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補倉後的成本價怎麼計算
補倉本身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所以,當我們原先從高價買入的股票,由於跌得太深,難以回到原來價位,通過補倉,股票價格無需上升到原來的高價位,就有可能實現平本離場。
補倉後的成本價怎麼計算呢?計算公式為:(首次買入的總成本+補倉的總成本)/持有的股票總量=補倉後的成本價。
我們舉例來算
假設某人以10元買入某支股票10000股。次日該股已跌至5元。這時你預期該股將會上升或反彈,再買入10000股。此時的買入行為就叫做「補倉」。兩筆買入的平均價為[(10*10000)+(5*10000)]/(10000+10000)=7.5元,如果股票反彈到7.5元或以上,通過這次的補倉,就可以全部賣出,實行平本或盈利。如果沒有後期的補倉,必須到10元才能回本。相反,如果5元繼續下跌,下降到3元,,補倉的股票一樣虧本,將擴大損失(5-3)*10000=20000元。
② 加倉後怎麼算持倉成本
股票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股票價格×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時的股票價格×加倉的股票數量)/(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的股票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個股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個股1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等股價上漲到11元的時候,再買入一千股,則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格=(10×1000+11×1000)/2000=10.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5元。如果投資者等個股下跌至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股,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10×1000+9×1000)/(1000+1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5元。
【拓展資料】
加倉,指因持續看好某隻股票,而在該股票價格下降或上升的過程中繼續追加買入的行為。加倉是投資的一種技巧,是工具。加倉是在原有股的基礎上再買入這只藍籌股,藍籌股就是業績優良、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知名度大的公司的股票。減倉就是在股票價格上升的過程中賣出股票的行為。加倉、減倉就在你的購買能力范圍內買賣股票的行為。
在行情方向得到確認的情況下,自己原來的單看對方向,投資者比較肯定趨勢能繼續則可以考慮加倉,但是必須在自己的倉底有保證的情況下進行,倉底太淺的請不要考慮。
加倉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倉法,以做多為例,在底部買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買入60手,隨著再上漲,再買入40手,依此類推。這樣,因為低位買入的數量總是多於高位的,所以總能保證自己的持倉成本低於市場平均價。當認為市場將要轉勢時,一次平出或分兩次平出即可--注意平的時候盡可能快的平出。
③ 加倉後的持倉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股票價格×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時的股票價格×加倉的股票數量)/(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的股票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個股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個股1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等股價上漲到11元的時候,再買入一千股,則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格=(10×1000+11×1000)/2000=10.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5元。
如果投資者等個股下跌至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股,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10×1000+9×1000)/(1000+1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5元。
【拓展資料】
基金中途加倉怎麼算成本?
基金中途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基金的價格×第一次持倉基金數量+加倉時的基金價格×加倉的基金數量)/(第一次持倉基金數量+加倉的基金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基金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基金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基金價格為1元的時候,買入1000份,等基金價格上漲到1.5元的時候,再買入1000份,則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基金的持倉成本=(1×1000+1.5×1000)/2000=1.2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25元。
如果投資者等基金下跌至0.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份,則投資者的基金成本=(1×1000+0.9×1000)/(1000+10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05元。
④ 對股票進行加倉操作後,該如何計算持倉成本呢
你需要根據自己的不同倉位來計算不同倉位的成本,隨後再計算平均持倉成本。
關於股票的投資,很多人都會用倉位的概念來計算自己的持倉的結果。這樣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方便我們管理自己的資金,同時也利於我們控制自己的盈虧情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投資新手都會對倉位的選擇非常好奇。關於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做出詳細的解釋和附帶說明。
首先你需要明確持倉的基本概念。
我們可以隨便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滿倉列為10層,10層就意味著100%的投資金額。在你實際購買股票的過程當中,你可能會分批買入相關股票,並且按照相關的比例來計算自己的倉位。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1~5層理解為輕倉,把5層理理解為半倉,把5~10層理解為重倉。
⑤ 如何計算股票補倉後的成本價
許多投資者都有虧過錢,也會通過補倉的行為而降低虧損的情況,不過補倉時機准嗎,在何時補倉比較好呢,怎麼計算補倉後的成本呢,接下來就跟大家講一下。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補倉與加倉
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將該股的成本價格攤低一些,因此發生買進股票的行為。股票被套牢了,補倉能夠降低成本,但若是股價繼續往下掉,那麼損失也會加重。補倉作為一種被套牢之後使用的被動應變策略,但是想解套的話,它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然則在情況非常特殊的時候是最實用的方法。
另一方面,補倉和加倉是不一樣的,加倉意思是說認為某隻股票一直以來的表現都很好,當在該股票上漲的過程中連續不斷的追加買入的行為,兩者的區別在環境上面,補倉是下跌時進行買入操作的,加倉是在上漲時買入操作的。
二、補倉成本
這是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依照補倉1次為例):
補倉後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補倉後成本均價=(前期每股均價*前期所購股票數量+補倉每股均價*補倉股票數量)/(前期股票數量+補倉股票數量)
上面的兩種方法都是手動計算的,現在最多見的炒股軟體、交易系統裡面都會有補倉成本計算器的,我們直接打開就可以看了。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補倉時機
補倉的時機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還要看好時機,爭取一次成功。值得我們提高警惕的是對手裡一路下跌的弱勢股不可輕易的補倉。在市面上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的股票就是所謂的弱勢股。這種股票的價格特別容易下落,補倉的話可能會加大虧損。假設被定為弱勢股,那麼對補倉應該謹慎考慮。我們補倉操作的目的是盡快將套牢的資金解套出來,然而,不是為了進一步套牢資金,也就是在,不能確認補倉之後股市會走強的前提下在所謂的低位補倉,存在很大的風險。只有保證,手中持股為強勢股時,敢於不斷對強勢股補倉才是資金增長、收益增加成功的關鍵。下列幾點值得重視:
1、大盤未企穩不補。大盤在下跌過程中或還沒有任何企穩跡象的時候都不能補倉,個股的晴雨表就是大盤的意思,大盤下跌大部分個股都會下跌,在這個時候補倉是很危險的。能夠補倉使利潤實現最大化的,當然是熊市轉折期的明顯底部時。
2、上漲趨勢中可以補倉。在上漲過程中你在階段頂部中買入股票但出現虧損,有價格回調的情況出現可買入一些進行補倉。
3、暴漲過的黑馬股不補。如果在以前的時候有過一輪暴漲的,一般回調幅度大,下跌周期長,根本不知道底部在哪。
4、弱勢股不補。補倉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是想用後來補倉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的損失,為了補倉而補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要補倉的話補強勢股。
5、把握補倉時機,力求一次成功。想著分段補倉、逐級補倉的都不對。首先,我們的資金有限,想做到多次補倉很有難度。在補倉之後是會增加持倉資金的,萬一股價繼續下跌了就會加大虧損;另外,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補救,它本身就不應該再變成第二次錯誤的交易,一次性把它做對,切莫持續犯錯誤。無論如何,股票買賣的時機非常重要!有的朋友買股票,經常碰到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情況,還以為是自己運氣不好…………其實只是缺少這個買賣時機捕捉神器,能讓你提前知道買賣時機,不錯過上漲機會:【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⑥ 請問補倉後的成本應該怎麼算
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有損失過,也有通過進行補倉的行為而降低虧損,然而補倉時機對嗎,什麼時候補倉才合適呢,關於補倉後的成本應該怎樣算呢,接下來就跟大家講一下。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補倉與加倉
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降低這只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補倉能夠攤薄被套牢的股票成本,但是股價假如在接下來的時間還在下跌,那麼損失會越來越多。補倉是被套牢之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使用這個策略不一定能讓你解套,這個策略也不是很好的解套方法,然則在情況非常特殊的時候是最實用的方法。
除此之外,補倉與加倉是有區別的,加倉意思是說認為某隻股票一直以來的表現都很好,而在該股票上漲的過程中一直不停的追加買入的行為,兩者所處的是不同的環境,補倉是下跌時進行買入操作的,加倉是在上漲時買入操作的。
二、補倉成本
下文是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通過補倉1次為例):
補倉後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補倉後成本均價=(前期每股均價*前期所購股票數量+補倉每股均價*補倉股票數量)/(前期股票數量+補倉股票數量)
上面的兩種方法都是手動計算的,當下最常見的炒股軟體、交易系統裡面都會有補倉成本計算器的,不用我們計算直接打開就可以看了。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補倉時機
補倉的時機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還要把握機會,盡量一次就成功。值得我們在意的是手中一路下跌的弱勢股不能輕易補倉。所謂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的股票就是市場上的弱勢股。這種股票的價格特別容易下滑,補倉的話可能會倒貼很多。倘若被定為弱勢股,那麼應謹慎考慮補倉。補倉的目的是解放資金,然而不是為了進一步套牢資金,就在我們不能確認補倉之後股市會走強的前提下在所謂的低位補倉,風險並不小。只有,確定了手中持股為強勢股時,敢於不斷對強勢股補倉才是資金增長、收益增加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個內容值得注意:
1、大盤未企穩不補。補倉不建議選在大盤下跌趨勢中或還沒有任何企穩跡象的時候,大盤指的就是個股的晴雨表,大盤下跌使得很多股票跟著下跌,在這個時候補倉是有風險的。自然熊市轉折期的明顯底部是能夠補倉使利潤實行最大化的。
2、上漲趨勢中可以補倉。你在上漲過程中階段頂部中買入股票但發生虧損,等股票價格出現回調的情況之後,可以再買一些股票進行補倉。
3、暴漲過的黑馬股不補。假設在之前有過一輪暴漲的,一般回調幅度大,下跌周期長,看不見底部在哪。
4、弱勢股不補。用後來補倉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的損失才是補倉的目的,為了補倉而補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要補倉的話補強勢股。
5、把握補倉時機,力求一次成功。像分段補倉、逐級補倉,這些做法都不對。首先,我們的資金有限,想做到多次補倉很有難度。一旦補倉完成那就會增加持倉資金,假如股價不停地下跌就促使虧損變多;另外,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補救,它本來就不該為第二次錯誤買單,爭取一次性做對,請勿連續犯錯誤。無論如何,股票買賣的時機非常重要!有的朋友買股票,經常碰到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情況,還以為是自己運氣不好…………其實只是缺少這個買賣時機捕捉神器,能讓你提前知道買賣時機,不錯過上漲機會:【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⑦ 股票補倉後成本價怎樣計算
不少一部分投資者都有過虧錢,也會為了降低虧損而進行補倉的行為,但是補倉時機適當嗎,什麼時候補倉才合適呢,補倉後的成本該如何計算呢,下面的時間就跟大夥詳細說說。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補倉與加倉
補倉說的意思是買入的股票價格有下跌的情況發生從而導致對套牢,為了將該股的成本價格攤低一些,而進行繼續買入該股的行為。股票假如被套牢了,可以通過補倉的方式使其成本降低,但若是股價沒有停止下跌,那麼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損失。補倉作為一種被套牢之後使用的被動應變策略,但是想解套的話,它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在特定的情況下是最合適的方法。
從別的方面,補倉與加倉是不同的,加倉說的是由於連續看好某隻股票,就在該股票上漲的過程中一直追加買入的行為,兩者的環境是不相同的,補倉是下跌時進行買入操作的,加倉是在上漲時買入操作的。
二、補倉成本
這是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依照補倉1次為例):
補倉後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補倉後成本均價=(前期每股均價*前期所購股票數量+補倉每股均價*補倉股票數量)/(前期股票數量+補倉股票數量)
不過這兩種方法都需要我們手動計算,當今最為尋常的炒股軟體、交易系統裡面都會有補倉成本計算器的,我們無需計算打開就可以看了。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補倉時機
補倉需要抓住機會,還要抓住機遇,盡量一次就成功。值得留心的是對於手裡一路下跌的弱勢股是不能隨意補倉的。所謂弱勢股就是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的股票。這種股票的價格特別容易下跌,補倉的話可能會有很大的損失。假設被定為弱勢股,那麼對補倉應該謹慎考慮。我們補倉操作的目的是盡快將套牢的資金解套出來,而不是為了進一步套牢資金,那麼就在,不能確認補倉之後股市會走強的前提下在所謂的低位補倉,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只能保證手中持股為強勢股時,敢於不斷對強勢股補倉才是資金增多、收益增強成功的保證。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1、大盤未企穩不補。大盤在下跌趨勢中或還沒有任何企穩跡象中都不建議補倉,大盤指的就是個股的晴雨表,大盤下跌很多個股都會下跌,目前這個時候補倉是有危險性的。自然在熊市轉折期明顯底部就看得出使補倉利潤實現最大化完全是可以的。
2、上漲趨勢中可以補倉。在上漲過程中你在階段頂部中買進股票但發現虧損,出現回調後可以進行補倉。
3、暴漲過的黑馬股不補。如果說前期有過一輪暴漲的,一般而言回調幅度大,下跌周期長,底部在哪裡都看不見。
4、弱勢股不補。補倉有什麼樣的目的?那就是是希望用後來補倉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的損失,如果想為了補倉而補倉那就大錯特錯了,決定要補倉之後就補強勢股。
5、把握補倉時機,力求一次成功。千萬不要想著去分段補倉、逐級補倉。首先,我們手裡本來就沒什麼資金,想做到多次補倉的難度比較大。補倉之後就會增加持倉資金,倘若股價一直下跌了就會加大賠本;第二個就是,補倉降低了前一次錯誤造成的損失,它的存在本來就不是為了繼續第二次錯誤,要做就在第一次做好,切莫持續犯錯誤。無論如何,股票買賣的時機非常重要!有的朋友買股票,經常碰到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情況,還以為是自己運氣不好…………其實只是缺少這個買賣時機捕捉神器,能讓你提前知道買賣時機,不錯過上漲機會:【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⑧ 請問股票加倉以後在把原來的賣出去成本怎麼算
補倉後的成本價=(首次買入的總成本+補倉的總成本)÷持有的股票總量。
股票上漲的時加倉會導致成本升高的,抬高成本的同時,也能獲得更好的收益。就是說加倉後,持有量越多,手裡的籌碼就越多,賺的就越多,即使成本增加了。
一般來說,在股價下跌後買入叫做補倉,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因此股價下跌表示投資者此時賬戶的成本價高於股票現價,因此下跌後買入的成本就比此前買入的成本低,因此補倉後成本會降低。
比如說:投資者在10元的時候買了1千股股票,假設股票價格下跌到8元的時候補倉1000股,那麼此時的成本就為(10+8)÷2=9元,其中這9元沒有計入手續費。因此補倉後的成本價投資者不需要自己去計算,當投資者補倉買入後,系統會自動將成本價統計出來,並且成本價剔除了手續費。
拓展資料:
股票加倉了為什麼成本高了?
加倉,指因持續看好某隻股票,而在該股票價格下降或上升的過程中繼續追加買入的行為。加倉是投資的一種技巧,是工具。加倉是在原有股的基礎上再買入這只藍籌股,藍籌股就是業績優良、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知名度大的公司的股票。股票加倉後成本變高,是因為加倉的價格比持倉成本價高。比如說:投資者此前用10元的價格買進了100股;當股價上漲到10.5元的時候加倉了100股,那麼此時的成本價就會變成(10+10.5)÷2=10.25元(未計入手續費),如果有加上手續費,那麼持倉成本會高於10.25元。反之,如果有投資者以10元的價格買入,而股價跌至9元了,那麼此時補倉就能攤薄成本。
⑨ 股票加倉的成本價怎樣計算
股票加倉後成本價的計算方法是補倉需n股 = [補倉後股票的價格×(第一次買股數 + 補倉時買股數)-(第一次買入股票的成本價 × 第一次買股數量)]÷補倉時所買股票的成本價。
1、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同時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2、例子:(不計稅費)
第一次買入=5.00*5000=25000元 成本價5/股;
第二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5000*2)=4.50/股;
第一次賣給=4.60*5000=23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5000)=4.40/股;
第三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20000)/(5000*2)=4.20/股;
拓展資料:
1、滿倉:就是把你所有的資金都買了基金,就像倉庫滿了一樣。大額資金投入的叫大戶,更大的叫莊家;小額資金投入的叫散戶,更小的叫小小散戶。
2、半倉:即用一半的資金買入基金,帳戶上還留有一半的現金。如果是用70%的資金叫7成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