經逐漸變成美國能源安全供應的後勤 基地。

北非

石油發展前景十 分看好,至2008年,探明石油儲量已近630億桶。利比亞是北非重要的產油國,石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 蘇丹1999年開始生產石油,目前日產量已達30萬桶,並計劃把日產量提高到50萬桶。突尼西亞是北非的一個很有遠景的油氣區。

非洲和南美地區截至2000年底,非洲地區共有剩餘石油探明儲量100億噸,佔世界總量的7.1%.石油年產量達3.73億噸,佔世界總量的10.4%.該地區的油田一般油層較厚,油質優良,勘探成功率很高,預計西非將很快成為歐佩克以外的世界原油主要增產地。

裏海

裏海含油氣盆地 是世界第三大油氣資源富集區。據美國能源部估計,在裏海水域面積為38.64萬平方公里的這塊土地上,石油地質儲量約為200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 18%。裏海西岸的巴庫和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地區,以及裏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產區。裏海湖底的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里的水域。隨著海洋石油 開采技術的進步以及全球石油需求的進一步擴大,裏海近年再度掀起「淘金熱」。

北海

歐洲重要石油、 天然氣產區,已知儲量石油約47億噸,天然氣約1.5萬億立方米,年產原油已超過8630萬噸。北海油氣資源豐富,海底石油儲量僅次於波斯灣和馬拉開波灣 而居世界第三位。20世紀70年代開始產油,80年代起大規模開采,使英國成為世界重要產油國之一。挪威其次,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並大量出口。

季曼—伯朝拉

位於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北部的高緯地區,地處能源短缺的西北區,距耗能高的中央區也比較近。原油生產主要集中於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薩為該油田最大採油區。

伏爾加—烏拉爾斯克

伏爾加—烏拉爾 油田,位於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區,又稱「第二巴庫」。儲油區面積近70萬平方公里,產量佔全俄產量的1/5以上。該油田位於俄羅斯經濟發達地域,原油 加工與石油化學工業發達,區內有大型煉油廠10多座,年加工能力達1.5億噸,原油與油品管道縱橫交錯並通往外區。

西西伯利亞

俄羅斯主要油氣 產地,目前70%的俄羅斯原油開采自西西伯利亞。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油氣田之一。該油氣田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上,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這里的石油低 硫、低石蠟、汽油餾分含量高易揮發物質含量高,油品質較好。在西西伯利亞有數十個大油田,大部分油田位於秋明州。秋明州可采2.2億多噸原油,占整個西西 伯利亞開采總量的90%強,整個俄羅斯開采總量的55%強。

阿拉斯加

位於美國西北 角,是全球最大的飛地。雖然臨近北極圈,極度寒冷,但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尤以石油、天然氣資源最為豐富。阿拉斯加僅石油的蘊藏量就在50億桶至 160億桶之間。主要產區位於普魯德霍灣油田,每天原油的運輸量高達180萬桶,通過阿拉斯加管道向外輸送。美國一直以保護環境為由限制石油公司開采阿拉 斯加州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在世界的各個地區,原油品種有很大差別。按重度分,有輕、中、重三種;按含硫量分,有低硫、含硫、高硫三種。原油品種可分為低硫輕油、含硫輕油、含硫中油 和重油、高硫中油和重油等。低硫輕油經濟價值最高,是原油中的佼佼者,主要集中在非洲、北海和東南亞。含硫輕油為數較多,主要分布在中東和俄羅斯。含硫中 油、重油和高硫中油、重油數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中東和拉美。

現在,各國和各石油公司對資源的競爭與合作在不斷加強,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經濟與技術實力是取勝的重要條件,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常常是重要保證。資 源的穩定供應與安全保障已成為各國的重要政治與外交政策。石油在新世紀前50年仍將不可能被大規模替代,而且仍將是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軍事裝備現代 化的動力基礎,對世界經濟運行仍將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