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真正的自律
所謂自律,就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律,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格力量,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自律的來源有的人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父親是退伍軍人,從小對他嚴格要求,讓他不在家的牆上亂塗亂畫,讓他從哪裡拿的東西還放回原處,讓他堅持每天跑步等等。
久而久之,這些小細節對他影響根深蒂固,讓他成年後有了自律心態。除此,還有的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是自己想要自律,這種人一般內心比較自信強大,那麼,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自律?坦白講,並不是得!用二八定律來解釋,僅僅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做到,大部分人都算不上自律,甚至是假自律。
關於自律,有的人只是嘴上說說,說我今天要改變,明天開始堅持什麼什麼,但最後都放棄了。在現實生活中,你如果有留意,會發現在健身圈子裡,總有那麼一部分人群,是辦了健身卡,但卻從來沒去過幾次健身房,他們也有理由,不是太忙了,就是說健身一次太累了,沒興趣了。
擁有「病態人格」的人,難以自律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那些有「病態人格」的人,想要自律,其實很難做到。
病態人格是指一種異常的心理狀況,這類人格主要表現是在情感和意志活動障礙,對他人缺乏感情,且難以適應社會。表演型,迴避型,偏執型,依賴性等人格障礙,都屬於病態人格。
而且,病態人格身上常伴有焦慮,抑鬱,負能量,不自信,拖延症……常常把事情往最壞的方向考慮,所以,這類人,是不具備自律的基礎,因為心理狀態會導致行為上的偏差。
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律?
真正的自律,首先,你人格要素當中應具備合理、清晰的自我認知。其次就是要有計劃,有方向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復制別人的自律,看到別人那麼努力,我也應該努力,然後努力了一段時間,又因為堅持不下去而放棄了,繞了一圈,自己也不知道努力的是什麼,想要的又是什麼?最後,真正自律的人,是不會經常把自律掛嘴邊的,自律不是做給誰看的,能長期堅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不給自己找借口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律。
做到自律
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想要做到自律,你的心理和人格就必須是健康的,我之前說的病態人格,這類群體是難做到的,基本上可以說是告別自律了,像三分鍾熱度,拖延症,沒有責任心的人,建議先把這些缺點改掉再談自律。
要知道,自律是一種對自我肉體和慾望的挑戰,最耗費的,就是你個人意志力。想做到自律,一是先定個小目標,去做你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越級挑戰,也別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要懂得循序漸進,二是不要自我設限,不要有過度完美主義,走出舒適區,三是直面你的目標,然後把你的目標細分化,並為此不斷努力。
2. 大學生如何自律
自律是一個學生在學習生涯的自我約束,自律會讓一個學生有規劃,有方向,並且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學業。但是對於很大一部分學生而言,非常難做到自律。他們常常想著,沒關系,還有明天,就這樣一天拖一天,養成了拖延症。同時,自己的任務也沒有完成,往往是到了最後關頭,趕時間的完成了一份低質量的任務。所以大學生應該如何自律呢?
3. 任正非:自律永遠是最低成本的管理,感想
任正非是一手帶領華為走向世界的傳奇人物 他有一句名言 自律永遠是最低成本的管理 對於這句話 我的感想是
1 制度不可能完善到無懈可擊,流程只有與認真遵守的人相配合,才會取得較大的價值和貢獻。如果流程過於復雜,沉重的內部體系運轉不動,其實是管理高成本,客戶不可能為我們自己的高成本買單,最終只會以失敗告終。歷史上,很多世界級大公司倒閉,其實就是內部運作的極高成本,導致缺乏活力和競爭力,最後衰退。
2.自律永遠是管理的低成本,各級幹部應把自律作為終生的座右銘,使我們的流程管理更加簡潔、及時、准確。「促進自律,完善他律」形成一個良好的的內部場,以點帶面,讓大大小小的「火車頭」帶領二十多萬員工的「火車」跑起來,讓公司充滿活力和競爭力。敢於接受群眾監督,形成他律。二者相結合,形成正向、積極的的組織氛圍。
3.團結就是力量,是我們持續勝利的法寶。華為經營三十餘年,公司經營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大家多一些開放、妥協、灰度,就能更融洽一些。團結就是力量,這是過去、現在、將來應該踐行的保持持續勝利的法寶。
物質激勵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精神才是激發人性積極進取的最重要力量
具體操作中 我們應該.激發人性中積極進取的力量。古今中外所有做出成就的人,都是有精神的渴求,蘇格拉底、貝多芬、愛迪生、曹雪芹、喬布斯、梵高、達利……都是由責任和意識驅動的人生。物質激勵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使命和責任感牽引的動力是持久的,不斷強化的。
鼓勵團隊精神中的英雄行為。我們要為樂於奮斗的員工多創造一些機會,把那些有優勝結果的員工快速推上崗位,讓他們接受歷練與考驗,更快速的成長。實行了項目責任制,這不是我們的管理保守了,而是在內、外合規的條件下,鼓勵在集體主義下的個人主義更好地發揮。我們呼喚英雄,也要寬容英雄的一些過錯。英雄要更加自律,天降大任於斯人也。
4. 什麼是成本最低化原則如何理解這一原則
就是指進行任意投資時,從投資中獲得的一定收益所需要投入的最低成本。
一般來說在投資時,按照較高的性價比,以及回報率來說都是必須用資金成本最低原則的
5. 什麼是成本最低化原則如何理解這一原則
答:成本最低化原則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分析影 響各種降低成本的因素,制定可能實現的最低 成本目標,通過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實際執 行結果達到最低目標成本的要求。 在實行最低化成本原則時,首先,企業應注意 全面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在實際工作當 中,影響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都能 達到最佳狀態是最理想的結果。其次,企業要 研究合理的成本最低化程度。這包含兩方面的 意思,一是要從實際出發,二是要注意成本最 低化的相對性。
6. 為什麼自律永遠是成本最低的管理
因為自律的核心是自身。也就是自身通過自律可以提升現在的自己的一種行為,讓自己的時間對生活對工作,對家庭,充分規劃,從而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自己的時間與其浪費,不如合理規劃,用自律來控制,很多目標自律的規劃才慢慢達到的。所以自律是成本最低的管理。
7. 自律的標準是什麼
自律是指我們要有意義地控制自己,有原則地對待事物,能夠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為。自律是職場和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人格素質。一個能夠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的人,在成功路上必定能闖破種種誘惑,勇往直前!
做一個自律的人
建立自律習慣可以用一個比方來很好地解釋。自律像一塊肌肉,你訓練它的時間越多,你就更強壯;你訓練它的時間越少,你就越虛弱。所以就像訓練肌肉就要鍛煉肌肉一樣,提高自律也需要不斷自律來鍛煉!
自律之認同事實
認同事實意味著你准確地察覺現實並且有意識地承認自己的感覺。這個聽起來似乎很簡單明了,但是當到具體實踐中時尤其困難。如果你沒有有意識地承認自己在自律方面所處的狀況,那麼極有可能你在這方面不會有任何提高。設想一下:一個想塑造體型的人並不能按自己的情況制定計劃,那最終能取得什麼結果呢。類似的,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你必須知道你現在所處的狀況:你的自律能力現在有多強大?哪些挑戰對你來說輕而易舉?哪些你事實上不可能做到?
自律之意志力
意志力是自律的先鋒部隊。意志力提供給你強烈但是短暫的動力,把它想像成一個推進器,它向後迅猛的噴出火焰,如果調整好合適的角度,它會產生巨大的動力,幫助你克服惰性創造力量。意志力把你所有的精力集中起來,奮力地前進。但是,如果意志力只能用在短期的突擊上,那麼什麼是運用它的最好方式呢?
自律之面對困難
面對困難就是去挑戰那些你覺得難的東西。當你願意剋制自己去做一些困難的工作的時候,你就能得到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當你停止逃避,停止害怕困難,而是選擇去面對它承受它時,你的生活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把困難當成是朋友而不是敵人,這是你的法寶!
自律之勤奮
勤奮就是花時間去做事,但是你要能夠把時間花費在必須花費的地方。如果我們拒絕花費這些時間把這些事情做對做好,事情就會一團糟了。當然,辛勤工作不等於有智慧,但是勤奮的這個缺點並不能掩蓋它在個人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一旦你決定了一系列的行動並且已經做好計劃,那麼沒有什麼能比勤奮更有用了。長遠看來,你的成果來源於你的行動,而勤奮,就是行動最好方式
8. 所謂自律就是以身作則,還是最低管理成本
最為重要——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是最為重要的,我怎麼會如此說呢?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從小到大的想法都是如此。我想,作為一個領導時時刻刻都要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並且是帶一個好頭,方能帶領人們走向正道,方能激起下屬們,群眾們的積極性,不然,則只會造成反效果,「上樑不正下樑歪」,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試問,如果一個領導都思想敗壞,那下屬又怎麼不有樣學樣呢。所以,我說,最為重要——以身作則,並且是以「正身」做好則。
而今天我更是明顯體會到以身作則的這一重要之處。為何如此說法?這是我今天參加團干培訓的體會,是我對此次培訓的心得,最重要,最深的一個心得。今天,我和同學們參加了團干培訓,整一個會議,我都聚精會神的看著,聽著,不漏掉任何一個地方,即使是極其細小。會議名為團干培訓,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培訓如何當好一個團乾的會議。當然,能參加的人,皆是團干之一,我也是其中之一。會議上講述了一個應該具有何種素質與作風。
能力,應該擁有充分而靈活的社交能力,優秀的處事能力,這是一個團乾的必備素質,即是高樓大廈的地基。高樓的地基不穩,即使在高,亦只是徒具空盒,是不堪一擊的,而團干則如大廈,能力不足,地位也是危險的,將會沒有威望,沒有足以讓下屬心甘情願的勞動的理由。作風,作風要正派,不能做違法亂紀之事,有一個高尚的品質,方才讓能信服。而以身作則這一條,是作風最為重要的,重中之重,沒了他,是什麼事也幹不成的,即是成功了,那也是效率低下。
這樣說,是有原因的,如果你只是在一旁指手畫腳的,頤指氣使的,一兩次猶還可以,下屬們可能會是畏於你的權利,而不情不願的忍氣而干,次數多,必然心生怨氣,斷然甩手不幹,到那時候,你明白了,那就是後悔莫及了,這個時候,事情就會留下給了自己,或者你自己也憤憤的不幹,丟下工作,忿然離去。可能我這是誇大事實,你可能會說,沒有這么誇張,領導本來就是指揮下屬的,而自己則是什麼事不幹的。這樣想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不錯,領導是有指揮權,但時,他不身體力行,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則,那是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行的。只會造成不信任,而喪失威望。你可能會說我,言過其實,一個團干怎麼說的和政府官員一樣呢。其實不然,治大國若烹小鮮,團干雖然是小,但是也是一官之職,處之,就猶如為官一般,身上自有擔子擔上,自有責任油然而生。能不以身作則嗎?不能。
作為一個團干,作為一個官員,就要以身作則。這是我的想法,最為重要,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