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工資費用按什麼算
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從業有哪些證書 2025-07-14 23:51:17
原油跌到什麼價格 2025-07-14 22:49:17

工資費用按什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6-17 17:45:35

❶ 社平工資是按照什麼標准算的

社平工資的計算方式,是一定時效內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除以該時期內全部職工的平均人數。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1、計時工資;
2、計件工資;
3、獎金;
4、津貼和補貼;
5、加班加點工資;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十一條
下列各項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
(一)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規定頒發的發明創造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
(二)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
(三)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四)勞動保護的各項支出;
(五)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六)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七)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八)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九)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十)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等;
(十一)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或管理費;
(十二)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十三)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十四)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

❷ 職工工資到底是計入費用還是成本

要根據員工從事的崗位來判斷。

基本生產車間的工人工資,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人員的工資,記入製造費用。管理人員的工資,記入管理費用。專職銷售人員的工資記入銷售費用。

當然如果無專門銷售人員,均為辦公管理人員,那工資可以全部計入管理費用。

另外,不管工資計入什麼損益科目,均應該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不屬於職工工資的情況

勞動者以下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

(1)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

(2)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作服;

(3)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根據國家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等。

❸ 會計科目:銷售人員的工資屬於什麼費用

企業的期間費用包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期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並在利潤表中分別項目列示。
一、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企業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後服務網點等)的職工工資及福利費、類似工資性質的費用、業務費等經營費用。 商品流通企業在購買商品過程中所發生的進貨費用,也包括在內。
二、銷售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計入「銷售費用——工資」和「銷售費用——福利費」。 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計入「管理費用——工資」和「管理費用——福利費」。
三、業務招待費根據發生的部門不同,可以分別計入「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或者「銷售費用——業務招待費」
拓展資料:
一、 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區別:
1. 銷售費用的概述企業在銷售產品、自製半成品和提供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由企業負擔的包裝費、運輸費、廣告費、裝卸費、保險費、委託代銷手續費、展覽費、租賃費(不含融資租賃費)和銷售服務費、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以及其他經費等。
2.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益。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稅金、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咨詢費、訴訟費、開辦費攤銷、壞賬損失、公司經費、上繳上級管理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會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
3. 以上詳細介紹了銷售機構人員工資計入什麼費用,也介紹了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區別。作為一名企業的銷售部門的會計,一定要明白,企業的銷售人員的工資應該計入銷售費用。


❹ 按工時比例分配計算工資費用並編制會計分錄

製造費用結轉的會計處理: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對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如生產車間和分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及其固定資產使用費和維修費等進行的分配。各生產車間和分廠為產品生產而發生的間接計入成本按單位分別歸集後,月終就需按照一定的標准在各該生產單位所生產的產品或勞務成本間進行分配。確定製造費用的分配標准。
(1)直接人工工時,各受益對象所耗的生產工人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發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數;
案例:
按生產工時比例法計算分配製造費用並作出結轉製造費用的會計分錄(求步驟)甲公司2015年12月份第一基本生產車間共發生製造費用630000元 該車間生產A、B兩種產品,A產品實際生產工時40000小時 B產品實際生產工時30000小時。
按生產工時比例法計算分配製造費用並作出結轉製造費用的會計分錄
第一步,求分配率
63000/(30000+40000)
第二步,算出A、B產品製造費用分別分攤多少
A產品分攤 270000
B分攤 360000
借:生產成本-A 產品 270000
—B產品 360000
貸:製造費用 630000
拓展資料:
工資分配的原則
工資是職工因參加企業勞動,作為勞動報酬領取,並由企業定期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為了保證國家對用人單位工資總量的宏觀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了工資分配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1、按勞分配原則
按勞分配是指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支付相應的工資。等量勞動取得等量報酬,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要體現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2、同工同酬原則
同工同酬是指提供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相同,領取相等的報酬。實行同工同酬,要求對所有勞動者不分性別、年齡、種族、民族,只要付出同等勞動,就付給同等的勞動報酬。
3、工資水平適應經濟發展原則
工資水平是指一定區域和一定時間內勞動者平均收入的高低程度。生產決定分配,只有經濟發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可分配的社會產品,因此工資水平必須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❺ 工資費用分配表分配率怎麼算

職工薪酬的歸集和分配
1.相應的計算公式為:
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各種產品生產工資總額/各種產品生產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資=該種產品生產工時×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
2.如果取得各種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數據比較困難,而各種產品的單件工時定額比較准確,也可按產品的定額工時比例分配職工薪酬,相應的計算公式如下:
某種產品耗用的定額工時=該種產品投產量×單位產品工時定額
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各種產品生產工資總額/各種產品定額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資=該種產品定額工時×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各產品分配標准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製造費用=該種產品分配標准×製造費用分配率
(二)職工薪酬的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❻ 幼兒園老師的工資是按22天算,還是30算

按院長算!

❼ 勞動法工資計算標準是什麼

勞動法日工資計算標准,是根據《全國節假日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為: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年工作日為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季工作日為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為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勞動合同法》對於工資待遇的規定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 和第四十條 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對於平均日工資待遇的標准,一般是關繫到對勞動者進行賠償的相關事項認定上,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基於實際的工資發放情況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勞動管理部門來進行合法的認定處理。

❽ 工資費用分配標準是什麼

摘要 分配金額里的數字因該是按照分配率計算所得出的人工所在部門的或者崗位的補貼吧就等於是這2個崗位所享有的除基本工資外還享有的崗位津貼比如高溫或者有毒等等!至於那個分配標准不好說了!你這時單位財務的關於工資月支出的報表把!分配標准因該是每個部門或者職工等級職位等級或者崗位的一個月基本工資的標准基數也是個工資依據把!上面是依據!就等於是一個公式。下面是月工資按部門崗位的不同根據上面的標准計算出來的每個部門以人數乘以月工資標准得出的當月因該支出的工資金額包括合計金額總數!

❾ 工資交個稅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個人工資計算個稅的交法: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
稅收專項附加扣除如下:
1、子女教育:納稅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費用,按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接受學歷繼續教育的費用,在學歷教育期間按每月400元的定額扣除。同等學歷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得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費用,在取得相關證書當年按3600元定額扣除;
3、重疾醫療: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關的醫療費用,扣除醫療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超過1、5萬元的部分,納稅人在辦理年度最終結算時,在8萬元的限額內實際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其配偶在中國購買住房時,發生的第一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貸款利息年度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