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法收益法選哪個
擴展閱讀
李易峰共代言多少產品 2025-05-16 14:02:49
ae工具欄怎麼打開工具 2025-05-16 13:45:18

成本法收益法選哪個

發布時間: 2022-05-19 16:54:54

⑴ 分析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三種評估方法的優勢與局限,並指出如何選擇最適用評+

摘要 優缺點

⑵ 成本法與收益法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成本法:是指在被評估資產現時重置成本的基礎上,扣減其各項損耗價值,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

收益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並折算成現值,藉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

二、基本原理

成本法:被評估資產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收益法:是通過預測被評估資產的未來收益並將其折現,以各年收益折現值之和作為資產的評估價值。

三.資產計價尺度

成本法:是以重置成本作為資產評估的計價尺度。

收益法:是以資產未來收益的折現值作為計價尺度。

四.前提條件

成本法:

1、被評估資產的實體特徵、內部結構及其功能必須與假設的重置全新資產具有
可比性;

2、應當具備可利用的歷史資料。成本法的應用是建立在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的,如復原重置成本的計算、成新率的計算等,要求這些歷史資料可以收集;

3、形成資產價值的各種損耗是必要的;

4、被評估資產必須是可以再生的或者是可以復制的。被評估資產能夠繼續使用

並且在持續使用中為潛在所有者或控制者帶來經濟利益。

收益法:

1、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計量。要求被評估資產與其經營收益之間存在著較為穩定的比例關系。

2、資產的擁有者獲得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計量。

3、被評估資產預期獲利年限可以預測。

五、適用范圍

成本法:適用范圍最為廣泛,原則上說,對於一切以資產重置、補償為目的的資產業務都適用。

具體而言,除單項資產和特殊用途資產外,對於那些不易計算未來收益的特殊資產及難以取得市場

參照物的資產評估業務都可用此法進行評估。

收益法:一般適用於企業整體價值的評估,或者能夠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資產或者無法重置的特殊

資產的評估活動,如企業整體參與的股份經營、中外合作、中外合資、兼並、重組、分立、合並均

可以採用收益法。此外,可以單獨計算收益的房地產、無形資產也可以應用此法。

⑶ 商品房估價中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的差別

你好,我是房地產估價師.就你這個問題我說下自己的看法:
1、市場法:在所有的評估方法中,市場法是最常用,也是相對最准確的一種方法。它通過選取一些(3個以上)的可比案例,將這些可比案例與估價對象在交易情況、交易時間、房地產狀況等方面進行比較,最終得出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值,它的優點在於得出的結果與市場交易情況相吻合,最具說服務。缺點是需要收集大量的可信性度高的成交案例,前期工作量較大,而且對於成交不多的房地產,就很難使用市場法。
2、收益法:收益法更注重房地產的盈利能力,認為房地產盈利能力決定了房地產價值的高低。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對有投資價值的房地產能更准確地反應其內在的價值和升值的潛力。缺點是對於難以出租或營業的房地產不太適用。
3、成本法:成本法可以說是估價方法中最古老,但也很常用的一種方法,以建造該房地產所需的支出得出房地產的價值。其優點是計算較為簡便,缺點是往往不能正確地反應房地產的真實價值,與市場實際成交價格相差較大。

如果是評估商品房(住宅),那麼市場法應當是首選的方法。如果是評估商品房(營業),那麼收益法應當是首選的方法。

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一起探討,我的QQ:22767976

⑷ 資產評估:(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比較法)三條都包含,在資產評估中的適用范圍 ,和基本條件是什麼,

當被評估資產存在有效、公平的市場時,優先使用市場比較法,如果被評估資產有獨立的、可量化的凈現金流量,則可以使用收益法,收益法通常用於有收益企業的整體評估及無形資產評估,他的出發點是資產的價值由使用所產生的效益大小決定,不考慮其成本。

當被評估資產不能產生獨立的、可量化的凈現金流,也不存在有效、公平的市場時則使用成本法。

1、成本法。是在條件下,被評估資產全新狀態的重置成本減去該項資產的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即被評估資產價值=重置全價-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經濟性陳舊貶值或被評估資產價值=重置全價×成新率。

成本法是根據被評估資產在重新購置或構建的取得成本,扣減在使用進程中的自然磨損、技術進步或外部經濟環境導致的各種貶值後的價值。

2、收益法。是將評估對象剩餘壽命期間每年(或每月)的預期收益,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現,累加得出評估基準日的現值,以此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

使用收益法的前提條件是:

(1)、要能夠確定和量化資產的未來獲利能力、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

(2)、能夠確定資產合理的折現率。對於收益可以量化的機器設備,可用收益法評估,如生產線、成套化工設備等。

3、市場比較法。市場比較法是根據公開市場上與被評估對象相似的或可比的參照物的價格來確定被評估對象的價格。如果參照物與被評估對象是不完全相同,則需要根據評估對象與參照物之間的差異對價值的影響作出調整。市場比較法評估機器設備,要求有一個有效、公平的市場。

(4)成本法收益法選哪個擴展閱讀:

必須進行資產評估立項的行為

1、資產拍賣、轉讓;

2、企業兼並、出售、聯營、股份經營;

3、與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開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或者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4、企業租賃;

5、資產抵押及其擔保。

⑸ 資產評估三個方法中的收益法與成本法,市場法與收益法有什麼區別

1、收益現值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經濟壽命期內預期收益並以適當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以此確定委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收益現值法常用於評估可產生持續收益的物業、企業整體資產及無形資產,在評估無形資產時,多採用收益現值法。
2、重置成本是指以評估基準日的現行價格重新購買或自行製造取得被估資產並使之處於正常使用狀態的全部成本及需承擔的費用金額,是獲得同樣功能全新資產的全部投資額。
重置成本法是通過測算評估對象在評估基準日的重置成本,用重置成本乘以綜合成新率得出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
3、直接比較法是指利用參照物的交易價格,以評估對象的某一或若干基本特徵與參照物的同一及若干基本特徵直接進行比較,得到兩者的基本特徵修正系數或基本特徵差額,在參照物交易價格的基礎上進行修正從而得到評估對象價值的一類方法。

⑹ 對真實的資產評估案例用成本法、收益法兩種以上的方法做個資產評估。

1、市場法:在所有的評估方法中,市場法是最常用,也是相對最准確的一種方法。它通過選取一些(3個以上)的可比案例,將這些可比案例與估價對象在交易情況、交易時間、房地產狀況等方面進行比較,最終得出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值,它的優點在於得出的結果與市場交易情況相吻合,最具說服務。缺點是需要收集大量的可信性度高的成交案例,前期工作量較大,而且對於成交不多的房地產,就很難使用市場法。
2、收益法:收益法更注重房地產的盈利能力,認為房地產盈利能力決定了房地產價值的高低。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對有投資價值的房地產能更准確地反應其內在的價值和升值的潛力。缺點是對於難以出租或營業的房地產不太適用。
3、成本法:成本法可以說是估價方法中最古老,但也很常用的一種方法,以建造該房地產所需的支出得出房地產的價值。其優點是計算較為簡便,缺點是往往不能正確地反應房地產的真實價值,與市場實際成交價格相差較大。

如果是評估商品房(住宅),那麼市場法應當是首選的方法。如果是評估商品房(營業),那麼收益法應當是首選的方法。

⑺ 分析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三種評估方法的優勢與局限,並指出如何選擇最適用評+

摘要 收益法主要關注收益額,折現率,收益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