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攤余成本究竟怎麼理解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1、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3、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4、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5、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2. 以攤余成本計量的債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怎麼理解,通俗易懂的,可以用例子,請指點
現金流入部分為(A)面值(最後一期收回本金)和(B)各期的應收利息(每期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現金流出為(C)現值(本金+利息)。
計算投資收益,實則計算(A+B)和C之間差額。B是直接計入投資收益,故只剩下A、C之間的差額,即「債權投資-利息調整」科目所記。
故每期計算投資收益,借記應收利息,攤銷「債權投資-利息調整」,按照實際利率法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實際利率法計算時,每期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現金流入(每期利息或部分本金提前收回),最後一期期末攤余成本為0。
3. 如何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①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4. 什麼是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是持有至到期投資後續計量的方法,與它密切相關的概念是實際利率法。
它倆形影不離。沒有實際利率法就無所謂攤余成本,攤余成本是實際利率法下的必然結果。
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如何理解「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見下圖。
【提示】
做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分錄,是理解攤余成本的一個好的方法,理解後,公式就不用記了。
附:各年會計處理分錄:
(1)20×0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貸:銀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
(2)20×0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1
貸:投資收益 l00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3)20×1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5
貸:投資收益 104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4)20×2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0
貸:投資收益 109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5)20×3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5
貸:投資收益 114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6)20×4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41-45-50-55)59
貸:投資收益 118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借:銀行存款等 125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5. 會計中攤余成本的概念是什麼期初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攤余成本計算方式:
假設A企業溢價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100元,實際發行價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年金現值系數;(P/F,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復利現值系數。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
=120.4125;
(5)期末攤余成本為什麼是0擴展閱讀:
攤余成本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工程物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攤余成本不能在一年之內通過某種經濟運作轉化為可用資金,例如有企業的長期設備,減值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攤余成本
6. 收入、成本和費用類為什麼期末余額為零
因為期末要將本期的收入 成本 費用進行結轉啊 即使還有產成品沒有銷售 成本費用也要結轉到產成品中
收入結轉:
借:各項收入
貸:本年利潤
成本費用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各項成本費用
7.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120.4125。
8. 管理費用,收入,成本,為什麼期末余額為零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的具體項目有:企業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差旅費、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等。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
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管理費用在會計核算上是作為期間費用核算的,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並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賬核算。期末"管理費用"科目的余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後無余額。
(8)期末攤余成本為什麼是0擴展閱讀:
管理費用的核算:
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等,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等以及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咨詢費、研究費用等其他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研發支出」等科目。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