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產品成本項目包括哪些
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分為以下四個成本項目: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其他支出。
(4)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1)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是哪些擴展閱讀:
產品成本一般程序:生產成本的核算是對生產費用支出和產品成本形成情況的核算。因此,生產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第一,生產費用的核算;第二,生產成本的計算。
1、生產費用核算
是根據經過審核的各項原始憑證匯集生產費用,進行生產費用的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然後,將匯集在有關費用賬戶中的費用再進行分配,分別分配給各成本核算對象。
2、生產成本的計算
是將通過生產費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計算對象上的費用進行整理,按成本項目歸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成本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產品成本項目
② 應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費用是什麼
產品生產成本(或製造成本)的構成,包括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一、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二、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生產費用=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末在產品成本
三、生產成本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本是衡量生產消耗的補償尺度,企業必須以產品銷售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支出,才能確定盈利,因此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生產成本的控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生產成本法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用生產成本法計算成本時,只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當期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應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費用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③ 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分類可分為哪些成本項目
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費用,首先可以分為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期間費用兩類。
1.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為具體反映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的各種用途,提供產品成本構成情況的資料,還應將其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個項目,即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簡稱產品成本項目或成本項目)。工業企業一般應設置以下幾個成本項目:
(1)原材料,也稱直接材料。
(2)燃料及動力,也稱直接燃料及動力。
(3)工資及福利費,也稱直接人工。
(4)製造費用。
企業可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對上述成本項目做適當調整。對於管理上需要單獨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費用,以及產品成本中比重較大的費用,應專設成本項目;否則,為了簡化核算,不必專設成本項目。
2.期間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工業企業的期間費用按照經濟用途可分為銷售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生產費用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活動所耗費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總和。計算生產費用,考核生產費用計劃執行情況,分析各項費用要素的比重的變化,有利於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包括進行商品生產發生的費用和企業自製設備和各項勞務作業所發生的費用。但不包括來料加工所耗用訂貨者的原材料價值和未經加工轉售的原材料、燃料的價值。但一般說來,生產費用范圍要廣於產品成本范圍。生產費用的發生過程,是產品成本的形成過程,因而生產費用是構成產品成本的基礎。
製造產品時消耗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的總和,叫做生產費用。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生產費用是以價值形式出現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商品的生產費用,是由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的,不包括未支付的剩餘生產品的費用。因此,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費用低於商品價值,低於實際生產費用。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費用,是生產所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和新創造出來的價值總和。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費用等於商品的價值。
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工業企業的生產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可概括分為:與勞動資料的消耗有關的費用;與勞動對象消耗有關的費用;與活勞動消耗有關的費用。 具體包括:外購材料、外購燃料、外購動力、固定資產折舊、工資及工資附加費和其他支出等項。通稱為生產費用要素。在會計工作中,按生產費用要素表現的生產費用發生額是通過編制生產費用表進行反映的。對生產費用各個要素進行核算,可以為核定企業流動資金定額、計算工業凈產值和國民收入提供所需數據。生產費用按其經濟用途分類,則通稱為成本項目。
④ 簡述哪些費用能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哪些費用不能計入產品成本
首先,一般情況下,非生產經營活動的耗費不能計入產品成本,只有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才可能計入產品成本。
其次,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分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成本才可能計入產品成本,非正常的經營活動成本不計入產品成本。非正常的經營活動成本包括災害損失、盜竊損失等非常損失;滯納金、違約金、罰款、損害賠償等賠償支出;交易性金融資產跌價損失、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等不能預期的原因引起的資產減值損失;以及債務重組損失等。
再次,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成本又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正常的生產成本計入產品成本,其他正常的生產經營成本列為期間成本。
⑤ 一般有哪些費用是計入生產成本的
你好,生產車間人員的直接工資。原材料。和前期費用都會組成生產成本。
⑥ 生產費用包括哪些
所謂的生產費用是指在企業產品生產的過程中,發生的能用貨幣計量的生產耗費,稱之為生產費用。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產品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支付的勞動報酬之和。生產費用按其計入產品成本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生產費用的內容:
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工業企業的生產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可概括分為:
①與勞動資料的消耗有關的費用;
②與勞動對象消耗有關的費用;
③與活勞動消耗有關的費用。具體包括:外購材料、外購燃料、外購動力、固定資產折舊、工資及工資附加費和其他支出等項。通稱為生產費用要素。在會計工作中,按生產費用要素表現的生產費用發生額是通過編制生產費用表進行反映的。對生產費用各個要素進行核算,可以為核定企業流動資金定額、計算工業凈產值和國民收入提供所需數據。生產費用按其經濟用途分類,則通稱為成本項目。
生產費用按照經濟性質(內容)劃分,可分為勞動對象消耗的費用、勞動手段消耗的費用和活勞動中必要勞動消耗(或構成成本的活勞動費用)的費用。這在會計上稱為生產費用要素,它是由下列項目組成:
1、外購材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包裝物、修理用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購燃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燃料,包括固體燃料、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
3、外購動力: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動力,包括電力、熱力和蒸汽等。
4、工資:指企業所有應計入生產費用的職工工資。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指企業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計提並計入費用的職工福利費。
6、折舊費:指企業按照規定對固定資產計算提取並計入費用的折舊費。
7、利息支出:指企業計入期間費用等的借入款項利息凈支出(即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後的凈額)。
8、稅金。
9、其他支出:指不屬於以上各項要素的費用支出,如郵電費、旅差費、租賃費、外部加工費和保險費等。
⑦ 應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有哪些費用
生產成本科目應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分別解釋:
一、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1)發生的直接費用(領用原材料、支付工資等)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貸:銀行、存貨、工資等
2)輔助生產成本轉來(輔助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提供的動力等直接費用)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3)月度終了按分配標准分配的製造費用轉來(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廢品、停工損失等)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4)月度終了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自製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二、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月度終了轉
借:基本生產、製造、管理、在建工程、其他業務支出等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三、生產成本 余額(尚未完工的各項產品成本,即在產品成本)
⑧ 會計中,哪些計入生產成本,哪些計入製造費用具體怎麼區別
摘要 核算的具體內容和程序不同,」製造費用「賬戶只反映車間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生產成本「歸集生產的全部費用,包括了製造費用。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製造費用先在」製造費用「賬戶歸集,期末再按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結轉到「生產成本」的各產品明細賬中,與先期計入生產成本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起匯總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
⑨ 在會計里,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有哪些orz,求指教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成本。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
⑩ 計入產品成本有哪些
一般可設置「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和「製造費用」三個項目。
(1)直接材料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的原價和運輸、裝卸、整理等費用。
(2)直接工資指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提取的福利費。
(3)製造費用指各個基本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和其他生產費用,如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及提取的福利費、車間房屋建築物和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租賃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水電費、辦公費等等。
(10)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是哪些擴展閱讀:
生產成本的核算是對生產費用支出和產品成本形成情況的核算。因此,生產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第一,生產費用的核算;第二,生產成本的計算。
生產費用核算
是根據經過審核的各項原始憑證匯集生產費用,進行生產費用的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然後,將匯集在有關費用賬戶中的費用再進行分配,分別分配給各成本核算對象。
生產成本的計算
是將通過生產費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計算對象上的費用進行整理,按成本項目歸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成本計算。如本期投產的產品本期全部完工,則所歸集的費用總數即為完工產品成本。
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產品,則需採用適當方法將按成本項目歸集起來的各項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首先取決於生產類型的特點,還要考慮成本管理的要求。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對成本計算方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期和在產品成本計算三個方面。
這三方面的結合,構成了以成本計算對象不同為主要特徵的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成本計算對象的基本方法有三種:
(1)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品種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2)以產品批別或定單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分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單件、小批生產。
(3)以各種產品及其所經各生產步驟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分步法。這種方法適用於管理上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產。
除上述三種基本方法外,為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和成本計算的要求,還可採用其他一些成本計算方法。如分類法、定額法或標准成本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