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假如伊拉克沒石油會怎麼樣
擴展閱讀
衣服一件成本怎麼算 2025-07-28 17:20:31

假如伊拉克沒石油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12 16:24:56

❶ 伊拉克石油

伊拉克石油生產、輸送、存儲設施在戰爭中遭到了破壞,因此需要重建,加上交通、通訊、醫療、教育等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內的重建,所以需要大量的商業機構參與。
比如,油井被破壞了,要回復生產就先要修復、招收工人、培訓,等等都需要先期投資。那麼把這個重建、開采機會給誰就是問題了。美國人一般是採取招標的方式,首先在投標條件上就對美國或盟國公司傾斜,規定在伊拉克戰爭中反對美國的國家及拒絕向伊拉克派兵的國家的公司沒有投標資格。
其次在招標過程中照顧美國公司,讓美國公司中標。
另外也有不經過招投標,直接和美國承包商簽合同的。
這其中自然包括各種灰色的關系,媒體爆料出來的丑聞也不少。給你貼幾個。

伊拉克重建合同黑幕曝光 美國官員明目張膽索賄
2004-4-19 13:30:42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稱,美國人領導的聯盟臨時管理當局(CPA)最近被指控在伊拉克重建工作的招標項目中收受賄賂。目前,華盛頓方面已經派出了一個調查小組前往巴格達,而一些在伊拉克工作的外籍人士,也將在調查中提供證據和證詞
把握升浪起點 外匯交易怎樣開始?
外匯市場直通車 沒有必賺只有穩賺
。據估計,受賄事件可能已經導致大量石油被非法銷售到海外。

美官員索賄明目張膽,大公司氣憤之至

《泰晤士報》表示,這次的受賄問題是一位英籍的聯盟臨時管理當局顧問捅出來的,而此前各大媒體都沒有詳細報道過這些內幕消息。作為受賄事件的證人之一,這位顧問將會在不久後進行的調查中作證。

據內部人士透露,聯盟臨時管理當局在發放合同的時候,一直存在著巨大的問題。很多看到合同承包項目的專家都曾經吃驚地說:「誰會掏這么多錢,購買這么點服務?」而對於這些專家的意見,聯盟臨時管理當局官員似乎一點都不在乎。

目前,美國政府還沒有公開說明,到底是什麼事情導致調查小組前往伊拉克,不過,分析家猜測,一些曾經在競標中失利的國際大公司可能向有關部門反映了這些黑幕。

一位不願意公開姓名的大公司代表向《泰晤士報》透露,在參與伊拉克重建項目工程競標的時候,幾乎每個環節都有黑幕存在,一些負責合同最終結果的官員甚至明目張膽地向大公司索賄。「整個過程簡直就是肆無忌彈」,這位代表對記者氣憤地說。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很多西方國家在爭取合同的時候,行賄的資金數量成為了決定合同歸屬最重要的因素。知情人還透露,在其中幾個最重要的合同中,聯盟臨時管理當局根本就沒有進行過任何磋商,而是不明不白地就宣布某個公司為最終的獲勝者了。

通信、建築是重災區,部分人靠石油牟利

據悉,伊拉克重建合同個個都數額巨大,一些項目的總承包額超過了10億美元。而在這些合同中,通訊、安全、建設等類型的合同則是利潤最為豐厚的,同時也是競爭過程最黑暗的。

一家英國公司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伊拉克重建的招標過程完全是暗箱操作,而其中包括決定伊拉克未來經濟的重要項目,例如通信工程等。這家公司還表示,靠行賄得到訂單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承包公司很可能會粗製濫造、偷工減料,一旦這些工程竣工,將帶來嚴重的後果。

還有官員表示,涉嫌索賄的人,不僅包括聯盟臨時管理當局的某些高級官員,還有不少美國五角大樓的官員,總之,參與在這些合同中受賄的官員人數和級別都不低。

除了在承包工程上存在丑聞,聯盟臨時管理當局負責的其他項目也有很多漏洞。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聯盟臨時管理當局盡快讓幾個大型油井恢復了產油。然而,經過了半年多的休整,伊拉克的產油量還是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這也造成了世界油價不斷上漲。

內部人士透露,伊拉克目前的真實產油量可能遠大於聯盟臨時管理當局的統計數據。因為,油井產出的很多石油並沒有納入統計范圍,而是被某些石油公司偷偷運走,在國際市場上銷售以換取暴利。

目前,調查工作即將全面展開,美國政府還沒有公開對此事發表任何看法。

美國哈利伯頓再獲伊拉克重建巨額合同引爭議 2004-01-21

由於在伊拉克重建項目上向美國政府多收了6100萬美元,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服務公司美國哈利伯頓公司曾受到美國人的強烈指責,連曾擔任過該公司總裁的美國副總統切尼也因此受到連累,懷疑他從中幫了忙。但是,哈利伯頓的生意卻一點也沒耽誤,它的子公司剛剛又從美國政府獲得了價值12億美元的合同。

這份合同是哈利伯頓的子公司KBR同美國國防部的下屬機構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簽訂的,主要涉及伊拉克部分油田的石油開采,加工,油田建設和保養等項目。哈里伯頓是美國軍方的長期供貨商。

一名民主黨參議員稱此事「不可思議」,說這擺明是一種特殊照顧,而哈利伯頓公司卻說,再次獲得新合同,恰恰證明它是清白的。

美國公司簽訂重建伊拉克合同

美國公司簽訂重建伊拉克合同 1

親愛的聽眾朋友你們好,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歡迎大家收聽我們給大家准備的有關伊拉克重建問題專題節目。

眾所周知,獲取伊拉克石油資源是美英兩國軍事侵襲伊拉克的主要目的之一。現在薩達姆政權已經垮台,焦點又是重建伊拉克問題。目前重建伊拉克的工作落到美英公司手中,因為參加重建的公司由美國選擇。

伊拉克戰爭剛剛結束後,該國的局勢逐步趨於穩定,但是該國的經貿和工業基礎急需重建。

22年裡經歷了三場戰爭的伊拉克,今天把一切希望寄託在美國公司上,因為美國目前統治著伊拉克,一切合同都是以美國的名義簽署的。

目前主管伊拉克事務的美國退伍將軍迦納管轄的美國國際發展援助機構是簽訂重建工作合同的主要決策者。

重建伊拉克的許多合同是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就已起草好的。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伊拉克戰爭爆發的前幾天,美國數家公司與該機構簽訂了價值十億美元的合同。在所有公司中,名為哈爾波爾頓的公司尤為突出,該公司在1995年至2000年由美國時任副總統切尼領導。

3 月24日迦納領導的美國國際發展援助機構與美國的杜林格公司簽訂了一項修建烏姆蓋斯爾港口價值五百萬美元的合同,雖然這項合同價值不高,但是重要的一點是該港口所具備的條件。因為伊拉克從海上獲得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要佔總援助的百分之六十。難怪美國要把住這一港口,此外許多證據證明:3月24日美國消防公司的消防人員進入伊拉克南部,進行撲救油井大火工作。但事實上,這些人早在3月24日的前三個星期就已經秘密進入科威特待命。

上述美國消防公司實際上也是一個切尼負責的哈爾波爾頓總公司的一個下屬公司。該公司在3月24日前,與美國陸軍簽署了一項秘密軍事協議,撲救伊拉克正在燃燒的油井。

美國政府清楚地知道,重建伊拉克需要幾千億美元的資金,當然美國也知道伊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蘊藏國,因此,美國公司就大膽地簽署了重建協議。此外,美國總統從國會還獲得20億美元的重建伊拉克援助款。布希與布萊爾的想法恰恰相反,布希希望聯合國在人道主義援助活動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但反對聯合國插手伊拉克重建問題。在美國內部鮑威爾更傾向英國的立場,但是美國五角大樓的鷹派決不允許其他外交傾向左右布希。

實際上,迦納也是在五角大樓官員的施壓下當選為伊拉克新任長官,迦納此前是一個很有經驗的軍火商。布希認為:在伊拉克需派一名將軍,在五角大樓的監督下完成在伊拉克的任務。

迦納在伊拉克戰爭開始前,大約聯系了12 家美國公司,並與上述公司簽署了在18個月內,修建伊拉克高速公路,為四百萬伊拉克學生印刷教科書,重建25000所學校,270座醫院和一千家配備有美國醫療設備的診所的協議。遺憾的是在這些合同中,沒有法國和德國公司,甚至聯合國也因反對美國襲擊伊拉克而被剝奪了參與伊拉克重建和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權利。

美國公司簽訂重建伊拉克合同 2

親愛的聽眾朋友,你們好,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歡迎大家收聽我們的「美國公司簽訂重建伊拉克合同」節目的第二部分內容。好下面請聽我們今天的這一節目。

美國最近在很多問題上採取單邊主義政策和單邊主義軍事行動,這都是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片面看問題的結果。英國作為一個老牌殖民主義國家對控制伊斯蘭國家很有經驗,英國認為:不可能對一個伊斯蘭國家長期進行軍事管制。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也認為:美國只有通過間接的、非軍事的途徑才能繼續控制伊拉克。鮑威爾甚至對美國向他國施加外交壓力表示憂慮,他認為其他國家也可以參與戰後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但是五角大樓官員根本不聽他的建議。

鑒於此,鮑威爾出訪波斯灣周邊阿拉伯國家,希望阿拉伯國家也努力參與伊拉克重建工作。鮑威爾認為:伊拉克戰爭給波斯灣阿拉伯國家製造了良機,因為阿拉伯國家可以增加石油產量,以彌補伊拉克在石油市場上的空缺。當然美國並沒有對伊拉克未來失去希望,美國清楚地知道,伊拉克每天出產600萬桶石油,一年的石油收入可達500億美元。

自從聯合國對伊拉克實施石油換食品計劃以來,伊拉克獲得的24億美元的石油收入,全部打入了聯合國監督下的紐約分行巴黎BNP銀行的賬號。此外,還有相當於兩億兩千五百萬美元的約800——900萬桶伊拉克石油儲存在土耳其的吉哈港口。

目前美國還打算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為伊拉克樹立起石油大國的形象,不過這需要耗資50 億美元重建在對伊制裁時期遭破壞的伊拉克煉油廠。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美國的四大石油公司再次重返伊拉克石油領域。而羅馬尼亞到北歐的所有石油公司也都亟待著進入伊拉克石油領域,從中獲得更多的好處。法國公司也排在英西兩國公司的後面,期待著美國是否開恩讓該公司參與伊拉克重建工作。

現今美國公司打算在短期內把日產250萬桶的伊拉克石油增加到600萬桶。之後進一步達到沙特的石油日產量,沙特目前的石油日產量達800——900萬桶石油。

美國官員目前打算讓伊拉克石油私有化,以便廢除薩達姆時代簽署的所有伊拉克石油合同。對此俄羅斯半私有化的魯克阿維勒石油公司則決定,將維護自己在伊拉克西格爾納煉油廠的應有權利,該公司強調:要讓美國好吃不好咽。該公司總裁憑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親密關系威脅美國,要求美國賠償200億美元的損失,否則將向國際法庭提出起訴。

美國的有關負責人為了把伊拉克目前的石油日產量從250萬桶增加到600萬桶,需要投資350億美元。如果讓伊拉克的石油日產量達到900萬桶,則還需增加200億美元。

法國圖塔爾石油公司對伊拉克的麻木特和伊本歐姆爾河油田也做出類似的聲稱,該公司聲稱:該公司一年多來一直研究開發伊拉克以上油田。法國希望美國相信他們的聲稱,至少他們也能從伊拉克石油業受益。

部分石油公司則不想在美軍控制伊拉克時期在伊拉克作長期投資。他們認為這樣風險大,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軍政府沒有信任感。他們認為,伊拉克人掌管該國石油業比美軍控制要好得多。至少簽合同的手續比較簡化,收集相關資料需要三個月,研究這些資料需要六個月,到正式簽合同,最多也只需要兩年。如果美國控制伊拉克石油業,情況就大不相同,從進入石油區到生產石油少則需要五至七年,多則需要十年。

在伊拉克的通訊業,美國需要投資十億美元才能重新啟動伊拉克的固定電話線。此次戰爭爆發前,法國公司曾在伊拉克通訊基礎設施投資,毋庸置疑,法國公司當然想參與伊拉克的通訊業重建工作。

至今美國還沒有宣布許多伊拉克重建方案,無疑從伊拉克啟動移動手機到交通運輸以及保障伊拉克人民的所有必需品,足讓美國的工業運轉數年。

❷ 如果中東沒有石油怎麼辦短文

假如中東沒有石油
如果中東沒有石油,那麼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就不可能對外出口石油貿易,也就不可能獲得巨額利潤。
相同的,美國也就不會因為石油而對伊拉克發動侵略戰爭,人名就可以損失少一點。薩達姆也就不會被處死。
如果中東沒有石油,西歐、日本、美國很可能因為石油資源的的短缺而致使工業發展滯留,甚至工廠倒閉。國際油價也會大幅提升。股票會嚴重下跌。
英國因為無法從中東進口石油,將會與阿根廷加劇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領土主權。兩國將重演28年前的馬島戰爭。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在沒有找到新的石油礦點之前,會向中國進口大量的石油,駐扎在亞丁灣的海軍護航編隊更加防範索馬裏海盜的偷襲......
如果沒有石油,只能說明在幾億年前,這里沒有豐富的森林,沒有森林,所以是沒有礦產。沒有礦產,地處副熱帶高壓,氣候也會乾旱,那麼多的沙漠,這里就很難有人口集聚地,所以現在的中東就很可能是第二個撒哈拉沙漠。人口稀少,宗教矛盾,種族矛盾多多。
如果中東沒有了石油,那麼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就會有一定的制約。人們失去了謀生的機會。但是該地區的戰爭會減少。

❸ 當時美國攻打伊拉克後,為什麼一滴石油都沒拿走

美國攻打伊拉克有許多原因。很多人以為美國是為了他的石油,但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最並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利用石油賺取更多的美元。

所以其實美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利用石油穩固美元在世界經濟上的地位,從而利用這一點來控制世界經濟,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國侵入伊拉克組織多部隊出兵,最後美國政府利用戰爭之後石油的價格上漲賺取了差額,美國許多石油資本家也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❹ 如果失去石油資源,中東各國會被打回原形嗎

如果中東它失去石油,中東的各國,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會被打回原形的,因為一個地方想要發展起來,那它就要有自己發展的依據,像一個地方的鑽石礦產多,那麼這個地方它的發展的主要依據就是鑽石,因為如果沒有發展的依靠,又沒有發展的地理優勢的話這個地方的經濟就很難上去,最主要的是這個地方它的經濟上不去就會出現很多的民生問題。

但是如果沒有石油的話,這些工業發展大國像美國,還有西歐的一些國家,就會因為石油資源的短缺,很多工廠都倒閉,國際的油價它也會因為所有的缺乏而高漲。這重要的是因為中東失去了石油,那麼這個地方的經濟就會受到制約,所以中東如果沒有石油人們他們的謀生機會就會失去很多但是中東的戰爭就會減少很多。

❺ 如果全世界沒有石油怎麼辦

地球從不會缺石油,因為石油是地球內部物質通過化學反應而產生的,只是它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活性物質及壓力與時間才行。

❻ 如果世界上沒有石油,現在會不會就少些戰爭了呢

想得真簡單,沒有石油就會有其他地位等同於石油的能源。而且金屬等其他資源也會成為戰爭的目標。只要蛋糕就這么大,戰爭就永遠不會減少

❼ 假如伊拉克沒有發生戰爭, 會像卡達一樣有錢或更有錢嗎

是不會的,中東國家的富裕不只是靠石油,卡達富是因為人少且石油多,沙特和科威特富是因為它們親美國,,而阿聯酋富是因為它們大力發展金融業。不是有石油的國家就一定很富裕,比比如:伊朗、埃及、奈及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