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賣場降低采購成本還有哪些方法

賣場降低采購成本還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 2022-05-19 09:06:52

⑴ 談降低采購成本的幾種方法

  • 利用信息管理系統來降低采購成本:

    利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市場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

    利用國際互聯網收集和發布信息,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利用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將采購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信息。

  • 通過資源共享來降低采購成本:

    產品的研究開發費用。資源的采購費用。信息傳播費用。交易費用等。

⑵ 如何降低采購成本的方法

一、 建立、完善采購制度:

1、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

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不僅能規范企業的采購活動,提高效率,杜絕部門之間扯皮,還能預防采購人員的不良行為。采購制度應規定商品采購的申請、授權人的批准許可權、商品采購的流程、相關部門的責任和關系、各種商品采購的規定和方式、報價和價格審批等。

2、建立供應商檔案和准入制度

(1)對企業的正式供應商要建立檔案。

(2)每一個供應商檔案應經嚴格的審核才能歸檔。要建立供應商准入制度。重點材料的供應商必須經質檢、物流、財務等部門聯合考核後才能進入,如有可能要實地到供應商生產地考核。企業要制定嚴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標,達到標准者才能成為歸檔供應商。

(3)企業的采購必須在已歸檔的供應商中進行,供應商檔案應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並由專人管理。

3、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

企業采購部門要對所有采購商品建立價格檔案,對每一批采購物品的報價,應首先與歸檔的材料價格進行比較,分析價格差異的原因。如無特殊原因,原則上采購的價格不能超過檔案中的價格水平,否則要做出詳細地說明。

對於重點材料的價格,要建立價格評價體系,由公司有關部門組成價格評審組,定期收集有關的供應價格信息,來分析、評價現有的價格水平,並對歸檔的價格檔案進行評價和更新。這種評議視情況可一季度或半年進行一次。

4、建立商品的標准采購價格,並對采購人員根據工作業績進行獎懲

對重點監控的材料應根據市場的變化和產品標准成本定期制定標准采購價格,促使采購人員積極尋找貨源,貨比三家,不斷地降低采購價格,標准采購價格亦可與價格評價體系結合起來進行,並提出獎懲措施,對完成降低公司采購成本任務的采購人員進行獎勵,對沒有完成采購成本下降任務的采購人員,分析原因,確定對其獎懲的措施。

⑶ 怎樣才能降低采購成本

如今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利潤有限,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節約采購成本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而言,節能增效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之一。

大型企業在采購時會因為品牌知名度較高、采購體量大等原因能以較低的價格與供應商達成協議,但是中小型企業在采購時要面臨非常多的問題。

大部分中小企業在采購時都存在人員少、流程不清晰、程序紊亂等情況,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不同中小企業存在行業、規模、發展程度、地域及企業管理水平上的差異,且具有規模有限、需求零散、單次采購數量少、采購頻率高、價格敏感性強等普遍特徵,因此缺乏系統的采購規劃,難以形成規模化成本控制,采購中體現出較強的個性化需求。

3.國內中小企業多為私營企業,采購決定權通常由企業主決定,采購決策也相對簡單,且對執行人員缺乏有效約束,造成監管漏洞和信息不透明等問題,也會影響成本控制。再加上執行者不專業及手段落後,造成采購效率低下。

3.中小企業因采購量小,常會遇到供應商不配合以及供貨無法保障的狀況。

4.采購缺乏計劃性,采購工作比較被動。作為行政采購人員,每次有了需求才會做采購,采購沒有計劃單等,采購的工作被動,臨時,不具備合理規劃

5.票據不清,報銷困難。中小企業采購分散,導致開票很難統一找到一個企業進行開票,在報銷過程中需要找到很多發票來沖賬,報銷困難


想要在采購時即便采購量不大也想拿到一定的優惠,那首先要的就是做好市場調研,俗話說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只有你掌握了充分的市場數據後,再對市場信息進行科學分析,這樣在與供應商談判時才能獲得主動權,提高對采購環節的把控。

其次,選擇供應商時,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准進行,要注重產品的質量。由於供應商和用戶是長期的合作關系,只有提供穩定的可靠的產品,才符合企業的基本需求。

最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采購平台和供應商。一般來說,網路采購平台的成本會低於線下采購成本,當采購量較少時,網上采購平台很多時候都會包郵的形式,能夠節省運費,也能節省一部分人力采購的成本。

其次現在很多專門針對企業采購的B2B平台不定期會推出一定的折扣,當采購量不夠大的時候,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方式節省成本,以晨光旗下的辦公用品采購平台為例-科力普省心購為例,他們每周都會有爆款秒殺,價格遠遠不止五折,像雙十一這種營銷熱點日,他們也有滿100-50 的優惠券,總體上而言還是非常能夠優惠的。

⑷ 采購成本控制有哪些方法

采購成本構成具有多樣性和動態性的特徵, 影響采購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采購價格因素, 這是企業成本和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 是采購成本高低的決定因素;采購數量因素, 經濟批量的采購方式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重要因素;物品市場信息因素, 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關鍵因素;物品的運送方式因素, 以最短的里程, 即用最低的費用和最短的時間及時准確安全經濟地完成物品在空間的轉移, 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重要因素;采購策略因素,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 具有預見性和靈活機動的采購策略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重要因素。針對影響采購成本的各因素, 企業應採取對策, 在采購中把握主動, 應用有效的方法、 採取必要的策略, 使企業采購物資的價格成本最低化。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價格, 企業常用而有效的方式主要有:



價值分析與價值工程法

價值分析就是針對產品或服務的功能加以研究, 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 通過剔除、 簡化、 變更、 替代等方法, 來達成降低采購價格的目的。價值工程的原理及公式為:V=F/ C

V 代表價值, F 代表功能, C 代表成本, 即企業獲取的 V 值最大, 則企業越受益。

這要求企業采購者用最低的成本, 獲取能夠滿足企業生產使用需求的物資, 並保證質量, 防止功能過剩, 最終實現「物美價廉」 的目標。



直接談判法

這也是采購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談判並不只限於價格方面, 也適用於某些特定需求時, 使用談判的方式, 能夠以適當的價格, 達到所能期望的要求。如果希望達成更大的降幅, 則需運用價格與成本分析、 價值分析等手法。

運用此法的前提是, 在直接與對手談判時, 必須清楚了解物資的市場行情, 對方的真正需求,運用嫻熟的談判技巧, 合理、 低價格地實現最終目標。



目標成本法

許多企業的產品定價, 多是價格=成本+利潤。價格的產生忽略了對市場的認知,甚至造成剛把產品推向市場, 便不得不開始削減價格, 且常常因為價格不正確,而不得不放棄一種很好的產品。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彼 Commercial Accounting2008•1•2 期得-杜拉克《在企業的五大致命過失》 一文中提到, 企業的第三個致命過失是, 定價受成本的驅動。

產品的研發應以市場樂意支付的價格為前提。邯鋼的企業產品定價採用「倒推成本法」 就是較好的範例。因此必須了解競爭者產品的上市價或掌握市場上現有同類產品的價格, 然後再來制定公司產品的價格。



共同合作法

產品設計初期, 選擇讓具有夥伴關系的供應商參與新產品開發小組, 從設計到生產的整個過程, 了解大致的產品成本構成情況, 根據基本的市場利潤率, 定一個合理的采購價格。這種雙方共同開發的方式, 有益於企業雙方達到雙贏的目標,建立長久的戰略夥伴關系。



集中和批量采購法

集中集團內部各單位或不同部門的需求量, 擴大采購量, 其優點是因批量加大而增加議價空間的方式, 避免各自采購, 造成集團內部不同部門, 向同一個供應商采購相同的零配件, 價格卻不相同的現象。通過集中和批量采購, 最終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標。



價格與成本分析法

這是專業采購的基本工具, 了解成本結構的基本要素, 對采購人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購人員不了解所要購買物品的成本結構, 就不可能知道自己所買的物品的價格是否公平合理的, 同時也會失去許多降低采購成本的機會。



招標采購法

企業應根據市場的形勢, 採取相應的采購措施。當物資為買方市場時, 對大批量的物資采購應採取招投標方式, 選擇供應商。此法的優點是在公正、 公開的方式下, 通過現場的競爭和事後的選擇, 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標。

⑸ 商場如何節能降耗 有和方法和建議

通常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加強節能宣傳,樹立「節能降耗,人人有責」的意識。

通過各種級別的工作會議及相關的培訓,向每一位員工宣傳節能工作的重要性,樹立全員節能意識。通過張貼標語、語音廣播和文化活動等形式,營造節能降耗工作分為,引導教育員工增強節能意識,自覺遵守各項節能管理規定,愛護公共商場各類設備和設施,節約使用水電等能源。

2、空調隨季節變化開啟,遇到雨天、氣溫較低的天氣應關閉,同時在換季時制定空調維護保養及主機、冷卻、冷凍管網未瑞設備回風濾網的清洗,提高運行功效,以節省能耗。

3、在功能布局和商鋪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採光。

4、商場開門營業前燈光依照先開前面,再開後面,先開樓下,再開樓上的原則依次開啟,營業結束時關燈則相反;營業前扶手電筒梯打開依照先開上行,再開下行,營業結束時也按相反的原則依次關閉。

5、商場管理人員要注意巡查,保持商場的相對封閉,冬天可加釘門窗以減少能源消耗。



6、衛生間安裝感應水龍頭。

7、在人流進出頻繁的地方安裝專用設備,以阻斷內外氣流交換,減少室內冷暖氣的消耗。

⑹ 節約采購成本的技巧都有哪些

一、節約采購成本的策略
就企業采購來說,節約成本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八種:
1)價值分析法與價值工程法,即通常所說的VA與VE法:適用於新產品工:針對產品或服務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過剔除、簡化、變更、替代等方法,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價值工程是針對現有產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統的研究與分析,現在價值分析與價值工程已被視為同一概念使用。
2)談判:談判是買賣雙方為了各自目標,達成彼此認同的協議過程。談判並不只限於價格方面,也適用於某些特定需求。使用談判的方式,通常期望采購價格降低的幅度約為3%-5%。如果希望達成更大的降幅,則需運用價格、成本分析,價值分析與價值工程(VA、VE)等手法。
3)早期供應商參與ESI:在產品設計初期,選擇夥伴關系的供應商參與新產品開發小組。通過供應商早期參與的方式,使新產品開發小組依據供應商提出的性能規格要求,極早調整戰略,藉助供應商的專業知識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杠桿采購:避免各自采購,造成組織內不同單位,向同一個供應商采購相同零件,卻價格不同,但彼此並不知的情形,無故喪失節省采購成本的機會。應集中擴大采購量,而增加議價空間的方式。
5)聯合採購:主要發生於非營利事業的采購,如醫院、學校等,通過統計不同采購組織的需求量,以獲得較好的折扣價格。這也被應用於一般商業活動之中,如第三方采購,專門替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企業單位服務。
6)為便利采購而設計,DFP—自製與外購的策略: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利用協辦廠的標准與技術,以及使用工業標准零件,方便原材料取得的便利性。這可以大大減少自製所需的技術支援,同時也降低生產成本
7)價格與成本分析:這是專業采購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結構的基本要素,對采購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購不了解所買物品的成本結構,就不能算是了解所買的物品是否為公平合理的價格,同時也會失去許多降低采購成本的機會。
8)標准化采購:實施規格的標准化,為不同的產品項目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設計、規格,或降低訂制項目的數目,以規模經濟量,達到降低製造成本的目的。但這只是標准化的其中一環,應擴大標准化的范圍,以獲得更大的效益。
二、企業選擇采購成本策略所需考慮的因素
以上所說的幾種降低采購成本的策略只是理論上的方法,就現實實踐中,企業擬定采購策略的時候,應同時考慮下列幾項因素。
1)所采購產品或服務的型態。所采購產品或服務的型態,是屬於一次性的采購,或者是持續性的采購。這應是采購最基本的認知,如果采購的型態有所轉變,策略也必須跟著作調整,持續性采購對成本分析的要求遠高於一次性采購,但一次性采購的金額如果相當龐大,也不可忽視其成本節省的效能。
2)年需求量與年采購總額。年需求量與年采購額各為多少,這關繫到在與供應商議價時,是否能得到較好的議價優勢。
3)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賣方、傳統的供應商、認可的供應商,到與供應商維持夥伴關系,進而結為策略聯盟,對成本的分享方式不同。如果與供應商的關系一般,則肯定不容易得到詳細的成本機構資料,只有與供應商維持較密切的關系,彼此合作時,才有辦法做到。
4)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采購量與產品的生命周期所處的階段有直接的關系,產品有導入期、成長期到成熟期,采購量會逐漸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現,采購量才會逐漸縮小。

⑺ 采購降低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眾所周知,對毛利差異影響最大的就是原材料的購買,就是很大程度上你的門店能不能賺錢,很大原因來源於你的門店是否成本控制的合理。在上個月,有一家開在四五線小城市的店,純利潤能高達三萬多,那真的非常恐怖,然後就去找老闆細聊了一下,那麼老闆分享的一個點,我覺得蠻有意思的,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期內容。如果你正在開店,或者你正准備開的小夥伴,一定要聽完,你的門店為什麼不賺錢,那麼你是否還在菜市場買菜分享一下這三個APP,幫你節約很大一部分的食材成本。

這位老闆,之前是個餐飲小白,剛開始呢,基本也都是每天起大早去菜市場去買菜,把自己搞得非常累,後來他學會去附近的菜市場去選擇供應商,雖然能供貨上門,但是有的由於量不是很大,那麼它的價格跟零售價差不多。後面呢,這個小夥子發現了性價比非常高的線上平台,快x和x菜。那麼一般來說,x菜的貨品會更全,但是快x的生鮮類質量會更高,這兩個平台呢,都是需要滿100塊錢起送,而且你只需要提前一晚下單,然後第二天一早就配送到了門店。今年叮咚剛出來的時候就發現,叮咚的菜品質量還不錯,而且價格也很優惠。

這些跟大家分享完以後,還可以有一些跟大家分享的。

第一,就是干貨,可以在淘寶購買,但是,記住一定要貨比多家啊,然後再選擇一家長期合作,還有壓價的空間,不要覺得長期合作就一直按著這個價了,你只要長期合作,你就有議價的空間,因為沒有一家供應商想放棄一個長期合作的合作夥伴。

第二,就是生鮮類,剛起步的時候,建議就從附近的菜市場拿貨,也可以讓他們給你送貨,這樣的即時性就會高很多,當我們的量起來以後,我們就需要轉移戰場,x菜、快x、x咚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類就是凍貨類,凍貨的話,一定要從本地的凍品的這個批發市場去購買,一定要整箱整箱或者多幾件,然後一起,買,這樣會更加實惠。咱們這些小店進貨是根本沒有人能夠代替了,如果你身為一個老闆,連進貨你都要去指望著別人來進或者說是省事兒,然後不去研究,那就完蛋了,做餐飲,尤其是小餐飲,一定要去摳,不斷的去摳細節啊,去摳每一個點,那麼你從十個點每一個扣100就是1000塊錢對不對?每個扣500那就是5000塊錢,即使你讓別人買的話,就供應鏈這一段啊,真的有很多的這個灰色地帶還有很多價差,大家一定要去注意,所以說,如果你不做好這些的話,即使是你每天生意都很好,你都會發現不掙錢。

以上就是我分享給大家的一些經歷~

⑻ 采購降低成本的方法有哪些具體一點,比如增加采購批量等等,謝謝!

除增加采購批量外(當然也應當根據銷(或耗量)量而定);
1、供方控制,選擇供方時,要認真調查,保證價格和質量;
2、價格控制,貨比三家(比價、比質、比距),可能買不到最低的,但不能賣到最高,應當買到最合理的;
3、質量控制,采購時比質控制(同質同價,高價高質),到貨驗收嚴格控制。
當然,采購過程還應當注意:運輸控制,采購人員數量控制等。

⑼ 如何更好的控制采購成本

一、通過付款條款的選擇降低采購成本。

如果企業資金充裕,或者銀行利潤較低,可採用現金交易的方式,這樣 更為快捷高效。一般情況下我們多數是選擇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承兌匯票往往有六個月的期限,並不需要企業投入全額的現金也就相當於貸部分的款項但是沒有利息,就等同於企業利用遠期付款以有限的資本購進更多貨物,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營運資金的佔用和需求,有利於擴大生產規模。

二、杠桿式采購。

避免單獨采購,導致組織內不同單位以不同價格向同一供應商采購相同零件,但彼此不了解,無緣無故失去了節約采購成本的機會。因此需集中擴大采購數量,增加議價空間。

三、聯合採購。

聯合採購主要發生在非營利性的事業的采購,通過統計不同采購組織的需求量,以獲得較好的折扣價格。它也被用於一般的商業活動,如第三方采購,以服務於低需求的企業。

四、 為便利采購而設計,採用DFP-自製和外購策略。

在產品設計階段,採用協辦單位的標准和技術,以及使用工業標准零件,方便原材料的獲取。這可以大大減少自製所需的技術支援,同時也降低生產成本。

五、標准化采購。

實行規格標准化,對不同的產品項或部件採用通用的設計和規格,或減少定製項的數量,以達到規模經濟量,降低製造成本的目的。但這只是標准化的一個方面,需要擴大標准化的范圍,才能獲得更大的效益。

六、選擇信譽佳的供貨商並與其簽訂長期合同。

一個有能力、守信用的供貨商,不僅能保證供貨的質量、及時的交貨期、整體的服務水平,還可以得到其付款及價格的關照,特別是與其簽訂長期的合同,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