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臘腸是怎麼做的
廣東臘腸製作方法
用料:瘦肉3500克,肥肉1500克,精鹽100克,白糖250克,生抽250克,山西汾酒150克,硝2克,清水750克。
製作方法:
腌制:製作這款臘腸,我們得分二個步驟,首先是將肥肉放入開水之中浸熟,拌上少量山西汾酒,埋入白糖之中(此法被稱作「冰肉」,原因是肥肉腌透煮熟後呈透明,有如冰塊而得名,且如此製法,可令肥肉不肥不膩),腌約1天後,用刀切成比黃豆稍大的肉粒;第二步是將瘦肉(最好是無皮豬肘肉)切成又好象黃豆大小的肉粒,調入精鹽、白糖、生抽、山西汾酒和硝拌勻,腌約至少8小時。
風臘:待以上兩種肉粒分別腌透後(如須令臘肉爽口,可將瘦肉先攪撻一番),放入同一鋼盆之中,加入清水,借用漏斗的幫忙將肉水壓入泡軟的腸衣之中,以九成飽滿務度,然後將兩端腸衣打結,用針耙在肉腸上密插,以利疏氣,再用麻繩每隔30厘米分為一段綁上,中段綁上水草,掛穿在竹桿上,先用炭火稍稍焙乾,再放入通風處晾曬7天左右,以肉腸身硬為度。
註:廣東東莞的「臘腸」同樣配製,區別在腸衣和分段的長短,有「東莞臘腸,又粗又短」之說。
Ⅱ 如何做香腸臘腸
香腸(臘腸)配方及製作方法.喜歡吃的朋友一定要收藏噢
南北香腸(臘腸)配方及製作方法
皖式香腸 主講大廚:俞政
下面是蕪湖香腸的具體灌制方法,供大家參考:
原料:腸衣適量,豬瘦肉6斤,肥肉4斤。
調料:料酒250克,蔥姜各50克,花椒粉5克,鹽50克,味精50克,香料A(如圖)50克,食用葡萄糖30克(作用是使肉呈現棗紅色,且有淡淡的香氣,可代替以前的硝使用)。
製作:1、精瘦肉、肥肉切丁,將蔥、姜、鹽、料酒等合在一起拌勻腌制一下。2、取漏斗將肉丁灌入腸衣,再用排針戳一下腸衣壁,使裡面空氣排凈,每隔3-5厘米用線分隔成段。3、將灌制好的香腸掛在通風處晾曬15天以上。
客座大廚張海亮:先腌制再灌腸,跟我們這里的做法比較相似。另外,用食用葡萄糖代替硝使用,更健康實用,配比也都比較准確。
湖南香腸&潮州香腸 主講大廚:呂為財
我的這兩款香腸,只要掌握好三點,就會風味十足:一、不要不敢放酒,酒可在風干過程中使香腸發酵,味道更香。二、一定要放玉米澱粉,它可以使香腸口感筋道,也有的廚師在做潮州香腸時會用較貴的鷹粟粉代替。三、一定要用豬腱子肉,做出的香腸干香,有嚼頭。
湖南香腸配方
原料:豬腱子肉2500克。
調料:海天生抽300克,紅星二鍋頭250克,薑末100克,玉米澱粉150克,鹽50克,雞精30克,味精20克。
製作:將豬腱子肉放入絞肉機中絞碎成肉餡,先放二鍋頭,接著放鹽、雞精、味精、姜米,順同一方向攪打均勻,一邊攪一邊放生抽,最後放入玉米澱粉腌制5個小時,灌入腸衣中晾1天後掛在通風處風干1個月。
特點:具有濃濃的酒香。
客座大廚金雲存點評:這款湖南香腸味很濃,是純天然風乾的,本身香味就體現出來了。
潮州香腸配方
原料:豬腱子肉2500克。
調料:海天生抽300克,薑末100克,玫瑰露酒250克,白糖150克,玉米澱粉150克,鹽50克,雞精30克,味精20克。
製作:同湖南香腸。
特點:具有玫瑰露酒的香味,同時放入白糖,甜味較重。
溫州醬油腸 主講大廚:金雲存
美味醬油腸配方
原料:腸衣適量,肉餡1000克。
配料:西芹50克,胡蘿卜50克,蒜瓣30克,生薑30克,八角、香葉各5克。
調料:農家散裝醬油800克,紅糖120克,老酒50克,味精30克,涼開水250克。
製作:將洗凈的豬小腸用繩子繫上一頭,把肉餡灌進去,用繩子系成五厘米長一節一節的段,用針在上面多扎一些小孔後放入盤中,加入拍碎的配料和調料,腌制三個小時撈出,掛在通風處風干十五天即可。
製作關鍵:腸衣一定要洗凈去掉鹽份,灌肉餡時不要灌得太滿。
肉餡的製作:豬三層肉(肥三瘦七)1000克,用刀背剁上勁,加入生薑末、蔥白末各30克即可。
註:餡中不放鹽、最後再把醬油味浸入腸內,這是借鑒了醬油肉、醬油雞的做法,這樣操作風干後更結實,香味更鮮。
豫式香腸 主講大廚:杜智國
風味臘腸配方:
用料:鮮豬肉500克,松花蛋兩個(切粒),腸衣適量。
調料:薑末30克,鹽15克,五香粉5克,澱粉10克。
製作:豬肉切細粒,加鹽、五香粉拌勻碼味30分鍾(腌制過程中一邊加調料一邊摔打,盡量用力摔打肉粒,使之膨鬆易入味,如果不是注水肉,可不放澱粉),加入松花蛋粒、薑末拌勻灌入腸衣中,每隔20厘米用繩結成小段,掛起風干(約十天到半月),干透,上籠蒸30分鍾,切片即可食用。
客座大廚張海亮點評 :五香粉最好使用自製的,可以根據當地口味調節配比,因為買來的多數摻了變性澱粉,不好掌握用量。
熏醬牛肉香腸配方
用料:鮮牛肉粒(全瘦肉)500克,郫縣豆瓣醬10克(剁碎後油炒去一下味道),熏雞、熏魚各50克,炸蒜米10克,腸衣適量。
調料:五香粉少許(豆瓣夠咸了,不必再加鹽)。
製作:熏魚、熏雞去骨切粒,和牛肉粒、豆瓣醬、炸蒜米、五香粉拌勻,灌進腸衣中,上籠蒸30分鍾(蒸時在腸壁上扎幾個小孔),用茶葉、白糖熏制上色即可。
香熏松花腸配方
用料:腸衣適量,松花蛋、熟香菇、冬筍、炸豆腐乾、泡好的粉皮、煮熟的五香黃豆各100克(也可放點煮熟的花生米)。
調料:五香粉5克,鹽3克,味精5克。
製作:把所有主料切丁拌勻,放調料調味,灌入泡軟的腸衣中用80度的水煮熟,晾涼用香葉、白糖熏制上色後,用托盤壓30分鍾即可(因為全是素料粘性不夠大,可以用托盤壓實)。
註:因為這種腸是全素的料,比較散,放入粉皮可有凝聚、發粘的作用。
香熏:鍋中放入碎香葉或茶葉、白糖,原料放在鍋篦上蓋上蓋用小火慢慢加熱,出煙後悶3分鍾上色即成。
客座大廚楊建華點評:用托盤壓制時要輕輕壓,腸衣很薄,不能承受太大壓力。
客座大廚金雲存點評:香熏松花腸採用全素的原材料,創意不錯,我建議鹵熟後風干一個晚上,那樣表皮更緊。
江南香腸 主講大廚:張建農 孫其餘
江南香腸配方
用料:前腿肉10斤(肥瘦比例4:6),豬或羊的干腸衣適量,精鹽250克,白砂糖200克,南京機輪牌醬油100克,大麴酒或高粱酒50克,味精30克,生薑粉25克,五香粉30克,白鬍椒粉15克。
製作:1、腸衣用涼水泡軟去鹽味待用。2、瘦肉絞碎,肥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粒狀。3、將所有調料放入瘦肉餡和肥肉粒中,一起攪拌上勁。4、用漏斗將拌好的肉料灌進腸衣內,一面用針在腸上戳眼放出空氣,一面用手擠抹充實,當灌至12-15厘米長時,用細繩將兩頭扎牢,如此邊灌邊扎,直至灌滿全腸。5、漂洗灌好的香腸,依次掛在竹竿上,以便曝曬或烘烤,一般曬5個晴天,然後取下,置於陰涼通風處,晾掛一個月後即成。
操作關鍵:1、新鮮豬肉最好選擇前腿肉。2、可將成品放於0-5度環境中保存,這樣一般可保存6個月左右。
總結發言: 金牌主廚楊建華
1、灌腸時用澱粉比用生粉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如用綠豆澱粉最好。
2、東北做的腸多為粉腸,即加了澱粉,粉腸是煮出來的,煮時30-40度下鍋最好,保持水溫在80度煮熟,煮時不能離人,一邊煮一邊扎眼放氣。風干腸一般不加澱粉。
3、鹽度標准:如果是直接能吃的粉腸,不應太咸,一般500克原材料(肉、粉、水全部加起來)放鹽8-10克,如果是做風乾的臘腸,口味要略咸一些,500克原材料放鹽10-15克。
4、灌腸用的腸衣市場有售,不必自己買小腸加工,腸衣是脫水後用鹽腌著的,用時放清水中泡軟,去鹽分、增彈性。
網上收集的香腸配方(僅供參考)
一、四川麻辣香腸
麻辣香腸香辣味重,咸中帶甜,稍有麻舌感,能促進食慾,風味甚佳,頗受消費者歡迎。
原料配方:豬瘦肉35千克、肥肉15千克、紅辣椒粉250克、花椒(炒)125克、陳皮(微炒)5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白蔻10克、鮮姜150克、大蔥150克、豆油1.5千克、精鹽1~1.5千克、白糖1千克、白酒250克、味精75克、硝水75克、甘草水(用甘草25克、清水250克熬制去渣)適量。
製作方法:1.原料整理:將豬瘦肉、肥肉切成小塊。
2.拌料裝灌:鹽與硝水混合,先摻入絞好的肉內,再加入其它輔料(紅辣椒粉、花椒、陳皮、八角、桂皮、白蔻混合炒後共碾成粉),浸6~8小時,待配料入味後即可裝灌。
3.晾曬:裝灌後晾曬10天左右,待外皮稍有出油發硬,就可以移入室內掛起風干,25天後即為成品。如烘乾可減少晾曬時間。
食用方法:此品因有辣味,宜單獨用文火煮或蒸,涼後即可切片裝盤。
保管方法:短期貯存晾掛即可。如較長期貯存,可把干透的香腸裝進深缸內(最好下面墊上竹架或干凈筐頭一隻),每放一層香腸,用噴霧器噴一次酒,直至裝好,加蓋封實,放在陰涼通風的庫內,可保存4~6個月,風味不變,麻辣可口。
產品特點:粗細均勻,外表稍有鹽霜,呈紫紅帶黃色,手摸有硬感。
二、武漢香腸
原料配方:瘦豬肉70千克 肥肉30千克 汾酒2.5千克 沙糖4~5千克 硝酸鹽0.05千克白鬍椒粉0.2千克 食鹽3千克 味精0.3千克 生薑粉0.3千克 (如愛吃辣味就加放辣椒粉2千克,或根據自己口味增減)
製作方法:將瘦肉塊加入食鹽及食鹽硝酸鹽混合劑,在溫度5℃下,腌制1~2天。腌好的瘦肉呈鮮紅色,在30℃溫水中清洗瀝干,絞碎,按比例加入肥肉丁,在攪拌機內拌勻(3~5分鍾)將配料用適量清水溶化倒入肉餡中,再加入汾酒攪拌均勻即可灌制。
四、特製武漢臘腸的配方和灌制
1、選料及處理:選用新鮮豬後腿及前夾純瘦肉70斤及色白質硬的脊膘30斤。瘦肉去骨,剔去淋巴,膜和出血管等,切成0.4—0.6斤生蝗小塊;肥膘去掉皮、瘦肉、軟脂肪,切在懷厘米見方的小丁。
2、配料:白砂糖6斤,精鹽、汾酒各2.5斤,味精、生薑粉各0.3斤,白鬍椒粉0.2斤,硝酸鈉0.05斤。
3、腌制和拌料:交瘦肉志人加入精鹽及硝酸風俗進行腌制,溫度在30℃左右時腌制24小時。腌好的瘦肉呈鮮紅色。將腌好的瘦肉放在30℃以下的溫水中清洗後瀝干水,投入攪餡機內攪碎,然後按瘦肥比例投入容光煥發器內攪拌3—5分鍾。把除酒以外的配料加適量熱水化勻,倒入裝肉餡的容器內,再攪拌2—3分鍾,最後加酒攪拌均勻即可灌制。
4、灌腸、掛晾和烘製:將腸衣洗凈泡脹,進行灌腸,灌後每隔15厘米分另用麻繩和草繩各扎一道。腸衣頂端先打一個扎完一根後再將腸尾端打一個結。紮好的腸要經排氣,然後用40℃溫水洗凈後上桿,放和烘車內掛晾一個小時,滴干水後推入烘房。烘房溫度要保持在45—50℃,歷時約15個小時,以烘乾縮身為適度。把扎腸的草結剪去,使其成為對形。
成品特點:醇馥醉人,色澤鮮濃,味道香甜可口,富於貯藏性。
五、廣式臘腸
是廣東及南方地區流行的獨特風味之一。特點是皮衣紅潤,條子均勻,肥而不膩,鮮美可口。臘腸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硝酸鈉和亞硝酸鈉含量都低於國際標准,既保持了肉色鮮明,味美爽脆,又對人體無害。品種有特級腸、一級腸、二級腸、鴨肝腸、豬肝腸、東莞後街腸和三鮮腸。三鮮腸是用鮮豬肉、魚肉、蝦肉混合配料,入腸衣後,經蒸煮、熏烤,而後速凍。其味爽脆、鮮美,具有特殊風味。附上海廣式臘腸配方及製法。
原料配料:每100千克豬肉(其中瘦肉70%,白膘30%),白砂糖6.3千克,60°大麴酒1.8千克,白醬油5千克,精鹽2.5千克,硝酸鈉100克。
加工方法:1、將選好的豬肉分別按瘦、肥切成1厘米的小方丁,再分別用溫開水洗滌,把肉丁上的浮油洗去。
2、按比例將瘦肉、肥肉與配料放在盆肉,拌均勻,片刻即可灌腸。
3、在灌腸三日前,須將腸衣洗凈,用炭火烘過,將腸衣內殘存的的水分烘掉。
4、將烘過的腸衣浸入溫水,然後撈出,將配好的腸餡灌入腸衣底端時,即將底端扎住,腸衣全部灌滿把上端亦扎住。把灌好的腸平鋪在木案上,用百支針(在木板上釘有鋼針,形如刷衣服的板刷)在腸上戳洞,使烘腸時便於排出水分。
5、將灌好的腸在每距28厘米處用絲草扎節,再用麻繩扎緊,掛上竹竿,以便火烘。
6、將掛腸竹竿,置於烘間木架上,烘烤經3小時後,交換臘腸上下位置,使腸受烘均勻。未經火烘時,可置於日光下暴曬,至晚間收入室內掛好,以後還可繼續日曬,直到使腸內水分泄盡,有出油現象為止。如遇到天陰或雨天,必須及時移到烘房,烘到成熟為止(加工臘腸時間,一般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六、廣式香腸
肥肉30公斤 瘦肉70公斤 白糖7.6公斤 食鹽2.2公斤 白酒2.5公斤 白醬油5公斤 硝酸鈉0.05公斤
七、廣東燒香腸
是廣州市地方名產之一。其色澤金黃,甘甜鮮美,是佐餐、下酒佳品。
原料配料:豬肉10千克(其中肥肉3千克,瘦肉7千克),食鹽300克,糖800克,酒300克,醬油500克,芝麻醬200克,香料粉10克。
加工方法:先將豬肉切成粒狀,與配料攪拌均勻,再灌入豬腸衣內,用針均勻插孔,以馮水拖過,使腸衣硬化。然後用稀麥芽糖水淋勻,掛在鐵排上,放入烤爐燒制30分鍾(約九成熟),取出後再淋一次麥芽糖水,入爐再燒制5分鍾,取出即為燒香腸。
八、廣式一級臘腸
廣式一級臘腸色澤鮮明,入口爽適,回味濃郁,在海外及南方各地,京津滬皆受歡迎。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及處理:選用上等鮮凍豬腿肉,瘦肉70%、肥肉30%,直徑28—30毫米的干腸衣2—2.4斤,食用色素和小麻繩,去凈肉的筋膜,將肥瘦肉分開,瘦肉切成10—12毫米,肥肉切成9—10毫米的小塊,用35℃溫水洗去表面油漬、雜物等,使肉塊乾爽。
2、配料(按100斤原料肉計算):一級淺色醬油2—3斤,精鹽2.8—3斤,白糖9—10斤,50度以上粉酒3—4斤,硝酸鈉(土硝)25克、清水15—20斤。
3、拌料及灌腸:將准備好的肉塊按比例加入配料和清水,攪拌均勻即可灌制。灌制前將腸衣洗凈,灌滿一條腸衣後,約於7寸為一截(每對臘腸的長度),用水草繩扎住,然後用麻繩系住兩個水草結的中間處(剪斷水草後,腸使成對狀)。再用針刺排出腸內氣體和多餘的水分。用清水洗凈體表面的油膩、余液,使腸體保持清潔明凈。
4、涼曬及烘烤:腸灌好後,用竹桿掛起,架在曬棚上,利用陽光暴曬3個小時後,用50—52℃烘烤24小時,如果腸衣過粗,可適當延長烘烤時間。
九、江西農大香腸
肥肉32公斤 瘦肉68公斤 白糖4公斤 食鹽3.5公斤 白酒2公斤 味精0.3公斤
十、南京香腸
肥肉30公斤 瘦肉70公斤 白糖4公斤 食鹽5公斤 白酒0.5公斤 味精0.5公斤 五香粉0.1公斤
十一、南京辣味香腸
肥肉30公斤 瘦肉70公斤 白糖6公斤 食鹽3公斤 白酒3公斤 硝酸鹽0.05公斤 白鬍椒粉0.2公斤 辣椒粉2公斤
十二、北京香腸
肥肉25公斤 瘦肉75公斤 白糖1.5公斤 食鹽2.5公斤 白酒0.5公斤 醬油1.5公斤 硝酸鹽0.05公斤 生薑粉0.3公斤 白鬍椒粉0.2公斤
十三、撫順小香腸
小香腸是遼寧省撫順市特產,深受消費者喜愛。
原料配方:新鮮豬肉(精肉佔50%以上)100千克 精鹽3.5千克 亞硝50克 白糖5千克 紹興酒10千克 香油4千克五香面(用白籽、豆蔻、陳皮、肉桂、山柰、丁香、砂仁、花椒、大料等配製而成)500克
製作方法:1.把精肉和肥肉按比例切成小塊,用絞肉機絞成肉末,加入調料,用力攪拌均勻,製成肉餡,並稍加腌制。
2.腌制好後,用漏斗把肉餡灌入整理好的腸衣中,用針扎一些孔,排除腸中的空氣,用麻繩打結紮成小段,放在陽光下曝曬至半干,懸掛在竹竿上,置於通風處晾掛,20天左右,取下進行蒸制。
3.將曬乾的小香腸放入蒸鍋內蒸制,大約30分鍾後,取出冷卻即為成品。
4.貯存小香腸時要採用懸掛的形式進行,場地要乾燥,溫度較低,防止日曬,可貯存1年多,其質不變。
產品特點:品質鮮美,食用方便。
十四、天津粉腸
產於天津市,其形如環狀,色黑紅有光亮,熏香可口。
原料配料:豬肉100千克(其中肥膘20千克,瘦肉80千克),醬油10千克,硝200克,芝麻油3.3千克,蔥末6.3千克,薑末1.8千克,澱粉37千克(如用粉團,需57千克),花椒水80千克(用花椒1千克,開水泡成),精鹽6.3千克,肉蔻面0.2千克。
加工方法:1、先將肥肉切成2厘米大小的肉丁,再將瘦肉用水浸泡,排出血水絞碎。然後將肥瘦肉一起加入醬油、精鹽、硝、肉蔻面,攪拌15分鍾後,繼續澆入花椒水、澱粉,經攪拌後,再放芝麻油、蔥末、薑末等,再行攪拌,即成腸餡。
2、將腸餡灌入豬腸衣內,兩頭扎緊,以100°的開水(內加糖色1千克),在鍋內煮制40分鍾,出鍋後即成半成品。灌腸與煮腸之間,時間要快,以防澱粉沉澱。
3、粉腸經煮後再經熏制。先將腸放在鉛絲篾子上,上下兩層,上面用席蓋嚴,再蓋木蓋,鍋底放紅糖180克,用青煙悶10分鍾。待青煙減退時開鍋將篾子山層倒下再加紅糖180克,再燜10分鍾。到粉腸的外皮呈紫褐色,色澤光亮即成。
十五、瘦豬肉香腸
產於廣州市,又名衛生腸。是用凈瘦肉粒灌制而成。其特點是:質略韌,味甘香,有助於消化。
原料配料:瘦豬肉100千克,白糖9.4千克,精鹽2.5千克,50度白酒1.8千克,一級生抽5千克,硝150-200克。
加工方法:將瘦豬肉洗凈、切成小粒狀,與配料一起拌勻,灌入腸衣內;再用細針扎孔,排出空氣,在每20厘米處用睡麻繩紮成一節,中段以水草扎住(製成後,從水草扎處剪開,即成對狀)。然後,用溫水略洗腸衣外表,即掛在陽光下暴曬。晚上收回,放入火櫃中用炭火烘烤,約經4天即成。
十六、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紅腸,俄語譯音為「里道斯」,「里道斯」和哈爾濱紅腸是一個概念。許多哈爾濱人稱哈爾濱紅腸為「里道斯紅腸」,也有人喜歡用「哈紅腸」的簡稱。「里道斯」原產於東歐的立陶宛。1898年中東鐵路修建後,外國人大量進入哈爾濱,也將肉灌製品帶到了哈爾濱。 選料嚴謹,配方考究,加工精細,獨具匠心。首先選用黑龍江這片寒地黑土的優質純綠色的豬肉或牛肉,加入黑胡椒、大蒜等多種調料,經腌制、拌餡、灌腸、煮、熏等歐式傳統工藝精心製作。
紅腸的味道是大蒜味的,裡面還有許多肥肉丁,下酒極佳,配上啤酒,味道那叫一個棒!可以夾在大列巴里,味道好極了。紅腸的外觀是棗紅色,經過數小時的煙熏,但是表面沒有浮灰,用白色的紙巾擦拭,紙巾上不會染上任何顏色。所以紅腸是可以直接吃的,吃的時候要把表皮也一塊吃掉,這才是真正的紅腸風味——就是要吃那個帶點山野的焦炭味!
紅腸又稱灌腸,因是一種由國外傳入的技術,故稱西式紅腸。製作西式紅腸原料易取,肉餡多為豬、牛肉,也可用兔肉或其它肉類;腸衣用豬、牛、羊腸均可。其製作過程也較簡單,只要配料合適,其成品香辣糯嫩,鮮美可口,與香腸相比,顯得不油膩而易嚼,帶有異國風味,很受消費者歡迎。
紅腸配方
配方一:精瘦肉90公斤、生豬油10公斤、澱粉20公斤,加配料精鹽3.3公斤,食用硝10克、咪精300克,五香粉250克;腸衣用豬小腸所配長度約300米。
配方二:精瘦肉30公斤,肥肉20公斤、牛肉50公斤、澱粉10公斤、蒜300克、胡椒粉100克,腸衣用牛大腸。
加工工藝:1、腌制:將原料肉用鹽腌制,使鹽分混合均勻地進入肉體。按照上述配料計算,一般加鹽量為肉重的3~5%。同時加入鹽重5%的食用硝,瘦肉先削皮剔骨,和肥肉分別腌制,揉搓均勻後,置於3~4℃冰箱(庫)內冷藏2~3天。
2、絞拌:將腌制過的肉切成肉丁加上配料,裝進攪肉機絞碎,然後倒入經清水溶解過的澱粉中拌勻,肥肉丁或豬肉這時也可加入。肉餡充分攪拌,邊攪邊加清水,加水量為肉重的30~40%,以肉餡帶粘性為准。
3、灌腸:用灌腸機將肉餡灌入腸衣內,灌肉後每隔20厘米左右為一節,節間用細繩扎牢。
4、烘烤:將紅腸放進烘箱內烘烤,烘烤溫度掌握在65~80℃,烘烤時間按腸衣細粗分別為0.5~1小時。烘烤標准以腸衣呈乾燥,肉餡呈紅色為佳。
5、水煮:將紅腸水煮,水煮溫度為80℃,水煮時間因腸衣種類而不同,羊腸10~15分鍾。豬腸20~30分鍾,牛腸0.5~1.0小時。水煮標準是腸體發硬,有彈性即成。
十七、哈爾濱紅腸
紅腸又稱灌腸,灌腸是人們喜歡食用的肉食品之一,其特點是配料中不加醬油而多加澱粉,主料除豬肉外,一般還混有牛肉。哈爾濱紅腸就是頗受歡迎的一種,在國外也亨有盛譽。其配料與製作方法分述如下:
1、原料及整理:選中等肥度的新鮮豬肉和新鮮的瘦牛肉。將選好的瘦料肉剔去骨、筋、腱,再將肥瘦料肉分別切成長約10厘米,寬5—6厘米,厚2厘米的肉塊。
2、配料:(按豬瘦肉60斤,肥肉40斤,牛肉100斤的料肉計算):澱粉20斤,蒜0.6斤,黑胡椒粉0.2斤,清鹽5斤,硝石為料肉重量的1/2。
3、腌漬及制餡:用鹽、硝石與肥瘦肉塊混合攪拌均勻,在3—4℃的低溫下腌漬2—3天,將腌漬後的瘦肉用直徑2—3毫米篩板絞肉機絞碎,再將碎肉用刀重剁一次(餡肉溫度不能超過10℃)。將腌漬好的膘切成1立方厘米的肥肉丁。將料肉與蒜、黑胡椒粉混合攪拌均勻。先將牛肉餡用適量冷水充分混合攪拌5—6分鍾,再將配料和豬肉餡用清水將澱粉溶解,加入已有配料的肉餡中,最後加入肥肉丁攪拌2—3分鍾。
4、灌腸及烘烤:將牛小腸或豬小腸衣漂洗干凈,按灌制香腸的要求進行灌制。選擇樹脂少的柞木、椴木、樺木、榆木或作為烘烤燃料。先將木柴交叉擺在爐內引火燃燒,待爐內溫度達到60—70℃時進行烘烤,爐內灌腸的下端應距火置60厘米以上,每烤5—10分鍾,將爐內灌腸里外上下調換位置,爐內溫度應經常保持65—85℃,烘烤25—40分鍾後,腸衣呈半透明狀,表皮乾燥,腸衣表面和腸頭無油脂流出時即烤好。
5、煮制及熏煙:水溫在85—90℃時下鍋,溫度保持在78—84℃之間,煮好的灌腸在35—40℃的熏煙室內熏制12小時即為成品。
成品特點:有良好的彈性,營養豐富,鮮嫩可口。
十八、沈陽大紅腸製作
1、原料及配料:二級豬瘦肉45斤,二級牛肉40斤,肥豬肉15斤,雞蛋12個,澱粉5斤,白糖0.5斤,胡椒粉0.2斤,味精0.4斤,蒜0.2斤,硝石0.01斤。
2、絞肉及拌餡:將整理好的瘦豬肉和牛肉用直徑3毫米的篩板絞肉機絞成餡後再剁一次,肥肉切成1.2厘米肉丁,將配料用冷水混合均勻,與肉餡及肥肉丁一起充分攪拌,總加水量為16斤。
3、灌制與烤制:把肉餡灌入已洗好的牛直腸內,每隔28厘米處結扎系扣用來穿桿,灌制松緊要適度,並要排除腸內的氣體,灌制好的腸穿桿後,送進150—160℃的烤爐內烤制,待皮干變色時既可出爐。
4、水煮及熏制:將水燒至86—87℃時放和灌腸,煮40—50分鍾。之後將灌腸取出並瀝盡水,放進100—110℃的熏爐內,熏制60分鍾左右,待腸表面變為棗紅色時既可出爐。
成品特點:腸質鮮嫩,切面有光澤,色艷分明,味美可口。
麻辣香腸的做法圖解
主料:豬前腿肉10斤。
一定要用前腿肉做香腸,這樣口感才嫩。
調料:
1、辣椒粉2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
2、花椒粉0.5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
3、胡椒粉1大匙。
4、白糖2兩。
5、鹽2.5兩(我吃鹹味較淡,只放了2.2兩)。
6、白酒2兩。
7、腸衣適量。
做法:
1、豬內用干凈濕布擦一遍(不能用水洗),去皮後切成片。
切片比切塊好,切片灌出來的香腸外表不會疙疙瘩瘩的。
2、放入辣椒粉所有調料。
3、充分拌勻,腌約20分鍾(如果沒時間的話,也可不腌)。
4、准備一筒狀的物件,如果實在沒有這類型的東東,可以用礦泉水瓶子代替,也可用鐵絲纏一雞蛋大小的圈。
5、將腸衣套在筒上,如果是鐵絲圈,就將腸衣的口部套在鐵絲圈上,在腸衣的終端打上死結。
6、將肉從筒口往裡裝,一邊裝一邊用手把進入腸衣里的肉擠緊。
7、全部裝完後將腸衣口扎緊,用針在香腸上扎孔排出裡面的氣體。
8、在每隔約一尺長的地方用細繩結緊。
9、在每間隔兩節的地方拴上掛繩。
10、將香腸提起,放沸水中湯一下後立即提出,此動作一定要快哈:)
11、掛在通風處10天後便可以吃了。
煮熟,切片,裝盤,吃。
Ⅲ 廣東江門臘腸被曝用流浪貓肉做原料,事實確實如此嗎
不是事實,屬於網路造謠的行為。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的關注點,而被爆料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必定第一時間就引起衛生監管部門的介入,而最終介入調查的結果就是不是事實。
一、官方公告內容。新網紅時代的社會發展中,具備自我的信息認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網路上一般主要是存在這兩種大類的信息;一種是指導性信息,而另一種就是垃圾信息。
而如何區分哪些信息有用或者虛假,就需要具備自我的邏輯思考能力,就好像此次事件,一家大型的臘腸廠,用肉量是非常大的,那麼哪裡來的這么多的流浪貓肉呢?並且工廠的工人這么多,只要有一人爆料,這家工廠的法人就萬劫不復了,我相信只有個別的作坊才會做這么無聊的事情。
結束語:網路謠言不可信,更不可傳。
Ⅳ 廣東臘肉腌制方法及配料有哪些
調料:白砂糖(200克) 鹽(125克) 醬油(150克) 白酒(100克) 八角(10克) 桂皮(10克) 花椒(10克)
Ⅳ 臘腸外面的「腸衣」是橡膠還是豬腸呢
作為一個地道的南方人,基本上每年過年都會吃上臘腸,以前都是家裡老一輩的做,一到初冬的時候,各家各戶的長輩們就會開始辦置做臘腸的食材,然後都忙活不停的製作,自家做出來的臘腸不但味道鮮美,而且也不用擔心食材安全問題,不過許多超市也有現成的臘腸賣,對於一些怕麻煩的人來說,就會買這種現成的臘腸,那麼這種臘腸外面的一層腸衣,是橡膠還是豬腸?不知道白吃了這么多年。
臘腸是我國傳統的一道特色小吃,在廣東、香港、澳門以及南方其他地區比較流行,它是以肉類作為原材料,將其絞碎成丁,然後加入各種輔料,再灌入腸衣中發酵、曬干製作而成的,製成後的臘腸可以保存很久,並且久留鮮香。
許多家庭製作臘腸都是用豬腸做的,是一層透明的薄膜,裡面的成分就是蛋白纖維,這便是天然腸衣,這種腸衣的成本也比較低,並且安全、健康,可以放心食用,所以總的來說,臘腸外面的腸衣是可以吃的,最常見的就是天然的豬腸衣,並不是用橡膠做的,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真的就白吃了這么多的臘腸了。
Ⅵ 臘腸的研究報告
臘腸 [編輯本段]1、臘腸的介紹臘腸俗稱香腸,是指以肉類為原料,經切,絞成丁,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衣經發酵、成熟干製成的肉製品,是我國肉類製品中品種最多的一大類產品。臘腸可分為三大類:生抽腸,又名「白油腸」;老抽腸及鴨或豬肝腸(統稱潤腸)。主要產地有廣東、東莞、佛山、廣州、順德、中山、江門、增城、惠陽、梧州、江西、湖南及上海等。各種臘腸除了用料略有分別外,製法是大致相同的。
廣東臘腸是其代表。廣東臘腸是以豬肉為原料,經切碎或絞碎成丁,用食鹽、硝酸鹽、白糖、曲酒、醬油等畏料腌制後,充填入天然腸衣中,經晾曬、風干或烘烤等工藝而製成的一類生干腸製品。
貯放臘腸,如放冰箱內,通常可保存鮮味3個月左右。 [編輯本段]2、判別臘腸的優劣質(1)優質
臘腸色澤光潤、瘦肉粒呈自然紅色或棗紅色;脂肪雪白、條紋均勻、不含雜質;手感乾爽、臘衣緊貼、結構緊湊、彎曲有彈性;切面肉質光滑無空洞、無雜質、肥瘦分明、手質感好,臘腸切面香氣濃郁,肉香味突出。
(2)劣質
色澤暗淡無光,腸衣內粒分布不均勻,切面肉質有空洞,肉身松軟、無彈性,且帶粘液,有明濕酸味或其它異味。 [編輯本段]3、美味菜式糖炒臘腸
材料
一級糖臘腸兩條、無皮臘肉半條、芹菜100克、紅辣椒50克、玉米粒100克、青豆粒100克、食鹽、食糖各1茶匙、花生油3茶匙。
製作方法
(1)臘腸、無皮臘肉蒸熟切成小塊。
(2)把青瓜、紅辣椒、芹菜洗凈切粒。
(3)落油起鍋,把青瓜、紅辣椒、芹菜、青豆加鹽、糖炒熟,再拌上臘腸、臘肉即可食用。
臘腸蒸雞
材料
雞髀2隻,臘腸1對切件、姜數小片,蔥2條切短段。
製作方法
(1)雞髀洗凈,抹乾斬件,加調味撈勻,加入姜撈勻。
(2)放下臘腸蒸熟,下蔥再蒸1分鍾。
罐烤土豆臘腸板肉
材料
土豆600克、臘腸250克、板肉123克、雞蛋250克、食油25克、奶油100克、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臘腸(去皮)、板肉洗蛋煮熟切片;把燒熱後倒入食油,待油六成熱時,放入板肉片炒至上色,備用。
(2)土豆洗凈煮熟切片;雞蛋煮熟切片;把鍋燒熱後倒入食油,待油溫六成熱時,放入板肉片炒至上色,備用。
(3)罐人碼入一層土豆片,一層板肉,一層雞蛋片,一層臘腸片,按此次序再碼放一層,最上面再放一層土豆片,加入精鹽、奶油、雞蛋、清湯混和液,放進烤箱烤熟即可。
清蒸鮮炸豆腐釀臘
材料
一級臘腸兩條、炸豆腐3塊、魚膠250克、菜心10克、蔥花50克。
製作方法
(1)把臘腸切成小片,炸豆腐對半切成兩塊。
(2)魚膠放入蔥粒攪拌,把魚膠釀在炸豆腐上再釀上一片臘腸,並在表面塗上花生油。(3)把釀好的豆腐防在碟上,隔水蒸15分鍾。
(4)用食鹽、食糖各一茶匙,味精半茶匙,用水攪拌,落鍋蒸熟,把芡汁排在蒸好的
釀豆腐上即可食用。
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及處理:選用上等鮮凍豬腿肉,瘦肉70%、肥肉30%,直徑28—30毫米的干腸衣2—2.4斤,食用色素和小麻繩,去凈肉的筋膜,將肥瘦肉分開,瘦肉切成10—12毫米,肥肉切成9—10毫米的小塊,用35℃溫水洗去表面油漬、雜物等,使肉塊乾爽。
2、配料(按100斤原料肉計算):一級淺色醬油2—3斤,精鹽2.8—3斤,白糖9—10斤,50度以上白酒3—4斤。
3、拌料及灌腸:將准備好的肉塊按比例加入配料和清水,攪拌均勻即可灌制。灌制前將腸衣洗凈,灌滿一條腸衣後,約於7寸為一截(每對臘腸的長度),用水草繩扎住,然後用麻繩系住兩個水草結的中間處(剪斷水草後,腸使成對狀)。再用針刺排出腸內氣體和多餘的水分。用清水洗凈體表面的油膩、余液,使腸體保持清潔明凈。
4、涼曬及烘烤:腸灌好後,用竹桿掛起,架在曬棚上,利用陽光暴曬3個小時後,用50—52℃烘烤24小時,如果腸衣過粗,可適當延長烘烤時間。
臘腸犬也簡稱臘腸。
Ⅶ 江門香腸為何便宜
很多香腸都是用麵粉和加一些食用香精加工而成的,裡面其實沒有什麼肉類,所以它相對於肉類會很便宜。香腸可以用各種調料,各種東西做成香腸。它便宜的原因是因為里頭沒有肉味,都是一些添加劑,所以香腸最好不要亂吃。
Ⅷ 怎樣做臘腸
請參看頁面右方「相關問題」。
粘來:
四川臘腸
配 料:鮮豬肉、加碘食鹽、花椒粉、辣椒粉等(配料簡單,特定比例,絕不含防腐劑)
貯存方法:存放於室溫20度以下乾燥陰涼處,可以放在通風處,冰箱冷藏更佳。
一、製作方法
香腸的主要原料:豬肉(肥瘦比例有:3比7)為農家自喂養的瘦肉型豬的後臀肉(土豬肉,決不喂飼料,激素類食品的豬豬)。
輔料為辣椒面、花椒粉、優質白酒、 白糖、精鹽、腸衣等。
豬肉切片,按一定比例把輔料放如攪勻,碼味腌制2-3小時,洗凈的腸衣備用,放入腌制好的肉,裝肉要裝的飽滿緊湊,裝滿後每隔20厘米 左右再用線繩栓,最後用竹簽在腸的外部等距離的扎眼,放掉腸內的空氣。香腸放置在通風的地方晾2-3天,晾去多餘水份。
備好鋸末面,將柏樹忮點燃,用鋸末面壓熄,最後將香腸掛在事先做好的一個支架上在密封環境內熏制。時間大概為一天。
二、食用方法
也可以根據食用習慣加入佐料蒸、炒、烤即可。
原汁原味:將香腸用淘米水泡一下洗凈後蒸或者煮熟,待冷卻後斜切成片,不用放任何佐料,真正的原汁原味滿口溢香。讓你嘗了以後還想買,一定會成會你招待親朋好友、與人分享的美味!這種慢熏而成的臘味製品的味道最正宗,算是地道的土家臘味
Ⅸ 我想知道怎麼樣做臘腸才好吃謝謝大家 我的QQ是171737849
去過廣東的人大都有這種體會,在猛吃了鮮美生猛的海鮮和清淡可口的粵菜之後,再來一碗臘味煲仔飯,象咱好吃的北方人才會覺得算是吃塌實了,和揚州的炒飯一樣,廣東的煲仔飯也是流行全國,很好的的一道美食。特別適合我這樣喜歡吃米的傢伙!呵呵……
雖然很多人都愛吃煲仔飯,但因傳統的製作方法較為繁復,所以大家多到餐館去吃,很少在家裡製作。現在我把鑽研了很久的臘味煲仔飯簡易製作法告訴給大家,30分鍾搞定,又方便又省事:
一、原料:廣東臘腸,豉汁五花臘肉,大米。
廣東臘腸種類很多,建議選用好一點的,我用的是皇上皇的或廣州酒家等老字型大小的,臘肉也是如此,這樣可以保證飯的質量,大米選用東北好大米,我用的是超市裡買的七河源大米,如沒有臘肉只用臘腸也行。
二、製作:將大米洗凈放入電飯鍋中加水(水比平時煮飯放的略少些),臘腸臘肉切片,均勻的撒在大米上面的水中(我參照新疆手抓飯還加了把葡萄乾),蓋上蓋兒,通電蒸飯。這時你就可以看書上網看電視上廁所干什麼都行,考慮到營養搭配,也可以用這段時間做點佐餐素菜,10分鍾後香氣漸漸飄起,30分鍾左右飯就蒸好了,此時打開鍋蓋,趁熱到入醬油(也可以根據口味自製調料),醬油以李錦記的豉汁醬油為好,老抽生抽等也可,根據個人口味決定加多少量,我是加了些老抽和太太樂鮮貝汁。加入醬汁後,蓋上蓋兒再燜一會飯就做好了。
一碗香氣撲鼻的煲仔飯就這樣擺在了你的面前,簡單嗎?就是這么簡單!由於大米、水和臘肉臘腸同時下鍋,每粒米里都吸滿了豉油肉汁,這樣煮出的煲仔飯非常好吃,除了由於使用電飯鍋沒有用煲做飯時的那層焦香的鍋巴,簡直和我在廣東吃過的一個味道,不知不覺你就會多吃了兩碗。假若你也放了葡萄乾,那浸透了臘油的葡萄乾配上它特有酸甜味道,會使煲仔飯的香味更加濃郁。我的體會,如果你喝酒的話,煲仔飯和干紅葡萄酒很配,吃幾口飯喝一小口酒,大葷的肉味襯托下干紅那酸澀的果香是那樣幽雅,真是中西合璧的美妙搭配,有興趣的各位不妨試試。
Ⅹ 臘腸的腸衣是什麼原料做的
1、纖維素腸衣
用天然纖維如棉絨、木屑、亞麻和其他植物纖維構成,不能隨肉餡收縮,不能食用,可作大、小紅腸的包裝,如火腿腸的外包裝。
2、膠原腸衣
是以牛、豬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纖維為原料製成,色澤呈半透明米黃色,形狀呈無縫管狀,無破孔,其性質與天然腸衣類似,這是人造腸衣中唯一可以食用的。
3、塑料腸衣
用聚乙烯膜、聚丙二氯乙烯製成,只能蒸煮,不能食用。由於人造腸衣較便宜,且可大量生產,目前在市場上仍佔一定比例。
(10)廣東江門臘腸參什麼原料成本低擴展閱讀:
優質臘腸:
臘腸色澤光潤、瘦肉粒呈自然紅色或棗紅色;脂肪雪白、條紋均勻、不含雜質;手感乾爽、臘衣緊貼、結構緊湊、彎曲有彈性;切面肉質光滑無空洞、無雜質、肥瘦分明、手質感好,臘腸切面香氣濃郁,肉香味突出。
劣質臘腸:
色澤暗淡無光,腸衣內粒分布不均勻,切面肉質有空洞,肉身松軟、無彈性,且帶黏液,有明顯酸味或其它異味。
食用方法:
1、將臘腸煮熟之後,抓著吃,大多數人都喜歡.也可以切成片狀,是招待客人下酒的好菜。
2、可以和各種蔬菜同炒,味道不同凡響。
3、可以用來燒烤或者唰火鍋吃,另一種享受。
4、對於時間忙的人士,臘腸炒飯,臘腸泡麵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