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2020年石油突破多少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2020年石油突破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07 13:51:54

中石油2021業績和成就

中石油2021年度業績預告:

1月12日,中石油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稱,2021年實現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710億元到750億元,增長374%到395%,創七年來最好水平;與2019年同期相比,將增加443億元到483億元,增長97%到106%,兩年平均增長40%到43%。

中石油稱,扣非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100億元到1,200億元。華夏能源網注意到,中石油2020年度凈利潤為190.02億元,而扣非後凈利潤為虧損119.91億元。據此測算,中石油2021年扣非後凈利潤介於980億元-1080億元之間。

網頁鏈接

在具體的業務方面,2021年中石油也有不小成就。

在國內,中石油油氣產量、國內新增探明油氣儲量、天然氣產銷量、乙烯產量、主要化工商品量等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國內原油產量和海外權益產量當量保持1億噸以上,煉化轉型升級走穩走實。

在國際,中石油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經營效益穩步增長。五大油氣合作區、四大油氣通道、三大油氣運營中心、五大工程服務與金融支持業務的「五四三五」格局進一步完善,上中下游產業鏈形成更加強大的協同發展合力。

從具體數據來看,中石油國內油氣產量當量預計達2.13億噸,創歷史新高。新增探明油氣儲量當量也創歷史新高,取得5項重大戰略突破、15項重要發現,落實11個億噸級和12個千億立方米規模儲量區,國內外新增探明油氣儲量當量、國內外油氣產量、國內新增探明油氣地質儲量產量和油氣產量、天然氣產銷量等主要指標均創歷史紀錄。

「2021年,中石油大慶油田強化水驅控遞減、化學驅提效率,原油實現3000萬噸『硬穩定』;新疆油田加大瑪湖緻密油、吉木薩爾頁岩油規模效益建產,原油產量超1350萬噸,上產幅度居各油氣田首位;長慶油田創新建立『大井叢、工廠化』高效建產模式,全年生產原油2536萬噸,三年產量增長159萬噸;遼河油田努力保持千萬噸穩產。此外,2021年,中石油新建油氣當量產能3137萬噸,新鑽井1.2417萬口;油田綜合遞減率和自然遞減率分別控制在4.7%和9.5%,創近五年來最好成績。」中石油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中石油大慶油田油氣產量當量繼續保持4300萬噸以上,主力油田採收率突破50%,比國內同類油田高出10-15個百分點,三次採油年產量連續20年超千萬噸,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三次採油生產基地,至2021年末,大慶油田已累計生產原油24.6億噸,占我國陸上油氣產量近40%。

此外,中國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6200萬噸,連續11年保持國內第一大產氣區地位;塔里木油田連續2年油氣產量當量突破3000萬噸、天然氣年產量突破300億立方米;西南油氣田年產天然氣354億立方米,形成兩大萬億立方米氣區、實現兩大領域千億級規模增儲。中石油旗下各大油氣田,在2021年全線飄紅,成績單非常亮眼。

受良好業績預告利好影響,中石油股價創下近兩個月的新高,13日漲幅2.81%以5.48元/股報收,整體市值也再度重回萬億大關,總市值10030億元。

❷ 我國發現17個億噸級大油田,十年新增石油資源量是多少

中國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於海峰表示,自2011年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10年間,中國石油、天然氣新增資源量分別為101億噸、6.85萬億立方米,約佔新中國成立以來查明總量的25%和45%。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顯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2020年中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營業收入呈現逐年上升。

2019年中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營業收入為4.84萬億元,同比上升4%。2020年1-10月,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37萬億元,同比下跌13.9%。

(2)2020年石油突破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石油資源較為豐富

目前我國加速開發中原油田,就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世界目前已發現並開發油田共41000個,氣田約26000個,總石油儲量1368.7億噸,主要分布在160個大型盆地中。全世界可采儲量超過6.85億噸的超巨型油田有42個,巨型油田(大於0.685億噸)則有328個。

2019年10月,長慶油田在甘肅慶陽勘探發現了儲量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該新發現也標志著中國在非常規石油勘探領域獲得重大突破,意味著在未來3至4年內將建成300萬噸的生產能力,對保障國家油氣安全戰略發揮重要作用。

❸ 中國石油消耗量是多少

根據國內數據,2011年消耗石油4.7億噸,2012年消耗石油4.93億噸,2014年國內石油消費量為5.08億噸左右,呈每年都在增長的趨勢。


注意:

我國社會經濟在高速發展,石油必然成為發展途中的一個重要物品。據可靠統計,中國在2020年進口了約5.4億噸原油,和中國石油總消耗相比,從國外購買石油高達了70%。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會問,中國的石油夠用嗎?石油儲備是按步驟進行的,等我們遇到石油不夠用的情況,就會啟動儲備的石油資源,用完了下次又重新儲備。

隨著世界科技飛速發展,對石油的消耗與需求量也逐漸的增大,人們也發現了這一事情的嚴重性,開始作出規劃減少石油的使用量。國際能源署發布了(2025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警告各個國家停止發展與研究消耗石油的項目。

❹ 世界石油供需現狀與趨勢

1、全球石油儲量充足

石油作為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十分有限。當前,全球石油開發能力不斷提高,根據BP公司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數據,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但整體儲量變化並不明顯。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為17324億桶,與2012年相比僅上升了2.81%,但總體來說儲量較為充足。

綜合來看,全球石油儲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響產量、消費量均有下降。預計未來隨著全球疫情好轉,全球石油產銷量將恢復增長。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❺ 中國一天消耗多少石油

截至202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萬桶,其中220萬桶來自進口。

中國的相關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原油進口將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創紀錄的1.1億噸,將比上年增長21%,成品油進口4000萬噸,增長40%左右。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資源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也隨著增長。




1997年,中國石油簽訂了哈薩克阿克糾賓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邁出第一步,時稱中亞俄羅斯合作區。

20年來,中國石油秉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個國家進行50個項目的合作,2016年油氣權益產量近6000萬噸,約占公司海外權益總產量的80%。

20年來,中國石油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油氣運輸通道,從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緬油氣管道等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張連通中外、惠及多國的油氣供應網路。

❻ 中國一天消耗多少桶石油

截至202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萬桶,其中220萬桶來自進口。

中國的相關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原油進口將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創紀錄的1.1億噸,將比上年增長21%,成品油進口4000萬噸,增長40%左右。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資源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也隨著增長。

(6)2020年石油突破多少擴展閱讀

1997年,中國石油簽訂了哈薩克阿克糾賓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邁出第一步,時稱中亞俄羅斯合作區。

20年來,中國石油秉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個國家進行50個項目的合作,2016年油氣權益產量近6000萬噸,約占公司海外權益總產量的80%;

20年來,中國石油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油氣運輸通道,從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緬油氣管道等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張連通中外、惠及多國的油氣供應網路。

❼ 中國每年進口多少石油

中國2020年進石油5.4億噸,2019年中國進石油5.06億噸。中國在2020年進口的原油量較上年增加近4000萬噸,總金額減少4484億元。中國原油進口量自2020年初開始一路走高,到6月達到全年單月最高值5318.07萬噸此後逐漸回落。到12月中國進口原油量僅為3846.9萬噸,跌至兩年多以來的最低點。

石油的形成

石油也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石油的形成目前有兩種說法生物沉積變油即各種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動植物死後的屍體,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長期的物理,化學作用,逐漸形成了石油。

❽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六千萬噸,這標志著什麼

12月27日上午10時,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產指揮中心數字顯示屏上的油氣產量曲線達到6000萬噸,達到6000萬噸,其中原油2451.8萬噸,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至此,中國石油工業新的里程碑誕生,標志著一個年產6000萬噸油氣當量的大型油氣田建成。

在隴東、寧夏發現2個千億立方米含氣區,靖邊氣田西部碳酸鹽岩大氣區探明儲量2124億立方米;通過風險勘探攻克了我國北方第一口海相頁岩氣井高產井。隨著資源優勢的積累,長慶在6000萬噸的巨量中仍具有巨大的可持續發展潛力。12月27日,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年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創造了國內油氣田歷史最高年產量,成為我國石油工業發展的新里程碑。

❾ 年石油供需形勢分析

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在給人們的經濟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也成為世界政治、軍事、外交斗爭的一個焦點。基辛格曾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我國是石油生產大國、消費大國、進口大國,石油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我國對石油的需求增勢明顯,但我國石油資源匱乏,產量增幅有限。在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不能取代石油作為人類主要能源的一段時期內,滿足國內需求勢必依靠大量進口國外石油資源。因此,加強石油供需形勢研究,為國家制定能源宏觀調控政策提供理論支撐,有助於保障我國石油持續、有效供應,促進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石油資源狀況

世界石油儲量總體呈增長趨勢。截至2009年底,世界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1817億噸,比上年增加0.1%;按目前開采水平,世界石油剩餘探明儲量還可供開采45.7年左右。世界石油儲量分布相對集中,地域分布極不平衡(表1)。石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地區是中東、歐亞大陸、非洲和中南美洲,分別佔世界總量的56.6%、10.3%、9.6%和14.9%。其中,歐佩克石油儲量為1404億噸,佔世界石油儲量的77.2%。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佔世界總量的20%;其次是委內瑞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分別佔世界總量的13%、10%、9%、8%和7%,以上6個國家石油儲量合計佔世界總量的67%。

表1 2009年世界石油剩餘探明儲量及分布

資料來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6

注:*表示儲采比不詳。

(二)我國石油資源狀況

我國石油儲量相對匱乏,儲量增長緩慢。2009年,我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21.6億噸,佔世界總量的1.19%,人均佔有儲量不及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2。我國油氣資源潛力較大,待發現和探明的資源較豐富,但其勘查難度不斷增大,致使我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增長緩慢。按目前開采水平,我國國內現有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約可供開采12年。我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主要分布在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新疆和渤海、南海等近海地區。其中,黑龍江、新疆、山東、河北、陝西5省(區)和渤海地區合計佔全國儲量的73%(表2)。從具體油田來看,我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主要分布在大慶、勝利、天津、長慶、新疆、吉林和遼河,這7大油田剩餘可采儲量佔全國總量的70%左右。

表2 2009年我國石油儲量及分布單位:萬噸

(1)①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2010年)通過消費強度法、人均對比法和部門分析法得到的結果經綜合評估後得到;

(2)②來源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2009年)《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

(3)—代表沒有預測數據。

2.小結

我國石油的供需缺口將會進一步擴大,經濟增長與能源供應的矛盾日益凸顯。由於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還剛剛起步,實質性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在未來的幾年裡,我國對能源的強勁需求是毫無疑問的。與此同時,我國東部主力油田已進入開發中後期,穩產難度越來越大,已出現總量遞減趨勢,全國原油產量的穩定和增長將主要依靠西部和海上油田的增產。目前,我國石油生產仍處於上升時期,但受資源條件的制約,產量增長十分有限。

(周海東)

❿ 2020年汽車消耗石油佔比

公安部交管局有關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機動化」浪潮繼續推進。截至2011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2.25億輛,其中汽車1.06億輛。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的石油總消耗為4.9億噸,其中國內累計生產原油為2.04億噸,累計進口原油2.54億噸。

大部分原油用在了交通運輸上。相關部門預計,由於國家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將會快速發展,尤其是鄉鎮農村地區,經濟實惠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會更加明顯。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守市場佔有率將超過20%,樂觀預期接近30%,到時石油進口量必定大大下降。

截至202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萬桶,其中220萬桶來自進口。

中國的相關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原油進口將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創紀錄的1.1億噸,將比上年增長21%,成品油進口4000萬噸,增長40%左右。

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資源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也隨著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