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稅務登記附表中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何填寫(貿易公司及建築公司)
核算方式要據實填寫。根據自己所處行業的特點和本企業的規模、財務核算制度及健全程度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核算方法,據實填寫在稅務登記表中。
《稅務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6號)第十四條規定:「納稅人在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時,應當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表。
稅務登記表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業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證、護照或者其他合法證件的號碼;
(二)住所、經營地點;
(三)登記類型;
(四)核算方式;
(五)生產經營方式;
(六)生產經營范圍;
(七)注冊資金(資本)、投資總額;
(八)生產經營期限;
(九)財務負責人、聯系電話;
(十)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有關事項。」
❷ 企業所得稅A類報表裡的營業成本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這些嗎要怎麼填
一、不包括三項費用,只是等於利潤表上的營業成本(即主營成本+其他業務成本),關鍵是收入額、利潤額、所得稅額不要填錯即可。
只需填營業成本不包括其他費用。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填報說明 :
第2行「營業成本」項目,填報納稅人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一般企業通過附表二《成本費用明細表》計算填列;
金融企業通過附表二《金融企業成本費用明細表》計算填列;
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組織應按填報附表一《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收入明細表》和附表二
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支出明細表》填報。
第5行「管理費用」:填報納稅人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發生的管理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第6行「財務費用」:填報納稅人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2)稅務申報成本怎麼填寫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的,稅率為27%,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為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
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❸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怎麼填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直接從利潤表中提取數,利潤總額不是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數。
❹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申報表a類怎麼填
申報時需要提供下面的報表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財務報表,備案事項相關資料,總機構及分支機構基本情況、分支機構征稅方式、分支機構的預繳稅情況等。具體的請參照稅務局詳細的文檔介紹進行填寫。財務軟體已經走進了智能化時代,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已經可以自動填寫,自動生成報表,並且准確率高,如果有問題的話,還可以一鍵追溯,方便問題查找。
❺ 所得稅季度申報表中的營業成本怎麼填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申報表的填報請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等報表的通知》(國稅函[2008]44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填報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文件執行: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不包括期間費用,所得稅申報表中的營業成本填列的就是企業按照相關會計准則或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的內容,即主要經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發生的成本總額。
❻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中營業成本怎麼填
你好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不包括營業外支出,期間費用
❼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怎麼填
按利潤表的數據,填寫收入、成本、利潤。填寫本月數、累計數,按累計利潤數計算應預交的所得稅金額。
以前月份已經繳納的,填入已交稅額欄。應交-已交=本期應補繳,計算本期應補繳的所得稅額。
納稅申報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發生法定納稅義務後,按照稅法或稅務機關相關行政法規所規定的內容,在申報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及應繳稅款的法律行為。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稅務登記內容發生變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注銷登記之前,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稅務登記。
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應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
(7)稅務申報成本怎麼填寫擴展閱讀:
從稅務管理部門的角度來說,必須要建立比較健全的納稅人自行申報管理制度,這個自行申報的管理制度是由稅務機關或是主管部門進行批准。
對於納稅人或是扣繳義務人來說,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申請以及上報,大多可以採用郵寄或是數據電文的方式來進行辦理相應的納稅申報管理。通過報送或是代扣代繳,或是代收代繳等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稅款的上報工作。
除此以外,中國還實行定期定額進行繳納稅款的方式進行納稅,對於納稅的方式來說分別可以採用簡易申報、簡並征期等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納稅申報的工作。
❽ 季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營業成本怎麼填
根據《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填報說明規定:
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
第3行營業成本是按照企業會計核算的營業成本,不包括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在內;
第4行「實際利潤額」:填報按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減除以前年度待彌補虧損以及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後的余額。
填報「本期金額」列,數據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填報「累計金額」列,數據為納稅人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季度(或月份)最後一日的累計數。納稅人當期應補(退)所得稅額為「累計金額」列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的數據。
「本期金額」列的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和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不填。
因此,本期金額只填本季度的金額,累計金額填年初至本季度末的金額,如果本季度盈利,累計金額為虧損,那麼本季度不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❾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中的營業成本怎樣填
根據《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填報說明規定:
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
第3行營業成本是按照企業會計核算的營業成本,不包括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在內;
第4行「實際利潤額」:填報按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減除以前年度待彌補虧損以及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後的余額。
填報「本期金額」列,數據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填報「累計金額」列,數據為納稅人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季度(或月份)最後一日的累計數。納稅人當期應補(退)所得稅額為「累計金額」列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的數據。
「本期金額」列的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和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不填。
因此,本期金額只填本季度的金額,累計金額填年初至本季度末的金額,如果本季度盈利,累計金額為虧損,那麼本季度不要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