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品零售批發類成本如何核算
朋友因為您的會計核算還不夠健全,那就採用「售價比例分攤法」,
1,,把你所有的品種發生的費用加在一起,
2,把所有的貨物品種售貨單價加在一起,
3,用費用的合計額除以售價總額,就等於單品種的費用
4,單品種的費用除以單品種的數量,單品種的成本
這樣產品成本均衡
② 商業批發零售業的成本核算用什麼方法最好
最簡單的方法,是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此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③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1、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
2、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3)批發零售成本應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
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計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建立並嚴格執行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
④ 批發零售業的成本核算要這么做!
批發零售業成本核算要怎麼做賬?我們來通過一個例子說明:某商品零售企業採用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方法,發生了如下經濟業務:1月初購進洗衣粉2000箱,每箱40元,共計貨款80000元,增值稅10400元。倉儲部門已將商品驗收入庫。1月末按照每箱50元的價格出庫並銷售該批洗衣粉,賬務處理如下:
在1月初購進洗衣粉時:
借:庫存商品 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400
貸:銀行存款 90400
在1月末銷售洗衣粉時:
借:銀行存款 113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000
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00
貸:庫存商品 80000
⑤ 怎樣核算零售價
按照商業的慣例,批發業採用的是順加作價法,例如進價100元,毛利10%,則批發價為100×(1+10%)=110元;零售業採用的是倒扣作價法,零售價=進價÷(1-毛利率),以你所說為例,零售價=49.5÷(1-60%)=123.75元。
之所以採用不同的演算法,是為了方便作價和核算,批發業討價還價的情況較多,作價時只要掌握最低毛利率就可方便算出賣價,零售一般不還價,用每天的營業額乘以毛利率就可算出當天毛利。
拓展資料:
零售價指商業零售單位向個人或集團消費者出售商品的價格,一般也稱市場價或市值、零售價格。
"零"與"整"相對,"零售"與"批發"相對,是把批發來的貨物再"化整為零",一件一件地賣給最終消費者,即零售。
零售價就是相對批發這個概念來說的,代理商或者銷售商和生產廠商協商、簽約、例行法力程序後,產品和服務享有特權,那麼代理商或者銷售商所持有的產品和服務再和消費者交易的過程中,代理商或者銷售商要謀取一定的利潤,這利潤涵蓋代理商或者銷售商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所支付的"成本費用",和勞動,那麼這個產品在出廠的價格上提高一部分,調整的空間就是代理商或者銷售商獲得利潤。這種賣給最終消費者把成本和銷售利潤算在一起的價格就是"零售價"。
零售價格可按多種標准劃分:
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飲食業零售價格、服務收費價格和運輸價格;
按消費性質劃分,有消費資料零售價格和生產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國家規定的零售價格、國家指導的零售價格和由市場調節的零售價格;
按零售價格的適用范圍劃分,有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和地區零售價格。
零售價格由以下要素構成:
當地批發企業的批發價格,即進貨價格;
從批發企業到零售商店的市內搬運費;
資金佔用利息、零售商品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即流通費用;
零售企業營業稅;零售企業利潤。
零售價的特點:
①零售價格處於流通和消費兩個領域的接合部,體現國家、企業、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涉及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
②處於價格體系的末端環節,工農業生產部門創造的價值最終要通過零售價格來實現;
③在勞動者貨幣收入一定的條件下,零售價格的高低決定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它直接關繫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政治經濟的大局。
⑥ 商業銷售成本怎樣核算
商業銷售成本怎樣核算
批發零售業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價金額核演算法、毛利率法、進價金額核演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並不是硬性規定的,由企業自行選擇,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一、毛利率法: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此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二、售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在實物負責基礎上,以售價記賬,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建立實物負責制。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經營的品種和地點,劃分為若干櫃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的商品承擔全部責任。
2.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的進、銷、存一律按銷售價格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反映售價總金額,明細分類賬按實物負責人分設,反映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的商品的售價金額,在總賬控制下,隨時反映各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
3.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由於「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反映,而商品購進支付的貨款是按進價計算的;因此,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以反映商品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價,正確計算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
4.加強物價管理。商品按售價核算後,如遇售價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總額,因此,必須加強物價管理,明碼標價。
5.健全商品盤點制度。「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按售價記賬,沒有數量控制,只有通過盤點才能確定實際數量,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盤點,才能檢查庫存商品賬實是否相等及其實物負責人的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減少工作量,是零售企業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賬不能提供數量指標以控制商品進、銷、存情況,一旦發生差錯,難以查明原因。三、進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以進價金額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一律以進價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大類或櫃組設置,對需要掌握數量的商品,可設置備查簿。
3.平時銷貨賬務處理,只核算銷售收入,不核算銷售成本。月末採取「以存計銷」的方法,通過實地盤點庫存商品,倒擠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為: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本期進貨總額-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金額採用進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節約人力、物力,但手續不夠嚴密,平時不能掌握庫存情況,且對商品損耗或差錯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適用於鮮活商品的核算。
滿意請採納。
收起
⑦ 批發零售企業採用什麼方法核算成本
建議你採用批發形式核算,如果採用零售核算的話,售價如果調整,你必須走調價單,不然庫存總金額肯定不符,採用批發核算,主要把銷售明細數量搞清,月末按每個商品的銷售數量,按進價結轉銷售成本。
⑧ 如何計算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
1、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銷售數量×進貨單價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2、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銷售成本; 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拓展資料:
銷售營業費用:
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
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商品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即購進價格。由於批發商品的進貨渠道、進貨批量、進貨時間和付款條件的不同,同種規格的商品,前後進貨的單價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進價直接確定商品銷售成本外,一般情況下,出售的商品都要採用一定的方法來確定一個適當的進貨單價,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確定庫存價值,據以核算商品銷售損益,以反映經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