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營業成本結轉本年利潤 我想問下那個營業成本那個數字怎麼算
舉例說明:你公司出售產品收到的款,列:主營業務收入,生產這個產品的成本,月末需要結轉,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同時:將主營業務成本轉入本年利潤。
❷ 為什麼成本計算表中數字有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5
❸ 下面這組數字利潤怎麼算急急急~~~~~~~~~~~~~~~~~~~~~
毛利潤=80000-(50000-5000)=35000元,收入減去成本
凈利潤=35000-15000元=20000元
由於缺很多資料,所以只能夠算出個大概。 比如所得稅、營業稅金及附加都沒有核算。
毛利百分比=35000/80000=43.75%
凈利百分比=20000/80000=25%
❹ 股票成本計算,詳細點,最好把每個數字代表什麼都寫上
計算如下:
1200*6.817元=8180.4元;你第一筆買入總值。
500*(5.38元*1.0016)=2694.3+0.7(這0.7元是因為你的這筆交易傭金只有4.3元,按規定應補足至5元計算)=2695;第二筆買入總值。
8180.4+2695=10875.4元;合計。
10875.4元/1700股=6.397元。
你兩筆買入後平均成本價是6.397元。
❺ excel 條件函數求和,,怎麼求成本那一行的量並且成本數字後面還帶字母W。謝謝
假設「訂單編號」是A列,第一行數據在第3行。「產品」在N列,「單個成本」在O列。
則在E3單元格輸入如下公式:
=TEXT(vlookup(C3,N:O,1,0)*D4,"#W")
下拉單元格即可!
❻ 成本價計算公式
成本價=單位產品成本+加成額
=單位產品成本*(1+加成率)
成本加成率=加成內容/相關成本。
成本價就是商品取得的價值。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6)成本後面的數字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價是指企業取得存貨的入賬價值,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的取得主要通過外購和自製兩種途徑。從理論上講,企業無論從何種途徑取得存貨,凡與取得存貨有關的支出,均應計入存貨的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之中。
《企業會計准則-存貨》中規定: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采購成本一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及其他可以直接歸屬到存貨采購的費用.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其他稅金等。
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如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設計費,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其他輔助材料費用,生產過程中設備的折舊費,水電汽等其他與生產有關的費用。
❼ 生產成本中的原材料數是怎麼算出的
材料數量是領料單上有寫的,如果你倉庫有用財務軟體的話,就可以看出當月材料領用的數量了。另外成本會計對領用數量也有統計的。
你上面列示的只是匯總金額,不是數量,沒法根據金額倒推數量的,因為每種材料的單價不一樣,如果需要數量,找成本會計或者從軟體里導出來。實際上總賬會計結轉生產成本的時候,成本會計都會提供納稅人貨物出倉單給你,出倉單有數量,也有金額,還有存貨的種類。你可以找他要去。
出庫單就是領料單。沒有嗎?那你們生產領用直接去倉庫拿就行了嘛?這樣不好啊,稅務部門查上你的話問題不小,叫你們倉庫開單。
❽ 會計,先進先出法。發出商品成本計算中每個數字怎麼來的
先進先出法就是銷售的商品按從前到後的購入順序結轉成本。本題中6月8日一次銷售70件,從期初結存中出成本,6月20日第二次銷售50件仍從期初結存中出成本,6月24日銷售90件,從期初結存剩下的30件中出30件,從6月15日購入的100中結轉60件成本,6月30日銷售的60件中,40件從6月15日購入的100中結轉成本,20件從6月28日購進的商品出結轉成本。期末結存180件的全部是6月28日最後購進的商品。
❾ 5日前的成本後面數字是如何何計算
五日前成本就是比如說是80%就證明五日內成本在20%,十日內成本是60%的話就說明五日前,十日內成本占總數的20%,以後同理..不知是不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