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定資產所產生的什麼費用要計入成本
屬於資本性費用在未結轉使用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⑵ 固定資產折舊會計入成本嗎
固定資產折舊會計入三個科目,不一定都計入成本。
折舊一般指固定資產折舊,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
折舊無論在企業核算還是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折舊都指:在所考察的時期中,資本所消耗掉的價值的貨幣估計值。
折舊費是定期地計入到成本費用中的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固定資產經過使用後,其價值會因為固定資產磨損而逐步以生產;而通過法律以貨幣形式進入產品成本和費用,構成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一部分,並從實現的收益中得到補償。
從增值稅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固定資產的角度講,固定資產是指:
1、使用期限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
2、使用年限超過2年的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
3、使用期限較長。
⑶ 哪些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第一,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規定:「一、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仍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號)等相關規定執行。
二、本通知所稱設備、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
第二,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6號)第一和的規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執行期限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⑷ 增加的固定資產算成本嗎
可以算。現在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也就意味著不再計提折舊,而是作為費用和粗粒;如果確認為固定資產,那仍然適用「本月增加的固定資產下月開始計提折舊」原則。 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⑸ 固定資產的成本構成包括哪些內容
固定資產的成本構成是指固定資產價值所包括的范圍。
從理論上講,它包括企業為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既有直接發生的,如購置固定資產的價款、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有間接發生的,如應分攤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摺合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等。
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5)固定資產哪些算成本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入賬的特點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並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後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⑹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成本包括哪些
外購固定資產價值,就是按其成本來計量的
固定資產應按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一)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如果需要安裝,應先通過「在建工程」核算,然後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思考問題】專業人員服務費和員工培訓費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嗎?專業人員服務費計入。員工培訓費不計入。
1.固定資產有關增值稅的問題
(1)企業購入的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所支付的增值稅在符合稅收法規規定情況下,應從銷項稅額中扣除(即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借: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購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領用原材料的進項稅額不需要轉出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3)上述生產設備對外銷售時應考慮銷項稅額的計算。
(4)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業務中,涉及固定資產的,都需要根據此規定做會計處理。
⑺ 哪些算固定成本哪些又算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金額在2000元以上的資產——貨架、三輪
固定成本是指不隨產量變動的成本,房租如果是生產用的是固定成本,如果用於辦公,是管理費用。
水電取暖是製造費用。
門前三包、開辦費屬管理費用
門簾、電子稱是低值易耗品,按規定分攤。
員工工資按性質分攤。
⑻ 購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哪些計入成本,哪些計入費用
1、如題所述,與購入車輛開支相關的費用均可一並計入固定資產原值;
2、較為規范的做法,一般地,將購買車輛所涉費用分為兩類,一類為一次性的開支的,例如車款、購置稅、申領牌照所涉費用等等,應予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另一類則屬於日常開支類的(以後也會發生的支出費用),例如車船稅、車輛保險費的,則計入相應期間費用;
以上僅供參考,請予核實,依法操作。
⑼ 固定資產包括哪些
固定資產八大類包括的內容是:
1、房屋和建築物,是指產權屬於本企業的所有房屋和建築物。
2、一般辦公設備,指企業常用的辦公與事務方面的設備。
3、專用設備,是指屬於企業所有專門用於某項工作的設備。
4、文物和陳列品,是指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事業單位的各種文物和陳列品。
5、圖書,是指專業圖書館、文化館的圖書和單位的業務書籍。
6、運輸設備,是指後勤部門使用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
7、機械設備,主要是企業後勤部門用於自身維修的機床、動力機、工具等和備用的發電機等,以及計儀器、檢測儀器和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
8、其他固定資產,是指以上各類未包括的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劃分,也可將以上各類適當劃細,增加種類。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⑽ 請問構成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有哪些
1、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的固定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作為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一般納稅企業購入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增值稅應作為進項稅額抵扣,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應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作為固定資產的成本。
自建固定資產應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企業自建固定資產,主要有自營和出包兩種方式,由於採用的建設方式不同,其會計處理也不同。
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計算:
同原材料一樣,不同來源的固定資產其取得成本的計算也不同。下面介紹外購和自製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的計算。
l、 外購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計算
外購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以購買時發生的實際成本為基礎。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例1】冠華電子科技研究所購入需安裝的新刨床一台,價款150000元,增值稅25500元,另支付運輸費、包裝費6000元,安裝過程中發生費用12000元。則該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為:150000+25500+6000+12000=193500(元)
當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時,也應當按照一定的標准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2、自建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計算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例2】冠華電子科技研究所採用自營方式建造廠房一幢,為工程購置物資240000元,全部用於工程建設,為工程支付建設人員各種薪酬50000元,為工程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支出20000元,工程完工驗收交付使用。
該自建廠房的取得成本為:240000+50000+20000=3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