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沒有庫管員怎麼結轉成本
擴展閱讀
華南哪裡有產品銷毀公司 2025-05-10 23:58:35
沒有任何工具怎麼粘貼紙 2025-05-10 23:58:25
3600克鑽石多少錢 2025-05-10 23:58:20

沒有庫管員怎麼結轉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6-01 14:02:23

1. 請教酒店成本核算

酒店成本很簡單.你所指的是,庫房成本的結轉.所有出庫的商品填寫出庫單.出庫部門(即後廚)簽字,部門負責人簽字.庫管員出庫簽字.出庫單上只計數量不計金額.(如果庫管員的素質比較高,可以由他來填寫出庫單價)每日將出庫單返成本會計,成本會計根據出庫的數量,標單價,核算出庫成本.(不必每日都做,可一周結轉一次).月末進行庫存檔點,出盤點報表.盤點表的數量,金額應與成本會計的賬簿一致.

2. 高分 工業成本核算 請財務高手

一、你這是屬於小型工業企業,生產品種多,你首先得了生產的基本流程,主要產品品種以及主要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件等,完善相關的倉庫管理制度和主要原料的領用存制度。
掌握基本資料:1. 車間的生產報表月報表,報表的內容有:生產的產品名稱、規格、生產的數量、入庫數量、人工工時、機器工時、耗用的原材料數量。
2.倉庫的原材料月報表和成品月報表,還有敷料的耗用報表。
3.月末,車間耗用的原材料數量必須跟倉庫的原材料出庫數量一致,車間的成品入庫數量與倉庫的成品入庫一致。
4.在根據你公司計算成本的方法來分攤材料、製造費用和直接人工。

二、成本核算方面,應選擇品種法。由於又有若干大同小異的品種,應在品種法的基礎上選擇分類法,分類法又稱系數法。品種法你應該沒問題?這里著重說一下品種法基礎上分類法的核算過程。這種方法將大大簡化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
選擇一種有代表性的鍾作為標准產品,它必須具有生產穩定、產量較大、規格適中等特點,將它的系數定為「1」,與其他規格的單位產品比較,求出各種規格產品的單位系數。其他產品的單位系數你可與生產部門的同仁一道確定,因為他們更清楚各種產品間的區別(在消耗上的區別)。這個不難。
簡單舉個例子說明系數法的計算:如A產品定為標准產品,其系數為1,產量為1000隻;B產品的系數為1.1(說明其生產中的各種消耗為標准產品的1.1倍),產量為800隻;C產品的系數為0.9,產量為500隻。先將ABC三種產品看成一種產品,使用品種法計算出「該」產品總成本假定為30000元後,現在再在這三種產品間進行成本分配。
分配率=30000/(1*1000+1.1*800+0.9*500)=12.8755,A分配額(A總成本)=1000*12.8755=12875.54,B分配額=880*12.8755=11330.47,C分配額=450*12.8755=5793.99.A單位成本=12.8755,B單位成本=1.1*12.8755=14.16305,C產品單位成本=0.9*12.8755=11.58795。

再來說總成本計算,這其實也就是將ABC看成一種產品採用品種法計算成本。由於採用分類法計算成本,現在你企業便只有一種產品了,這個直接成本的計算就很簡單了,因為不需在幾種產品間進行分配了。
1、材料費(直接材料):
根據倉庫提供的生產車間的領料單計算。還是應分清主、輔料的核算。
2、人工費(直接人工):
根據工資表,所有生產工人工資及其福利費。
3、製造費用:
企業沒有輔助生產車間吧?那就只是一個生產車間的製造費用了。
4、總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需要車間提供產量情況(包括成品、在產品、廢品)。不過在我看來,第一,成熟生產不應該有多少廢品吧,這樣就不用單獨計算廢品成本了;第二,相對於每月的大量完工產品而言,在產品也可以忽略不計了。這樣,總成本也就不必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了,可全部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然後就接前例,在ABC之間進行分配,進而計算各產品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http://www.nc98.net/Html/2006-7/1/9504712143.html

工業會計與商業會計區別 :
1、部分會計科目不同。
如工業會計使用的科目而商業會計沒有的科目:產成品、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輔助生產、半成品等科目;

2、成本核算方法不同。
工業企業注重的是生產過程,也即是生產成本的控制核算;而對於商業企業主要是流通環節,主要針對入庫、出庫、期末進銷差價的核算問題。

3. 庫存商品無發票未入賬,怎樣結轉成本

對於沒有取得發票的支出……你作為財務,可以按照事實采購入賬,也可以拒絕入賬。

但是,無論你怎麼做賬,在納稅這檔子事上……稅務局是不會認可沒有發票的支出的,因此將要面臨收入很高,成本很少,導致利潤很高,要繳納很多很多所得稅的局面——因此,一定要取得發票啊!!!!!(當財務的最討厭的就是沒有發票了,沒發票還敢來報銷,純粹是為難財務人員)

比較妥善的解決方法么,找稅管員商量一下。小超市而已,以財務不健全為理由,請稅務局修改徵收方式,從查賬徵收改為核定徵收。這樣即使無法取得發票,也不會導致過高的所得稅了。

當然,如果你選擇按照實際采購入賬,又不申請修改徵收方式,還隱瞞采購沒有發票的事實的話,稅務局如果查到了,是有理由懷疑你們逃稅的。
雖然說未必會被查到,但逃稅總是犯法的,還是老實點比較安心。

4. 商貿公司庫存商品如何入賬銷售後成本怎麼下帳怎麼算

摘要 hi,早上好

5. 結轉銷售成本的問題

你應該看看以前的會計留下的庫存商品賬戶明細賬。如果沒有,沒關系,會計方法有個財產清查,不知你是否記得,這個時候就要利用這種會計方法了。
徹底盤點你倉庫里的商品數量,根據歷史采購成本,確定盤點後的庫存商品成本金額,然後將目前庫存商品賬上的余額減去你盤點出來的商品成本金額,這個差額就是你第一次要結轉的銷售成本。

自下個月始,你應該指導倉庫人員完善庫存商品入庫出庫手續,你也應該逐筆跟蹤入庫情況,分別借記庫存商品,貸記應付賬款或現金銀行存款等。
你還應該跟蹤每筆銷售對應的庫存商品出庫情況,可按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出庫成本金額,每月進行財產清查。

結轉銷售成本的原始附件有:銷售出庫單的財務聯、倉庫的月結報表、庫存商品盤點表以前你計算各品種成本的計算表。

結轉成本應該在月末統一結轉,同時結轉時應該逐筆對應銷售情況。

6. 加工廠的成本怎麼結轉

首先你的 要了解公司的經濟業務應當屬於什麼類型的品類,如果是受託加工物資,通常賬務處理如下:
1、收到受託加工的材料時,按合同價(或不記錄實際金額)登記備查簿,借記「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領用時作相應的附註說明。
2、對於加工過程中發生的生產成本(成本核算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輔助材料
貸:應付職工薪酬
貸:製造費用
3、加工完成按合同規定發給委託方時:
(1)確認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即:加工費)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即:加工費*17%)
(2)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生產成本
(3)在備查簿中將受託加工物資注銷,貸記「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

其次如果是受託方取得加工費應當計入「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7. 怎麼結轉成本

以房地產為例,
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結轉成本是其最重要的步驟。只有結轉了成本,才能知道房地產項目實現了多少收入,取得了多少利潤。利潤該怎樣分配。而房地產成本的結轉,因為涉及到房地產銷售合同、認購協議、銷售清單、施工合同、結算單等一系列的資料,和工程部、預算部、銷售部、財務部等部門,工程量浩大。結算成本的前期准備工作很重要,准備好了,才能按照步驟一步步的進行結算。

結算第一步:整理銷售資料,確認銷售收入

就是把銷售清單跟賬面上的收款金額進行核對,看看銷售清單的金額是否跟賬面金額「預收賬款」金額一致。銷售清單應該包括房屋面積、房屋位置、銷售單價、銷售總價、已經收款、欠款金額等要素。核對一致後,確認一下銷售收入和已經銷售面積,算出平均單價。按照.確認的銷售收入做憑證:

借:預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合同清單和結算單。

這個步驟比較麻煩,因為施工合同比較多,結算單有的合同可能有,有的可能沒有。一般應該把合同按照成本類別分別進行整理。也就是按照土地徵用費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建設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公共配套設施費等類別,列出清單。清單的要素一般有合同編號、合同名稱、合同金額、增加減少金額、結算數。整理出來之後,分別算出各個類別合同的結算數。

結算第三步:整理好的合同清單跟賬面金額進行核對。

各個類別的合同金額與賬面同類別的科目余額進行核對,找出它們的差異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合同金額與賬面金額不一致。

1. 款項已經支付,但是施工單位發票沒有開具,由於在預付賬款掛著,造成賬面金額比合同金額要少。這樣的話,督促施工單位在結算之前,把發票開具過來。

2. 施工單位還沒有結算,發票也沒有開具,造成賬面金額比合同金額少。這樣的話,可以按照國稅發2008年41號文進行不超過10%的預提,進入到成本。

3. 施工單位質保金發票沒有開具。這個可以督促施工單位把質保金發票開過來。

4. 施工單位因為疏忽,多開了發票,但是企業沒有付款,這樣的情況下,一般要把成本沖回。

5. 有一部分成本,由於金額較小,既沒有簽合同,也沒有做結算。但是實際上已經發生。把這一部分成本按照類別,添加到合同清單裡面。

最後,合同清單金額和預提之後的賬面金額完全一致。

預提時候:

借:開發成本

貸:應付賬款-預提

按照這個金額結轉到開發產品。

借:開發產品

貸:開發成本

結算第四步:計算出開發產品成本單價,結轉開發產品到產品銷售成本。

這一步最重要的一點是確定結轉產品面積,這個面積應該等於可銷售面積+車庫面積+開發商可以辦理房產證的公共配套面積。開發產品單價=開發產品/結轉產品面積

根據第一步算出來的銷售金額,計算出來產品銷售成本

產品銷售成本=開發產品單價*已經銷售面積

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開發產品

這裡面一定要注意,開發產品和主營業務成本是有區別的,開發產品歸集的是全部成本對象,也就是說,開發產品是發生的全部的成本。而主營業務成本僅僅歸集的是已經銷售的產品的成本。只有在全部物業已經售馨,並且開發商沒有自留物業的時候,兩者才相等。

結算第五步:把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結轉到本年利潤。這一步跟其他行業的賬務處理一樣,不在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