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5-18 04:19:30

⑴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成本(製造成本),會計學術語,是指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完工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產品成本結轉的核算。

期末主要結轉分錄如下:

1、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2、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4、計提營業稅及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其他應交款—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5、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6、結轉應交增值稅
1)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結轉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3)結轉應繳納增值稅(即進、銷差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7、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8、結轉本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若虧損,做借方)

⑵ 如何計算並結轉完工入庫的產品生產成本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第一步,要計算本期生產總成本;如果有在產品,所以第二步,還要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進行分配;分配好後,已確定完工產品成本,然後完工產品入庫。入庫時的會計分錄是把完工產品生產成本轉入庫存商品,其會計分錄的格式: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賬戶的余額就是在產品的成本。

⑶ 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的轉出完工產品成本怎麼算的啊我看不懂,誰能大概跟我說下

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的轉出完工產品成本計算公式:完工產品生產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期末在產品成本。
1.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的轉出完工產品成本就是把完工產品的成本結轉出來,「生產成本」科目記錄的是產品在生產或加工過程中所耗物料的多少,這些消耗的物料等就形成該產品的成本。而當在產品完工後,就成為完工產品,完工產品也就成了庫存商品,其成本要結轉出來,計入「庫存商品」科目。
2.完工產品成本(製造成本),會計學術語,是指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完工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產品成本結轉的核算。
3.企業的完工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材料及自製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為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的修理勞務等。當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的貸方轉入有關科目:其中完工入庫的產成品的成本,轉入「產成品」科目的借方;完工自製材料、工具、模型等的成本,轉入「原材料」等科目的借方;為企業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費用,月末不論是否完工,都應將其實際成本轉入「在建工程」科目的借方。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就是基本生產車間在產品的成本。
4.完工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產品成本結轉的核算。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的方法有兩類:一是將前兩項之和按一定比例在後兩項之間進行分配,從而求得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的成本;二是先確定月末在產品成本,再計算求得完工產品的成本。但無論採用哪一類方法,都必須取得在產品數量的核算資料。

⑷ 如何計算轉結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

期末主要結轉分錄如下:
1、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2、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4、計提營業稅及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其他應交款—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5、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6、結轉應交增值稅
1)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結轉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3)結轉應繳納增值稅(即進、銷差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7、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8、結轉本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若虧損,做借方)

⑸ 結轉生產成本怎麼算出來的

1、材料出庫 領料的成本
2、人工費 是指直接人工,也就是車間工人的工資
3、水電費等
4、輔助材料 :包裝物等
結轉的時候,首先要算出人工費、水電氣費、所需材料出庫金額
產成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材料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水電氣費等
製造費用(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註明:上邊的製造費用是從成本下的1級科目製造費用下邊結轉過來的,就包括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經過上邊的憑證結轉,完工的入庫產成品成本就計算出來了,如果材料還有部分在車間或者半成品中,那麼需要算出這個比率來進行分攤。

⑹ 成本會計中怎麼算結轉完工產品成本

本月結轉完工產品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某種產品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月末分配生產工人工資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工資
月末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包括了,領用的輔料、水、電費、修理費等)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月末轉成本
借:產成品(所生產的產品)
貸:生產成本
如無在產品,生產成本無余額
本月如銷售此產品作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月末作轉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產品單位成本=完工產品總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品數量

⑺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公式是什麼

月末在產品成本=期末庫存的盤點數量*產品加權單價。產品加權單價=(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數量+本月投入生產數量)。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和月初、月末在產品及當月完工產成品成本四項費用的關系可用下列公式表達:月初在產品成本+當月發生生產費用=當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企業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採用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分別按產品品別、產品批別、或產品步驟設置“基本生產明細賬”,並按成本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輔助生產車間,應按照車間、產品或勞務設置“輔助生產明細賬”,並按成本、費用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各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費用,應按照生產單位設置“製造費用”明細賬,並按費用明細項目設專欄。

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凡是直接用於產品生產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應根據有關憑證記入“基本生產明細賬”成本項目欄。

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記入“輔助生產明細賬”有關成本、費用欄;屬於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製造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計入“製造費用明細賬”的有關費用欄。

月終時,將各“輔助生產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按其所提供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轉入“基本生產明細賬”和“製造費用明細賬。

然後,將“製造費用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採用適當分配標准分配給各成本計算對象,分別記入各“基本生產明細賬”的製造費用欄。

最後將各“基本生產明細賬”所匯總的費用總額(期初的費用加上本期記入的各項費用),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並結轉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以上為[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公式是什麼?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球青藤教育官網!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公式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⑻ 生產成本結轉怎麼算

生產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具體步驟如下:

1、對製造費用進行分配結轉: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2、對完工產品製造成本進行計算結轉:

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3、對銷售成本進行計算結轉: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proction cost)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