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廢品損失是什麼費用
廢品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出的不合格產品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這些損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直接損失:主要指的是廢品的原材料成本,即生產這些廢品所消耗的原材料費用。
- 間接損失:包括人工費用、機器設備的折舊與維護費用等。這些費用雖然不直接作用於廢品的生產,但會通過整體生產流程對廢品損失產生影響。此外,廢品還可能引發額外的處理費用,如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費用等。
廢品損失是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控制廢品損失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企業應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減少不合格品的產生,從而降低廢品損失,提高經濟效益。
㈡ 18個損益類科目
18個損益類科目具體如下可供參考:
一、具體科目
1、收入利得:貸增借減、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其他收益、營業外收入。
四、損益
1、損益,即損失和收益,亦稱財務成果,企業的利潤或虧損。證券營業部的損益是指在業務經營過程中,以各項財務收入抵補各項財務支出後形成的損益。在一定時期內,各項營業收入抵補各項營業支出後的差額,就是營業部經營的最終成果。
2、收入超過支出,就是營業部的純益;反之,則是純損。營業部的損益集中反映其業務經營活動各方面的效益,是其最終的財務成果,是衡量其經營管理的重要指標。
㈢ 簡述利得與損失和收入與費用的區別
1、定義不同: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費用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
利得是指企業非日常活動形成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會引起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形成的、與所有者利潤分配無關的、會引起所有者權益減少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2、特徵不同:
收入是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是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總流入;收入能引起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
費用最終會導致企業經濟資源的減少;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可能表現為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利得與損失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的會計核算或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的會計核算。
3、確認條件不同:
收入確認: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費用確認: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利得與損失確認:利得和損失與投資者的投資、分配無關,屬於企業經營活動收益的組成部分,並與收入和費用共同構成企業的利潤總額。
4、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不同:
利得和損失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包括直接的變動(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和間接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而後影響所有者權益)。
收入和費用僅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間接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而後影響所有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