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如何通過利潤表算費用率
擴展閱讀
伊犁羊肉什麼價格 2025-08-06 13:49:23
藍翔學修車還要什麼費用 2025-08-06 13:46:08

如何通過利潤表算費用率

發布時間: 2022-05-29 00:12:23

1. 利潤表中 所得稅費用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當期所得稅費用就是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所得稅稅率(25%),其中應納稅所得=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

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資及薪金的14%)、工會費(2%)、職工教育經費(8%)、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支出、廣告費、業務宣傳費。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

納稅調整減少額: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准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即發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負債)---(註: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即轉回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註: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即發生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即轉回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也可以嘗試用這種方法來計算或驗算上述方法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如果當期沒有發生稅率變化,則簡單至極,只需考慮永久性差異(即稅法根本不讓抵扣的稅會差異)的影響。

(1)如何通過利潤表算費用率擴展閱讀:

企業在損益類科目中需設置「所得稅費用」,使用該科目時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2)本科目可按「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3)所得稅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當期應交所得稅,借記本科目(當期所得稅費用),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

②資產負債表日,根據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大於「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的差額,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餘額小於「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企業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比照上述原則調整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及有關科目。

(4)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2. 怎麼對利潤表進行構成比率分析

所謂結構比率分析就是利潤表中各項所佔的比重和對利潤表的影響。
推薦幾個分析指標供參考:
1. 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
反映每1元營業收入實現多少利稅
2.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考察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說明1元成本實現多少利潤
3. 凈收益與銷售額比率=(凈收益+利息費用)/銷售收入
反映每一單元獲得的收益額,說明企業獲利能力
4. 費用水平變動速度=(報告期費用水平-基期費用水平)/基期費用水平
考察企業費用水平變動趨勢
5. 銷售成本費用率=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收入
考察每1元銷售收入耗費成本、費用多少
6. 各因素與銷售利潤的函數關系:
銷售利潤=∑[銷售數量×(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固定成本
①銷售數量變動對銷售利潤的影響=計劃邊際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數量完成率
②單位變動成本對銷售利潤的影響=
∑[實際銷售數量×(計劃單位變動成本-實際單位變動成本)]
③固定成本變動時對銷售利潤的影響=計劃固定成本-實際固定成本
④銷售品種結構變動對銷售利潤的影響=
∑[(實際銷售量-計劃銷售量×銷售完成率)×計劃單位邊際利潤]

除了上述指標分析,還可做利潤表結構分析,如:
營業收入 / (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佔全部收入的比重

3. 成本費用利潤率怎麼算

成本費用利潤率=凈利潤/成本費用
成本費用包括:主營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投資損失、
營業外支出、所得稅

4. 財務費用在利潤表中如何填列 如何計算得來的

財務費用主要包括利息收入(貸方)、支出(借方)、匯兌收益(貸方)、匯兌損失(借方)和銀行手續費(借方)組成,利潤表上的數字是每月的上述項目的金額按照借方減貸方後的余額填列。

利潤表中的財務費用和銀行存款的進出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和公司發生的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匯兌損益以及銀行手續費有關,也就是說只要有上述幾種情況發生,就會在利潤表中體現。而利息收入在利潤表財務費用一欄中體現為負數。

(4)如何通過利潤表算費用率擴展閱讀:

利潤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兩種: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後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5. 利潤表的所得稅費用怎麼計算

1、利潤表中的所得稅=(會計利潤(利潤總額)+納稅調增項目-納稅調減項目)×適用稅率(25%/20%/15%/10%)。

2、所得稅,是指對所有以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總稱。有些國家以公司為課稅的稱作企業課稅,這經常被稱為公司稅,或公司收入稅,或營利事業綜合所得稅。


(5)如何通過利潤表算費用率擴展閱讀


所得稅不同於個人應稅收入的定義和個人在不同時間的應稅收入的百分比,有時稅收,工資收入和意外收入(如彩票中獎)分別征稅。所得稅,又稱所得稅和所得稅,是指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對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的各種收入徵收的稅種。

所得稅(香港被稱為「所得稅」,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和韓國稱為「所得稅」,英國所得稅)是一種稅種,根據自然人,公司或法人的應稅單位。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稅率制度,例如累進稅率和單一的統一稅率。

所得稅是指所有收入對象的總稱。在一些國家,公司稅被稱為公司稅,通常被稱為公司稅,或企業所得稅,或營利性企業的綜合所得稅。

一些國家對個人收入征稅。個人所得稅是自然人應向政府支付的收入的一部分。不同地方政府在不同時間對個人應納稅所得的定義和收集情況不盡相同;

稅收有時會分別從草案,工資和偶然收入(如彩票獎金)中獲得。在世界上所有國家中,只有中東,巴林和卡達這兩個小國不必支付所謂的所得稅。

6. 怎麼根據財務報告計算成本費用利潤率

拿出財務報告
的利潤表來
用表中的利潤除以成本費用之和再乘100%即為成本費用利潤率

7. 成本費用利潤率計算公式中成本費用總額怎樣計算

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成本費用總額=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如果能夠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還應當包括其他業務支出數據。如果無法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計算公式也可以變為: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利潤-其他業務利潤))×100%

拓展資料: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式中的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總額來自企業的損益表。成本費用一般指主營業務成本及附加和三項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分析時,可將成本費用與營業利潤對比,計算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如利潤中還包括其他業務利潤,而其他業務利潤與成本費用也沒有內在聯系,分析時,還可將其他業務利潤扣除。

網路_成本費用利潤率

8. 利潤表財務比率分析怎麼做

反映盈利能力的財務比率

盈利能力是與企業相關的各方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保持企業的長期盈利性,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穩定經營。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有很多,但常用的不外乎以下幾種:

①毛利率=(銷售收入-成本)/銷售收入×100%

②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收入×100%=(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銷售收入×100%

③凈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④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總資產平均值×100%

⑤權益報酬率=凈利潤/權益平均值×100%

上述比率中,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凈利潤率分別說明企業生產(或銷售)過程,經營活動和整體的盈利能力,越高說明企業獲利能力越強;資產報酬率反映股東和債權人共同投入資金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則反映股東投入資金的盈利狀況。權益報酬率與財務杠桿有關,如果資產的報酬率相同,則財務杠桿越高,企業權益報酬率也越高,因為股東用較少的資金實現了同等的收益能力。但正如前面分析的,同樣,財務杠桿高則企業債權人所受的保障就會降低,這樣,企業的信用就會隨之下降,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隱患。

上述各個比率反映的都是企業分析當期的盈利能力狀況,對於經營者而言,可以充分體現其工作業績,因而倍受關注,而對於投資者而言,可能更為關注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也就是企業的成長性問題,成長性好的企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對於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分析也很有必要。

一般說來,可以通過企業過去幾期的銷售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等指標的增減變化情況來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常用的分析比率有:

①銷售收入增長率=(本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100%

②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100%

③凈利潤增長率=(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

在採用上述比率進行分析時,可以根據已掌握的企業連續若干期的數據逐年進行對比,通過環比分析,較為精確地預測出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9. 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分別是怎麼樣計算的

銷項,進項增值稅的余額(差額)才是應繳稅金,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根據應交稅金來計算的,

其中包括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維護等明細科目,屬於地方稅種,因地域不同各有差別,

一般在10%左右。詳細稅目和稅率須咨詢稅務部門。

所得稅是依據利潤來的,稅率為25%

(9)如何通過利潤表算費用率擴展閱讀: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表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

單步式是將當期收入總額相加,然後將所有費用總額相加,一次計算出當期收益的方式,其特點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數據,便於理解;多步式是將各種利潤分多步計算求得凈利潤的方式,便於使用人對企業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比較和分析。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於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組成

結構

利潤表一般有表首、正表兩部分。其中表首說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報表編號、貨幣名稱、計量單位等;正表是利潤表的主體,反映形成經營成果的各個項目和計算過程,所以,曾經將這張表稱為損益計算書。

格式

利潤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兩種: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後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

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多步式

在我國,利潤表採用多步式,每個項目通常又分為「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分別用列。

「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中期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同期累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

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相一致,則按編報當年的口徑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數」欄。在編報中期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將「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

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多步式利潤表主要分四步計算企業的利潤(或虧損)。

第一步,以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第二步,以主營業務利潤為基礎,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計算出營業利潤;

第三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第四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計算凈利潤(或凈虧損)。

10. 求利潤表的比率分析詳解

利用《利潤表》觀察:企業經營業績、利用現有資源狀況、提高盈利能力分析和未來獲利能力。

能夠僅利用利潤表分析的主要指標有:

銷售凈利潤(營業凈利潤)=凈利潤/銷售收入
反映每1元收入實現多少凈利潤

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
反映每1元營業收入實現多少利稅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考察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說明1元成本實現多少利潤

銷售成本費用率=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收入
考察每1元銷售收入耗費成本、費用多少

主營業務增長率=(本期的主營業務收入-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 上期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高,表明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大,業務擴張能力強。如果一家公司中能連續幾年保持30%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基本上可以認為這家公司具備成長性。

主營利潤增長率 = (本期主營業務利潤-上期主營利潤)/ 上期主營業務利潤
一般,主營利潤穩定增長且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呈增長趨勢的公司正處在成長期。一些公司盡管年度內利潤總額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營業務利潤卻未相應增加,甚至大幅下降,這樣的公司質量不高,投資這樣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

凈利潤增長率= (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 上期凈利潤× 100%
凈利潤增幅較大,表明公司經營業績突出,市場競爭能力強。反之,凈利潤增幅小甚至出現負增長也就談不上具有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