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氫能源汽車監測系統成本
摘要 一)、制氫成本
⑵ 氫能源面臨的問題
1.制備困難,導致成本很高,現在就是沒有便宜的制氫方法
2.存儲困難,這是因為沒有好的吸附材料,而要將氫壓縮為液態條件太苛刻
3.危險性高
⑶ 若將氫氣作為能源被廣泛應用,目前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毫無疑問,在眾多新能源中,氫能是21世紀最理想的能源,無環境污染、燃燒所釋放出的高能量、以及制氫原料(水等)豐富。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在我們依然使用高污染的石化能源,原因在於目前氫能技術上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氫環節。想要利用氫能,首先得製造出氫氣。目前工業上生產氫氣的方法有很多,如煤或焦炭的水煤氣法、渣油或重油的部分氧化法、輕烴水蒸氣轉化法、煉廠富氫氣體凈化分離法、甲醇為原料蒸汽重整法以及電解水法等。其中以 輕烴水蒸氣轉化法最為成熟、廉價。但是即便如此想要滿足大規模的生產生活的需要,還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制氫過程中需要除雜,例如硫,氯等,又增加了成本。(利益至上)
2.儲備環節。氫氣雖然可以變成液體裝在特製的鋼瓶里,但是,液態氫的沸點很低,常溫下的蒸汽壓力又很大,貯存使用很不安全,因而在一般動力設備上很難推廣應用。(方便之上)
3.安全環節。靜電,火災。。。。。。(你懂的)。(安全至上)
總而言之,氫能利用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目前許多國家都在做這方面的研究。科學家在水中放入催化劑,在陽光照射下,催化劑便能激發光化學反應,把水分解成氫和氧。例如,二氧化鈦和某些含釕的化合物,就是較適用的光水解催化劑。如果能找到更有效的催化劑,相信氫能利用會很快實現。在存儲上,有科學家 發現了鈦、鈮、鎂、鋯、鑭等金屬和它們的合金,能像海綿吸水一樣將氫貯存起來,形成貯氫金屬,而且還可根據需要隨時將氫釋放出來。【未來總是美好的╮( ̄▽  ̄)╭】
⑷ 氫能自行車、無人機等場景,燃料電池輕量級應用如何破局
近日,常州市安泰創明研究院推出了一款氫燃料電池自行車,該車採用低壓固態儲氫方式,具有續航長、安全性高的特點。這是近年來國內繼永安行之後推出的又一燃料電池自行車(見《永安行氫能自行車投放市場,共享模式能否助力氫能應用商業化?》),顯示越來越多燃料電池廠商開始探索小功率燃料電池的應用。
有純電動汽車產業金玉在前,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和重卡成為目前市場關注的特點。對比系統功率動輒數十甚至上百KW的汽車產品,只有數KW甚至數百W的燃料電池自行車只能稱之為「輕量級」選手。
在汽車領域進行產品推廣往往需要大量的政府、企業和資金資源,獲得這些資源對於部分中小企業並非易事。曾有廠商向氫雲鏈說:「汽車市場是大玩家的舞台,中小企業往往沒有那些資源。而且從銷量的角度考慮,也許從消費市場切入會更容易。」
對比汽車等重量級應用領域,自行車、移動電源等輕量級應用有貼近消費者、單價低、數量大、市場規模大等特點,更加接近普通消費市場。
從消費領域進行燃料電池推廣,能夠讓廣大消費者更加直接地接觸氫能產品,並有利於快速上量從而降低成本。因此眾多燃料電池廠商在消費領域推廣輕量級燃料電池應用不失為一種好的探索模式。
佳華利道低壓儲氫公交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氫能如今發展的態勢如何,氫能的發展方向都有哪些
隨著世界范圍內對綠色經濟發展重視程度的提升,氫能源的需求和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氫能源產業下游應用場景主要可以分為:工業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建築領域、電力領域四個領域。
目前,我國主要氫能源主要的應用領域為工業領域。根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顯示,到2060年,工業領域用氫依舊占氫能源應用主導地位。
工業領域為我國主要氫能源應用領域
氫能源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製取的。氫能源作為一種高效、清潔、可持續的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被譽為21世紀的新能源。隨著世界范圍內對綠色經濟發展重視程度的提升,氫能源的需求和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氫能源產業下游應用場景主要可以分為:工業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建築領域、電力領域四個領域。涉及到除了傳統石化工業應用如合成氨、石油與煤炭深加工外,還包括燃料電池汽車、建築、發電等方面的應用。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氫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多項政策協助2020年氫燃料汽車打破瓶頸
在車市下行的壓力下,被稱為「終極能源」的氫燃料汽車的銷量呈現逆勢上揚。2020年,隨著政策的落地和技術的進步,氫燃料汽車市場有望繼續成為中國車市的一抹亮色。
近日,國家統計部在其印發的最新版《能源統計報表制度》(下稱《制度》)中,首度將氫氣與煤炭、天然氣、原油、電力、生物燃料等納入2020年能源統計。
《制度》要求各地地方政府及相關企業、機構應當將包括氫氣在內能源的「購進、消費與庫存」及「加工轉換與回收利用」情況進行統計及上報,而通過這兩張表就可以計算出一個企業的綜合能源消費量,為各級政府和部門制定方針、政策,編制能源計劃,對能源經濟活動和能源方針、政策、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提供數據支撐,同時該統計也將成為中央政府針對地方及企業層面進行能源考核的重要依據。
據統計數據顯示,豐田持有的氫燃料電池專利技術高達10700餘個,若算上電裝等「豐田系」的控股企業,豐田幾乎壟斷了全球近50%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專利。
現代作為全球最早布局氫燃料乘用汽車商業化的車企,業界認為其專利總數雖然少於豐田,但是在燃料電池電堆、膜電極、儲氫等核心技術領域擁有技術優勢。根據韓國汽車產業協會的統計數據,現代旗下氫燃料電池汽車今年的累計全球銷量預計為3666輛,或將超過豐田成為年度第一。按照現代此前發布的「戰略2025」顯示,其202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將達到11萬輛,並提出在除了汽車以外的交通、儲能及能源再利用等層面打造「氫社會」。
目前,雖然大連化物所、清華大學、華南理工等國內科研機構在氫燃料汽車的質子交換膜、催化劑、氣體擴散層等核心技術有所突破,但其面臨成本較高及質量不穩定,難以達到量產條件的問題。歐陽明高指出,我國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車,而是氫能的製取、儲運、車載儲存以及加氫站等產業鏈的經濟性及協同效應。
此外,成本也成為阻礙氫燃料汽車推廣的重要問題。目前,電堆占氫燃料電池系統總成本25%以上,而其核心材料幾乎全部依賴國外廠家;在催化劑領域,國內車企的消耗量是競爭車企3~5倍,且催化劑仍依賴於海外企業。
根據日本豐田的技術路線圖,其預計2025年轎車燃料電池及儲氫瓶的合計成本為5萬元人民幣左右,加氫成本80-90元/kg,而500Km續航的純電動的動力電池成本將下降4萬元以下,氫燃料汽車的百公里運營成本遠高於燃油車及純電車,而且這還是樂觀的預測。
目前,國內的氫燃料車側重商用車,在乘用車方面與日韓差距較大,而且加氫站也受限於盈利情況,大多數源於政府投資,極少來自民間及市場推動。
明天氫能董事長王朝雲在接受第一汽車頻道等媒體的采訪時也表示,作為一項新興且擁有研發潛力的技術,需要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主機廠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技術商用化過程中的難題,才能夠推進「氫社會」的到來。
歐陽明高也認為,為了要讓2020年以後的氫燃料汽車真正迎來增長期,出路在於創新與應用,並指出今後五年經過國產化及技術創新,質子交換膜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有望再次下降一半。此外,應當通過優先發展起步較晚的商用車,逐步降低氫燃料電池和加氫成本,同時考慮到汽車的投資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因此從現在開始加快加氫站配套設施建設,占據技術優勢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氫燃料電池汽車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其量產成本就會快速下降,而中國恰恰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就為中國汽車品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歐陽明高表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氫能商業應用中的問題有哪些
氫能在大規模的商業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
(1)如何降低制氫成本。因為氫是一種二次能源,它的製取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目前制氫效率很低,因此尋求大規模的廉價的制氫技術是各國科學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2)如何解決氫的安全儲存和運輸問題。由於氫易汽化、著火或爆炸,因此如何妥善解決氫能的儲存和運輸問題也就成為開發氫能的關鍵所在。
⑻ 氫能利用形式都有什麼
氫能利用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交通
近年來,我國政府給予了大量補貼和優惠政策,鼓勵燃料電池車的發展。目前國內商用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2000~3000輛,其中有1000輛在運行。由全球環境基金(GEF)、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F)和我國科技部(MOST)支持的「中國燃料電池公共汽車商業化示範項目」自2003年起已陸續開展三期。全國已有十幾個城市開通了燃料電池公共汽車示範線。
二、發電
可再生能源發電目前在我國所有電力供應中佔比雖不大,但隨著人們對環保的重視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即將投用。然而,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的一大弊端是不穩定,需要配備電廠,目前以煤電作為補充較為普遍。未來煤電比例將會越來越低,以氫能燃氣輪機發電來彌補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成為一種解決方案。
三、建築的熱電聯供
建築供熱是氫能利用的重要方向,未來建築供熱用氫佔比將大於發電用氫。
四、高質量的熱源
主要用於藍寶石、單晶硅、特種鋼等的生產。
五、基本化工原料
除了傳統用途,如製造合成氨、石油加氫精製之外,一些新的利用方向值得關注。例如,在減排CO2方面,可以利用現場生成的CO2,以及富CO2氣體,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並進一步向化學鏈下游發展。
⑼ 氫能企業盈利到底難在哪
1、氫燃料電池企業億華通發布2021年三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89.49%,凈利潤虧損7203.11萬元。綜合對與億華通此前的財報相比,可以發現,雖然公司營收呈現增長趨勢,但業績持續虧損。
4、氫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3-5年盈利能力將逐步提升。 事實上,氫能的發展正在得到各級政策的支持。8月,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近期由財政部發布的2030年通知國務院此前的碳達峰行動計劃涉及氫能11個地方,包括利用氫能助力工業領域碳達峰、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氫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金,最近公開說氫被用作在能源利用方面,替代電力、化工、冶金、材料、建築和民生等傳統大型行業使用的化石能源,將有助於產生大規模的碳減排效果,前景廣闊。億華通等氫能源企業盈利難的背後,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商業化進程緩慢。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汽車行業產銷情況,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完成產銷量分別為256.6萬輛和254.2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40輛和953輛,同比分別增長45.3%和44.8%。與百萬輛新能源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慘淡。
5、上海燃料電池戰略研究部高級經理吳家義表示:「西氫東輸需要通過液氫和管道輸氫等方式解決,急需國家層面的投資建設。」汽車商業化推廣中心,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化工產業也可轉移至綠色制氫區,助力高效儲運體系建設。吳家義認為,目前加氫站的滯後問題得到了緩解。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巨頭介入,但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一方面高,另一方面未完成運營成本也非常高,導致投資回報周期長。 要通過加快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提高氫價差和日加註率。薇薇樂觀地預測,盈利困難是暫時的,在所有產業發展初期都會遇到。 他認為,隨著政策的支持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氫能的產業化速度和商業化進程將會加快繼續加速。
⑽ 3400億光伏龍頭隆基入局氫能,將會解決哪些問題
氫氣分布廣,來源多樣,燃燒發熱值高,燃燒產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凈地能源,光伏龍頭隆基入局氫能,將極大地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和環境污染情況,有效解決消納問題等可再生能源地發展瓶頸,還可有效解決制氫成本高和綠色生產地問題。
第一、改善能源結構。目前全球使用地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電等,這些都是不可再生資源,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通過這么多年的開采,資源已經呈緊張趨勢,尤其是煤、石油這些都是目前市面上最主要地兩種能源,而且開發時間較其他能源早,尋早新的可再生能源已迫在眉睫,光伏入局氫能將極大地改善全球能源緊張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