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總統選舉的資金哪裡來的
競選資金來自五個渠道:
1、總統競選人自己或家族的資金:候選人可以依靠自身財富甚至舉債參加競選,但是來源和去向都需要對外公布,並且個人資產用於競選沒有上限,這也就難怪大家都說這是有錢人玩的游戲了。
2、 私人捐款:大家都知道,很多時候出於利益綁定等原因,很多富豪熱衷於支持有利於維護自己利益的候選人。
3、公司和利益集團捐款:每逢大選年,由各種公司,協會,利益集團組成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提供的捐款,已經成為總統競選人的重要資金來源。
聯邦競選經費法規定,每個「政治行動委員會」向某個總統競選人的捐款,不得超過5000美元,但是對組織的捐款數額卻沒有限制,而這也導致所謂的行動委員會,成為了最直接的權錢交易的媒介。
而在每次的大選中最容易出現權錢交易的腐敗問題的也是這兩部分資金來源,因此幾十年來,如何規范這兩部分資金既確保競選的公平規避「金主政治」又保障選民的自由成了一直以來爭議的中心。
4、黨派內部經費:各黨派為了支持本黨派候選人會舉行籌款招待會,聚餐或者音樂會來募集資金,
5、聯邦政府補助:這部分是由納稅人共同分擔的總統競選人的競選費用,聯邦競選經費法規定,在總統預選期間,如果一位競選人在20個州的每個州籌集到私人捐款在5000美元以上,並且每份私人捐款都不超過250美元。
那麼就有資格從聯邦政府得到對應的補助,補助總額以500萬美元為限,在大選期間各主要政黨的總統候選人的全部競選費用,則全部由聯邦政府支付。但是這部分資金對於競選來說簡直杯水車薪,並且有競選額度限制,因此一般候選人都會放棄聯邦政府資助的競選費用。
通過上述的了解,近些年來,美國的大選越來越趨向於「金主政治」,對於金錢的限制越鬆懈,資本能夠發揮的作用越明顯。
『貳』 美國大選的錢都是從哪兒來的
1、來自公共競選基金:美國人可在納稅時自願捐助
美國大選候選人的競選經費來自幾個不同的途徑,包括公共競選基金、個人捐款、企業的資助和政治行動委員會(PAC)的投入。雖然種類繁多,但這些競選經費都是來自自願捐款,而且都要受到嚴格的監管,不願意為大選埋單的納稅人不用為此耗費一分一毫。
2、來自募捐:支持者可以通過自願捐款的方式支持候選人
為了防止金錢和特殊利益集團不當影響政治,美國的選舉法對政治捐款有嚴格的規定。對一個競選人的一次競選,個人捐款最多不得超過2400美元。嚴格的捐款上限相對於動輒數百萬或上億的競選費用來說杯水車薪,這就使得候選人必須依靠成千上萬的普通選民的捐款積少成多。如果無法從個人捐款得到充足的經費,候選人還可以從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簡稱PAC)得到資助。
3、候選人也可以自掏腰包參與競選
競選資金還有一個來源,就是來自候選人自己。候選人可以依靠自身財富甚至舉債參選,按照1976年最高法院對「巴克利訴瓦萊奧案」的裁決,個人資產用於競選沒有上限。雖然憑借個人資產參選沒有法律上限,但這些參選人的結果往往都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