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邊際成本經濟意義
邊際成本的經濟意義:邊際成本法作為管理會計的一種方法,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不依靠估計、假定和預測來計算單位成本,生產成本僅包括變動成本,這樣可以准確反映企業在實務上是如何發生的;與完全成本法相比,銷售量與利潤直接相關,更能准確反映實際利潤的多少.由於固定成本與產量增減無關,在現有固定成本最大產量范圍內增減產決策時,不必考慮固定成本因素,對決策者是非常有用的;以邊際成本法計算的成本及所編制的會計報告比用完全成本法更容易理解。
(1)邊際成本哪個是正確的擴展閱讀:
各成本之間的關系:
短期成本曲線相互之間的關系利用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所決定的MC曲線的U形特徵可以得到短期成本曲線的一些關系:①TC曲線、TVC曲線和MC曲線之間的關系。由於每一產量點上的TC曲線和TVC曲線的斜率是相等的,所以,每一產量點上的MC值就是相應的TC曲線和TVC曲線的斜率。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下,當MC曲線逐漸地由下降變為上升時,相應地,TC曲線和TVC曲線的斜率也由遞減變為遞增。當MC曲線在A點達極小值時,TC曲線和TVC曲線相應地各自存在一個拐點B和C。②AC曲線、AVC曲線和MC曲線之間的關系。先分析AC曲線和MC曲線之間的關系。U形的AC曲線與U形的MC曲線相交於AC曲線的最低點D。在AC曲線的下降階段,即在D點以前,MC曲線在AC曲線的下方,在AC曲線的上升階段,即在D點以後,MC曲線在AC曲線的上方。之所以有這個特徵其原因在於:對於任何兩個相應的邊際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邊際量小於平均量,邊際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邊際量大於平均量,邊際量就把平均量拉上,所以當邊際量等於平均量時,平均量必然達到其本身的極值點。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不管是下降還是上升,MC曲線的變動都快於AC曲線的變動。這是因為對於產量變化的反應來說,邊際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減少還是增加,MC曲線的變動都快於AC曲線的變動。再分析AVC曲線和MC曲線的關系。U形AVC曲線與U形的MC曲線相交於AVC曲線的最低點F。在AVC曲線的下降階段,即在F點以前,MC曲線在AVC曲線之下,在AVC曲線的上升階段,即在F點以後,MC曲線在AVC曲線之上。而且,不管是下降還是上升,MC曲線的變動都快於AVC曲線的變動。
B. 下列哪些關於邊際成本的說法正確的有
A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C. 成本函數的一階導數,在經濟學中稱為邊際成本對不對
成本函數的一階導數,在經濟學中稱為邊際成本,這句話當然是正確的,邊際成本函數就是成本函數求導得到的 成本函數指的是 在技術水平和要素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成本與產出之間的相互關系 而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 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那麼函數式子就是求導即可。
①在微觀經濟學中,mc(邊際成本)是什麼的導數?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mc是總成本的導數。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單位的產量(Output)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Changes in Total Cost)/ 產量變化量(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②在微觀經濟學中,mc(邊際成本)是什麼的導數?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mc是總成本的導數。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單位的產量(Output)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Changes in Total Cost)/ 產量變化量(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
③略論需求價格彈性的經濟意義
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 所謂需求的價格彈性是經濟學上衡量價格變動與需求量變動關系的一個指標。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主要因素,支出占消費收入的比重 支出比重小的商品需求價格彈性小,支出比重大的商品需求價格彈性大。例如,報紙,毛巾等商品,支出數額對消費者。是否有可替代商品 有性能或用途上類似的可替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就大。
D. 怎樣理解邊際利潤和邊際成本
邊際利潤的大小取決於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的大小,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邊際利潤=邊際收入一邊際成本式中的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是指在原產銷量基礎上,每增加一個單位產銷量所引起的收入變動額和成本變動額。 邊際利潤是反映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能為企業增加的收益。銷售單價扣除邊際成本即為邊際利潤,邊際利潤是指增加單位產量所增加的利潤。企業的經營收益減去會計成本,所得到的就是會計利潤。按照我國的財會制度,有銷售利潤、利潤總額及稅後利潤等概念。銷售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各種流轉稅及附加費後的余額;利潤總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盈虧的總額;稅後利潤是企業利潤總額扣除應交所得稅後的利潤邊際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邊際利潤(M)=銷售收入(S)-變動成本(V) 邊際利潤率是指邊際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即 U=M/S=(S-V)/S=1-V/S 銷售利潤 = 產品銷售凈額 — 產品銷售成本 — 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 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其中:產品銷售凈額 = 產品銷售總額 —(銷貨退回 + 銷貨折扣與折讓) 利潤總額 = 銷售利潤 + 投資凈收益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稅後利潤 = 利潤總額 — 應交所得稅 綜上所述,邊際利潤首先用來補償固定費用,補償固定費用後若有餘額,才能為企業提供利潤。否則,企業就無收益或虧損。 產品的邊際利潤就是企業的實現利潤。因此,邊際利潤的概念有以下幾個用途: A、決定企業生產的某一產品是否應該停產。只要虧損產品存在邊際利潤(即它的銷售收入大於其變動成本),就應應該繼續生產。 B、判斷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如果企業生產的所有產品均有邊際利潤,則說明企業的產品結構基本上合理。 C、停止某一產品的生產必須要以其他產品增產所帶來的邊際利潤大於停產產品的邊際利潤為前提。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簡寫為MC),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TC /△Q),也就是MC=△TC/△Q。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 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例如,每輛汽車的平均成本包括生產第一輛車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輛車上進行分配)。而邊際成本根本不考慮固定成本。 在數學上,邊際成本(MC,marginal cost)用總成本(TC,total cost)和數量(Q,quantity)的偏導數來表示:
邊際成本定價是銷售商品時使用的經營戰略。其思想就是邊際成本是商品可以銷售的最低價,這樣才能使企業在經濟困難時期維持下去。因為固定成本幾乎沉沒,理論上邊際成本可以使企業無損失的繼續運轉。 運用邊際成本法取得信息,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相關分析和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了其在企業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點,避免操縱短期利潤,有利於短期產量決策。 在完全成本法下,計算產量和勞務成本的方法是在生產產品和勞務的直接成本上計入合理部分的生產間接費用(即間接成本)得出單位完全成本和總成本,非生產間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為期間費用處理。完全成本法有賴於對產量的估計,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生產水平而不是銷售水平。如果產量大於銷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會推延到下一會計期抵減利潤,固定成本的性質被歪曲了。例如: 某企業生產一種零部件產品,其生產性費用為: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變動製造費用(能源)7元/件,固定製造費(折舊)4000元。其非生產性費用為:管理費用(保險)400元,銷售費用:其中變動費用3元/件(買一送一),固定費用(廣告費)600元。期初庫存為0,本月生產1000件,銷售600件,售價40元/件。 1、用完全成本法計算的利潤如下: 單位生產成本: 10 + 5 + 7 + 4000 ÷ 1000(件)= 26元 銷售收入: 600件 × 40 = 24000元 減:銷售成本: 600件 × 26 = 15600元 毛利: 8400元 減:期間成本: 600 件 × 3 + 400 + 600 = 2800元 凈利: 5600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400件庫存中有固定費用(折舊)1600元(4000 ÷ 1000件 ×400件) 作為存貨,虛增了資產和當期利潤。同時也可以看出,在完全成本法下,企業很難正確作出是否應該增產或減產的決策,因為產品或勞務的吸收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要素,而固定成本與企業的產量無關。 2、用邊際成本法計算的利潤如下: 單位生產成本: 10 + 5 + 7 = 22元 銷售收入: 600 件 × 40 = 24000元 減:銷售成本(全部變動): 600件× (22 + 3)= 15000元 貢獻毛益: 9000元 減:全部固定: 4000 + 400 + 600 = 5000元 凈利: 4000元 由此可見,在邊際成本法下,利潤與銷售量直接相關,而與產量無關。兩種方法計算的利潤差額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庫存產品中所含的固定費用數。所以,用邊際成本法更能准確地反映企業實際利潤。同時,也可以看出,由於固定成本與產量增減無關,在短期增減產量決策時,不必考慮固定成本因素,因此,邊際成本法對企業管理者短期產量決策是非常有用的。
E. 什麼叫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利潤最大,邊際理解為「變化的」
例如加班,平時工作,每工作1小時,報酬是20元。
1.加班1小時,報酬增加30元。那麼1小時就是邊際成本,30元就是邊際收益,此時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2.繼續加班,又加班1小時,報酬增加20元,此時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3.繼續辛苦加班,又加班1小時,報酬增加10元,此時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加班時間越長,報酬越低,這叫邊際收益遞減。如果時間越長,報酬越高,這叫邊際收益遞增。
(5)邊際成本哪個是正確的擴展閱讀
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此時邊際利潤等於零,達到利潤最大化。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任何廠商的產量變化都不會影響價格水平,需求彈性對個別廠商來說是無限的,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邊際收益等於平均收益,等於價格。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
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機會成本也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F. 邊際成本的意義就是當產量屬於某一水平時成本的瞬時變化率,是否正確
摘要 際成本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例如,生產某種產品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50元。若生產101個時,其總成本5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40元,邊際成本即為40元。當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但當產量超越一定限度時,就轉而遞增。因此,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合算的;反之,是不合算的。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通過確定邊際成本來提供經營決策所需資料的成本決策,稱為邊際成本計算。
G. 西方經濟學問題
第一題A選項沒錯,只要邊際成本高於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就是上升趨勢。
第二題,資本價格下降,廠家在勞動力和資本之間進行選擇的時候會較之前更傾向於選擇資本。而縱軸表示資本,曲線自然會更加陡峭。生產的資本密集性就是單位產量的資本消耗吧,資本消耗越多,產品就越是資本密集型的~
H. 什麼是機會成本邊際成本
1.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2.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
I. 下面關於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說法中哪個是正確的
選d,兩個都是先增長後下降。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的焦點處是平均成本的最大值。因為平均成本達到最大值是在邊際成本下降期,這是邊際成本已經下降了,故邊際成本一定下降。由上得d
J. 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說法中哪一個是正確的()A
下面關於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說法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A.如果平均成本上升,邊際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
B.在邊際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C.如果邊際成本上升,平均成本一定上升
D.在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正確答案:D
解析:參閱上題。如果平均成本上升(A),邊際成本一直遞增;而在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邊際成本才等於平均成本(B);如果邊際成本上升,平均成本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