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伺服器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伺服器的生產成本是一萬五元起步。
伺服器總成本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是:1.硬體成本 2.伺服器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成本 3.管理成本
硬體成本:如果你的伺服器主要用於少於25個用戶的列印服務和辦公文檔文件共享等任務,那麼具有低端處理器、1GB~2GB 內存、500GB~1TB RAID存儲的伺服器也就足夠了,而且你的業務成本應該低至3000元。
伺服器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成本 :如果你正在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你還有很多選擇,包括Mac OS X Server(3000多元,無限制客戶端許可證),微軟小型企業伺服器(約4000元,最多支持25個用戶)和各種企業Linux伺服器發行版,從免費到7000元或更高。
管理成本:在大多數情況下,伺服器的硬體和軟體成本僅占伺服器總成本的一小部分。通常來說,硬體和軟體成本通常只佔安裝、維護、升級和支持專用伺服器的總成本的15%到25%。
⑵ 華為p10硬體成本究竟有多少
大概4成吧 不是很多
成本不會超過2000 那些說主板成本超過1200的都是騙子
⑶ iphone 7硬體成本多少錢
樓主你好,硬體成本大概1800左右,,希望對你有用,,求採納
⑷ 互聯網產品軟硬體成本包括什麼
和互聯網領域有關,每一個領域都不一樣的,但基本都有以下一些
軟體:
自然是核心系統搭建,包括外包成本或者自行開發成本
託管費用
其他軟體成本,比如支持部門的軟體
硬體:
伺服器等設備成本
辦公電腦
其他相關硬體(自動化設備)
其他諸如:
管理成本
人員成本
場地成本等等等
⑸ 軟體和硬體的區別
硬體和軟體的區別:
一、軟體是一種邏輯的產品,與硬體產品有本質的區別
硬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部件或設備。在研製硬體產品時,人的創造性活動表現在把原材料轉變成有形的物理產品。
而軟體產品是以程序和文檔的形式存在,通過在計算機上運行來體現他的作用。
在研製軟體產品的過程中,人們的生產活動表現在要創造性地抽象出問題的求解模型,然後根據求解模型寫出程序,最後經過調試、運行程序得到求解問題的結果。整個生產、開發過程是在無形化方式下完成的,其能見度極差,這給軟體開發、生產過程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軟體產品質量的體現方式與硬體產品不同
質量體現方式不同表現在兩個方面。硬體產品設計定型後可以批量生產,產品質量通過質量檢測體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生產、加工過程一旦失誤。
硬體產品可能就會因為質量問題而報廢。而軟體產品不能用傳統意義上的製造進行生產,就目前軟體開發技術而言,軟體生產還是「定製」的,只能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設計或實現。但是軟體愛你產品一旦實現後,其生產過程只是復制而已,而復制生產出來的軟體質量是相同的。
設計出來的軟體即使出現質量問題,產品也不會報廢,通過修改、測試,還可以將「報廢」的軟體「修復」,投入正常運行。可見軟體的質量保證機制比硬體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三、軟體產品的成本構成與硬體產品不同
硬體產品的成本構成中有形的物質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就硬體產品生存周期而言,成本構成中設計、生產環節占絕大部分,而售後服務只佔少部分。
軟體生產主要靠腦力勞動。軟體產品的成本構成中人力資源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軟體產品的生產成本主要在開發和研製。研製成功後,產品生產就簡單了,通過復制就能批量生產。
四、軟體產品的失敗曲線與硬體產品不同
硬體產品存在老化和折舊問題。當一個硬體部件磨損時可以用一個新部件去替換他。硬體會因為主要部件的磨損而最終被淘汰。
對於軟體而言,不存在折舊和磨損問題,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永遠使用下去。但是軟體故障的排除要比硬體故障的排除復雜得多。軟體故障主要是因為軟體設計或編碼的錯誤所致,必須重新設計和編碼才能解決問題。
軟體在其開發初始階段在很高的失敗率,這主要是由於需求分析不切合實際或設計錯誤等引起的。當開發過程中的錯誤被糾正後,其失敗率便下降到一定水平並保持相對穩定,直到該軟體被廢棄不用。在軟體進行大的改動時,也會導致失敗率急劇上升。
五、大多數軟體仍然是定製產生的
硬體產品一旦設計定型,其生產技術、加工工藝和流程管理也就確定下來,這樣便於實現硬體產品的標准化、系列化成批生產。
由於硬體產品具有標準的框架和介面,不論哪個廠家的產品,用戶買來都可以集成、組裝和替換使用。
盡管軟體產品復用是軟體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在某些局部范圍內幾家領軍軟體企業也建立了一些軟體組件復用的技術標准。
例如,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sun的J2EE等,但是目前還做不到大范圍使用軟體替代品。大多數軟體任然是為特定任務或用戶定製的。
(5)硬體產品的成本是多少擴展閱讀:
硬體:
計算機的硬體是計算機系統中各種設備的總稱。計算機的硬體應包括5個基本部分,即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上述各基本部件的功能各異。運算器應能進行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存儲器不僅能存放數據,而且也能存放指令,計算機應能區分是數據還是指令。
控制器應能自動執行指令。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輸人、輸出設備與主機進行通信。計算機內部採用二進制來表示指令和數據。操作人員將編好的程序和原始數據送人主存儲器中,然後啟動計算機工作,計算機應在不需干預的情況下啟動完成逐條取出指令和執行指令的任務。
軟體:
電腦的外觀、主機內的元件都是看得見的東西,一般稱它們為電腦的「硬體」,那麼電腦的「軟體」是什麼呢?即使打開主機,也看不到軟體在哪裡。既看不見也摸不到,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沒有軟體,就像植物人一樣,空有軀體卻無法行動。
當你啟動電腦時,電腦會執行開機程序,並且啟動系統」,然後你會啟動「Word」程序,並且打開「文件」來編輯文件,或是使用「Excel」來製作報表,和使用「IE」來上網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統、打開的程序和文件,都屬於電腦的「軟體」。
軟體包括:
1、應用軟體:應用程序包,面向問題的程序設計語言等
2、系統軟體:操作系統,語言編譯解釋系統服務性程序
硬體與軟體的關系:
硬體和軟體是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互相依存的兩大部分,它們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硬體和軟體互相依存
硬體是軟體賴以工作的物質基礎,軟體的正常工作是硬體發揮作用的唯一途徑。計算機系統必須要配備完善的軟體系統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發揮其硬體的各種功能。
2、硬體和軟體無嚴格界線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許多情況下,計算機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體實現,也可以由軟體來實現。因此,硬體與軟體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絕對嚴格的界面。
3、硬體和軟體協同發展
計算機軟體隨硬體技術的迅速發展而發展,而軟體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又促進硬體的更新,兩者密切地交織發展,缺一不可。
參考資料:
軟體-網路
硬體-網路
⑹ 各種計算機硬體的成本價是多少
是這樣,CPU/內存/硬碟留給最終商家的利潤非常低,很多時候只有1-3%(1000塊只能賺二三十)
硬碟光碟機其次,大約有3-5%
主板顯卡如果你砍價,商家利潤大概有10%-20%,這個浮動比較大,主要看是不是他代理
顯示器約8-10%
剩下的基本可以說比起上面是「暴利」了,機箱,鍵盤滑鼠,音箱,電源…… 一般至少會有50%利潤,多的可以到200%
⑺ 辦個中小型3D電影院,硬體設備的成本大概在多少
如果是家裡的那張 設備大概2 到 3W 如果好一些的 5W多如果自己要開電影院 這就沒譜了
⑻ 電腦硬體成本計算
參考價格:1199+1499+1400(散)+2* 金士頓2G DDR3 1333 270元/威剛2G DDR3 1333(萬紫千紅) 245元+470元+368元+299 元+199元=5974元/5924元 這樣的配置基本上是高端的,價格在一定范圍內浮動。。 主板:技嘉 GA-EP45-UD3R 好像只支持DDR2、、 我記得好像是INTEL的主板有點選購考慮、、 發揮性能最好是 cpu,北橋,內存的帶寬相同最好,這樣的話互相之間沒 有性能的制約,計算方法就是cpu的是=fsb(前端匯流排)X 64bit /8 北橋的和這個一樣 內存是=工作頻率X64bit /8 如果內存是雙通道的話,就是位寬乘以2變成128bit, 網游的問題,當個例子y430 tsi那款 cpu的fsb是800mhz的則=800*64/8=6400mb/s 北橋的 fsb是1066mhz的,所以是=1066*64/8=8528mb/s 內存是=533*2*64/8=8528ms/s,內存是雙通 道的所以位寬乘了2,變成128bit了,8個2進制bit相當於1個位元組,換算成位元組是64/8=8 而AMD的沒有,買的時候要注意點、、 最好到中關村在線http://www.zol.com.cn/多看看、、、
⑼ iPhone 7硬體成本多少錢
目前網路的報價:32GB版iPhone 7售價5288元,64GB則售價6088元,256GB版售價為7088元iPhone 7 Plus 32GB版售價為6088元,128GB版售價為6888元,256GB版則售價7888元;
iPhone 7 Pro,這款新機的32GB版本售價為7088元,128GB版售價為7888元,256GB版售價為8888元。
⑽ 如圖單片機是什麼類型硬體成本有多少
圖中板子上的單片機是Ateml旗下的AVR類單片機,型號是mega328p,板子有電阻、電容這些都不值錢,有晶振,應該還有AD晶元和運放晶元,成本合計不到20。單片機的代碼是無法直接讀取的,可以找專業公司抄板,成本可能比較高,幾千的樣子,最好的辦法是找人幫你設計,去網上寶網找找吧,很多的,比抄板要低一些,是值得選擇的方法之一,當然,最好還是自己培養技術研發人員吧,這東東需要不斷升級以適應應用需求的,所以持續發展需要技術後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