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被焦慮症折磨成什麼樣子了
我患焦慮好幾年了,這幾年一有功夫就跑醫院去檢查,到那都先按心臟病處理,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造影、平板運動試驗、二十四小時動態心電圖……反正能和心臟扯上關系的幾乎都做了,然而結果無一例外都是四個字:「沒有問題」。加上吃葯、食宿費等等確實花了不少冤枉錢。說實話,焦慮症這病太可怕了,一但黏上就不容易治癒。我現在都算得上半個廢人了,稍微活動活動就心慌氣短,胸悶頭暈!我不敢一個人開車上高速,就怕走到半道上急性焦慮突然發作,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常常是走到一半就不自覺地心慌難受,然後就使勁自我安慰,才會慢慢得以緩解。嚴重的時候我不敢一個人入廁,不敢一個人睡覺,手裡時刻都拿著手機,真害怕犯病的時候聯系不到親屬而發生危險。
我在犯病之前還算健康,性格也比較開朗,就是過度熬夜、勞累,再加上那一段時間因為感情問題情緒波動比較大,終於有一天早上,突然心慌頭暈站立不穩,急忙打車去醫院檢查,大夫一看心電圖說我有輕度心肌缺血,可能是心臟病。我一聽大夫的診斷就慌了,接下來就四處求醫,中醫西醫看了很多個,中葯西葯吃了一大堆,可就是沒啥效果,到了犯病的時候一樣犯病,而且越來越嚴重,有一次我還叫了120,可是還沒有到了醫院就又好了。終於有大夫說我這種情況可能是焦慮症,於是我去了蘭大一院心理衛生科,答卷測試後被診斷為「中度焦慮」,於是又吃各種治療焦慮的葯物。然而收效甚微,我至今還是有很嚴重的軀體症狀,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Ⅱ 現代社會,為什麼人們如此「焦慮」
現在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沒有以前那種慢節奏和舒適感。而且總感覺現代社會的人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心平氣靜,身上多了一種浮躁的感覺,內心多了一些焦慮。
第一壓力大。現在社會人之所以這么焦慮,可能是由於壓力太大的原因,很多人無論是在工作或者是生活中都有巨大的壓力。
所以現在的人的內心並沒有那麼單純,而且思想復雜了以後內心的焦慮也就更多了。
Ⅲ 浮躁社會里年輕人焦慮的本質是什麼
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個人覺得年輕人焦慮的本質就是不能踏踏實實的做一件事,知道看到了別人的成功,沒看到別人成功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在加上現在這個社會壓在年強人的擔子太重了。所以才會這樣。
Ⅳ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工資很高,卻還是容易在生活中焦慮呢
其實工資的高低還是得看那個人到底身處於什麼樣的地方,如果說你在一個三線的小縣城,那麼你一個月拿個七八千塊錢也算是比較高的工資了,你攢個幾年買一套房子是不成問題的,而且還房貸也非常的輕松。但是你在北上廣即便拿兩三萬一個月,你依然會活得非常的累,活得非常的焦慮,所以你看一個人的工資高要看他生活在什麼樣的地方,有些人可能你覺得他的工資高,但是他的工資根本不夠花,所以才會變得非常的焦慮。我認為一個人在生活中一直都要保持一定的焦慮,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一直都安於現狀,貪圖享樂的話,他的人生是不會精彩的,所以一個人一定要有危機感,無論現在身處什麼樣的狀態都要有一顆上進心。所以適度焦慮我覺得是正常的,但是一個人不能夠太過的焦慮,焦慮其實可能幫助你成長也可能毀掉你,所以有些有錢人他們的焦慮其實並不是一種不好的狀態,而是他們居安思危的表現。
Ⅳ 現代人為什麼焦慮,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現代人焦慮與恐懼的罪惡根源是:「少數先富、兩極分化」。無欲無求才不會焦慮,勉強能做到無欲無求、採菊東籬的是為人之祖一輩的人;其他人很難做到,生活壓力大,生存成本高,沒房沒車誰願跟你一起結婚?累死累活攢夠一套房,卻發現已經過了適婚年齡。
Ⅵ 養娃焦慮越來越多,焦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俗話有說,生兒易養兒難,言下之意就是生出一個孩子很容易,但是要養育孩子成人卻是碰到不少的困難。特別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大眾對育兒的要求越來越高,標准也是在與時俱進,加上現如今的社會生活壓力過大,許多父母在養兒育兒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產生焦慮感,其中這背後的原因也是引發人深思。
究竟是何原因會讓許多父母在育兒養兒的過程當中產生如此多的焦慮感呢?
孩子教育問題的影響畢竟現如今要把一個孩子養育成人可真不容易,拋開傳統的衣食住行不說,現在的家庭也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培養問題,很多家長都在教育支出投入了很多心血,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後在起跑線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奮發爭氣,但是現實卻是不完美的,過度的期望就往往會有失落感伴隨而來,因為父母的付出並沒有收獲到他們所需要的期待,難免會形成心理落差,在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態之下,難免會形成焦慮感。
其實在養兒育兒的道路上面,確實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所以作為父母的應當要學會及時處理自己的情緒,雙方應當好好溝通協調,在養兒育兒道路上面共同出,保持一致的步調,慢慢化解生活當中的焦慮感。
Ⅶ 我國焦慮障礙患病率近5%,為何越來越多的人如此焦慮
為什麼焦慮的人越來越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感開始在社交圈裡蔓延。到後來,其實焦慮一直伴隨著我,只是更多地會表現為不安、煩躁、浮躁等等,有人說,現在是全民焦慮的時代。也許說得有點誇張,但焦慮的人,真的不少。上學的時候,為讀書發愁,擔心自己成績不好,沒有高學歷,以後就無法混入上層社會;工作的時候,擔心賺錢太少,又找不到好工作,沒錢沒房,愛情都不會光顧你;退休的時候,人老了,還擔心身體不夠健康,沒有好好享受最美的「夕陽」,奮鬥了一輩子,最終老無所依。
當今社會競爭大,我們很容易產生壓力,從而產生很多心理上的毛病,比方說抑鬱症,拖延症,更為普遍的是焦慮症。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況產生嚴重的焦慮,《增廣賢文》里有兩句話,說的很有道理,第一句話: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第二句話思慮之害甚於酒色,第一句話的意思,你都活不到一百歲,可是卻焦慮一千年才會發生的事情,第二句話的意思,你整天想,整天焦慮給你帶來的危害,甚至大於酒色給你帶來的侵害。前一句講的是焦慮荒誕性,後一句講的是焦慮嚴重的後果。
有一種現象叫焦慮空,意思是你焦慮的事情不可能發生,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焦慮的事情根本無解,另外一種情況叫空焦慮,意思是只是焦慮沒有實際行動,在焦慮中無法自拔。實際行動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解決焦慮,第二即使無法解決問題,也可以轉移你的焦慮方向,所以我們要學會去緩解焦慮情緒。
Ⅷ 為什麼足夠拚命還是很焦慮明白哪些能力陷阱,焦慮才能變成動力呢
焦慮是這個時代特有的特徵,在這個物價飛漲,房價飛漲的時代,人們總是不能滿足自己的所有慾望,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能從各個方面感到焦慮的到來。焦慮是時代賦予人們的氣質,有人因為工作而焦慮,有人因為沒有存在感而焦慮,有人因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而焦慮,有人還因為沒有達到自我設定的目標而焦慮……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焦慮的狀態卻是出奇的一致,更像是大家都處在焦慮的周邊,不斷從邊緣吸引到焦慮的中心,直到症狀爆發或不斷加重才得以體會。
上學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拿自己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提並論,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趕不上人家成績的一半,人家不用上補習班,光是靠著上課聽講就能靠全班第一。
等到走出學校的大門,畢業就失業的焦慮,迷茫不知所措的焦慮,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的焦慮重重包圍著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相對還不錯的工作,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在地鐵上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了名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這樣的文章,心裡對比著月薪5000的自己,看到如此直接戳進內心標題,總會想著點進去看看。看文章的時候,每時每刻都覺得文章的寫的每一個地方都是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文章里的主人公活成了大家想要的樣子,但是現實的自己因為生活成本的上升,預期收入難以實現質的增長,房子的和車子越來越成為很多人心中婚姻的附屬品和必需品,讓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焦慮。
三、明白工作和能力的區別
對於多數人來講,每個人的工作的大部分甚至工作的全部,都是自己會的技能,而且是孰能生巧的技能。這就意味著自己工作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真正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工作內容,其實少之又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在多數情況下,你的加班只是因為工作量的問題,不是工作能力的問題,而你自己覺得只要是付出就應該得到回報,這就是焦慮產生的來源之一。千萬別把加班當作是提升自己硬實力的必然過程,因為你每天做的都是你自己會的,從本質上講,你拚命加班工作,只是為了能養活自己。
清晰自己的定位,放棄無效努力,比自以為是的欺騙來得有更有效,更能改變自己的職業發展。
Ⅸ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活得很焦慮
因為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太大
生活成本很高
房子車子工作壓力
哪一樣都讓普通人覺得壓力山大
Ⅹ 90%的年輕人喜歡裸辭,看似低成本的裸辭,為何換來的是高成本的焦慮呢
職場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上職場找工作,開啟一段新的旅程,90後成為職場的主力軍,70,80後慢慢黯然失色。在這群年輕的就業群體當中,越來越多人展現出了和70,80後截然不同的求職就業觀,更多的人開始追求真正自己內心所喜愛的東西,工資,待遇,環境等等在這群年輕人的擇業觀中,並不是影響就業選擇最大的權重。「裸辭」這個詞也在他們中間開始盛行開來,一方面折射出了人們職業理念的變遷,為了內心所愛而就業,但是追求所愛雖好,裸辭背後的成本和風險也並不是人人都能承受。
一旦裸辭的時間過長,一方面對於個人能力的提升是一種懈怠,另一方面自己的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同時對於職場和工作的接受和抗壓能力也會越來越差。人就是這樣,一旦在安逸穩定的環境下待久了,不僅會喪失原來的技能,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會變差。裸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就業觀念的進步,但是沖動之下的裸辭欠缺幾分理性和思考,多數人還是得回歸工作和職場,還是得靠自己的工作生活,沖動裸辭的背後,是多數年輕人對於職業規劃的不清晰,只看錶面,以及對於自身價值的認知不清晰。在裸辭的道路上不宜越走越遠,在辭職之前想好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會做什麼,比追求裸辭那一瞬間的痛快付出的代價和風險要低很多,了解自己是裸辭之前自己要做的很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