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養雞微利時代,甚至賠錢,養雞怎麼降低成本
在養殖蛋雞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差錯,很容易造成雞群產蛋率上升較慢、無高峰的情況,甚至有時客戶反映產蛋率還不到70%。對於這種情況養殖戶通常都是各種葯物先用上,看看能不能再次提高上來,產蛋率提升固然是好,但是往往是不盡人意的。
那麼為了不讓這些假母雞繼續白白吃料,增加養殖成本,挑雞和淘汰寡產雞將成為不得已的選擇。正確的挑雞可以減少飼料的投入,提高雞群的產蛋率。
㈡ 養雞的成本
價格在10-15元一斤左右,各地價格不一樣。1隻土雞的成本在15-20元之間,農村適宜養土雞,要說發財那要看你投入多少,還要有一定的技術。要注意的是土雞飼養周期在6個月左右。
㈢ 想降低養雞成本有什麼好的辦法
引言: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更新,對於許多養雞戶而言,有許多可以降低養雞成本而且獲得較大效益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僅簡單實用,而且也可以從實質上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許多養殖養雞戶也表示,與其他養殖戶比較而言,投入成本幾乎差不多,可最後獲得經濟效益卻相差甚遠,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有什麼合適的辦法來降低成本呢?
雞群中難免會有一些弱小雞病殘疾,甚至低產雞,這種雞不僅利用價值小,而且對成本的消耗也比較大,所以我們對於這一類的雞要及時淘汰。暫且不說劣質雞會帶來會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如若在雞群中出現了病毒感染,就會使整個雞群受難,從而對所有的經濟效益就會有影響,不僅虧損嚴重,而且對人的健康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㈣ 如何降低養雞的成本
在養殖過程中,雞群如被病菌感染後,會增加葯物成本,提高死亡率。而帶菌雞生長緩慢,相應又提高了飼料成本。那麼,怎樣做才能減少病源的發生呢?通過總結,養殖業要做到低成本、高效益,一般做到如下幾點:

㈤ 怎麼養雞
養雞飼喂蛆、蟲、蚯蚓等高蛋白質活體飼料,可提前10-15天出欄。育蟲所用原料成本僅為常規飼料的5%-25%。
1:稀粥育蟲法 選三小塊地輪流在地上潑稀粥,用草等蓋好,兩日後盡生小蟲子,輪流讓雞吃蟲子,注意防雨淋水浸(下同)
2:稻草育蟲法 挖寬0.6米、深0.3米的長方形土坑,將稻草切成6-7厘米長,用水煮1-2小時,撈出倒入坑內,上面蓋上6-7厘米厚的污泥(水溝泥或塘泥等,下同)垃圾等,用污泥壓實,每天澆一盆洗米水。約過8天即生蟲子,翻開讓雞啄食完後再蓋好污泥等,澆洗米水。可繼續生蟲。
3:豆餅育蟲法 少量豆餅(花生麩等)敲細碎後與豆腐渣一起發酵,發酵好後再與秕谷、樹葉混合,放入20-30厘米深的土坑內,上面蓋一層稀污泥,用草等蓋嚴實,過6-7天即生蟲。
4:豆腐渣育蟲法 把1-2公斤豆腐渣倒入缸內,倒入洗米水,蓋好缸口,過5-6天即生蟲,再過3-4天蛆蟲即可讓雞採食。用6隻缸輪流育蟲可滿足50隻雞需要。
5:混合育蟲法 挖深0.5米的土坑,底鋪一層稻草,草上鋪一層污泥,如此層層鋪至坑滿為止,每天往坑裡澆水。經10餘天即生蟲。
6:腐草育蟲法 在較肥地挖寬1.5米、長1.8米、深0.5米的土坑,底鋪一層稻草,其上鋪一層豆腐渣,再蓋層牛糞,糞上蓋一層污泥。如此鋪至坑滿為止,最後蓋層草。約1周即生蟲。
7:牛糞育蟲法 牛糞加入10%米糠和5%麥糠(或0.1%酒餅粉)拌勻,堆在陰涼處,上蓋雜草、秸稈等,用污泥密封,過20天即生蟲。
8:酒糟育蟲法 酒糟10公斤加豆腐渣50公斤混勻在距離房屋較遠處,堆成饅頭形或長方形,過2-3天即生蟲,5-7天後蛆蟲可讓雞啄食。
9:馬糞育蟲法 在潮濕地挖長寬各1-2米、深0.3米的土坑,底鋪一層碎雜草,草上鋪一層馬糞,糞上再撒一層麥糠。如此一層一層鋪至坑滿為止,最後蓋層草,坑中每天澆水一次,1周即生蟲。
10:雜物育蟲法 將鮮牛糞、雞毛、雜草、雜糞等易生蟲子物混合加水調成糊狀,堆成1米高、1.5米寬、3米長的土堆,堆頂部及四周用稀泥巴一層,堆頂部再用草等蓋好,以防曬干。過7-15天始生蟲。
11:麥糠育蟲法 在庭院角處堆放兩堆麥糠,分別用草泥(碎草與稀泥巴混合而成)糊起來,數天後即生蟲子,輪流讓雞採食,食完後再將麥糠等集中起來堆成堆,照樣糊草泥,又可生蟲子。
12:豬糞發酵育蟲法 每500公斤豬糞曬至七成干後加入20%肥泥和3%麥糠或米糠拌勻,堆成堆後用塑料薄膜封嚴發酵7天;挖一深50厘米的土坑,將以上發酵料平鋪於坑內30-40厘米厚,上用青草、草簾、麻袋等蓋好,保持潮濕,約20天後即生蠅蛆、蟲、蚯蚓等
(致富法)
聽到很多關於養雞致富的故事,養雞人不僅靠著自己勤勞朴實的雙手,給自己挖出了財富,而且帶領鄉親姐妹脫貧致富。他們都有著一顆熱情善良的心,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創業者最難能可貴的精神。
養雞的方法很多,比如新民養殖家園就有養蟲子雞、果園養雞、林地散養雞等等。我們應該根據當地地理條件,選擇合適的養雞類型,還要根據當地消費特點選擇適銷對路的品種,在新民養殖基地有適合湘西本地的雪峰烏骨雞,銷路好售價高。
放眼現今養雞行業,也是五花八門,現在不僅在養殖技術上有要求,特色養雞為養雞行業掀起新一股熱潮。比如給雞放音樂,給雞帶眼鏡等等。只要想的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我們不得不佩服養殖戶們開闊的思想和觀念。隨著「養雞大王」、「養雞狀元」的出現,讓不少對養雞還在觀望態度的人躍躍欲試,想一展身手。
養雞致富的人多,但是失敗的也有。新民養殖給你三點建議:
1、我們要認識到,任何行業都有風險,養雞行業也是,價格行情在平日和節假日會有一定差價,飼養小規模雞群的話,新民生態養殖建議養殖戶可以把握市場,趕在重要節假日前算好土雞出欄時間(如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每逢佳節期間,土雞的價格都節節攀升,而且較易出售、利潤可觀。
2、養雞技術是您創業路成功的保證和前提,技術不過關,一切都免談。很多養殖戶都遇到過養雞方面的問題,如雞生病了怎麼辦?如何做雞的接種疫苗?雞舍的環境清潔?這些是雞群健康的保證,只有關注每個細節步驟,才能使得養殖事業更大更強發展。無論您是否從事過養雞行業,還是現在已經在做這行,新民養殖專家都建議養殖戶要不斷充電,不斷學習,無論你是函授還是面授,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你才能更清晰,更靈活。技術也是在不斷更新的,帶著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是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
浙江的黃力榮就是靠養雞走上了富裕路。她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通過不斷學習,掌握了養雞技術,從家庭飼養發展到繁育智能化、飼養操作自動化、管理科學現代化。從原來幾百元資金的家庭飼養逐步擴大到具有幾十萬元規模的現代化養雞場。之後,王立榮繼續養雞。連續幹了三四年,效益甚微。失敗的教訓使她清醒了,認識到必須選擇優良品種,掌握先進養雞技術。於是她多次到上海、江蘇、南京、湖南實地考察學習,又購買、訂閱有關書籍、雜志,指導實際操作。通過刻苦學習,她學會了繁育、疫病防治、等技術 。
3. 未來生態養雞將是養殖業的一大亮點,它具有綠色、環保等特點被不少專家看好,效益可觀,例如新民家園自己的生態鏈養雞模式(蟲子雞、土雞-蠅蛆-蚯蚓-葡萄-益生菌立體生態鏈 ),黃粉蟲、雞(鴨)、葡萄均可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它們之間廢物循環利用,立體種養,節約飼料成本,節約用地。同時,雞的抗病能力大大提高,整個養殖過程中不用抗生素,生態,安全,肉質好,價格高。效益比單純的養雞或種葡萄、果樹等提高了好幾倍。
創業的道路是艱辛挫折的,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勇敢面對,克服困難才是做好事業的關鍵。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
㈥ 怎樣養雞成本低
養雞成本低無非就是讓雞自己找吃的。找一塊山地,附近必須要有水源,方便雞飲水,用鐵絲網圍起來,讓雞自己找吃的喝的,到時候收蛋就行了。不過這樣養的話,雞吃食少,運動量大,產蛋肯定少。
㈦ 如何養雞
一、雛雞的飼養菅理
主要任務是提高成活率。一般情況下,優質雞的成活率在100--120天之前均應達到97%以上才算達標。
(一)滿足雛雞的生活條件
1.溫度。保溫是育雛成敗的關鍵,育雛期適宜溫度為:第1周32--35℃,以後每周下降3℃,4周以後開始脫溫,此後舍內溫度以保持在25℃左右為最好。保溫操作時要根據雞苗的行為來判斷溫度是否適當。溫度適宜,雛雞則均勻地散開;如果雛雞倦怠、氣喘乃至虛脫、腳干則表示溫度過高;如果雛雞擠作一團並「吱吱」鳴叫,則表示有賊風進入,此時應認真檢查門窗及天花板有否漏風等。供溫可採用育雛傘、地坑、煙道及火爐、煤氣爐等加溫設備。
2.濕度。雛雞需要在乾爽的條件下飼養,適宜的濕度為10日齡前60%--70%,10日齡後50%--60%。雞體對溫度的感覺與濕度有關,夏季越濕越熱,冬季越濕越冷。
3.通風。通風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舍內的有害氣體及塵埃密度,補充新鮮空氣,保持舍內的氣流速度,並調節舍內的溫度和濕度。一般要求舍內氨氣濃度低於20×10(右上負6),即以人走進雞舍,眼睛、鼻子不會受到刺激為適度。育雛階段要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關系。哪怕是最冷的天氣,也要保證一定時間的通風。具體做法是,先提高舍內溫度,再開窗(或排氣扇)通風片刻,等舍內溫度降到要求的溫度以下時即關閉窗戶(或排氣扇)。如此反復通風數次,即可達到目的。飼養中大雞的雞舍也應注意通風換氣。雞舍可安裝排氣扇進行橫向或縱向負壓通風。或安裝牛角扇進行正壓通風。如果採用縱向負壓通風加水簾設備聯合應用,可同時起到通風及降溫效果。
4.密度。1--30日齡,地面或網上平養為每平方米30隻左右;多層籠養(配負壓通風系統)為每平方米46--60隻。31--60日齡,地面或網上平養為每平方米15隻左右;階梯式籠養為每平方米25--30隻。61--100日齡,地面或網上平養為每平方米8隻左右;階梯式籠養為每平方米12--15隻。
5.光照。雛雞第1--2天實行通宵照明,其他時間都是晚上停止照明1小時,即保持23小時光照時間,這樣即使停電雞也不會受驚打堆。光照強度的原則是由強變弱。1--2周齡時,每平方米應有2--3瓦的光量(燈距離雞群2米左右);從第3周齡開始改用每平方米0.7--1.5瓦的光量,實際上只要雞只能看到採食飲水就已經夠了。
6.墊料。1--4日齡雛雞網上平養可用牛皮紙。此後地面平養所用墊料,要求乾燥松軟、吸水性強、不發霉、長短粗細適當。常用的墊料有鋸末、粗糠、切短的玉米秸、稻草、破碎的玉米棒等。飲水器周圍的潮濕墊料應及時更換。
7.飲水。網上平養或地面平養可採用飲水盅及水槽飲水,階梯式籠養可採用水槽或乳頭飲水設備,但1周齡內均應用飲水盅飲水。供雞群飲用的水源可來自深井水或自來水,而來自淺井水或江河水需經過砂石多次過濾澄清且經漂白粉或其他消毒劑處理消毒後方可使用。務必保證飲用水的清潔衛生,並注意保證雞只有足夠的飲水位置。
8.飼料。應選擇質量穩定、信譽良好的飼料廠家生產的全價顆粒飼料或濃縮料,具有一定技術人才及生產設備的雞場,也可根據下述中速優質雞飼料營養成分標准推薦表(見表1),自行配製全價飼料,但雛雞料最好還是先用名牌廠家生產的全價顆粒破碎料。
9.滅蠅、滅鼠。應盡量降低雞糞的濕度,且保證清除雞糞的時間不超過1周;或在飼料中適量添加殺蠅的葯物(如每噸飼料添加250--500克蠅得凈預混劑),可大大減少蒼蠅的數量,必要時可投放葯物滅蚊滅蠅。定期使用葯物滅鼠,一般每季度滅鼠一次。
10.消毒衛生。一批雞轉出雞舍後,應及時進行清舍消毒。
(二)搞好育雛工作
1.制定好入苗計劃。計劃內容應包括飼養的品種、數量、入苗時間、所需的雞舍及設備、飼養人員、飼料、添加劑、葯物、疫苗、水電及適當的流動資金等。
2.做好入雛前的准備工作。入苗前應將雞舍及所有用具沖洗消毒後,再次注意檢查所有設備及用具是否已經完全准備好,在計劃入雛前24小時左右、對雞舍進行預溫,使雞舍溫度達到28℃左右,保溫傘下或火坑地面上溫度達到32--35℃。夏季炎熱,可不用提前預溫。入雛前應依飼養雞群的數量,准備好充足的雛雞料,並應准備好育雛期間需要接種的疫苗及預防性葯物,如水溶性多維(羅維328、速補14等)、白糖、抗菌素類(如恩諾沙星、強力黴素、紅黴素等)及抗球蟲葯(如克球粉、球安、伏球等)。
3.接雛。應選擇健康的雛雞飼養,其標準是:精神活潑、兩眼有神、毛色純正統一、絨毛整潔、臍部收縮良好、外觀無畸形或缺陷、肛門周圍干凈、兩腳站立著地結實、且行走正常,握在手中飽滿掙扎有力、體重達到相應品種標准。
4.注重雛雞的飲水和開食。將挑選好的雛雞放入育雛舍,先讓其休息片刻,開食前2小時喂1次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有助胎糞排出、清理胃腸)。以後供給3%--5%的白糖水或8%葡萄糖水,12小時後同時在飲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維及抗菌素類葯物(如恩諾沙星或強力黴素或紅黴素等)或電解質營養液(電解質配比為硫酸銅19%,硫酸亞鐵6%,硫酸錳0.5%、硫酸鉀8.5%,硫酸鈉8.0%,硫酸鋅0.5%,糖57.5%,混勻後溶於水中),以減少應激反應,提高雛雞抵抗力。同時注意飲水位置是否均勻及足夠(每隻雛雞飲水器邊長1.5--2.0厘米),高度是否適中。幼雛初飲水後,無論何時都不能再斷水。飲水後開食喂料(通常要求24--36小時進行開食,最遲不超過48小時),可把雛雞料撒在牛皮紙或淺盤上(開食第1天有的用細玉米粉代替雛雞料)自由採食,3日齡後每天喂6次,其中夜間一次.10~35天喂5次,肉用雛雞採取日夜自由採食。同時要有足夠的光照以刺激食慾。第3--4天就可用小雞料桶喂料,並逐漸撤去牛皮紙。每隻雞料槽邊長要有2.5--5厘米。注意每天都要清洗和消毒飲水器,並及時更換足夠新鮮的飲水。
5.搞好雛雞飼養。育雛階段每天加料5--6次,每次加的量少一些讓雞只全部吃干凈,料桶空置一段時間後才加下一次飼料。這樣可以引起雞群搶食,刺激食慾。6--10日齡進行斷喙,可用烙鐵或專用斷喙機將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可預防啄癖,減少飼料的浪費。最好斷喙前後二三天時間內應用水溶性多維及抗菌素類葯物飲水以減少應激反應。20日齡後每周每百隻雞供給500克干凈細沙,以增強雞只消化功能,刺激食慾。同時做好育雛期間的免疫接種。小雞飼養至25--40日齡就要轉到中雞舍飼養。
二.做好中、大雞的飼養管理工作
1.當雞群轉到中雞舍(已徹底清洗消毒過)後,應用雛雞料及中雞料分3天過渡到中雞料,即第1天喂2/3雛雞料及1/3中雞料,第2天喂一半中雛雞料一半雛雞料,第3天喂2/3中雞料及1/3雛雞料,第4天全部喂中雞料。
2.轉雞前後也可應用水溶性多維及抗菌素類葯物飲水3--4天以減少轉雞及換料的應激反應,並可控制並發感染。
3.應用刺激性較低的消毒劑(如拜潔、百毒殺、高效碘或優氯凈等,使用方法見說明書)對雞群進行帶雞噴霧消毒,每周2--3次。
4.做好中雞飼養期間的免疫接種工作。
5.中雞要開始強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飼養。
6.公雞飼養到50--60日齡可進行閹割,這樣容易育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去勢前需停料半天,手術後每隻肌注青、鏈黴素7萬--8萬單位,預防感染。
7.中雞飼養到55--65日齡轉到大雞舍飼養。如果平養則不需要轉舍。用3天的時間將中雞料逐步過渡到大雞料。
8.雞群飼養到70日齡以後可在飼料中添加2%--6%的豬油(也可添加一部分植物油),提高日糧代謝能,促進雞體內脂肪沉積,增加羽毛光澤度。豬油或牛油要加溫燒開以後才可添加進飼料中,否則容易引起雞群腹瀉。
9.大雞:飼養後期注意選用富含葉黃素的飼料原料(如優質黃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松針粉、草粉等)配合日糧,也可在飼料中添加人工色素(如加麗紅、加麗黃、露康定紅、露康定黃等),以增強雞體皮膚的色素沉積,從而使三黃特徵更加明顯。
四、提高增重
(一)做好夏季防暑降溫措施。(1)夏季炎熱天氣應盡最大可能增加雞舍的通風,包括雞舍建造結構上的自然通風、人工安裝風扇正壓通風、安裝排氣扇負壓通風等。(2)雞舍屋頂噴霧或噴水,注意盡可能採用水溫較低的深井水。(3)雞舍內細滴噴霧降溫效果明顯。(4)降低飼養密度。(5)早上4:30--5:30加料,晚上加夜料,涼爽的時候雞只吃料多、利於增重。(6)多次翻料以刺激雞群啄食或搶食飼料。(7)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每噸添加150--300克)等抗熱應激葯物。(8)適當提高飼料營養濃度,以便雞只可在採食有限飼料量的時候、也可達到相應的營養要求。
(二)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措施。一方面在雞舍構建設計上要注意防寒保暖,另一方面可在雞舍內採取一些輔助性加溫取暖措施。
(三)科學飼養管理。(1)飼養前期飼喂多蛋白日糧有助於雞體骨架及肌肉生長,後期飼喂高能量(添加豬油、牛油等)日糧,以便雞體沉積脂肪達到快速育肥的目的。(2)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如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或其他雞香料。(3)飼喂全價顆粒料比飼喂粉料的雞只、可提前3--5天上市。(4)應保證飼料新鮮無發霉變質。顆粒料一般保存期不超過1個月,而粉料不超過4天,並且自配粉料的時候應注意保證飼料原料的新鮮品質。(5)公母應分群飼養。
(四)盡量減少因轉群而引起的應激反應。(1)轉群前應將待進雞群的雞舍徹底清潔消毒。(2)轉群前後3--5天飼喂某些抗菌葯物及多種維生素有利於提高雞群抗應激能力。(3)轉群時間:冬季應選無風的晴天,最好在中午;夏季則應避開中、下午的炎熱時間,盡量選在早晨或夜晚。(4)轉群前應停食半日飼料,但要給予充足的飲水。(5)轉群時應輕抓輕放,捉雞時要抓雞的雙腿,嚴禁抓頭、頸、翅等。裝籠時不可裝得過多,以防壓死、悶死雞。(6)轉群後應注意雞只因為不適應新環境而太過驚慌,可能有些雞只腿、翅膀被雞籠、鐵條卡住導致飲水、吃料不便,如果不及時糾正有可能導致衰竭死亡,如雞頭被雞籠卡住,往往會窒息死亡。(7)轉群後應特別注意觀察飲水及吃料是否正常。(8)轉群後的換料過程應有3天過渡時間。(9)轉群後雞舍光照強度應暫時調弱一些,以便減少雞只相互啄斗的現象,也可減少雞群的應激反應。
(五)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至少做到在同一棟雞舍內飼養同一批雞,同時出欄。
附配方:
1.(0—5周齡):①魚粉6%、豆粉24.7%、麩皮3%、玉米61.6%、次粉1.5%、添加劑3.2%(在市場上購買現成的,加入混勻即可。內含有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銅、鐵、鋅、碘、硒、錳、鈷等;鈣、鹽;氨基酸等)
2..5周齡以上配方:魚粉8%、豆粕19.%、麩皮2.5%、王米67%、油渣0.5%、添加劑3%,同上。
3. 產蛋期料配方:魚粉3%、豆粉12%、麩皮7.8%、王米46.1%、米糠2%、酒糟4%、次粉22.1%、添加劑3%。同上
㈧ 養雞吃什麼才能夠降低成本
在養雞生產中,飼料成本約占養雞成本的70%左右。據調查,由於飼養管理不當,飼料的損失和浪費一般可達5%—10%。飼料損失和浪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產、運輸、儲藏過程中的損失,也有飼喂過程中因拋撒落地難以採食所致的損失,還有因疾病因素致使雞採食後無法充分利用而隨糞便排出體外造成的浪費等等。因此,減少飼料的損失和浪費,降低飼料成本是提高雞場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之一。
1、科學配製日糧
盡量利用本地自產或容易買到的營養豐富價廉的飼料,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雞對營養的需要,參照飼養標准,科學配製營養豐富,平衡的日糧,特別注意蛋白質,能量的比例要合適。如蛋白質含量高而能量低,則必須攝入過多的飼料,造成蛋白質飼料的浪費;如日糧能量高,則採食相對減少,雖進食能量已滿足機體需要,但限制了蛋白質的絕對進食量,從而使雞生長發育遲緩,生產性能降低。另外,種植青綠飼料,雞糞生蛆喂雞等是降低飼料成本的途徑之一。
2、料槽設計要合理,放置高度要適宜
料槽過小、過淺、無檐或放置位置過低,雞易拔弄飼料造成浪費;料槽過大、過深或放置過高又會影響雞的採食和發育。因此,在料槽的設計上,大小要適中,在料槽採食麵橫斷槽口應有1cm的小檐,防止雞在採食過程中,把料啄出槽外;在非採食麵坡度應稍大些,便於加料,避免飼料漏出槽外。料槽放置高度以上略高出雞背2cm為宜,便於雞採食,又能較好地防止飼料被雞啄出槽外。
3、料合理加工調制
飼料粉碎過粗,雞挑食喜食飼料,剩下不愛吃的粉料,造成浪費;粉碎過細,雞不易挑食而採食較均勻,但適口性差,易造成飛灑浪費飼料。飼料最好加工成顆粒料,粒度以0.4~0.5毫米為宜,飼用方便,適口性好,能減少雞只挑食和飼料飛揚浪費,並能縮短採食時間。
4、適宜的加料量
一次加料過多是浪費飼料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每天將料槽加滿浪費飼料40%~50%,加至2/3浪費12%,加至1/3浪費2%。因此,添加飼料時應根據雞的體重大小,日齡長短,產蛋率高低確定合適的飼料用量,做到少量勤添,加料量不宜超過1/3料槽容積。這樣既可刺激雞的食慾,採食又干凈不浪費飼料。同時盡可能收集拋散在地面上的飼料,以供重復利用。
㈨ 怎樣減少養雞成本
養雞成本飼料佔60%,葯物等其他佔40%,飼料上就別做文章了,如果用小廠飼料不一定能保證雞的營養供給,所以,要想減少養雞成本,就要減少葯物的用量,只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免疫,葯物的用量就會減少,養雞成本自然就減少了。。。。。養雞不要等發了病去治療,這樣成本會大幅度增加,有的養殖戶不舍的在預防上下工夫,等到真正發了病,既死雞又要用葯物,成本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