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友T3軟體業務通里,怎樣把運費分攤到成本里
用友T3軟體中成本費用的分攤有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一:采購材料和運費同時到,可跟發票進行結算,可按如下方法操作:
1.在進行結算時,結算費用列表中選擇需要分攤的費用,用滑鼠左鍵選擇【按數量分攤】或【按金額分攤】;
2.按【分攤】按扭,系統自動將費用分攤到所選各存貨上;
3.當費用、折扣分攤完畢後,用滑鼠按【結算】按鈕進行結算。
情況二:運費發票滯後到,采購材料入庫已經記賬並和采購發票進行結算了,可按如下方法操作:
1.在采購菜單下的采購結算中做費用折扣結算;
2.再到核算管理中進行暫估成本處理,這時,會生成一張調整單,調整入庫單的成本,但不會改寫入庫單的單價。
Ⅱ 會計分錄中兩種材料共同產生的運費如何分配
會計分錄中兩種材料共同產生的運費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C53000
借:原材料-D3180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59500
貸:銀行存款144300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第六條規定: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所以,運費計入原材料成本:
1.如果原材料驗收入庫,結轉其實際的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貸:在途材料
2.小規模納稅人,原材料已付款,但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材料(價稅+運費)
貸:銀行存款
購買原材料支付的進項稅額不計入成本。
因為增值稅屬於價外稅,購進時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是不計入材料采購成本,而做為進項稅金可抵扣銷項稅金的。但對於小規模納稅人來講,則要將增值稅進項計入成本,因為它不能抵扣。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承擔的增值稅稅額。所說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包括外購(含進口)貨物或應稅勞務、以物易物換入貨物、抵償債務收入貨物、接受投資轉入的貨物、接受捐贈轉入的貨物以及在購銷貨物過程當中支付的運費。
.明確「材料成本差異」應當作為「資產類」科目來理解,借方表示資產的增加,貸方表示資產的減少。
資產的增加有兩種情況:
1.發出材料時,實際比計劃出少了(節約),剩下屬於「我」的資產就增加了。
2.材料入庫時,實際比計劃入多了(超支),屬於「我」的資產就增加了。
所以,這兩種情況記借方;反之,資產的減少也有兩種情況:
1.發出材料時,實際比計劃出多了(超支),剩下屬於「我」的資產就減少了。
2.材料入庫時,實際比計劃入少了(節約),屬於「我」的資產就減少了。所以,這兩種情況記貸方。
Ⅲ 如何將運費計算到商品成本中
1、按照新會計准則規定,運費要記入采購貨物的成本中。
2、按照原企業會計制度規定:
(1)工業企業進貨發生的運費,要記入「原材料」的成本中。
(2)商業企業發生的運費,可以計入「營業費用--運輸費」科目。
3、如果你單位沒有執行新會計准則,並且屬於商業企業,發生的運費計入「營業費用--運輸費」科目中。
Ⅳ 運費可以直接進生產成本嗎運費應怎麼走科目
如果運費比較高的情況下,是可以記入生產成本的,但如果運費比較低,那記入費用就可以了。運費支出一般走銷售費用、銀行存款等科目。
如何判斷運費是否要記入生產成本,可以看這個例子:比如一些大型設備的運輸成本快趕上設備錢了,那就要走生產成本,但若打個車就可以送到或者,那就走費用,一切以稅務合理性為原則。
那具體應該如何走科目呢?企業購買商品或原材料需要支付運費時,一般將發生的運費支出設置銷售費用、銀行存款等科目核算,具體的會計分錄怎麼寫?下面為你詳細列舉:
公司支付運費的會計分錄
銷售商品支付運費
借:銷售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運費計入材料成本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代墊運費
借:應收賬款
貸:銀行存款
收回代墊運費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拓展資料:
什麼是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情況下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但不僅限於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此外,在有銷售折扣的情況下,還應考慮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等因素。
企業應及時收回應收賬款以彌補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耗費,保證企業能夠持續經營。
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凡符合壞賬條件的,應在取得有關證明並按規定程序報批後,作壞賬損失處理。
「應收賬款」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借方表示應收賬款的增加額,貸方表示應收賬款的收回及確認的壞賬損失(即減少額)。期末余額在借方,表示企業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如果余額在貸方,表示企業預收的款項。
需要注意的是,不單獨設置「預收賬款」科目的企業,預收賬款也可以在「應收賬款」科目核算。
什麼是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儲存在銀行的款項,是貨幣資金的組成部分。
銀行存款是資產性質的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期末余額在借方。
Ⅳ 運費怎麼才能轉進成本,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3
Ⅵ 運費分攤
你可以按數量分配,方便但不一定合理;最好是按價值量分攤。
商品A價值=6.99*12=83.88
商品B價值=19.99*2=39.98
商品C價值=15.99*3=47.97
合計83.88+39.98+49.97=171.83
商品A佔比=83.88/171.83=48.82%
商品B佔比=39.98/171.83=23.26%
商品C佔比=47.97/171.83=27.92%
所以,
商品A分攤運費=35.07*48.82%=17.12
商品B分攤運費=35.07*23.26%=8.16
商品C分攤運費=35.07*27.92%=9.79
希望能幫助到您 !
Ⅶ 如何把運費平攤到單價里
第一種情況:在進行結算時,結算費用列表中選擇需要分攤的費用,用滑鼠左鍵選擇「按數量分攤」或「按金額分攤」,按〖分攤〗按鈕,系統自動將費用分攤到所選選擇的各存貨上。費用、折扣分攤完畢後,用滑鼠按〖結算〗按鈕進行結算。
第二種情況:若是采購入庫單和發票已結算,後又來一張運費發票要分攤到成本中,可以在采購菜單下的采購結算中做費用折扣結算,然後再到核算管理中進行暫估成本處理,這時,會生成一張調整單,調整入庫單的成本,但不會改寫入庫單的單價。
(7)運費如何分配進成本擴展閱讀:
材料取得的方式:
材料取得的方式主要有外購、自製、委託外部加工等。外購材料成本一般包括買價、運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用等。
為了簡化核算,對於采購人員的差旅費,專設采購機構的經費、市內運輸費、企業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經費(包括入庫後對材料的整理和挑選費用),可列作企業管理費,不計入材料采購成本之內。
但大宗材料的市內運費應計入采購成本。購入材料在運輸途中的損耗,凡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損失,應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失」賬戶,然後再按照審批許可權和手續進行處理。
Ⅷ 運費什麼時候計入成本
購進貨物的運費記入貨物成本,銷售商品的運費,記入銷售費用。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該《准則》應用指南規定,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成本的構成知
1、原料、材料、燃料等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
2、折舊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資料(手段)的價值.
3、工資,表現生產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Ⅸ 進口商品的運費、關稅、消費稅如何在商品成本中進行分攤
先看
運費
收取時候的
基數
,如果是按
重量
收取運費,那麼就以產品重量為基數分攤運費,如果是按報關價格計算運費,那麼就按產品報關價格為基數分攤運費。
海關
關稅
你得看你每款產品的關稅率是多少,如果是一樣,那你平均分攤到每個產品就好。
進口關稅額=進口貨物完稅價(CIF價)*關稅率
消費稅額=【(進口貨物完稅價CIF+關稅稅額)/(1-消費稅率)】*消費稅率
Ⅹ 采購運費是如何計入采購成本的
摘要 親,您好呀!很高興由我來為您解答,我整理答案可能需要幾分鍾的時間,請您耐心等候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