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沙特的經濟收入情況與中國對比
沙烏地阿拉伯以「石油王國」著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銷售量最多的國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50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 34885億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1981年石油產量達 4.9億噸,收入1032億美元。1983年以來,受石油價格下跌影響,產量和收入銳減,1985年產量為1.65億噸,收入340億美元。巨額石油收入使沙烏地阿拉伯從傳統的落後的農牧業經濟迅速向以石油工業為基礎的經濟結構轉變,到70年代已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1984年國內生產總值約1090億美元,人均收入 30000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龐大的經濟發展計劃。沙特政府實行經濟多樣化政策,重點發展現代工業和基礎工業,以逐步改變單純依賴石油收入的狀況,建立現代化、多樣化的國民經濟體系。
② 沙特這個國家,到底是不是靠賣石油賺錢和發展國內經濟的
中東地區的國家都是依靠石油生存的,他們的石油量非常的巨大,且價位偏高,因此他們都非常的富有,可以說是這樣的。
③ 沙特油價「自殺式」降價,國際油價大比拼,俄羅斯能贏嗎
俄羅斯和沙特這場石油站最終沒有人贏,因為這場比拼本身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雖然俄羅斯並不依賴石油進出口帶來的利益,但隨著近期的發展石油已經算是俄羅斯創造收益的重要一項,如果兩個國家大打價格戰無疑是誰也沒佔到便宜,所以俄羅斯就算最後挺住了也算不得贏。
三、中國在石油戰期間大批量購買可能成為這場價格戰的主要贏家。
中國在石油使用方面一直都是大國,每年因為石油的使用而產生的費用也是非常驚人的,所以在這次石油戰中國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買石油,准備趁著價格低大量儲存為日後使用做准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盈利變少沙特也在賠錢過程中,只有中國花費低廉的價格儲存了大量的石油,所以也許中國才是最後的贏家。
④ 沙特靠石油發財,為何伊朗人民卻沒能靠石油富裕起來
真正的原因還是沙特緊緊抱住了美國的大腿,而且使用自己富足的經濟對美國財團進行滲透和滲入,起碼在美國國會的席位上保留上幾個,這樣就可以持久性地抱住美國的大腿了。
而且沙特利用了自己豐厚的石油資源,在美蘇爭霸時聽從美國的指揮對蘇聯進行了大量的石油價格戰,成功幫助美國拖垮了蘇聯的經濟和財政。
而且在目前的美元為主的經濟體系下,美元是直接和石油掛鉤的。世界上兩個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方一個是俄羅斯,一個是中東;俄羅斯很明顯不會服從美國,能支持並扶持的只有沙特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伊朗身邊又許多不穩定的鄰居,比如伊拉克。伊朗不得不因為自己國家的利益而經常和周邊國家兵戎相見。這也就吸引了美國對其多次的制裁。
⑤ 去沙特應聘石油工程師的收入怎麼一樣 和外派相比如何
應該會不錯,如果所在企業效益很好。沙特是個經濟發達工作穩定的國家,那都是來自海灣國家的打工者。至於收入,因為外派有補助和其他的,所以不大好比較。我公司外派駐沙特、科威特等現場基本上一年30W吧全包括了。
⑥ 沙特靠石油致富,當石油枯竭靠什麼維生
中東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原本是窮國家的,但是在1938年發現石油之後,如同一個暴發戶,一下改變了貧窮落後的狀況,成為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由於石油使得沙特國民都過上了較高的生活水平。沙特在立國的時候在對社會福利做了很大的重視,對國民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社保,失業保險,降低食品價格等各項福利措施。有一些人也想著石油總有一天會被開采盡。如果沒有石油的話,沙特王室會獲得什麼生活的呢?
在2017年的世界未來能源會議上,沙特的能源部長就提出了立下鴻浩之志,提出開發太陽能、風能與地熱發電項目的“組合拳”,計劃在2023年-2030年完成任務。
所以,可以看到沙特王室出於維護君主專制國家的需要,都會積極探索轉變對石油經濟依賴,為國家創造巨大財富的新途徑!
⑦ 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宣布自己不再是石油生產國,原因為何你怎麼看
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突然公布自身不會再是石油生產的國家,聽起來不對勁,尤其是沙特的經濟發展高寬比取決於石油產業鏈,這一申明的身後,顯而易見或是別有目地,關鍵便是為了更好地新能源經濟發展趨勢。
沙特所要減少的,是石油經濟發展在其總體收益之中的佔有率,並並不是肯定總金額,隨著著別的電力能源產業鏈的經營規模越來越大,本來的石油經濟發展佔比,便會當然減少。
⑧ 沙烏地阿拉伯如何實現2030全景規劃
作者:EWGfx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沙特2030願景的經濟改革
本周一(4月25日),沙特副王儲穆罕默熱·本·薩爾曼推出以「沙特2030願景」為標題的新的戰略計劃。該戰略計劃的主要任務是在未來的15年裡能運用監管、預算和政策變化,以幫助該石油王國更少的依賴原油,實施有效的改革。
沙特政府將在低油價國家實行這幅長期的經濟藍圖,但關鍵的結構性挑戰就是考驗沙特的決心。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這次改革與隔靴搔癢無異,對於國際油價的反彈並不會帶來太多刺激的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能源出口。但隨著原油價格持續下跌,自2014年6月油價潰敗開始以來,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每桶價格下跌60%,2015年全國創下了98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但本次沙特與試圖實施的「後石油」經濟改革戰略面對油價反彈的作用有限,這需要比沙特實施的經濟改革計劃要有更大的開放力度。
沙特政府計劃在國庫耗盡之前,採取行動實現收入來源的多元化。本月,薩爾曼副王儲表示,沙特欲將阿美石油公司5%的股份拿出來進行IPO,而阿美石油公司的所有權以及其它一些國家資產將被轉移成公共投資資金從石油和天然氣業務轉移到其他行業。而這部分國有公共投資資金再轉化為大型主權財富基金,以管理沙特王室的資金。該基金將以投資收益的形式支付沙特的回報,與此同時,沙特政府計劃將失業率從11.6%降低至7%。削減電力補貼,創建主權財富基金管理資產的想法將有助於沙特王室對抗油價下跌的影響。根據IMF統計,沙特有估值2萬億美元的石油公司,石油仍占沙特出口的78%,為了取代石油在沙特經濟中的支柱作用,薩爾曼副王儲還需要對保守的沙特王室進行更徹底的改革。
麥肯錫分析表明,沙特的國內生產總值有可能從2015年3.4%呈雙倍增加趨勢,並在2030年之前通過關注八個非石油行業,包括製造業、礦業、旅遊、醫療保健和金融創造多達六百萬個就業機會。
倫敦經濟學院的副教授赫托格警告,盡管自1970年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沙特一直追求經濟多樣化政策,但結構性障礙一直阻礙著進展,而這些阻礙至今仍然存在。赫托格表示,其中最主要的阻礙就是幾乎所有的沙特經濟都直接或間接的依靠政府支付支出,公共部門僱傭了沙特近三分之二的員工,沙特大部分的家庭需求都來自於政府支付的工資。赫托格還指出,私營部門的支付給沙特家庭的工資總數額,約僅佔GDP的4%。所以,在緊縮的情況下,當油價下跌,國家支出減少,國內需求下降以及私營部門感到……私人產業很難在現有結構中蓬勃發展。並稱,「周一計劃」不包括如何縮小兩大行業之間差距的專門政策。
在私營領域的主要產業包括建築、房地產、電力和通訊業,80%的勞動力是外國工人。這些移民工人的低工資阻礙了沙特公民在該行業找工作。此外,因為政府工作往往是有保障和穩定的,所以大部分公民趨向嘗試高薪的政府的工作。
即便「沙特化」這一話題討論了多年,但促進本國公民在私營部門從事高技能或半熟練工作的進展仍舊緩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2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勞動力市場的改革對國家經濟多元化計劃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提出了關鍵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嚴格控制公共部門的就業和工資,調整私營部門所需的技能教育,提高私營部門的公民競爭力。
專家指出,另一個約束經濟多元化和自由化的關鍵因素就是政治制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拉希德表示,「讓麥肯錫的咨詢公司為沙特經濟前景提出可觀的想法是可以的,但這些措施需要在一個開放的政治體系中運行,而在這樣的體系中不存在像沙特那樣面臨的所有挑戰和問題」。 拉希德指出,缺乏透明度和問責制,再加上高水平的腐敗阻礙了私營部門的進一步擴張。拉希德說,「我們甚至不知道實質性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完全不清楚什麼是私營部門,我們也不知道那裡到底還有多少石油,因為這是最高機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家證券交易所表示,將開始披露上市公司高管的所有權信息,包括股本比率。
盡管改革存在挑戰,但一些股票投資者仍然看好沙特經濟前景。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EM和APAC股票主管和首席信息官泰瑟林頓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投資於沙特,這是其中一個通常被人們低估的市場」,他認為「沙特2030願景」是鼓舞人心的。泰瑟林頓指出,人們通常只將沙特與石油掛鉤,但沙特的銀行業,消費者公司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對沙特市場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雖然薩爾曼改革的前途充滿了挑戰,不過卻有成功的先例。近鄰的迪拜在上世紀80年代初,曾面臨相似的問題,當時石油出口占據迪拜經濟的50%,隨後迪拜制定的政策,不僅吸引能人異士,帶來高利潤的外國雇員,同時也發展旅遊業以及貿易,現在石油在迪拜經濟比重中已經不足2%。為了取得類似的效果,沙特必須考慮開放與投資之間的聯系。這可能需要對沙特過去的人權以及社會平等問題進行抨擊。引入「綠卡」制度,鼓勵阿拉伯以及穆斯林僑民在沙特逗留更久並不能帶來類似的效果。
薩爾曼目前的宏圖大略在執行上效果仍不明朗。除非能引起更多的關注,否則將沙特經濟變得更加穩定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⑨ 同樣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為何俄羅斯沒有沙特有錢
作為一個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沙特的「有錢」是建立在高油價的基礎之上的。沙特的有錢只是一直以來大家的印象,沙特的富是長期積累的富,而這個富的代價是國家除了石油產業以外,幾乎不進行其他任何形式的工業投資。俄羅斯以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出口為支柱產業,沒有多元化的經濟收入。俄羅斯的人口不斷減少,這阻礙了俄羅斯經濟的發展。
俄羅斯如果比經濟總量,並不比沙特窮,但它有1.4億人口啊,如果平均一下就比沙特差了一大截。在克里米亞半島危機以前,歐洲國家每年都必須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這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但克里米亞脫烏入俄以後,情況就不同了。
歐盟成員國領導人12月14日決定,延長2018年1月底將失效的對俄經濟制裁期限。這對俄羅斯經濟是雪上加霜。眾所周知,俄羅斯近年來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支撐經濟發展,GDP對這個產業的依賴程度高達60%以上,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沙特影響很大,但畢竟有很雄厚的老底,實際上俄羅斯受影響更大,自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經濟一直跌跌撞撞,基礎還比較薄弱。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2月14日的年度記者會上也坦言,首先是能源載體價格大幅下跌,這部分在過去和現在都是俄羅斯預算的主要來源;其次是外部對俄的限制即所謂的制裁,「制裁對俄羅斯存在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遠不及油價下跌帶來的影響」。
俄羅斯的石油資源那麼豐富,但是俄羅斯卻不像沙特那麼有錢,原因何在呢?我認為俄羅斯的石油雖然說豐富,但是俄羅斯的石油生產成本卻很高,他能每桶得到2至30美元一桶。而沙特的石油生產成本很低,只相當於一兩美元一桶。所以一旦石油價格下跌,給俄羅斯的經濟影響非常之大,而沙特則影響不大,而且還可以繼續出售,沙特有著非常低的成本,所以在低於20的情況下,依然有很高的收入。在高油價時,沙特的收入更是驚人。所以查得非常有錢,而俄羅斯卻很窮。
還有,因為俄羅斯是超級大國,所以還要面臨的巨大的軍費開支,而沙特在這方面要比俄羅斯少許多。
1.其實俄羅斯一點兒也不窮,俄羅斯2016年的GDP是1.283萬億美元,人均GDP是8748美元,俄羅斯早就成為了發達國家。
2.俄羅斯擁有170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兩個中國那麼大。俄羅斯有1.4億人口。俄羅斯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歐洲國家每年都必須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這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
3.俄羅斯的經濟從蘇聯時期起就自成體系,俄羅斯企業全球化程度非常低,與世界經濟沒有多少聯系。歐美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的經濟制裁只是讓盧布貶值。沒有導致大量的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工程爛尾、銀行出現擠兌、大量汽車沒有汽油使用等情況。
4.俄羅斯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經濟多元化的產業,主要依靠石油等自然資源出口。一旦石油價格下跌將導致俄羅斯經濟收入減少。
5.俄羅斯新生人口不斷減少,這也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如果俄羅斯像印度一樣擁有13億人口,那麼俄羅斯將會成為世界上政治、經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從俄羅斯的工業實力和國家規模投資看沙特,沙特目前從國家社會進步程度來看,它仍然是非工業化國家,國家收入主要靠石油天然氣的開采,這也僅僅是開采罷了,沙特不具備加工成品油的能力,從石油變成汽油、柴油、煤油?等等一切石油化工製品,沙特幾乎都不能生產!甚至勘探都要有外國幫助才能完成!不要小看石油化工工業(不是催化、裂化那麼簡單),全世界掌握從勘探到最後成品油等任何石化產品生產的國家不超過5個(我國是其中一個)!
⑩ 沙特是著名的石油出產國,那裡的富人究竟多麼有錢
沙烏地阿拉伯是最著名的石油出產國,那裡的富人非常有錢。他們的GDP非常的高。並且沙烏地阿拉伯每年的軍費開支也是排世界前列。他們的人民生活究竟是多麼有錢,就是他們普遍都是住別墅,並且他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政府工作。其他工作都是由外來的勞動人口來做的。
沙特每年的軍費開支是阿富汗GDP的4倍沙特2014年的軍事支出從前一年的670億美元增加到808億美元,在各國軍費開支排行榜中位列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沙特的軍費開支佔到其GDP的10.4%。這無疑是巨大的比例,大多數國家都在2%-4%左右,美國大約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