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財務sap系統是什麼
屬於SAP公司推出的一款以財務為核心,整合業務流程和數據的管理系統。SAP也是ERP的代名詞,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和協同化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第二大雲公司。全球大約77%的交易收入都與SAP系統有關。SAP系統包含FI財務會計、TR財務管理、EC企業控制、MM物料管理、PS專案管理、HR人力資源管理等模塊,同時具有支持多種語言、國際標准、人機交互、配備集成軟體等功能。
SAP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它為26個行業提供融合了各行業「最佳業務實踐」的行業解決方案,這些行業包括汽車、金融服務、消費品、工程與建築、醫療衛生、高等教育、高科技、媒體、石油與天然氣、醫葯、公用事業、電信、電力及公共設施等。SAP在每個行業都有行業解決方案圖,充分展示各行業特殊業務處理要求,並將其繪制入SAP解決方案和合作夥伴補充方案中,完成包括基於網路的「端到端」的業務流程。
SAP的核心業務是銷售其研發的商業軟體解決方案及其服務的用戶許可證。SAP解決方案包括標准商業軟體及技術以及行業特定應用,主要用途是幫助企業建立或改進其業務流程,幫助企業的運營更為高效靈活,並不斷為該企業產生新的價值。
B. [求助]初級成本要素和次級成本要素怎麼區分
如下:
1.初級成本要素源於會計科目表。初級成本要素:每一個初級成本要素都對應一個總賬損益類賬戶輸入源自於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所有損益類賬戶的財務數據都要通過初級成本要素輸入到成本中心。
2.次級成本要素是會計科目表中所沒有的,只會在管理會計中使用,一般用於費用分攤和作業的結轉。每一個次級成本要素都只在CO內部起作用而不影響FI過賬,主要用於成本分配,結轉中使用。次級成本要素有多種類型,其中一種次級成本要素會與作業類型相聯系,另外一種用於作業分攤。
在SAP系統中,成本要素是用於記錄不同類型的費用,分為以下兩類:
一.初級成本要素,它們實質上就是財務會計中的損益類科目。
二.次級成本要素,它們可以用來描述管理會計內部各成本對象間成本流轉時的成本性質。
C. 成本三要素和四要素的區別
主要區別如下:
1、屬於不同生產成本:
三要素屬於相關成本,包括現金形式、 反映與先前成本的變化、影響未來現金流。
四要素屬於工業企業生產成本:原材料、燃料、工資及附加費、折舊費。
2、要素組成數量不同:
成本三要素中只包含三種成本要素,而成本四要素比三要素多一種成本要素。
3、分類不同:
成本要素是成本中費用的經濟用途或費用的經濟性質所作的一種分類,用以分析在各個時期各種生產費用支出的多少。成本三要素中是將成本中費用的經濟用途或費用的經濟性質分成了三種要素,而四要素是將成本中費用的經濟用途或費用的經濟性質分成了四種要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要素
網路-成本
D. 在SAP中如何理解「成本對象」和「輔助核算」
成本對象和輔助核算的區別,系統中永遠只有一個實際過帳的成本對象, 當存在多個成本對象時,系統預先設置了一個優先順序,最典型的,如果某費用同時計入成本中心和內部訂單,如果內部訂單是實際的,則成本中心為統計過帳,如果 內部是統計性的,則成本中心實際過帳,這樣的最大好出是費用結算非常方便,例如成本中心的實際費用可以非常方便結轉到其它成本中心。
E. 成本要素有哪些
工業企業生產成本要素一般分為原材料、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購入的燃料、工資及附加費和附加費折舊費。
成本要素是按成本中費用的經濟用途或費用的經濟性質所作的一種分類。用以分析在各個時期各種生產費用支出的多少。
工業企業生產成本要素一般分為:
原材料:指生產耗用由外部購入的原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和其他材料。
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購入的燃料。
工資及附加費:支付給工人和職員的工資和附加費。
折舊費:指提取各項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
在SAP系統中,成本要素是用於記錄不同類型的費用,分為以下兩類:
一.初級成本要素,它們實質上就是財務會計中的損益類科目。
二.次級成本要素,它們可以用來描述管理會計內部各成本對象間成本流轉時的成本性質。
F. SAP中CO子模塊「成本要素會計」是做什麼詳細用的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雖然你摳得一分不給。
成本要素是co的一個組件之一,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只有與成本對象搭配起來才能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常見的成本對象有成本中心、獲利能力段、內部訂單、wbs等。
成本要素又分為初級成本素和次級成本要素。
初級成本要素按類型又分為
1
初級成本/成本降低產生的利潤
3
每種附加費的應計/遞延
4
每種債務的應計/遞延=實際
11
收入
12
銷售扣除
22
外部結算
常用的類型是1和11。
次級成本要素按類型分為
21
內部結算
31
訂單/項目結果分析
41
間接費用率
42
分攤
43
內部作業分配
50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銷售收入
51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其他收入
52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成本
61
收入值
常用的類型為42.
通常損益類科目與初級成本要素是一一對應的,所以在系統中科目表的設定中ob13中有個選項「成本控制集成-手工創建成本要素、自動創建成本要素」。如果選中自動創建成本要素,那麼你在fs00創建損益類科目時會自動創建同編碼的初級成本要素。
當然,資產負債表類的科目也可以創建成本要素,對應的類型只能為90類型,這時成本要素的概念就類似於輔助核算的功能了,因為成本要素一定要搭配一個成本中心的嘛。
次級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一點點不好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成本要素的儲水池。初級成本要素的發生值被傳到次級成本要素這個大池子中,只是為了便於後續的分攤。
舉例來說,你們公司的食堂中發生了食材費,電費,水費,人工費,清潔費等,這些都是初級成本要素,它們都可以通過f-02記賬,可是你們老闆不想關心那麼多的費用,只想知道食堂到底生了多少費用,這個「食堂費用」就是收集起各個「初級成本要素」的次級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的值來源可以通過fi過賬,也可以通過mm、sd、hr、ps、pm、pp等其它模塊,它們在co模塊中占據了最至關重要的地位。
G. 成本要素的SAP系統CO中的定義
成本要素的SAP系統CO中的定義:
CO 管理會計:公司管理系統中規劃與控制工具的完整體系,具有統一的報表系統,協調公司內部處理業務的內容和過程。
SAP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它為20多個行業提供融合了各行業「最佳業務實踐」的行業解決方案,這些行業包括汽車、金融服務、消費品、工程與建築、醫療衛生、高等教育、高科技、媒體、石油與天然氣、醫葯、公用事業、電信、電力及公共設施等。SAP在每個行業都有行業解決方案圖,充分展示各行業特殊業務處理要求,並將其繪制入SAP解決方案和合作夥伴補充方案中,完成包括基於網路的「端到端」的業務流程。
功能性:R/3以模塊化的形式提供了一整套業務措施,其中的模塊囊括了全部所需要的業務功能並把用戶與技術性應用軟體相聯而形成一個總括的系統,用於公司或企業戰略上和運用上的管理。
集成化:R/3把邏輯上聯的部分連接在一起。重復工作和多餘數據被完全取消,規程被優化,集成化的業務處理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操作。
靈活性:R/3系統中方便的裁剪方法使之具有靈活的適應性,從而能滿足各種用戶的需要和特定行業的要求。R/3還配備有適當的界面來集成用戶自己的軟體或外來的軟體。
H. 生產成本三要素
是按成本中費用的經濟用途或費用的經濟性質所作的一種分類。用以分析在各個時期各種生產費用支出的多少。
1、工業企業生產成本要素一般分為
(1)原材料:指生產耗用由外部購入的原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和其他材料。
(2)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購入的燃料。
(3)工資及附加費:指付給工人和職員的工資和附加費。
(4)折舊費:指提取各項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
2、在SAP系統中,成本要素是用於記錄不同類型的費用,分為以下兩類:
一.初級成本要素,它們實質上就是財務會計中的損益類科目。
二.次級成本要素,它們可以用來描述管理會計內部各成本對象間成本流轉時的成本性質。
I. 如何合理規劃SAP中的成本要素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雖然你摳得一分不給。
成本要素是CO的一個組件之一,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只有與成本對象搭配起來才能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常見的成本對象有成本中心、獲利能力段、內部訂單、WBS等。
成本要素又分為初級成本素和次級成本要素。
初級成本要素按類型又分為
1 初級成本/成本降低產生的利潤
3 每種附加費的應計/遞延
4 每種債務的應計/遞延=實際
11 收入
12 銷售扣除
22 外部結算
常用的類型是1和11。
次級成本要素按類型分為
21 內部結算
31 訂單/項目結果分析
41 間接費用率
42 分攤
43 內部作業分配
50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銷售收入
51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其他收入
52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成本
61 收入值
常用的類型為42.
通常損益類科目與初級成本要素是一一對應的,所以在系統中科目表的設定中OB13中有個選項「成本控制集成-手工創建成本要素、自動創建成本要素」。如果選中自動創建成本要素,那麼你在FS00創建損益類科目時會自動創建同編碼的初級成本要素。
當然,資產負債表類的科目也可以創建成本要素,對應的類型只能為90類型,這時成本要素的概念就類似於輔助核算的功能了,因為成本要素一定要搭配一個成本中心的嘛。
次級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一點點不好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成本要素的儲水池。初級成本要素的發生值被傳到次級成本要素這個大池子中,只是為了便於後續的分攤。 舉例來說,你們公司的食堂中發生了食材費,電費,水費,人工費,清潔費等,這些都是初級成本要素,它們都可以通過F-02記賬,可是你們老闆不想關心那麼多的費用,只想知道食堂到底生了多少費用,這個「食堂費用」就是收集起各個「初級成本要素」的次級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的值來源可以通過FI過賬,也可以通過MM、SD、HR、PS、PM、PP等其它模塊,它們在CO模塊中占據了最至關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