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樹有什麼危害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石油樹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 2022-08-07 12:42:25

Ⅰ 石油樹的事例

早在1928年,美國科學家艾迪遜在研究橡膠樹時,就發現好幾種植物的液汁中含有碳氫化合物。從這些植物的樹皮、樹干、樹根、樹葉和果實中流出的液體,都可以燃燒。有些植物的液汁,在科學家來研究它們之前,當地的老百姓就將它們用來當燃料了。
可惜的是,當時還未發生能源危機,人們對用植物生產燃油的興趣並不大,所以沒有引起重視。

Ⅱ 石油樹和石油草是什麼

前面談到綠色植物中還有一種被稱為「石油類」的生物質。早在1977年,美國科學家就已經發現,某些綠色植物能把太陽能迅速地轉變成烴類,而烴類是石油的主要成分。就在那一年,美國科學家果然從一種叫「霍霍巴」的野生常綠灌木植物的乳葉中首次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種宛如汽油的液體燃料。經試用表明,它完全可以作為石油的代用品。說來湊巧,在巴西也發現了一棵稀奇古怪的樹,高30多米,樹齡有100多歲了。只要在樹幹上挖上一個洞,一個小時內就能流出5~10升「柴油」;半年後又可進行第二次「開采」,每公頃可產「油」50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這種「柴油」勿需加工提煉,就能直接在柴油汽車上使用。實際上這種特殊的石油樹叫三葉橡膠樹,在其膠漿中有1/3是石油烴,而烴類的熱值每公斤竟有10500千卡。在馬來西亞橡膠園中,也有這種三葉橡膠樹,從其切口中流出的膠漿去掉水分後,最終物質就是一種油液。另外,在80年代初,美國一位植物科學家從藤本植物和灌木的樹汁中提取「汽油」,也獲得成功。科學家們裁種了大片美洲香槐,這種植物的白色汁液中含有油質,在它的其他部位也含有油質。為了獲取大量石油,他們就先把整株美洲香槐研碎,然後用一種有機溶劑提純。這些科學家認為,美洲香槐將是一種潛在的石油來源。在澳大利亞也發現了闊葉棉木,其枝、葉都可提煉油類,是目前世界上產油率最高的植物。

據調查,全球已發現有上千種可生產「綠色石油」的植物。加拿大正實驗兩年輪伐的楊樹能源林,美國能源部建立了5個由三角葉楊、榿木、黑槐、糖槭樹、桉樹、牧豆等組成的能源試驗林場,菲律賓種植了1.2萬公頃銀合歡,瑞士也制訂了種植10萬公頃「能源林」計劃,可解決每年石油需求量的50%。

據專家推測,全球綠色植物貯存的總能量大約相當於8萬億噸標准煤,其中有90%貯存於森林中。

在自然界生長的這類植物,能夠生出「石油」,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這種「石油」實際上是一種低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它的汁液含有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間,與礦物石油性質相近,科學家們把這類能產低分子量的植物美譽為「石油類」植物。近幾年還發現了一年生的「千金子」以及「綠玉樹」,它們也都含有類似的烴類混合物的油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一位化學家卡爾文根據這些植物的特性,1978年專門研究了幾種富含碳氫類化合物的大戟科屬「石油植物」,在加利福尼亞州種植。這些「石油植物」的莖桿內含有一種碳氫化合物的白色乳狀液,割開它們的表皮,白色乳狀液就會流出來,經提煉,每公頃竟能生產14~16立方米的「石油」。這種植物耐旱性強,成活率高,在貧瘠的乾旱地區也能生長。而且,這些「石油」在燃料時,不會產生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因此,不會污染環境,確是一種理想的清潔的植物燃料。人們把這類植物稱為「石油草」。由於卡爾文培育出的「石油草」為人類開辟了一個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的新天地,從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金。

科學家們近年特別強調應大力開發和利用「高光效植物」。所謂「高光效植物」,就是指那些光合作用效率高於5‰的植物,例如甘蔗、玉米、甜菜、甘薯等,它們具有更高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選育和大面積種植高光效植物,已成為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重要途徑,在林業方面研究和培育光合作用效率高、成長快、繁殖力強的樹種,十分重要。紐西蘭用「無土栽培法」快速繁殖楊樹,一個樹芽在一年內就可繁殖出100萬棵樹苗,這種小樹苗,3個月內便可長成1.5米高的幼樹。

為了快速、增量獲得生物質能的原料,許多科學家在研究林木培育技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培育出一種雜交白楊。這種白楊能使6‰的太陽能轉化為碳水化合物,生長得特別快,且可密植,每平方米平均可栽培2~3棵。成材砍伐後,留下的樹樁還會長出新樹。種植這種雜交白楊,生產、砍伐、管理都很簡便。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還成功地用「無土栽培法」無性繁殖了一種紅杉。採用這種方法,能使同一良種木材產量增加50%。

Ⅲ 科學家發現多種「石油樹」,真的能夠解決石油危機嗎

從工業化開始,人類的發展就對石油資源產生了巨大依賴,可以說現在人類很多機器或者交通工具的運行都需要石油進行支撐,甚至有的國家為了搶奪石油資源而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所以在世界上,石油又被稱為「工業之血」

現如今我國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痳瘋樹,可以說未來植物石油這種資源必然是資源發展的趨勢,畢竟減少對環境的波壞,還能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這無疑是一種不錯的答案。不過人類的發展只會加大對各類資源的需求,所以石油問題依舊很嚴重。

除了石油之外,礦石資源、水資源等都是人類需要的,所以人類面臨的問題在逐漸加重,各方面都需要有新的突破,新的資源代替。除了尋找和發展資源,保護環境也是人類必須要進行的,因為這關繫到人類文明是否能延續的重大問題。

Ⅳ 科學家發現的可生產燃料的「石油樹」,它們可以解決危機問題嗎

近些年,伴隨著能源科技公司水準和生物科技的發展趨勢,大家愈來愈意識到,大家從生物質中獲取合成化學商品和動能將會出現寬闊的發展前途,由於每一年地球上的植物所生成的生物質,換算出來可能可以做到2000億多噸之上,自然,絕大多數的植物靠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是糖類與碳水化合物,不可以立即生成由氮氧化合物組成的石油。但是,專家通過深層次的調研試驗科學研究,相繼發覺了許多能夠根據呼吸作用生成氮氧化合物的植物,這種植物的植物光合作用十分完全,他們流出去的油有一些還可以立即用以柴油車,有一些通過一絲加工工藝也可以生產製造出柴油機來。因此這種植物被生物學家取名為「石油樹」或是「柴油樹」,現階段已經發覺可以用於獲取車用汽油的植物。

我堅信,伴隨著世界各國的持續高度重視和不斷提升資金投入,大家可能發展趨勢.自主創新大量的生物質高新科技,生物質行業的行業發展前途會愈來愈寬闊,加上愈來愈發展趨勢完善的核能發電.太陽能.地熱能源等新能源技術運用,地球上的能源問題會慢慢減輕的。

Ⅳ 科學家發現的可生產燃料的「石油樹」,是否有望解決能源危機問題

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生長著一種銀合歡樹,被譽為「石油樹」,這種樹分泌的液汁含有很高的石油成分。美國加州境內廣泛生長著一種野草,它也含有類似「石油」的成分,黃鼠等嚙齒目動物都害怕它的氣味,因此當地人稱為「鼠憂草」。

它們是多用於薪炭的能源植物。薪炭林是一種見效快的再生能源,木材可作為燃料。此外,細菌和藻類經過加工和提取,也能作為供能來源。據估計,地球上富含「石油」的植物大約有1000種以上,它們大部分不與糧食和經濟作物爭奪土地資源,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Ⅵ 科學家發現的可生產燃料的「石油樹」,真的有希望解決能源危機問題嗎

近年來,隨著能源科技水平和生物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我們從生物質中提取合成化學產品和能量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每年地球上的植物所合成的生物質,折算下來估計能夠達到2000億噸以上,當然,大部分的植物靠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質是碳水化合物,不能直接合成由碳氫化合物構成的石油。不過,科學家們經過深入的調查實驗研究,陸續發現了不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碳氫化合物的植物,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非常徹底,它們流出來的油有些可以直接用於柴油汽車,有些經過些許工藝也能製造出柴油來。所以這些植物被科學家命名為「石油樹」或者「柴油樹」,目前還沒有發現可以用來提取汽油的植物。

下面舉幾個「石油樹」的例子。


我相信,隨著各國的不斷重視和不斷地增加投入,我們將會發展、創新更多的生物質高新技術,生物質領域的產業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廣闊,加之越來越發展成熟的核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利用,地球上的能源危機會逐漸緩解的。

Ⅶ 關於石油樹

關於石油樹
我們知道,汽油和柴油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石油在地球上的蘊藏量雖然很大,但畢竟也是有限的。隨著石油的不斷開采和利用,在未來的一二百年內,石油資源將會枯竭,全世界將面臨能源危機。太陽輻射、地熱、原子核裂變、微生物發酵和能源植物,都已成了當前開發利用的對象。
全世界的森林覆蓋率為27%,地球陸地上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約有2000億噸,有2/3存在於森林之中,森林植物的生物質是化學產品和能量的重要源泉之一,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能源。自1973年以來,科學家不斷發現柴油樹,這些柴油樹,有的能直接利用它流出的油來發動汽車,有些稍為簡單加工提煉之後,就可以作為燃料油。
麻瘋樹: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介紹,我國南海沿岸的沙灘上,生長著一種麻瘋樹,因其樹干身上起疙瘩,而被人號了一個不雅之名。它的果實如桐油子,含油率高達50%~80%,通過改造麻瘋樹基因中的「碳鏈」,就可生產出各類不同粘性的工業用油。一般每畝可提煉500公斤柴油。目前柴油每噸為4000元左右,若利用麻瘋樹生產柴油,每噸成本可降低到3000元以下。目前我國西南地區已種植10萬畝左右,有關部門計劃至2010年發展到1000萬畝。
桉葉油:近年來,美國與日本合作,進行「燃油樹」的研究,發現桉樹是一種很好的「石油樹」。1公頃桉樹一年能產「石油」90.92升。世界上現有600多種桉樹中,含油率高的有50種左右,其中以輻射桉的含油率最高,為4.2%。日本三重大學竹田教授的研究組,用7份桉葉油,3份汽油合成新燃料,用於普通小汽車,每小時行程40公里,而且排出的廢氣少。試驗證明,桉油不僅是石油的代用燃料,而且是一種優質「綠色石油」。我國自1890年開始從義大利引進桉樹到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至今南方已發展了170萬公頃,四旁植樹15億株,僅次於巴西而躍居世界第二位,資源豐富。
椰子油:盛產在熱帶地區的椰子樹,其椰油是一種很好的燃料,但由於椰油比其它燃油較粘稠和含有雜質及水分較高,所以要在發動機上裝上一個小巧的預熱器和過濾器,使椰油進入發動機前降低油的粘性和雜質。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的首都維拉港,有一位叫托尼·狄墨的機械師,他將汽車的柴油發動機稍為改裝,利用椰油代替柴油駕車行駛在郊外崎嶇的山路上,非常之順暢。因此,去年底該島有大約200輛小公共汽車將椰油和柴油混合作燃油使用。
油楠:是中國林科院熱林所在我國海南省發現的一種柴油樹。這種樹生長在海南島尖峰嶺、吊羅山、霸王嶺三大林區,樹高30餘米,樹干直徑有的能達1米以上。油楠的心材部分,能形成棕-的油狀液體,頗似柴油,林區工人常用來點燈照明。一般情況下,當油楠長到12至15米高時,就能產「油」。若在樹幹上鑽個洞,洞口即可流「油」,一棵大樹每採集一次,能得到「柴油」3公斤至4公斤。
光棍樹:樹高可長到4米至9米高,但整個樹身見不到一片葉子,滿樹盡是光溜溜的綠玉般的枝條。因此,有人叫它神仙棒或綠玉樹,日本人叫它青珊瑚。光棍樹原產非洲的荒漠地區,我國廣東、福建一帶也有分布。光棍樹屬大戟科植物,全株含有劇毒的白色乳汁,千萬不能讓乳汁進入口、眼或傷口中。但這種有毒的乳汁中含有類似石油的碳氫化合物,因此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特別是日本和美國,都對它進行過提取石油的試驗,證明這種乳汁碳氫化合物的含量很高,是很有希望的石油植物。
現在看來,從植物中獲取石油,既經濟又省事,如能大面積地栽培這些石油樹,那麼人們就可以從這些「活油井」中源源不斷地獲得能源。開發利用石油植物,實際上是開發、利用太陽能。因為這些石油植物生產的石油,都是它們通過光合作用,把簡單的無機物變成了人類有用的石油,每棵樹就是「禁錮」太陽能的「油井」。
利用植物提供能源的做法,國際上稱為「生物質能」。巴西80%以上的車輛使用從植物中提取的酒精汽油,泰國的加油站也有植物柴油。我國江蘇、山東、四川已建起了植物柴油生產線,前途無量。

Ⅷ 石油樹真的能生產石油嗎

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物質,化工行業離不開石油,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用到石油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我們的交通工具汽車。

但是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用完了就沒有了,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消耗品。它不像太陽能一樣可以再生出來,也不像風能和水能一樣只要有風就能源源不斷被生產出來。現在的人類正在尋找可以替代石油可以作為能源的物質,在堅持不懈的追尋下找到了海底下的可燃冰,但是可燃冰的儲量也是有限的,就在人們為找不到可替代能源而煩惱時,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植物可以產油。

雖然用植物產石油的方法可以節能,但是現在對石油的需求實在是太大了,只依靠石油樹來產油已經是杯水車薪,但是相信在將來,我們一定會找到可再生能源代替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