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如何降低列印復印成本
你是哪個城市的?如果在重慶就找我,如果在其他城市我教你個方法:首先要從紙廠進紙,不要從商家進紙,這樣可以節省一筆不小的費用,要買高速機,不要買低速機,買高速機雖然第一筆投資是很大,但是後面的支出比低速機小得多,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低速機用的鼓芯比高速機小得多,更換的頻率也大!碳粉這些購買批發商的,最好是在沿海大廠生產的散粉,要便宜很多,呵呵,我已經說得很多了,你當地的經銷商要恨死我了!
Ⅱ 列印成本的列印成本控制
列印成本控制主要就是要針對列印的幾種成本來說,列印成本包括
1.固定成本,主要是列印機的采購費用,通常有固定的壽命和折舊。
2.顯性成本,主要包括墨盒和列印紙,這是列印成本中最直觀的一環。
3.隱形成本,主要是列印機維護修繕,用戶的誤工等待時間等等容易被忽視的成本。這些成本雖然容易忽視,但實際在列印成本中佔有的比率非常大。
由於固定成本是相對不變的,所以一般來說列印成本控制,主要控制的就是顯性成本和隱形成本。 1.用黑白列印代替彩色列印。
2.省墨模式,通過調淡列印墨色的方式達到節省墨盒的方式。
3.強制避免圖片列印,在列印內容中自動去除圖片。
4.根據印量大小選擇合適的列印機,對於印量大的公司來說,高速激光列印機比較合適。
5.還有一些比如使用非原廠硒鼓,對硒鼓多次灌粉等的方式,但是可能會縮短列印機壽命反而造成固定成本增加。
這些方式的優勢是實施相對比較容易,而且大多針對顯性成本,比較直觀,適合小型企業使用。但缺點是效果整體不夠理想,而且大多會降低列印質量,降低用戶體驗,甚至有時會因此造成其他隱形成本的損失,比如員工心理,公司形象等等。 1.精細化管理,將列印成本分攤到各個成本中心(部門),以成本中心(部門)為單位設定考核指標,進行成本控制。
2.對於項目型的公司,將列印成本分攤到項目,計入項目成本進行獨立核算。
3.採取漫遊列印等提高列印機效率的方式,減少員工等待時間,節省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4.對整個列印流程進行監控,杜絕不必要的列印。
5.使用通用驅動,萬能列印等方案,減少列印管理的IT人力成本。
這些方式的優勢是通過精細管理和流程改進進行成本控制,同時節省了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整體效果比較好,尤其是對一些列印機又多印量又大的企業來說效果顯著。缺點是必須依託列印管理軟體來實現,推薦使用博瑞凱德司印雲列印管理平台。
Ⅲ 如何降低印刷企業生產成本
印刷完一本書或一份雜志時,所發生的成本和費用以及所獲取的加工產值已在財務部門進行歸集,現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知道這份訂單是否真正給企業創造了利潤,創造了多少或者根本就是虧損的,這個問題就可以利用崗位成本核算來回答。根據設備生產能力,可以將這份訂單在各個生產部門的加工時間預測出來,然後乘以各自的小時工價,得出生產成本,再加上材料成本,如紙張、油墨、印版等,就得出加工這份訂單的總成本。最後,訂單完成,再依據日報表所填寫的數據將實際的加工時間以及耗用的原材料歸集,進行訂單結算,就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這份訂單的實際獲利情況。因此可以說,訂單結算和報價同等重要。這里又引出一個問題:如何正確計算小時工價,才能反映本企業的真實情況?
傳統報價體系
市場營銷的成功受4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產品品種策略,二是價格策略,三是產品分布策略,四是廣告宣傳策略。受目前我國消費水平的影響,在這4個因素(或者說策略)中價格因素起主導作用。在制定產品價格時,又有3個基本的指導思想:一是針對競爭對手制定價格,二是針對市場需求制定價格,三是針對成本制定價格。
以一本書的印製為例,其加工成本通常考慮以下幾項:
(1)原材料(通常是指紙張,客戶來料不做計算);
(2)圖文處理排版、出片(客戶來片不做計算);
(3)上版(含拼版、曬版);
(4)印工(內文按令計算,封面按色令計算,而教科書和社會業務的印工有顯著差別);
(5)裝訂等印後加工(按萬頁計算,包括一些包裝材料)。
以上5項成本合計後,再加上企業一定的利潤則為產品的最後加工價格,如果除以這本書的總印張,則得出單位印張的加工價格。目前針對非教科書類的書籍印製,大多數企業是按照印張價來報價。當然,對於一些加工工藝較為復雜的產品,如封面有表面整飾項目(燙金、上光、覆膜等)或對於裝訂有特殊要求的情況等,報價項目則要相應增加,總之不能漏項。
1.如果針對競爭對手制定價格,例如,一本書的印製,紙張和印數確定,競爭對手的報價為1.25元/印張,我們的報價為1.1元/印張。如果競爭對手壓價,我們的底線在哪裡,何種價位是我們的盈虧平衡點?
2.如果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報價,例如,這種產品的加工工藝復雜,只有我企業能夠完成,因此競爭對手的價格在考慮因素中所佔比重不大。那麼,印刷完成後,我們加工這份訂單的獲利到底有多大?以後有多大的可能再獲得同樣的訂單?
3.印刷品報價主要是由經營部門的人員完成,這就要求報價人員對產品的加工流程相當熟悉,同時熟知各種原材料的最新市場價格,並且細心、認真,不漏項。但是,如果漏報了某項,誰來監督?
4.印刷完成後,可以很容易算出這筆訂單的加工產值,但是,廠長關心的是這份訂單創造的利潤是多少,而不是加工產值的大小。在印製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一些特殊情況。例如,原先預測紙張耗用為120令,實際操作中由於技術水平等原因可能耗用更多;原先預計印製時間為2天,實際花費3天,多佔用印刷機1天;由於內部管理原因造成機器無故等紙、等版等情況。那麼,什麼樣的報表能夠及時向管理者反映這種情況?
5.某些客戶帶來的訂單量多,加工產值大,但利潤率卻不高,同時佔用企業的有效工作時間較長。那麼,誰是我們的高端客戶?
以上僅提出一些管理者常發出的疑問,實際工作中,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弄清楚。要想回答以上問題,僅靠傳統報價體系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有必要了解另外一種報價體系,即基於小時成本工價的報價。
崗位成本核算體系
小時工價的確定基於崗位成本以及在這個成本點(崗位)上的生產小時總數。
以一家印刷企業的膠印車間為例,該車間有4台單張紙印刷機,其具有不同的色組、不同的型號、不同的品牌,現將這4台印刷機分別設為4個不同的成本點,每個成本點都用一個相應的編號表示。如「241」,「2」表示膠印車間;「4」表示印刷機為四色;「1」表示印刷幅面為對開。
1.崗位成本核算原則
崗位成本核算的原則是,任何發生的成本和費用,不論是生產成本還是管理費用都必須按照一定的比率分攤進各個成本點中。仍然以這台四色印刷機為例,可能歸集在這個成本點上的成本如下:①設備的購買原值:包括其附屬設備;②設備的凈值:預計值;③折舊:每年的折舊數額;④生產場地租金:換算成這台設備佔用的面積應該承擔的金額;⑤人員成本:在這台印刷機上工作的所有人員的工資(來自財務會計數據);⑥佔用面積:如果生產場所屬於個人所有,仍然要折算出這台設備佔用的面積所應承擔的房屋折舊費用,為了保證生產通暢的過道也應按一定比例分攤進這個車間的4台設備(4個成本點)中。
除此之外,一些不能按實際發生進行歸集的費用也必須平均分攤進這個車間的4台設備中。如:①間接生產費用:各種清洗劑、潤滑油、水費、電費(如車間空調的電費)以及修理費等;②管理費用:車間主任、統計員、檢驗員、清潔員以及其他人員的工資;③間接管理費用:廠級領導及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費用按一定比例分攤到該車間,再分攤到這台印刷機上。
以上各項成本和費用以年為單位進行總計,得出這台印刷機上的總成本。
2.預計生產小時的方法
(1)設備每年的計劃工作天數
從企業生產日歷中得出,如:365天(日歷天數)-104天(星期日+星期六)-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即日歷天數減去星期日、星期六和法定節假日。
(2)設備每年的計劃生產小時
250天×8小時/天=2000小時。
(3)開工率為90%的生產小時
2000小時×90%=1800小時。
(4)實際利用率為82%的生產小時
1800小時×82%=1476小時。
3.幾個關鍵的企業生產參數
(1)生產時間
全年的日歷天數-星期日、星期六和法定節假日=設備計劃工作天數;
設備計劃工作天數-公休假、工傷事假、病假和調休等=取決於人員的生產時間;
取決於人員的生產時間+加班時間、輔助時間=計劃生產時間。
(2)開工率
開工率是指一個成本點上正式生產時間與輔助時間之和與設備計劃工作天數之比。
開工率=〔(正式生產時間+輔助時間)/崗位生產時間〕×100%=(計劃生產時間/崗位生產時間)×100%。
(3)實際利用率
實際利用率是指一個成本點上正式生產時間除以正式生產時間與輔助時間之和。
實際利用率=〔正式生產時間/(正式生產時間+輔助時間)〕×100%。
時間這個概念對於企業的管理部門只有一個含義,但對於生產部門的各個成本點則有生產時間和輔助時間之分,即有效時間和無效時間,這兩者之和構成了總的工作時間。輔助時間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生產,但卻維持著生產的正常進行,如小修、換橡皮布、換水絨套等,但是,必須將輔助時間維持在一個正常的比例,如果輔助時間過長,即無效時間過長,勢必造成生產效率低下。而實際利用率則反映出企業的有效生產時間占總生產時間的比例,企業管理者藉助於這個參數可以對生產部門的工作進行監控。實際利用率越高,表明企業的生產效率越高,換句話說,意味著總工作時間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時間用於印刷。
4.小時工價
通過預計可以得出這台印刷機全年的成本和費用與計劃生產時間,假定其全年的成本和費用為10萬元,全年生產時間為1476小時,則這個成本點的小時工價為10萬元/1476小時=67.75元/小時。
提出小時工價的概念在於說明無論這台印刷機是否在印刷產品,企業每小時都要為此支付67.75元。有了這個概念,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諸如:
(1)當印刷車間未承接生產任務時,就沒有收益可獲得以抵消這項支出,而機器停產1天就要損失542元(67.75元/小時×8小時),這也是許多印刷企業在所接訂單是微利時也要承接加工任務的原因,同時,這也能促進經營部門的營銷工作。
(2)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中, 除去印刷前的准備時間和印刷結束後的整理時間,真正用來創造效益的時間只有機器在印刷的這段時間(實際利用率的概念)。實際生產時間的提出能夠促使操作人員減少換版、調試機器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於正式印刷。
(3)幫助管理者解答了前面的問題,為什麼本來預計2天能完成的任務,實際花費3天?通過對員工填寫的日報表的分析,可以幫助管理者找到企業的「軟肋」,如輔助時間過長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曬版跟不上,紙張供應不到位,還是客戶臨時改動等原因,有助於管理者進行決策和改進方法。
(4)找到企業的保本點在哪裡。此時價格的制定,就不能完全針對競爭對手和市場需求來制定,營銷人員必須清楚本企業的保本點,至少要保證印製這件印刷品所經過各個工序的成本點的成本之和能夠和加工產值相抵,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談到和對手競爭,向市場看齊。
小時工價應用的可能性
就目前所做的調研顯示,很多企業都希望能夠嘗試用小時工價的方法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企業的生產成本,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競爭對手和市場需求的情況制定最佳的加工價格。小時工價在企業中的應用必須藉助於行業管理軟體,用計算機來處理各項數據以替代手工報價。在前期的資料庫建立階段,因為涉及到眾多成本點的確定以及各項成本的合理分攤,工作量很大,但是一旦准備工作完成,利用小時工價將使報價工作更加快捷、更加准確。
在實際應用中,首先根據產品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生產方式(如膠印、凹印等),即確定所經工序的各個成本點,一個工序結束後會提醒報價人員進入下道工序而不致於漏項,然後根據訂單印數計算出所需加工時間,得出生產成本。材料成本的確定無須四處詢價,因為原材料的庫存情況是即時的,隨時供報價人員查詢。這幾項成本相加再乘以一定的利潤率(企業希望獲得的)就得出這份訂單的加工價格。如果客戶接受這個價格,報價單上的信息自動生成施工單,同時也是產品完工後用於訂單結算的憑證,通過進行報價和實際成本的比較,了解這份訂單的實際獲利情況,便於管理者分析原因,進行改進。
參考資料: http://i.cn.yahoo.com/shujing198209/blog/p_23/
Ⅳ 如何節約辦公室辦公(如列印機、紙張、文具等)成本
實現辦公自動化,這方面的問題可以解決,辦公自動化後其他問題也會到議事日程,其實完全辦公自動化後,還是要紙質的資料及筆墨,最終是要求員工愛企業並作一些規定,一是要有制度約束,二是用人的素質要相對高一點,三是提倡能夠反復使用的紙就反復使用,勵行節約,四是企業買一次有筆套的筆,以後買筆芯以舊換新,會計方面只買墨水,不買自來水筆從細小的方面入手。五。要有一個能夠認真管事的人。其實在國企的時候這方面的問題很嚴重,現在私營企業,員工都象很節約。大家都知道謀生難,大手大腳是要受批評的,其實節約是和種美德。
Ⅳ 企業辦公列印降低成本解決方案
電子化辦公;
一律定稿才能列印;
購買一針孔列印機,用色帶,比較節約;
如果是相同內容的,去復印,絕對比列印節約;
另一個就是行政控製法
月初給各部門列印經費,超過部門由公司和部門各承擔一半或者全由部門承擔
最根本的是教育員工,讓他們有節約成本的意識
Ⅵ 想要降低公司的辦公成本,大家有什麼比較好的經驗嗎
如果大家都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一樣,有主人翁的精神。這樣人公司的成本就會降下來,比如。辦公用品。知道節省。能重復利用的盡量重復利用。如果所有員工都把企業當成自己家一樣。辦公用品,能重復利用的就重復利用。不要浪費的盡量不浪費這樣自然而然的承兌機會的見立
Ⅶ 公司列印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急需大家分享一下文印省錢小妙招!
親,所謂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公司的非保密性文印可以直接交給文印店,承包,必須自己印刷的,由專人負責,其實節約成本一些
Ⅷ 如何控制印刷材料消耗降低生產成本
印刷產品的生產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材料消耗,減少這部分材料消耗必然會降低印刷產品的生產成本,在產品價格不變的前提下,也就意味著企業利潤的增加。從市場競爭角度講,成本降低則意味著企業產品價格競爭力的增強。因此,本廠始終把成本控制貫穿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並以控制材料消耗為突破口,收到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具體的措施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一、變固定比例損耗為參照比例損耗 印刷過程中由於打樣、套印、機器、紙張質量等因素,難免存在一定的紙張損耗。因此,在安排生產時一般會留出一定比例的富餘紙張。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可能會根據不同的紙張、不同的印刷機等規定不同的比例。但種做法一旦作為規定執行起來,仍會帶來一定的問題。因為印刷生產中的影響因素較多,有些因素是難以預料和控制的。在實際印刷中,某種印件按固定比例顯得有些浪費,而另外一種印件卻表現出富餘量不足。針對這種動態的變化,宜將固定比例損耗改為參照比例損耗,即紙張富餘量還按固定比例開出,但要求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參照此比例動態控制紙張損耗,並對控制在參照比例之內的操作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既可增強員工控製成本的積極性,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紙張損耗。 二、變單面列印為雙面列印 印刷品製作前期往往要經過多次打樣,校對方能確保其質量。在此過程中,紙張的消耗雖然相對印刷全過程所佔比例不大,但列印紙的價格一般較高(尤其是激光列印機用紙)。因而,通過減少其消耗也能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在實踐中,對於已列印過的列印紙,不能簡單地當廢紙處理掉,而應將其整理集中存放,利用其反面列印內部用的校對清樣,這樣一張列印紙就能當兩張用了。 三、變單獨設計為聯合設計 從用戶角度看,每一項印刷業務可能是獨立發生的,但從印刷生產安排上講,應首先看各項獨立的業務之間是否有聯系,可將有聯系的獨立業務進行聯合設計印製。例如,有兩種彼此獨立的長24開單據,一種印100本,另一種印200本,均採用同一種紙張。這時就可以在安排生產時利用100本的1塊版和200本的2塊版合制1塊8開氧化鋅版,便可一次將兩項獨立的業務省版省時地完成。 四、變雙面印刷為單面印刷 本廠在承印標准合訂本(16開)時,用戶要求在合訂本中保留各單行本的封面(背面為空白),且保證各封面排在單碼,這樣一本書下來會有不少單面印頁(或者說有不少空白頁)。這種印量不多、質量要求不是很高的產品,我們一般採用8開小膠印機印刷。如果按正常折頁方法連版製版則會多制所有單面印頁數一半的氧化鋅版,因為每兩個單頁用一張版就可印出,而實際上各單頁與其他頁構成一帖進行雙面印刷時,則該單頁背面的空白頁就相當於浪費了半張版。遇到這種情況,可將所有的單頁集中連版印刷,裝訂前再斷開。對於因抽走了單頁而不能成帖的,可用小翻連版製版印刷。通過這種措施,不僅減少了版材消耗,還節省了上版時間。 五、變一次性耗材為多次性耗材 本廠引進激光列印機的時間較早,那時激光列印機的耗材硒鼓組件被認為是一次性的,一旦硒鼓劃傷或碳粉用完時,只好重新購置新硒鼓。但我們並沒有拋棄舊的,而是將其妥善保存。之後利用長壽命硒鼓和激光列印機專用碳粉,對先前保存下來的「廢」硒鼓,該加粉的加粉,該換鼓的換鼓,從而實現了一次耗材的多次利用,降低了列印成本。 以上僅從控制材料消耗角度談了幾點控制印刷生產成本的措施,希望能對同行降低生產消耗、控制印刷成本提供幫助。勝利石油學校印刷廠 易國兵
Ⅸ 怎麼有效控制辦公室列印機復印機的使用成本
1、控制額外支出,有些列印機復印機的維修是壞哪個配件換哪個配件的方式,容易出現比如僅僅壞了個保險卻被換主板的情況。解決這種問題,可採用按張付費(耗材維修全包)的方式。
2、按張付費的方式也有漏洞,就是有些列印機復印機的計數器是可以被修改的,這種漏洞可通過使用外置式復印機刷卡管理系統解決,這種外置式的復印機刷卡管理系統是獨立於列印機復印機計數器之外的使用統計系統,即使列印機復印機的計數器被人為調高,外置式復印機刷卡管理系統的統計數據也不會跟著改變,只要二者之間的差距過大,就有問題了,對應外置式的是嵌入式系統,嵌入式系統的統計是否會跟復印機計數器的人為調高而改變,我還沒來得及確認。
Ⅹ 怎麼降低列印紙張成本
我每個月都需要列印幾百張A4紙,我現在用的列印機是惠普F2488列印機,都已經改裝成連供墨水的,可以從A4紙可以節省成本嗎?紙張有A4紙張大小,顏色不限,可以用噴墨列印機列印就可以了!這是列印出來都是一次性用來填寫進貨單的,每天都要用10張左右的!有什麼可以降低下整個列印的成本!紙張有A4紙張大小,顏色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