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金屬礦哪個開采成本低
擴展閱讀
497理科能上什麼石油大學 2025-05-17 11:43:10
淄博哪裡有美術工具賣 2025-05-17 11:40:54

金屬礦哪個開采成本低

發布時間: 2022-05-17 18:31:33

❶ 煤礦金礦鐵礦哪個最賺錢

你的問題,存在問題。
在你的說明中,等量是什麼意思,難道一公斤的黃金、煤、鐵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嗎。也不能從礦石的等量來衡量,一噸的金礦石,最低工業品位是3克,能值300多元,一噸的煤價值在100多元,一噸的鐵礦石,最低工業品位45%,能值幾百元,如果不計算開采成本和選礦成本,鐵礦的價值會更高一點,如果把開采成本和選礦成本計算在內,應該是煤礦的利潤更大,但不能用等量來衡量。
哪一種礦(資源)利潤大,主要決定於開采條件,選礦工藝,儲量,品位等條件和市場的需求決定的。比如說,沙,不是一個很簡單的資源嗎,現在國人正在大搞建設,卻很值錢,我們這里有一個撈沙場,一年賣沙子的錢就將近一個億(開采工藝很簡單,工作人員也很少,開采成本很低),做任何生意也賺不了這么多的錢。

❷ 礦業產值及經濟地位

西南地區有礦山企業21073個,直接從業人員有130多萬人,年產礦石約80318×104t,產值約553.4億元(表2-8)。

表2-8 西南地區2002年礦石產量和產值

西南地區的礦業產值約佔全國的8.2%。尤以煤炭和天然氣為大,約占其總產值的38.2%。黑色金屬、采鹽業和有色金屬采礦業規模也較大,約占總產值的41.9%,其他非金屬建材礦業佔19.9%。川滇黔交界區產煤為全國12大產煤片區之一,位居第5位。四川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的40%以上,黑色金屬、采鹽和有色金屬產量分別佔全國同行業的17.6%,13.7%和10.6%,非金屬礦產值佔全國的8.7%。

西南地區礦業經濟已成為各省的支柱產業。雲南省礦山數為6477個,年開采礦石1.43×108t,礦業產值81.56億元,利潤2.77億元,稅金6.84億元,從業人數323626人,礦業產值佔全省經濟總值的31.06%。其中能源礦產礦石量2930×104t,產值27.15億元,利潤1.07億元,稅金2.43億元,從業人數101993人;金屬礦產礦石量2250×104t,產值35.21億元,利潤0.728億元,稅金2.918億元,從業人數86612人;非金屬礦產礦石量9120×104t,產值19.24億元,利潤0.977億元,稅金1.489億元,從業人數135021人。礦產品銷售產值超過億元的礦種有煤礦26.95億元,鐵礦2.64億元,錳礦2.37億元,銅礦5.93億元,鉛鋅礦12.47億元,錫礦7.37億元,金礦2.59億元,鹽礦1.97億元,磷礦3.48億元,水泥用灰岩2.80億元,建築用灰岩3.38億元,磚瓦用粘土3.85億元。該省能源礦產、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材及磷化工等礦產的開發利用程度相對較高,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顯著。與全國相比,雲南省有色金屬和磷化工礦產仍是傳統的優勢開發礦產,同時亦是全國最大的磷礦生產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屬礦產生產地,在西南地區和全國礦業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四川省已初步形成能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建材、非金屬等較為完整的礦產開發利用體系,逐步建成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幾大礦產資源開發基地。如攀西黑色有色稀土礦產資源基地,川南能源化工建材礦產資源基地,川東北川中能源建材礦產資源基地,成都化工建材礦產資源基地和川西高原有色稀有貴金屬礦產資源基地。2002年,該省開發利用礦產90種,開采利用的礦產地約600處,礦山企業6037個,年產礦石總量:固液態礦石17238×104t,列全國第12位,其中硫鐵礦、磷礦、岩鹽、芒硝、鉛鋅礦、鐵礦等大宗礦產的產量名列全國前茅;產天然氣53.72×108m3,列全國第1位。該省2002年原礦產值118億元,列全國第10位,占工業總產值的6%;礦業加工產值526億元,占該省工業總產值的33%。鈦鐵礦精礦、富磷礦、鉛鋅礦、輕稀土精礦等礦石產品和鋼材、五氧化二釩、食鹽、元明粉、優質石材、化工原料等大量銷往省外或出口。

貴州省礦產資源豐富,礦業長期以來是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多年占該省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優勢礦產的開發,使貴州成為西南最大的煤炭輸出基地,並成為全國重要的磷化工、鋁工業、錳系鐵合金、鋇鹽生產基地。礦產的開發,不僅促進了貴州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也為全國作出應有的貢獻。煤炭開發為南方十多個缺煤、少煤省區提供了大量能源,優質磷礦石和磷加工產品銷售國內20多個省(市),鋁與錳系鐵合金產品滿足了國內大量需求,汞、銻、碳酸鋇不僅滿足國內所需,歷年還有較多出口,汞(水銀)出口量長期位列全國第1位,碳酸鋇出口量近幾年占據世界1/3的市場,貴州開采加工的各種礦產品,多年佔全省出口創匯總額的1/3以上。特別是以煤、磷、鋁、重晶石、錳等為主的礦業在全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優勢礦種的開采及加工產品在今後較長時期,仍具有良好的國內外市場,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把礦業確定為支柱產業之一。

重慶市共有礦山3041個,礦山企業從業人數213553人,其中國有礦山77334人,其他礦山136219人。2004年生產礦石17215.67×104t,天然氣42.5×108m3,煤層氣1.52×108t,礦業產值達130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6%。礦業及以礦產資源為原料的加工製品業產值35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3.1%。單礦種產值超過10億元的有煤(68.4億元)和天然氣(31.2億元);1億~10億元的有磚瓦用頁岩(6.5億元)、水泥用灰岩(8.32億元)和建築用灰岩(2.8億元)。這5種礦產總產值達117.22億元,佔全市礦業總產值的85%。2004年,該市有天然氣生產井44口,產量達到42.39×108m3,其中市內消費25.43×108m3,向周邊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省供氣19.96×108m3;生產原煤3500×104t,滿足了市內電力、工業和農村生活用煤需求。煤層氣資源由於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尚未進入大規模商業性開發;該市地熱資源總量6.06×1012kJ/a,相當於1.68×108kW電能,可采資源量為0.507×108m3/a。礦泉水資源豐富,以重碳酸鹽型為主,屬低礦化、低硬度、無污染的優質礦泉水。地下水成分單一,為低礦化度淡水,天然資源量約為46.8×108m3/a,可開采資源量為24.2×108m3/a。目前井采量、引流量不到可采資源量的10%,資源開發利用潛力較大,但資源分布不均。金屬礦產資源鍶礦具有埋藏淺、易采易選、交通方便、開采成本低等優勢,年產天青石精礦15×104t,產品佔全國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主要銷往國內和亞洲市場,經濟效益顯著。秀山、城口錳礦保有資源儲量佔全國20%左右,已形成年產錳礦石40×104t的生產能力,錳粉、電解金屬錳、硅錳合金等深加工產品主要銷往日本、美國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南川、武隆等地的鋁土礦現已開始開發利用,中國鋁業集團正在南川籌建80×104t/a氧化鋁生產線。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較好,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建築用灰岩、磚瓦用頁岩、岩鹽、熔劑用灰岩、玻璃陶瓷用砂岩等。非金屬礦產采選業及製品業共創產值76.32億元,出口創匯8130萬美元;建築陶瓷、衛生陶瓷、玻璃和玻璃纖維等產業已躋身全國前列。2004年水泥產量達1410×104t;毒重石礦石5.7×104t,其中原礦賣出3.6×104t,粗加工成鋇礦粉出售1.6×104t,深加工成鋇化物的僅0.5×104t。重慶市礦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骨幹行業。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礦業發展速度較快,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西藏礦業開發總產值3.9億元,占區內工業總產值的22.1%。目前投入開發的礦種有22種,包括煤、高溫地熱、鉻、鐵礦、銅、鋅、鉛、銻、錫、金、硼、鹽、水泥用灰岩、石膏、飾面大理石、高嶺土、火山灰、飾面花崗石、自然硫、水晶、仁布玉、礦泉水。其中具有一定開采規模的礦產為鉻鐵礦、砂金和硼。3種礦產產值占開發利用礦種全部產值的85%以上。主要礦種的產量、產值為:鉻鐵礦16.21×104t,總產值11994.90萬元;黃金882.42kg,總產值6933.72萬元;硼礦1.63×104t,總產值2915.92萬元;煤炭2.17×104t,地熱發電量1.01×108kW·h,銅0.09×104t,銻0.28×104t,鐵礦石0.96×104t,水泥用灰岩18.60×104t,水泥用粘土1.50×104t,礦泉水1100t。鉻鐵礦、銅、鉛鋅、銻、硼等礦產品主要銷往外省區,其他礦產品主要直接用於本區經濟建設。

❸ (一)找礦潛力

我國地域遼闊,地質環境多樣,具有稀有稀土金屬礦床的找礦潛力。稀有稀土金屬礦床相對於鐵、銅、鉛、鋅礦等「大路貨」來說,規模不大,出露面積小,找礦時容易漏掉。另外,稀有稀土金屬礦不易識別,許多人見而不識,盡管國內這方面已有相當多的工作,難免有注意不到之處。因此,相對於「大路貨」礦產來說,稀有稀土金屬具有更大的找礦潛力。

稀土金屬:我國仍有這方面的找礦潛力。品位富、易采選的礦床也可能找到。在白雲鄂博礦床稀土金屬礦開發多年之後又找到四川冕寧氂牛坪礦床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但我國稀土金屬礦儲量巨大,更有一些采選易、成本低的中小型礦床,目前無需單獨專門布置找礦工作。

鋰、銣、銫:這是一組稀鹼金屬,常共同產出,找礦潛力大。花崗偉晶岩仍是這幾種金屬的找礦對象。我國西南許多地區,這些金屬的找礦工作開展得不夠。西昆侖塔什庫爾干—大紅柳灘一帶和川西九龍—石渠一帶有眾多花崗偉晶岩產出,是找尋鋰、銣、銫礦有潛力的地區。對於這三種金屬,找礦工作今後更應注意和更有潛力的是鹽湖礦。青海鹽湖礦富鋰,銣、銫情況不大清楚。新疆羅布泊鹽湖是我國最大鉀鹽礦鹽湖,銣銫賦存情況也不完全清楚。西藏中南部分布著一系列鹽湖和熱泉,已知有的鋰、銣、銫礦化度高。其中銫除賦存於鹵水中外,還以銫水合物形式賦存於硅華中,易提取,都具有很大的找礦潛力。

鈹和鉭:鈹和鉭常共同賦存於花崗岩型礦床和花崗偉晶岩型礦床中。鈹也單獨賦存於長石石英脈和夕卡岩中。我國東南部是這些礦產集中產出的地區,地區地質工作較深入,進一步找好礦、富礦的希望不大。我國西南部,許多地方人跡罕至,礦床地質工作所作不多,有望找到礦,甚至找到大礦。上述西昆侖和川西地區有含鈹偉晶岩產出,是找鈹和鉭有希望的地區。

鈮:鈮和鉭的地球化學性質相近,但規模大的重要的鈮礦床常單獨產出,與鹼性岩-碳酸岩型礦床關系密切。沿中朝地台及揚子地台古陸邊緣深斷裂帶分布的鹼性侵入岩,是今後找鈮礦的重要對象,我國具有這方面的找礦潛力。

鋯:鋯礦主要出自鹼性岩型礦床,尤其是出自海濱砂礦。海濱砂礦是國外開采鋯礦的主要對象。經過歷年找礦和開礦實踐得知,我國沿海找尋鋯砂礦的找礦潛力不大。今後找礦要多注意與鹼性岩有關的礦床。鹼性花崗岩中的鋯石和霞石正長岩中的異性石是近年來確定的新類型鋯礦石。這類礦床鋯的儲量大,是一有希望的找礦對象。對這類礦床需改進采選工藝技術,降低開發成本,否則仍難以和國外海濱砂礦競爭。

❹ 金屬是如何開採的

(一)新疆金屬礦開采歷史回顧

新疆金屬礦產開采,遠可追溯到距今 2400 ~ 2600 年前的青銅器時代,尼勒克縣奴拉賽銅礦就是本期開採的對象,這里古采坑和深達 20 米豎井十餘處,沿奴拉賽小溪兩岸階地分布,可見木炭與冰銅多次重疊,冰銅厚度 1 ~ 5 厘米,銅含量大於 60%。在昭蘇縣洪那海銅礦古開采坑道,比比皆是,河穀草原上煉渣成堆。查布察爾縣烏孫山北麓合抱松樹長在爐渣堆之上。尼勒克北山松樹中,爐渣廣布,松樹長於其中。從上述簡單列舉可以看出伊犁地區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已介入銅礦業的開采與冶煉。

新疆金礦開采也有 2000 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唐代採金業明顯發展,設有金山都督府。明代仍有採金記錄,清代為新疆採金業全盛時期。乾隆年間,和田砂金開采點有 12 處,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設奎屯金廠,後相繼在烏蘇、瑪納斯、呼圖壁、昌吉和烏魯木齊到吐魯番間設金廠 10 余處,屯兵採金,採金業一直延續到光緒年間,道光到咸豐時哈圖山金礦曾設五廠十區,金夫達數萬人。據《新疆圖志》記載,清代阿爾泰山採金最盛時,年採金5萬~6萬兩,民國時代曾達 10 萬兩。《新疆志稿》稱光緒年間和田每年產金 2 萬~ 3 萬兩,到民國採金業才衰敗。

阿爾泰砂金開采幾起幾落,最大井深可達 150 米,在西岔河曾采出 240 克重的「駱駝金」。據說還曾有 64 兩的狗頭金出現。

據古書記載,龜茲國(庫車)、姑墨國(拜城)銅山十數,礦脈延長百餘十里,銅色蒼翠,柔潤如脂,堪稱上品。焉耆銅礦苗上下寬 30 丈,長 1 里許。漢代庫車產紅銅,官督民辦,省官錢局鑄錢全賴此山之銅,其質柔粹良美,一歲交銅 10 萬斤上下,所煉之鐵恆充三十國用。清代從採到煉並鑄造錢幣取自滴水銅礦。「察合奇」據傳這里是清代在新疆的重要鑄幣廠(圖 6-6-1)。

(二)開采方式

現代金屬礦產開采,依據其礦體出露與埋藏程度而分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露天開采適用於地表出露的礦體,一般較大者多用機械開采,利用多功能裝載汽車或電動火車運輸。地下開采礦山較多,開采方式與方法多樣,機械化程度差異較大,當前新疆地下金屬礦開采基本上可歸為三種形式:

平峒開采:即利用水平坑道運輸出礦。將礦石裝入礦車,通過鋪設鐵軌的坑道,直接將礦車推出地面(圖 6-6-2)。

斜井開采:即利用斜井運輸出礦。將采出的礦石裝入礦車,通過地下鋪設鐵軌的坑道,將礦車推向斜井下口(石門區),再利用鋼纜繩通過卷揚機牽引礦車,沿著斜井斜坡軌道,將礦車斜向拉向地面(圖 6-6-3)。

豎井開采:即利用豎井運輸出礦。將采出的礦石裝入礦車,通過地下鋪設鐵軌的坑道,運往豎井下口(石門區),把礦車(一般為 2 輛)推入罐籠,由地面卷揚機的鋼纜繩牽引,垂直將礦車提升到地面(圖 6-6-4)。

(三)開采方法

鑒於金屬礦的成礦多樣性,空間狀態的差異性,礦石質量與圍岩條件的不固定性,致使金屬礦的開采方法具多樣性。當前運用最多的開采方法,是崩落-充填法,該方法的優點是能保持開采安全高度,利於安全生產,減少廢石轉送量,低開采成本投入,故而得到開礦者的普遍利用。

礦石爆破:金屬礦屬於固體礦產,需要打眼放炮爆破開采,一般多用壓風機帶動風槍打眼,用硝酸銨炸葯,電爆破作業,而獲得有用礦石。

坑道開掘與維護:地下礦山建設之初,首先施工的是運輸工程(坑道、斜井、豎井)和地下坑道,為了安全起見,並要對已經開掘的坑道利用快乾水泥噴塗護壁,在坑道底面兩側開掘排水溝,鋪設軌道,以及安裝通風管和照明電線等。

礦石運輸:當外部運輸(坑道、斜井、豎井)建設完畢後,內部運輸坑道(由采場到石門)是礦山運輸的關鍵和安全的關鍵。一般礦山的礦石多由人工裝卸,地下機械化裝卸很少;運輸設備在新疆多用礦車,關內不少的正規礦山多用電動機車。

通風:礦山開采處於地下,因此施工必須保證在有充裕新鮮空氣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同時,由於爆破煙塵、生產粉塵也要及時排除,故均需要通風。礦山採用的通風量要視礦山生產量與礦石性質而定,合理地選擇與匹配通風機及應鋪設風管的規格與數量。並及時檢查送風量以及采場、坑道、礦倉的空氣質量。

排水:地下開采,尤其是較深部的地下開采,地下涌水量大是必然的,需要購置排水設備,設計合理而科學的排水系統,准確而及時地將礦坑積水導入儲水倉,並視地下水的流速和流量制定出定期和經常性向地面泵水的方案。金屬礦山除要注意冒頂偏幫的生產事故外,透水也是金屬礦山的一大安全生產隱患。

照明:地下生產礦山,照明是生產的第一要素。礦山照明多由坑口電站供電,並與地區電網連通。礦山根據自身的生產需要而鋪設電纜,確定照明點及照明度,屬於生產系統的如采場、運輸坑道、石門區、地面礦石堆積場等地段必須保證合乎生產要求的能見度。為保證 24小時照明,礦山也要採取持續照明的應急措施。

安全:礦山生產屬於高危行業,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安全人員(含管理人員),配置充裕的安全設備,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斷地對生產有關人員進行持續性地安全生產教育。對安全要警鍾長鳴,常抓不懈。

(四)礦山建設

新疆金屬礦產採掘業,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逐步建設起來的。

鐵礦圍繞著八一鋼鐵廠開發而建立起硫磺溝、大黃山菱鐵礦開采礦山,繼而又建設雅滿蘇鐵礦、蒙庫鐵礦、磁海鐵礦。由於莫托沙拉鐵錳礦勘探完畢,躍進鋼鐵廠和靜鋼鐵廠也相繼建立。新源鐵廠是利用預須開普鐵礦作為礦山資源而生產。另如天龍鋼鐵廠等出現使新疆鋼鐵業有了一個競爭建設環境和良好的生產氛圍。

銅礦生產起步很早,在 1958 年時就有布倫口、尼勒克、木壘等銅選廠建立,並生產出冰銅行銷國內。20 世紀末有色金屬採掘業得到系統發展,先後有喀拉通克和黃山銅鎳礦生產,21世紀初阿舍勒銅礦、哈密銅鎳礦又得到進一步發展,新疆有色集團公司的工業園建設把有色金屬生產提高了一個新的生產台階,形成阿舍勒、喀拉通克、黃山、鄯善縣、阿克陶縣、烏恰縣等,銅鉛鋅集中生產基地。

金礦目前在新疆僅阿希一處具有較大的生產能力,「西准」、「東准」、「北山」、「金窩子-馬庄山」,乃是衛星式礦山進行一定的規模生產。

稀有金屬礦產的生產布局,仍是可可托海和阿爾泰兩個基地。

❺ 金屬礦產資源的分類情況

(一)鐵礦
鋼鐵是國民經濟重要基礎材料,2001年我國鋼產量1.49億噸,為世界第一位。我國鐵礦石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但貧礦多,富礦少,共伴生組份多,與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印度的富礦相比,缺乏成本競爭優勢,需要長期從國外進口鐵礦石。
我國鐵礦石保有儲量119.48億噸,基礎儲量211.76億噸,資源總量456.38億噸。居世界5-6位。其中品位大於55%的鐵礦石僅佔3.2%。
當前正在開採的鐵礦,主要分布在十個鐵礦集中區,即鞍山-本溪、冀東、西昌、呂梁-五台、寧蕪、白雲鄂博、魯中、鄂東、邯邢、海南地區,探明儲量佔全國的64.8%,主要鐵礦區與鋼鐵企業的分布一致。
現有礦山3767個,其中大型40個,中型55個,從業人員33.5萬人。其中生產300萬噸以上露天礦14座,如齊大山、南芬、尖山、白雲鄂博等,100萬噸以上地下礦山6座。
國內多數鐵礦山鐵精礦成本要超過220元,與進口富鐵礦塊礦持平,由於進口富礦品位高,易於冶煉,相比國內鐵精礦具有競爭優勢。我國鐵礦石在1997年達到2.68億噸年產量後,便逐年下降,到2000年為2.24億噸,進口礦由1997年的5510萬噸,上升到2000年的6997萬噸。主要從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南非、秘魯進口。2002年4月1日,財政部下文將鐵礦資源稅下調60%,使鐵精礦每噸成本下降25元,有望使部分國產鐵礦石獲得和進口富礦的競爭能力。
(二)錳礦
我國雖擁有一定量的錳礦資源,但錳礦品位低,碳酸錳占的比例大,高磷高鐵高硅,品質較差。冶金用的低磷低鐵低硅的優質富錳礦須從國外進口。
我國錳礦石保有儲量1.22億噸,基礎儲量1.97億噸,資源量3.46億噸,資源總量5.43億噸,富礦僅佔6.4%。次於南非、烏克蘭、加彭,居世界第四位。。
我國錳礦集中於廣西、湖南、貴州,其次為重慶、福建、廣東。重要礦山有連城、八一、下雷、建水、鶴慶、東平、龍頭、瓦房子、桃江、城口、湘潭、遵義。
現有礦山467個,大型4個,中型9個。從業人員2.67萬人。年產錳礦石351.4萬噸,國家重點企業僅占礦石產量6%,民營小礦山的產量佔52.8%。錳礦開采具有小而分散的特點。 由於錳礦的生產集中度差,品位低、雜質高,加工性能差,通過選礦燒結,與進口礦比,不論在質量上與價格上都不具競爭力。具體錳礦價格行情請登錄華誠金屬網(有色金屬交易市場)查看。近年來,提出優質錳礦的概念,找礦和利用上均有新的突破,錳礦產量有所回升,進口量有所下降。2000年進口錳礦石120.4萬噸。
(三)鉻礦
由於成礦地質條件限制,我國鉻礦資源貧乏,必須以進口為主。 我國鉻鐵礦保有儲量365萬噸,資源總量1005萬噸。世界鉻鐵礦基礎儲量37億噸,主要有南非、哈薩克、土耳其、辛巴威、芬蘭、阿爾巴尼亞等國。
我國正在開採的鉻鐵礦,集中在西藏曲松羅布莎。現有礦山28個,僅羅布莎鉻礦為中型。 我國鉻鐵礦,礦床規模小,成礦類型單一,均為阿爾卑斯型豆莢狀鉻鐵礦。我國在鉻鐵礦勘查方面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除西藏岡底斯成礦帶以外,已作出了前景不大的結論。2000年年產礦石20.8萬噸,我國年需鉻鐵礦100萬噸,80%依靠進口。考慮到國際上鉻鐵礦供應充分,鉻鐵礦石價格走低,我國僅保有儲量365萬噸,建議停采儲備,鉻鐵礦的需求全部由進口供給。
(四)銅礦
我國銅礦資源不豐富,但冶煉加工能力大,消費增長迅速,礦山銅產量不高,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銅精礦、銅材,廢雜銅。我國對銅的進口,影響國際銅市場價格。 我國銅保有儲量1915萬噸,基礎儲量3042萬噸,資源量3177萬噸,資源總量6218萬噸。我國銅礦儲量與國外可比部分,不超過1800萬噸,居世界第七位。
當前銅礦石主要產自江西、雲南、山西、安徽、湖北五省,佔全國產量的84.8%,主要礦山有德興、江銅、易門、中條山、銅陵、銅錄山、封山洞等。
現有銅礦762個,其中大型13個,中型40個,從業人員13.1萬人,1999年全年產銅礦石5114萬噸,礦產銅52.01萬噸。列世界第六位。
我國銅礦山資源漸趨枯竭。東川銅礦關閉,導致撤消了東川市的建制。由於我國銅礦品位偏低,除德興銅礦以外,礦山規模偏小。正在開採的銅礦所佔用儲量已超過總儲量的一半,尚未開發的銅礦開發條件都比較差,如西藏玉龍銅礦,新疆東天山銅礦,黑龍江烏奴克頭銅礦。我國銅精礦成本8945元/噸,精銅成本14500元/噸,比世界同期平均成本高22-32%,在國際市場上無競爭力。由於國際銅價持續走低,連阿舍勒銅礦這樣的銅礦品位,開發起來也難以盈利。由於國內銅供應保證程度下降、需求上升很快,我國對世界銅供應的依賴程度將進一步上升。
(五)鉛鋅礦
我國鉛鋅資源、生產能力、消費量、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是我國的優勢礦種。 鉛保有儲量771萬噸、基礎儲量1209萬噸、資源量2273萬噸,已查明資源總量3482萬噸。鉛儲量位澳大利亞、美國之後,佔世界鉛儲量的10.2%。鋅保有儲量2249萬噸,基礎儲量3442萬噸,資源量5731萬噸,資源總量9172萬噸。鋅儲量也位於澳大利亞美國之後,佔世界鋅儲量的10.7%。鉛鋅礦分布廣泛,主要有陝甘、川滇、湖南、廣東、遼寧五個采選冶集中區。主要礦山有凡口、黃沙坪、水口山、桃林、鳳太、李家河、錫鐵山、白銀廠、大廠、會澤、天寶山、大梁子等。 現有鉛礦山858個,大型3個,中型12個,從業人員4.1萬人;鋅礦山1282個,大型5個,中型23個,從業人員8.8萬人。1999年礦產鉛82.1萬噸;礦產鋅168.5萬噸。鉛出口量46.8萬噸,居世界第一;鋅出口量50.8萬噸,居世界第二。 1999年精鉛生產成本為3340元/噸,為18.3美分/磅,與世界平均生產成本21美分/磅相比,具有一定優勢;精鋅生產成本為6384元/噸,為34.9美分/磅,與世界平均生產成本43.8美分/磅相比,也具有一定優勢。 我國鉛鋅的遠景資源豐富,西部地區更具潛力,預測鉛鋅資總量可能達5億噸。由於高強度的開采,鉛鋅可采儲量已明顯不足,特別是富礦儲量不足日趨嚴重。使鉛鋅的資源量轉為儲量,已成為務之急,否則我國鉛鋅礦的競爭優勢將很快消失,甚至無法滿足國內需求。
(六)鎢礦
我國是鎢礦的資源大國,也是生產、出口大國,鎢礦是我國傳統優勢礦種,由於資源保護不夠,出口競相壓價,黑鎢礦的優勢正在下降。 鎢的保有儲量(WO3)123萬噸,基礎儲量265萬噸,資源量262萬噸,資源總量527萬噸。鎢儲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儲量的41%。我國的鎢礦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南部和廣東、廣西北部的華南成礦帶上,近年來在秦嶺、祁連成礦帶上有新的發現,具有一定的潛力。 現有礦山213處,中型礦山24處,從業人員4.5萬人。著名的鎢礦有大吉山、西華山、盤古山、歸美山,瑤崗仙、柿竹園、汝城、香花嶺、富賀鍾等。1999年鎢礦礦石開采量590萬噸,生產金屬鎢3.88萬噸,出口鎢礦石摺合成鎢金屬量2.11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我國鎢精礦(折65%WO3)平均成本為1700美元/噸,和國際市場價格比有50%的盈利空間。由於開發出口秩序的混亂,資源浪費,儲采比已下降至27,遠低於世界平均62。江西、湖南國有鎢礦,大多數資源危機,預計2005年,我國黑鎢礦儲量將告罄。白鎢礦的選冶技術尚未過關,資源形勢嚴峻。
(七)錫礦
我國是錫礦的資源大國,也是生產、出口大國。錫礦同樣存在過量開采和低價大量出口的狀況。 錫的保有儲量94.9萬噸,基礎儲量126.2萬噸,資源量83.3萬噸,資源總量211.5萬噸。錫礦儲量佔世界的12.4%,居世界第三。我國錫礦主要集中在雲南、廣西、湖南、廣東。最近通過國土資源大調查,在湖南南部騎田嶺有重要發現。
現在礦山247處,大型3處、中型11處,從業人員4.8萬人。大型錫礦山企業有三個,即雲南個舊錫業公司、廣西柳州華錫集團,廣西平桂礦務局。
1984年以前,我國錫產量佔世界錫產量的5-10%,1985年後逐年增長,1999年精錫產量9.08萬噸,佔世界的37%,為第一出口大國。精錫成本3720美元/噸,在國際上具競爭優勢。
過度消耗錫的儲量,為我國錫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隱患,這對華誠金屬市場也是一種過度消耗的行為。南丹大廠100、105號礦體,為世界最富的大型礦床,僅幾年的超強度濫采亂挖已消耗殆盡。
(八)鉬礦
我國是鉬礦資源豐富國家,中國鉬礦生產狀況,對世界的鉬市場有重要影響。
鉬礦保有儲量328萬噸,基礎儲量834萬噸。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鉬礦資源主要集中在陝西、河南、遼寧三省。
現有鉬礦山156處,大型2處,中型5處,著名的鉬礦山有金堆城、灤川、楊家仗子,其中金堆城就佔全國總產量的61%。礦石產量1475萬噸。
我國鉬礦生產集中度高,在世界上具有競爭力。楊家仗子後備基地蘭家鉬礦被強占亂采以後,資源枯竭,引發了震驚國內的楊家仗子事件。
(九)銻礦
銻礦也是我國傳統優勢礦種。我國是銻礦的資源大國,也是生產、出口大國。和鉛鋅鎢錫稀土等優勢礦種一樣,銻礦也存在過量開採的問題。
銻的保有儲量70萬噸,基礎儲量239.5萬噸。佔世界總儲量的66.2%,居世界第一。我國銻礦主要分布在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儲量分布高度集中在大型、超大型礦床中。 現有銻礦山95處,大型1處,中型9處,從業人員1萬人。最著名的銻礦是湖南錫礦山,還有廣西大廠,貴州睛隆銻礦。1999年產銻礦石138.4萬噸,銻精礦9.1萬噸,金屬銻8.45萬噸,70%以上出口,居世界第一。
銻已列為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控制總量,保護銻資源和銻的價格。
(十)鋁土礦
我國鋁土礦資源比較豐富,但以一水硬鋁石型為主,鋁硅比偏低,氧化鋁生產成本高,國內的鋁土礦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
鋁土礦保有儲量3.73億噸,基礎儲量4.85億噸,資源總量18.10億噸。佔世界鋁土礦儲量的1.44%,列世界第八位。我國鋁土礦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貴州、廣西、山東,佔全國儲量的93%。預測鋁土礦資源總量可達50萬噸。
我國現有十大鋁氧廠,主要分布在鋁土礦產區附近。鋁土礦山242處,大型3處,中型4處,從業人員1.53萬人。著名的礦山有:小關、洛陽、小山壩、長沖河、林歹、燕壠、孝義、太湖石、白家莊、平果等。1999年全國鋁土礦采礦量675.6萬噸,電解鋁產量279萬噸。由於礦石性質所限,2000年我國氧化鋁生產成本為1440元/噸,合173美元/噸,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成本142美元/噸,加入WTO以後,將受到世界鋁市場的沖擊。
2000年我國電解鋁消費量為353萬噸,其中進口量為74萬噸。鋁土礦供應缺口到2020年預測將達到60-70%,對世界市場依賴程度將進一步增加。最近,在冶煉一水硬鋁石工藝上有所突破,期待對世界市場的依賴程度有所緩解。
(十一)鎳礦
我國擁有世界第二大鎳礦,礦產地高度集中,技術裝備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滿足國內需求。
鎳的保有儲量為357.7萬噸,基礎儲量764.3萬噸。居世界第四位。我國鎳礦儲量集中在甘肅金川礦區,僅金川礦區一處,佔全國保有儲量的86%,為一世界級的礦床。另外在新疆、吉林、雲南、四川有少量分布。現有鎳礦山35處,大型1處、中型3處,從業人員1.4萬人,為集中度最高的礦種。除甘肅金川有色屬公司以外,還有吉林鎳業公司磐石鎳礦和新疆喀拉通克鎳礦,黃山鎳礦。 紅土型鎳礦是重要的鎳礦工業類型,我國應加快氧化礦的選礦冶煉工藝研究,開拓更多的鎳供應渠道。
(十二)金礦
八五以來,我國固體礦產勘查費用半數投向黃金,使儲量有大幅度增長,產量也大幅度增長,進入世界主要產金國的行列。
金保有儲量787.4噸,基礎儲量1159.1噸,資源量2973.9噸,資源總量4134.1噸,居世界第七位。我國黃金分布廣泛,全國800個縣市都有黃金產地。
現在岩金礦山1886處,大型34處,中型61處;砂金礦山126處,大型2處,中型9處。總計從業人員22.5萬。1999年,產黃金169.1噸。我國黃金平均生產成本為62.8元/克,約合235美元/盎司,仍有一定的競爭力。黃金勘查成為國外勘查資本投資的礦種。
我國缺乏世界級的金礦和黃金礦山。生產集中度低,使用工藝落後,造成的污染嚴重。應進一步加強黃金勘查,充分利用低品位資源,發展生物氧化技術,利用難選冶礦石。採取分散采礦,集中選冶的模式辦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十三)稀土礦
我國是稀土礦資源大國,也是生產、出口大國,是我國又一優勢礦種,但進一步轉化為經濟優勢,還有許多工作要作。
稀土氧化物保有儲量2215.8萬噸,基礎儲量2292.5萬噸,資源總量8898.9萬噸。居世界第一位。主要產地集中在白雲鄂博鐵礦和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其餘分布在四川、甘肅等地。 現有稀土礦山119處,中型2處。主要礦山有:白雲鄂博、七一、南橋、冕寧馬房溝等。我國稀土氧化物產量為7.3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83.9%,其中5.4萬噸出口。國內消費1.9萬噸,為世界第一大稀土消費國。1983年起,稀土產量快速上升,大大超過國內需求量。過量生產,過量出口,導致價格下跌,造成很大經濟損失。當前須進一步開發稀土的應用領域,控制稀土生產總量,變稀土大國為稀土強國。
(十四)磷礦
我國磷礦資源較豐富。北方缺磷,富礦少,易選礦少。 磷礦保有儲量66.4億噸,基礎儲量132.5億噸。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北、四川、湖南五省,佔全國總儲量74.5%。 現有磷礦山511處,大型15處,中型25處,從業人員5.8萬人。著名磷礦有昆陽、甕安、宜昌、什邡等。1999年產磷礦(標礦)2718萬噸,主要國內消費,出口242萬噸。
(十五)硫礦
許多國家化工用硫主要取自石油天然氣加工產品和自然硫礦,我國主要來於硫鐵礦。
硫礦資源總量為47.4億噸,集中分布在廣東、安徽、內蒙、山西、四川五省區,占總資源量的53.2%。硫鐵礦富礦僅占總資源量的2.5%。
現有硫鐵礦礦山839處,大型1處,中型10處,從業人數5.1萬人。年產硫鐵礦石1320萬噸,包括其他有色,黑色,黃金礦山產的硫鐵礦。主要的硫鐵礦山有:雲浮、新橋、東升廟、敘永大樹等。 硫鐵礦幾乎全部國內消費,出口僅0.6萬噸。受到國外低價硫原料的競爭,國內硫鐵礦礦山普遍處境困難。
(十六)鉀礦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肥施放中氮磷鉀比例嚴重失調,加之我國鉀資源嚴重匱乏,鉀礦的戰略地位更加凸現出來。
鉀礦基礎儲量1.44億噸(KCl),資源總量4.55億噸,主要分布在青海柴達木鹽湖區,沉積地層中的鉀鹽礦少而零星,主要分布在雲南南部。國土資源大調查在羅布泊地區發現鹽湖鉀鹽,但開發條件困難。現有鉀鹽礦6處,大型1處,從業人員5400人。鉀鹽開採集中在察爾汗鹽湖,青海鹽湖工業集團公司,開發反浮選--冷結晶鉀肥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9年年產鉀肥71萬噸。我國是鉀肥進口大國,同年進口596萬噸,主要來自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
我國除作好柴達木鹽湖區和羅布泊鹽湖區鉀鹽的合理開發外,可在泰國、寮國開展風險勘查,合資開礦,利用該區高品位,埋藏淺的鉀石鹽資源。

❻ 有哪位朋友知道開采鎳鉬礦的單位成本

鎳鉬是有色金屬,和開采其他金屬礦成本差不多,也和開采礦體的難易程度有關系,各地的人工材料成本不一樣,開采成本有所不同。一般只算直接成本。掘進成本(2*2平方米規格巷道井下一般1500元/米) 采礦成本10元/噸左右 出礦成本50元/噸左右,這是對外承包的價格,自己干還能省點,只是風險比較大。

❼ 礦山企業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l.積極控制好的資源
資源對礦山企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是礦山企業的基礎、關鍵,企業的生命線。一種質量高、礦產品適銷對路的資源,更是礦山企業求之不得、竭力想得到的。有了這種資源,無異等於抱了一個金娃娃。質量高的資源應具備以下特點:(1)勘探程度合理;(2)具有一定的規模;(3)礦石的品位高;(4)采礦條件好。勘探程度合理,在可研、設計時,就可選擇一種效率高、成本低、貧化、損失指標優的采礦方法,選擇一種成本低、回收率高、對各種礦物可進行綜合回收的選礦方法;另一方面,由於勘探程度合理,礦山可少做一些補充探礦工程,從而減少探礦支出,降低綜合成本。對於勘探程度高的資源,在礦山基建生產期間,布置的開拓采准工程就更趨向於合理、科學,一方面可節約投資,另一方面可降低經營費用。規模大,可以加大處理量,降低采礦、選礦成本,實現規模效益。高品位礦石可大大降低單位礦產品的成本。采礦條件好,就可以低成本、高效率、技術指標好,安全、可靠地回採礦石。
2.科學、合理、嚴格控制探采工程
任何一個礦山在生產期都存在進一步探礦的必要。對已知礦體、礦脈進行邊探、邊摸底,詳細准確地了解礦體的賦存情況,一方面可增加地質儲量,另一方面可為礦塊設計提供詳細的資料,科學合理地布置采礦工程。在生產期間,對已知礦體周邊進行探礦,了解礦體周邊是否還有未知的盲礦體,平行脈等。探礦、采礦工程布置的是否科學、合理,都直接影響礦山企業的經營效益,采礦成本,資金的流向,因此在布置探礦工程時,應遵循「全、准、少」的原則。全就是進行探礦後,能夠全面地了解礦脈的賦存情況及礦體周邊的情況;准就是布置工程要准確,工程做完後,就應對新探的對象有準確的了解,有一定的結論,為後面的探、采工作提供依據;少:就是在能達到目的的基礎上,盡可能科學合理地少布置工程。地下各種工程單價都很高,稍有疏忽,就會造成浪費,無形增加成本,因此在設計、布置工程時,應建立有力的管理約束機制,按工程量大小規定審批許可權。工程量較小時,由生產、技術管理部門設計、審查,交主管領導審批。當工程量達到一定規模後,應由生產技術部門設計、主管領導審查,最後由主要領導審批。在設計、審查、審批前,一定要召集有關技術人員進行認真地討論、分析、研究,確定合理的探采方案。只有責任明確,層層把關,才能避免浪費,避免「地道戰」工程。
在工程險收時,對超挖部分堅決不予驗收。要成立多方參加的工程驗收小組,制訂相關管理辦法,建立互相監督機制。要對驗收人員進行技術、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負責心和技術能力。
3.特殊小礦體的回採方法
在金屬礦山,尤其是黃金礦山,常會遇見緩傾斜、薄而特富的小礦脈,棄而不採要造成損失,但回採難度又非常大。如果按正常的采礦方法,既會增大貧化、損失率,又會增加采礦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可採用分層采礦的方法,即先將礦脈下部的圍岩按作業需要,先剝一定高度,然後再采礦石,按照合理的進尺,逐步進行回採。採用這種回採方式,一定要控制好兩個參數:(1)采空區的高度。由於礦脈為緩傾斜賦存,采空區的高度即為回採人員的作業高度,太低時,無法進行作業;太高時,剝離廢石量太大,作業成本增加,因此,一定要合理地控制采空區高度;(2)剝離的廢石不要全部運出地表,一部分可用於砌築礦柱,另一部分可在不影響作業的前提下,堆放在采空區內從而減少提升費用。
4.採用「成本倒演算法"控製成本
核定生產成本有正算和倒算兩種方法。正演算法大家都很清楚,不再敘述。正演算法是計劃經濟體制下一種常用方法,在事前只考慮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材料、人工、管理費各種費用,沒有考慮市場的變化,需求走向,利潤指標的控制是被動的;而「倒演算法」則是首先鎖定利潤指標,利潤優先,再根據市場的價格走勢、需求走向、原礦的品位,確定產品產量、生產、銷售、管理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採用「倒演算法」,哈密金礦的選礦成本,在兩年之中下降了近30%。
5.採用公開招、投標法,控制、降低成本
任何一個礦山,每年都有大量的開拓、采礦、探礦工程,尤其是資源即將枯竭的礦山,探礦工程量更多一些。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量前面已經講了,在此主要談一下如何控制和降低單位工程造價。
縱觀整個社會,在工程發包方面,屬於賣方市場,即施工隊伍多,工程量少。為了能選擇一支資質好、信譽度高、價格合理的施工隊伍,我們通常採用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先以招標條件書的方式,把礦山的基本情況、工程的基本情況和要求及對投標隊伍的基本要求通知到各施工隊伍。要求各投標的隊伍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施工單位的資質、基本情況完整地准備好,並將技術力量、勞動組織、施工設備、流動資金等情況,較詳細地在投標書中說明。招標方在收到投標書後,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將投標書保管好,確保各單位的投標內容不外泄,以保證招標工作的嚴肅性。要特別講的一點是,為了防止標底泄密,我們在總結了多次的經驗後,最後採取的辦法是:在投標書沒有收齊前,招標方不確定工程標底,然後在投標書收齊後,在未打開前,由招標單位的招標領導小組確定標底。這些前期工作做完後,在招標領導小組會議上將所有的投標書打開公布,最後確定3—4家資質好、信譽高、力量強、價格接近標底的隊伍。由這幾支隊伍進一步詳細地講清楚各種情況,並對領導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最後由領導小組以無記名投票或其他的方式確定一支隊伍。哈密金礦從2000年開始,連續三年都採用了招標方式,探采工程單價下降了20%左右。
6.採用新的材料供應方式,降低破、磨礦成本
破礦、磨礦材料供應,傳統方法是:由礦材料供應部門購買鍔板、襯板、鋼球等,生產車間領料使用。這樣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擠佔一定的生產流動資金;(2)在保證材料質量上,使用方是被動的,質量波動也較大;(3)材料價格不好控制。要解決這些問題,可採用破、磨礦單位費用承包的方式,即採用招標的方式,把破、磨1t礦石的費用一次性包死,合作期可長可短。材料供應商先無償地把材料運到礦山,由礦山企業和供應商按雙方認可的制度共同保管,每月底根據礦山企業破、磨礦石量,按承包的單價進行結賬,按通俗的說法就是「先上車後買票」。採用這種辦法,一可使得材料生產、供應商主動地提高材料質量。因為質量不保證,就不會賺錢,還有可能賠錢;二是不再擠占流動資金,使得流動資金的周轉周期縮短了。由於在破、磨礦材料供應方面屬於買方市場,因此,經過招標可大幅降低破、磨礦的成本。哈密金礦採用這種辦法後,破、磨礦成本降低了25%之多
7.翻選礦石,減少廢石量
在采礦過程中,肯定有一定量的廢石混入,尤其在小礦脈,難採的礦體,貧化率就會更大。由於廢石的混入,不但要降低入選礦石的品位,而且會增加運費和選礦費用,因此,在礦石提升到地表後,應組織一定的力量,對礦石進行翻選,減少廢石的運輸量,降低運輸成本,更重要的是,在選礦過程中,破碎、磨礦成本都會降低,葯劑消耗也會下降,從而選礦成本有所降低。

❽ 非金屬礦采礦

礦山的開拓方式、生產規模、采礦方法、裝備水平主要取決於礦床規模、礦床儲存條件、礦物的性質、礦產品的價值以及國家的技術經濟基礎。一些礦業發達國家,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擁有大型、特大型金剛石、石膏、高嶺土、大理石、石棉等的礦山,採用大規模、集約化開采,這些非金屬礦山的技術裝備水平一般與大型煤礦山、金屬礦山相當,有的非金屬礦山的開采作業達到了采礦業的先進水平,如俄羅斯雅庫基、南非的金剛石礦、俄羅斯巴日諾夫和加拿大魁北克的石棉礦、美國的高嶺土、凹凸棒石、膨潤土和石膏礦,以及挪威的石灰石礦等,那些先進國家的石墨、滑石、重晶石、白雲石等非金屬礦山,規模較小,但裝備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相應的技術經濟指標也較高。

目前國外非金屬礦采礦技術發展現狀大致如下:

一、露天開采比重大於地下開采,露天礦采深越來越大

非金屬礦的開采,露采地采兼有。然而,露天開采具有可採用大型高效采礦設備、生產能力大、勞動安全條件相對較好、資金投入產出較快等一系列優點,國外非金屬礦山只要條件許可都盡可能採用露天開采。據美國地調局《Mineral Yearbook》2005統計,2004年美國工業礦物礦岩量36.08×108t,其中露采35×108t,佔97%,同比增長4%,地采1.08×108t,只佔3%,工業礦物產品的平均價格,露采為20.54美元/t,地采為28.34美元/t。2004年美國幾種非金屬礦露采和地採的開采量如表2-1-1所示。

表2-1-1 2004年美國幾種非金屬礦開采量(104t)

佔世界高嶺土產量50%以上的英美高嶺土礦山都採用露天采礦方法,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棉生產國俄羅斯和加拿大的石棉礦山也都採用露天采礦,絕大多數的世界大型的石膏、膨潤土、石灰石、大理石等的礦山都是露天開采。

隨著采礦工作的進展,礦坑開采深度不斷加深。如2005年俄羅斯雅庫基的和平金剛石礦、紀念日金剛石礦、成功金剛石礦的深度已分別達到525 m、500 m和610 m。俄羅斯巴日諾夫石棉礦原設計露采最終深度為680 m,目前采深已超過700 m。由於通風安全和運輸的經濟性,目前他們都在計劃或已實施露轉地的問題。

二、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大力發展連續式或半連續式采礦工藝

為了節省人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國外非金屬礦山不斷提高機械化和設備大型化的水平。與此相配合,發展了連續式或半連續式采礦工藝。

國外非金屬礦露天礦山一般採用螺旋溝開拓、台階式開采。表土剝離採用鑿岩爆破法,用前端式裝載機、液壓鏟或大型索斗鏟配合大型汽車裝運。如俄羅斯薩勃魯夫斯基滑石生產聯合體的「新透鏡體」滑石礦。儲量2718×104t,礦體長1050 m,滑石菱鎂礦層厚度50~350 m,探礦深度80~90 m。該礦採用水平分層下行式台階開采,台階高度10 m。表土層為頁岩、斜長花崗岩和角閃岩。年礦石量19700 m3,剝離量3500 m3。剝離岩石由鑿外工作預鬆散後,用5 m3機鏟采裝到翻斗車,運去填路或露天尾礦堆。礦塊用SBMK-5行鑽機穿孔。爆破後礦石用電鏟、翻斗車裝運至中間礦倉或選礦廠受礦倉。

德國Stassfurt白雲石礦床,礦石平均密度為2.3~2.5g/cm3,礦體性狀多變,裂隙豐富,在幾米范圍內,礦石強度和品位都顯著不同。礦山採用選擇性開采,根據配料要求挖掘所需塊段。因此採用了Caterpillar的液壓鏟進行挖掘。液壓鏟重93 t,最大功率448 kW。鏟斗具有5個彎齒,同鏟斗底部曲線性狀相匹配。斗容5.5 m3,工作壓力500 kW。大塊岩石用鏟斗底部墜球搗碎,再用鏟斗鏟裝到自卸汽卡車。

在采礦生產中,廣泛採用大孔徑牙輪鑽或潛孔鑽鑿岩-電鏟(液壓鏟、前裝機)-汽車-半固定式破碎機-帶式輸送機裝運的半連續式生產工藝(如俄羅斯烏拉爾石棉公司)。有些非金屬礦種的生產採用了連續式生產。如英國的高嶺土礦山使用高壓水槍水力開采高嶺土,礦漿通過管道泵送到儲漿池,再泵送至選廠進行水洗。烏克蘭的高嶺土礦使用斗輪鏟聯合裝置進行開采、運輸和堆礦,實現了高度機械化的連續工藝。

美國Oil-Dri公司年產包括凹土在內的漂白土100×104t,是世界最大的優質寵物墊料和吸附劑生產和供應商,其礦山採用露采,4個礦段,每個礦段僅用3人,分層開采機械復墾,生產過程全盤機械化。

地下開采採用豎井、斜井、平硐等方式進行開拓。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半連續或連續式采礦生產,國外非金屬礦山地下開采盡量採用斜井開拓,帶式輸送機或自行式輸送設備運輸礦石的方式,如英國三維世硬石膏礦等。

三、不斷改進采礦方法,以適應高效設備的需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回收率

在地采礦開采方法上,隨著無軌采礦技術、中深孔大孔徑鑿岩技術,以及先進的采礦機械設備的發展,使較老的勞動強度較高、材料消耗較高的采礦方法,如人工水平分層充填法、留礦法等,逐步被以利用先進技術設備的機械膠結充填法、階段崩落法、房柱法、中深孔分段崩落法、分段平巷法所取代。例如美國石膏礦採用露天礦台階式開采,鏟運機直接進坑裝礦運礦。英國三維世硬石膏礦使用6 m3鏟運機,工效達到230 t/工班。

摩洛哥Samine礦自1974年投產,它以38%高品位CaF2的礦石而聞名,礦石能加工成98%CaF2的產品。原用留礦法開采,礦石回採率低,選擇性差,生產率低,生產成本高,初始投資高。他們利用鑽探岩心資料繪制三維地質圖,根據地質條件開發了機械化傾斜分層充填法,使礦石回採率達到了90%,生產率提高了20%,最高礦石貧化率僅10%,采礦成本降低了1/3,特別是搶救了270×104t CaF2,37.4%的礦石儲量,提高了10年的礦山壽命。對於鄰近礦區相同的地質條件下採用該采礦方法,預期又能增加350×104t的儲量。

目前俄羅斯雅庫基ALROSA金剛石公司「國際」礦含金剛石金伯利岩的地下開采,就是採用聯合採礦機進行開採的。這是世界上採用聯合採礦機開採金剛石礦的第一例。該礦井下使用了2台奧地利Fest Alpine Bergtechnik公司出品的聯合採礦機,以及2台雅庫基金剛石設計研究院和ALROSA公司共同研製的聯合採礦機。「國際」礦改進了聯合採礦機的執行機構,加快了切割頭的轉速,改進了刀頭的分布方案、數量和尺寸。採用聯合採礦機對保護金剛石的天然晶體有著重要的意義。礦山進行的檢驗和統計證明,從1t金伯利岩中回收的金剛石的價值比原來採用小孔鑿爆法采礦時要高。該礦目前的開采量為50×104t/a。

四、非鑿岩爆破開采法得到因礦制宜的應用,且其應用有擴大的趨勢

非鑿岩爆破開采法在半硬和硬質岩石的露天礦開采中的研究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問題的提出,一是因為希望用它來取代勞動強度很大,且有危險的鑿爆工藝;二是藉此開發新一代的高效、經濟的露天礦開采和剝離工作的連續作業工藝。

非鑿爆開采法在中等硬度以下的礦岩挖掘中也早就有所應用。如用在國外的高嶺土、石膏、滑石和石灰石的采礦中,像烏克蘭的高嶺土礦使用斗輪鏟和堆取料機聯合裝置進行采礦,實現了高度機械化的連續工藝;美國帕貝科日恩松石膏礦採用鏟運機進行開采,取代原用的鑿岩爆破法,采礦成本可降低2/3。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專業生產的炸葯價格大幅度上漲,使1 m3鑿爆法采出毛礦的成本大大提高。此外,隨著世界各國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高,為消除或降低鑿岩爆破采礦所帶來的雜訊、粉塵和震動,近年來非鑿岩爆破采礦法的研究有所加強,應用有逐漸擴大的趨勢。

岩體非鑿爆法採掘的采礦設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具有很高的切割應力,以及相應於應用單位生產能力的勞動生產率;二是松岩和採掘礦岩的能耗要低;三是應有足夠的機動靈活性和在較大坡面的工作平台上操作的能力;四是應具有工藝和生態上的安全性。

採掘裝岩設備可以同時完成松岩、挖掘和裝岩功能,是最能滿足大規模生產要求的。從被開采和可能使用該法開採的礦床的采礦地質條件和采礦機械現狀來看,在最近10~15年內,最可能用作非鑿爆采礦的主要設備有帶刨岩斗齒的單斗液壓鏟和索斗鏟、分層刨岩機和斗輪鏟。用於非鑿爆法采礦的單斗液壓鏟的發展方向是配備專用鏟斗和松岩器的液壓鏟和帶沖擊式斗齒的機鏟和液壓鏟(動力鏟斗的挖掘機)。而後者是最有希望的。20 世紀末,奧地利Fest-Alpine公司和德國的Nidermaier公司以及瑞典的公司已經製成和成功試驗了斗容5~7 m3的動力鏟斗液壓鏟。俄羅斯烏拉爾重型機器公司在俄羅斯科學院礦業研究院的配合下,在原成批生產的ЭКГ-5A型電鏟的基礎上,製成了帶動力鏟斗的ЭКГ-5B型電鏟其與ЭКГ-5A型電鏟的區別和改進是主要工作機構改變了,並在電鏟擴大的回轉平台上配備了附加機構。ЭКГ-5B型電鏟在石灰石、白雲石和煤礦投入了生產,實踐表明,斗齒刃的單位沖擊能為100 J/cm,可以成功地開采抗壓強度80MPa的岩石,平均勞動生產率為120~275 m3/h,在使用率為0.41~0.67的情況下,年生產能力可達72×104m3。還確定了ЭКГ-12B型帶動力鏟斗的電鏟的工作機構參數,證實了將單位沖擊能提高到200~250 J/cm,沖擊頻率提高到8~12 Hz的合理性,在這種條件下,設備能有效地採掘抗壓強度達100MPa的岩石。

全世界都很關注無須預松岩直接連續作業的岩體採掘裝載機的製造。在20世紀80年代初,俄羅斯就有分層刨岩型聯合採礦機生產,現在全世界采礦設備製造商已經對40種型號的聯合採礦機進行了工業試驗。最有代表性的有Virtgen公司的聯合採礦機,可以開采層厚0.2~0.6 m、抗壓強度達80MPa的岩石。由德國Krupp Ferdertechnik公司和俄羅斯庫茲巴斯塔爾琴斯基煤礦合作研發的KSM-2000 p型聯合採礦機,在抗壓強度為70~80MPa的岩石中進行分層開采,最大刨岩深度可以達到2.6 m,在松岩後的岩體中,它的最高生產率達到2000 m3/h,是目前所有聯合採礦機中效率最高的。美國石膏礦採用鏟運機開采法,取代原用的鑿爆法,使采礦成本降低了3倍。

為了保持傳統台階式開采工藝的技術優勢,確保非鑿爆法流水作業的進行,一些國家著力配製增強切割應力的斗輪式挖掘機。捷克Unex公司K-650型斗輪式挖掘機在俄羅斯「成功」金剛石露天礦的工業性試驗和俄羅斯ЭКГ-400/1000型斗輪式挖掘機在俄羅斯雅庫基金剛石砂礦的生產應用證明,這類設備基本上能滿足在抗壓強度為60~80MPa的岩體中的非鑿爆法采礦作業要求。

然而,研究結果和實踐經驗證明,在可預見的將來,還不能完全將非鑿爆法看作是鑿爆法開採的替代方案。在大量不同的采礦地質條件下,每一種采礦設備都有它有效應用的范圍。特硬和特黏的整體岩體,如花崗岩、輝長岩和輝岩等,在目前的發展水平下,進行有效的松岩還得依靠爆破。砂礦、砂礫礦、粘土礦、中等硬度的礦床,如石灰岩、頁岩、砂岩、粉砂岩、泥質岩、白堊、交代類岩石、金伯利岩,以及某些類型的鐵礦、銅礦、有色金屬礦和金礦,採用非鑿爆法開采,目前還是成功的。

總之,利用目前已有的設備正在和可以成功地進行非鑿爆法開採的應用范圍有:

1)抗壓強度在60~80MPa的Ⅰ類、Ⅱ類和部分Ⅲ類岩石的礦床和個別礦塊。

2)需要選擇性開採的、結構復雜的礦體。

3)不能採用鑿爆法進行松岩的礦床和礦塊,如居民點、工業建築附近的礦床和礦塊。

4)由於技術原因殘留的礦塊和礦堆等。

我國岩石為中等硬度以下的小型非金屬礦山,多數都採用手工開採的方法,挖掘裝運礦石的工具僅為手鎬、簸箕和手推礦車。尚未看到有採用機械化非鑿爆法開采非金屬礦的報道,因此在這方面目前無法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

五、設備繼續趨向合理的大型化、講究高效和節能

國外非金屬礦的露天開采採用大孔徑牙輪鑽或潛孔鑽、長鑽桿自動控制穿孔技術。俄羅斯建材礦山70%以上採用高效牙輪鑽機鑿岩。如俄羅斯ALROSA金剛石露天礦目前採用俄羅斯國產CБШ-250、270型牙輪鑽機、芬蘭Tamrock D-75 KS和Ingersol Rand D-2m鑽機,孔徑達250~270mm。裝礦用斗容4~16 m3的電鏟或前裝機,運輸用裝載量30~136t的自卸車。俄羅斯烏拉爾石棉公司巴日諾夫石棉露天礦穿孔用CБШ-250 MH型牙輪鑽,孔徑為250mm,裝礦用8~12.5m3電鏟,運輸用30~120 t自卸車,以及黏著質量930 t的173-2M牽引機組。加拿大黑湖石棉公司露天礦採用φ190~250mm的牙輪鑽穿孔,7 m3前裝機裝礦,100 t級以上的自卸車運輸。

為了節能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國外非金屬礦山注重適時更新設備。如俄羅斯ALROSA金剛石公司每年投入23億~30億盧布購置發達國家製造的設備,如Caterpillar和Komazu斗容16 m3的反向鏟,噸位136 t的Caterpillar,Komazu和Dresser翻斗車,俄產5~15 m3的正向鏟。巴西Mineracao de Amianto石棉公司2003~2004財政年度投資1300萬美元置換運輸翻斗車,2006年投資1500萬美元更新設備。

在地下礦巷道掘進方面,俄羅斯研發和投產了一種鑽機、裝葯和爆破-岩石裝載工序的聯合機組,附設工業機器人和微處理機,確保巷道掘進工作準確安全高效地進行,消除了掘進工人笨重的體力勞動。

俄羅斯烏拉爾石棉公司巴日諾夫露天礦開發了一種乳狀炸葯機械化制備、裝運和裝葯機。這種設備是在對適應本礦崩礦需要的安全、廉價的乳狀炸葯進行了長期研究後開發出來的。這種MЗГ-10型制葯、運葯、裝葯機,載重10 t,可以直接開到工作面進行制葯和裝葯。2004年通過了驗收後,全面投入了使用,目前能滿足露天礦炸葯總消耗量的98.2%。採用這種技術,對於含水礦體的爆破工作,與原先採用的技術相比,可節省費用2.6倍。

加拿大石棉礦山的裝葯車配備自控裝置,可以根據不同礦岩不同的爆破性能隨時調整炸葯的成分含量以改變炸葯的爆炸威力。甚至在同一炮孔中也可以做到不同部位裝不同的炸葯,以提高爆破質量。

六、注重科學采礦,不斷改進工藝,提高勞動生產率

(一)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和工業電視的應用

目前工業發達國家非金屬礦業在露天采礦中較為普遍地採用全球定位系統技術(GPS)來配置監控調度鑽機、礦岩鏟裝和運輸設備,保障其正常生產,以及在各種設備發生故障時及時地調度維修,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窩工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地下采礦的礦山,則廣泛採用工業電視,在中央控制室監控各工作面、卸礦點、裝礦點的工作和提升運輸的情況。

(二)廣泛採用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已在工業發達國家的非金屬礦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采礦工作設計階段,幫助設計人員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礦床的條件,應用專用的軟體,准確地作出決策和設計方案;在采礦工程開展過程中幫助采礦工程技術人員採用計算機模型模擬采礦現場情況,進行采礦方案的比較和選擇,可提高采礦場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資源的回收率和勞動生產率;在采礦過程中,可幫助采礦工程技術人員進行采礦工作的管理,礦石的運輸管理。如加拿大石棉礦,根據地質勘探的結果,將礦石按其質量、品位、礦物組成、性質等因素,確定不同的價值。然後利用計算機技術按照地質勘探的結果,繪制出礦體三維模型,並將其按其中礦石的價值劃分成不同礦石價值的礦塊。為一定質量要求的產品進行采礦時,可在三維模型上進行配礦,確定所需的礦塊以及採掘的數量,再按此設計各礦塊工作面炮孔布置、炮孔數量和深度、各排炮孔的裝葯量、爆破方法和順序、裝運設備的配置和調度等。

(三)重視礦石的質量控制

工業發達國家的非金屬礦業不僅對最終產品實施質量控制,而且對加工過程實施在線控制。如俄羅斯采礦化學品有限公司Kulr水鎂石礦,從采礦開始就把好質量關,通過詳探台架試驗確定生產礦塊,再用生探進一步取樣分析准確確定應爆礦段,爆破後將礦石按要求破碎分級,送往不同產品的工藝流程。在整個采礦和加工過程中都對MgO、CaO、SiO2、Fe2O3的含量進行測定和監控。而我國非金屬礦山普遍只對最終產品進行質量控制,而且大多數小型非金屬礦山並無正規的質量檢驗。

(四)金剛石開采中爆破對晶體破壞的研究

俄羅斯礦山科學研究院對在開采含金剛石金伯利岩時,爆破工作對晶體的破壞進行了研究,並對爆破破壞晶體的行為進行了模擬,確定了破壞晶體的潛在危險帶的半徑,研定了爆破脈沖形式和應力波振幅-時間特性的控制方法,從而為計算能保護晶體的爆破工作參數奠定了基礎。

(五)露天礦強化裝運工作的新技術

俄羅斯礦山科學研究院研發了一種強化裝運過程的工藝和一套礦石堆料卸料裝置,使露天礦裝運工作實現了流水化。礦石堆料卸料裝置由列車式礦倉、礦堆下移動式振動給料器和自行式翻斗車組成。這套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沿工作面平行於礦車軌道建一條輔助軌道,列車式礦倉停靠在輔助軌道上,列車式礦倉起到一種緩沖礦倉的作用。礦堆下移動式振動給料器和自行式翻斗車安裝在列車式礦倉的車架上。電鏟將礦石裝在列車式礦倉中由移動式振動給料器和自行式翻斗車將礦石轉卸到運輸礦車的車皮中。這樣電鏟可以連續向列車式礦倉裝礦,移動式振動給料器又可以連續向運輸礦車的車皮裝礦,使露天礦裝運工作流水化。運輸礦車的停靠和裝車時間不超過2~3 min,比循環作業時裝車作業時間縮短了10~20倍。

另一種強化露天礦裝運工作的方法是使用大容量的鏟斗配合長度與翻斗車車廂一樣的振動給礦器。生產時,後者停放在運輸線附近已采台階的上幫,給礦器一次就能裝滿一輛翻斗車車廂,可大大縮短裝車時間,提高主要采礦設備的利用率,露天礦的工作台階也可提高,從總體上提高了采礦能力和勞動生產率,節省了能源,並有利於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這種工藝和綜合裝備已在俄羅斯一些露天礦投產,可提高電鏟的利用率20%~240%;運輸車輛的利用率10%~120%。

(六)渦流爆破工藝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一個石料露天礦採用渦流爆破工藝,可以使用低能廉價炸葯,節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岩礦爆破的拋擲能力,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改善了技術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

渦流爆破工藝的原理是在葯包中裝一個「渦流發生器」,起爆時,渦流發生器生成渦流,促進爆破氣流產物的強制對流,補爆起爆氣流產物中未爆燃料和氧化劑顆粒,增大了爆破氣體的體積和對鑽孔深部的擠壓,提高了爆破脈沖,從而提高了爆破效率。

該礦在使用渦流爆破工藝後,台階高度提高到15 m,炮孔深度18 m。

我國大中型非金屬礦山,大多是20世紀50~60年代建立的老企業,更新改造能力差,礦山雖然實現了部分機械化,但現有的設備遠不及工業發達國家的水平。而占我國非金屬礦山企業絕大多數的是小型鄉鎮企業或個體企業。它們大多沒有正規的設計,沒有完整的開采順序和采礦方法,采礦巷道及其裝備也不正規。採用的是手工開采,鐵錘鋼釺鑿岩,貼炮爆破崩礦,人工裝礦,手推礦車運礦等等。甚至亂采亂挖,采富棄貧。因此礦石損失貧化嚴重,礦石塊度不均勻,大塊率高,二次破碎率高,導致資源回收率低,浪費嚴重;勞動強度大,勞動生產率低。改革開放以來有一些礦山企業進行了一些技術改造,但絕大多數企業變化不大。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非金屬礦業采礦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差距很大,採用的設備規格小,在自動化上基本上是空白。然而近年來,我國引進了外資,出現了一批外資和合資非金屬礦企業,同時也引進了一些較為先進的采礦方法工藝和較為先進和大型的設備,如廣西桂林桂廣滑石開發有限公司,遼寧海城艾海滑石有限公司和一些大型水泥集團公司的石灰石礦山等。如法資拉法基 都江堰水泥廠3500 t/d生產線的石灰石礦山,采場採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層采礦方法,用全液壓頂錘式鑽機穿孔,手持式風鑽輔助鑿岩,中深孔多排孔微差爆破;礦石用5.5 m3全液壓履帶式挖掘機裝入32 t礦用翻斗車運至儲礦點,經6.7 m3輪式裝載機裝運到破碎站,破碎的礦石用鋼心膠帶輸送機輸送到水泥廠石灰石儲庫,實現了全機械化循環流水作業。這些企業對我國的非金屬礦采礦事業起著一定的示範作用。

❾ 有哪幾家上市公司從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1、金嶺礦業,國內唯一的純鐵礦石資源型上市公司,公司擁有鐵山分礦和侯庄分礦兩座礦山,地質品位高達51.88%且有害雜質少,年產原礦分別為35 萬噸和50 萬噸,加上金鼎礦業40%的原礦銷售給公司,預計公司2007年、2008年鐵精粉產量可達62 萬噸、66 萬噸。公司08年將增發收購召口分礦。 2、攀鋼鋼釩(000629),除目前已經控股的白馬鐵礦,公司還將擁有朱家包包和蘭尖鐵礦采礦權、旺蒼縣金鐵觀磁鐵礦采礦權等礦業權,上述礦山達產後,每年的鐵精礦產量將達到700萬噸以上,平均品位約54%,每噸成本比國內市場價格價格平均低400元至500元。成為國內極少數擁有礦石並實現自給的鋼鐵上市公司。 3、本鋼板材(000761)公司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公司擁有自己的礦山,礦石的自給率在80%以上,進口比例不大。公司的南芬礦儲量豐富,含硫低,素有"人參鐵"之稱。 4、重慶鋼鐵(601005)其集團公司聯合投資14億主導開發巫山鐵礦。 5、馬鋼股份(600808)公司周邊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礦石、煤炭、電力、水及石灰石等資源,其中鐵礦石儲量高達22億噸。 6、長力股份(600507)收購河源市紫金天鷗礦業有限公司30%的股權,天鷗礦業擁有嶂鐵礦區下告段的鐵礦,礦山鐵礦石資源儲量為3000.5萬噸(可開采37.5年)。按照礦山開採的設計,開采規模為年處理礦石80萬噸的生產能力。達產後預計年平均產鐵精礦23.57萬噸。

❿ 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的特點及發展政策建議

此文原載《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1994年第8期

摘要 本文對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規模劃分標准進行了分析,認為存在不適之處,建議重新制定劃分標准;對我國中小型有色礦山特點、作用進行了分析,認為有色中小型礦山的地位不可忽視,政府應該採取扶持政策;根據國外發展礦業的經驗及採取的政策,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議。

關鍵詞 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特點;政策建議

1 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規模劃分標准及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比較

礦業生產與其他工業生產的顯著區別是勞動對象的不可移動性及賦存量的相對固定性。這就決定了礦山生產規模的確定要遵循客觀事實,既不宜過大,造成設備使用的不充分,亦不宜過小,使儲采比相差懸殊,資源效益發揮延時過長。它的確定除充分考慮地下資源的合理開發,最大效益實現外,還要認真權衡投資能力、規模經濟效益、礦山設備折舊年限等因素來確定。國家計委〔1978〕234號文件規定的「工業建設項目大、中、小型劃分標准」,將有色金屬礦山年采選砂礦礦石200萬噸以上(脈礦100萬噸以上)的稱為大型礦山;將年采選砂礦礦石100萬~200萬噸之間(脈礦20萬噸~100萬噸)的稱為中型礦山;年采選砂礦、脈礦分別為100萬噸、20萬噸以下的礦山稱為小型礦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根據國統字〔1992〕337號通知精神,更加詳細地對有色金屬礦山規模的劃分標准作了界定,分別將大、中型礦山細劃為大一、大二、中一、中二,見表1。需要提到的是,作為全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的綜合部門——地質礦產部礦產開發管理局目前執行的仍是1978年的劃分標准。本文由於資料所限,使用的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的概念與1978年規定的相對應。

表1 我國有色金屬礦山規模劃分標准單位:萬噸

關於國外礦山規模大小的劃分,各國不盡相同,而且差異較大。如玻利維亞將日產400噸礦石的礦山稱為大型礦山,而在美國只屬小礦之列。表2列舉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劃分標准。即使發展中國家,劃分標准也不同;有的國家不同時期的劃分標准也不同。印度把開采中沒有使用深爆破孔鑽進和重型挖土設備、坑采職工不超過150人,露采職工不超過400人的礦山定為小礦山。墨西哥前幾年以年銷售收入作為劃分標准,將年產值低於80萬美元的礦山稱為小礦山;1992年以後將日產礦量小於100噸或年銷售額小於1萬美元的礦山定為小礦山;將日產礦量在100噸~1000噸之間,年銷售額在1萬~160萬美元的礦山定為中型礦山。聯合國通過調查,也提出了一個標准,把年產礦量小於5萬噸的礦山劃為小礦山。

表2 某些發展中國家中小型礦山劃分標准

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礦山的規模劃分有些偏高。統計資料表明,1991年我國國有有色金屬礦山單礦產量在1.5萬噸—64.1萬噸之間,多數礦種單礦產量只有幾萬噸,見表3。鄉鎮有色金屬礦山年產量更低,1992年單礦年產量只有幾千噸,鉛鋅礦、汞礦只有幾百噸。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我國有色金屬礦山規模的劃分存在不適之處,它既不易與世界其他國家對比,也不易作出針對性較強的政策引導。因此,建議盡快重新制定我國有色金屬礦山規模的劃分標准。

表3 我國國有有色金屬礦山單礦產量一覽表單位:萬噸

2 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的特點

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除具有一般中小企業的小型性、分散性、靈活性和從屬性特點之外,還具有如下顯著特徵。

2.1 大礦與中小礦同地同比例出現,小礦數量與產量同幅變化

在535座國有有色金屬礦山中,有近50%集中在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與之相對應50%以上的中小礦山也分布在這些省份。鄉鎮有色礦山8000多座,分布集中程度較高,產量也相應佔有較高份額。表4列出了我國鄉鎮主要有色金屬礦的礦山分布及產量情況。可以看出,鄉鎮礦山數量與產量如剔除特殊因素干擾其對應關系是很理想的,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即鄉鎮有色礦山生產規模相差不大。

表4 1991年我國主要有色金屬鄉鎮礦山分布及產量情況

2.2 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投資較大型礦山高

受規模經濟的影響,我國20世紀80年代設計或建成投產的國有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單位基本建設投資較大型礦山平均高出30元~90元,其中采礦高16元/噸·年,選礦高出9元/噸·年。表5列出了地下開采有色金屬礦的投資情況。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統計的礦山均是國有的,鄉鎮有色金屬礦山的投資則少得多,甚至無需什麼投資,用些簡陋的鎬頭、鋼釺等即可開采,並以此為資本積累資本擴大再生產,甚至投資於下游的選冶加工業。

表5 地下開採的有色金屬礦山投資實例

2.3 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開發的多為小而富的礦床

中小型礦山開發中小規模的礦床是由探明儲量決定的,這是一般規律;開發富礦則多是由中小礦山生產成本高,必須開發富品位礦石才能盈利決定的。因此,中小型有色金屬礦開發小而富的礦床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它生存的基礎,尤其是資金投入較少的地方礦。鄉鎮礦更是如此。當然,並不排除大礦山開采高品位礦石的可能。如凡口鉛鋅礦1991年入選礦石品位達4.26%,較系統平均高出1.8個百分點。表6列出了銅、鉛鋅礦入選礦石品位,可以看出大型礦山與中型礦山入選礦石品位的差距是相當大的。

表6 1991年總公司系統大、中型銅、銅鋅礦山入選品位對比

一般認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資源分配的首選對象是中央各部門所屬企業,尤其是大型礦床的開發,地方由於籌資渠道窄、投資規模較小,不易形成大規模生產,因此,一般地說地方及非有色總公司直屬的有色金屬礦山為中小礦山。由表7可以看出中小礦山的入選礦石品位均高於大型礦山。

表7 1990年我國有色金屬礦山入選礦石品位一覽表單位:%

2.4 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數量所佔比例大、產量份額大

統計資料表明,1991年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包括8000多座鄉鎮礦山)佔全部有色金屬礦山的99%,國有礦山中的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佔93%(表8)。

表8 1991年我國有有色金屬礦山中小型礦山所佔比例一覽表

關於中小型礦山的產量在我國尚未作準確的估計。據國外統計機構計算,1981年市場經濟國家中小有色金屬礦山產量所佔比例是較大的,表9。我國中小有色金屬礦山產量估計(表10)。可見,我國中小有色金屬礦山的生產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表9 1981年市場經濟國家中小有色金屬礦山產量佔全部產量的比例

表10 1992年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產量估計

3 充分發揮我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山作用的政策建議

目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對中小型礦山的發展基本態度是扶持,尤其是世界性的礦山經營向私有化轉移趨勢加速之後,政府的扶持行為更明顯化,鼓勵措施更有利於中小企業的發展。如墨西哥政府1985年10月實施的一項名為「扶持中小型礦業的特殊補充方案」,投資2.1億美元鼓勵和援助那些沒有什麼融資渠道的中小礦業集團,使全國200個礦山得到幫助,礦產品產量提高,同時為社會提供了5000~6000個就業機會。1987年墨政府推出的「產品稅貼現」方案,貼現率分別為大型公司20%、中型公司40%,小型公司80%,該方案更有利於中小礦業的發展。

礦業大國秘魯對佔全國固體礦產總產值40%的中小型礦業公司更為重視。20世紀80年代以來,秘魯政府一直堅持從稅收、融資、技術及服務等方面對中小礦山予以支持。在稅收方面,政府規定對新建或擴建的中小型礦業項目免徵部分所得稅,而且對這些礦業公司進口的物資和零部件等,免徵一般銷售稅等(1986年);1990年4月,政府又宣布對中小型礦業公司實行稅收減免;1991年7月,政府又對銀礦山實施「再出口退稅」政策,允許它們收回所得稅和財產稅。在金融貸款方面,政府授權秘魯礦業銀行為中小型礦山提供貸款。1976年貸款額為640萬美元;1982年1月,又在銀行中設立了4000萬美元的「礦山補償基金」。1982年礦業銀行貸款額的39%流向中小型礦業公司;1983年60%貸給了中小礦業公司。另外,政府有關機構還為中小礦山提供地質、礦業和冶金等多方面的服務和援助,如投資1200萬美元,在全國各地開辦20個選礦廠,處理中小礦山的礦石。礦業貿易公司為中小礦山的礦產品銷售提供方便。

借鑒國外在扶持中小礦山發展中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中小型礦山生產實際,筆者提出如下發展政策建議。

3.1 破除所有制界限的束縛,明確有利於中小型礦山發展、壯大的法律、政策

首先,從法律上保證中小型礦山有開發國內資源的充分權力。在資源分配上應以資源的利用效益為標准,綜合效益好的優先取得資源的佔有、開采權,反之就應限制其開發。同時對土地使用權的優先性及礦產開發權的可轉讓性作出法律界定。

其次,為保證國內中小礦山的持續、健康發展,應在礦山的融資、貸款方面給予特殊政策;稅收減免上使礦山切實感到優惠,以保證其發展後勁。

第三,在勘探、開發等技術資料方面給予經常性的產前、產中指導與幫助,在產品銷售、資金回收方面作到一條龍服務。在中小礦山分布比較集中的地方,選點建立中心選廠、冶煉廠,衛星式地輻射指導、服務,處理周圍礦山生產的原礦,解決長途運輸困難。

第四,建立「中小型礦山發展基金」。扶持那些有資源但無資金或資金短缺的貧困地區開發當地資源;或已開采礦山因遇到不可抗拒的外力干擾而停產的礦山企業,促使其恢復生產;資助那些有能力經營好的企業、發展前景光明而資源利用程度低的中小礦山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其綜合利用伴、共生礦產的能力。

第五,大膽進行經營方式的改革。改國有國營為國有民營,或進行股份制改造。既可按中央、地方股份分割,也可以直接向社會、向企業內部引進股份,擴大企業的融資渠道,分散經營風險。

3.2 積極引導中小型礦山走聯合化發展道路

我國中小型礦山企業走分工協作、廣泛聯合進而步入區域集團化經營發展道路,是由我國礦產賦存區域集中、相對分散產出的客觀實際決定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生產社會化、專業化階段的必然產物。自1987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提出新模式辦礦以來,已組建18年的企業集團,許多聯合體相繼問世,鋁聯合體、銅聯合體、鉛鋅聯合體、稀土聯合體、鈮鉭冶煉企業聯合體等以其良好的經濟效果、巨大的競爭能力及潛在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引起各界關注。

近年在中原大地崛起的長城鋁業公司,其新的辦礦模式作為「可貴探索」取得的顯著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長城鋁業公司與地方聯辦礦山、破碎場、儲運,使地方的資源、土地、勞力優勢同公司的資金、技術、設備優勢有機結合,使總公司的規模得到擴大,效益大增;聯辦後的地方礦山或企業藉助總公司的強大推動力,帶動效益也勃勃發展,雙方均從聯合中獲得了獨立所不可比擬的效益。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和其他礦業部門會出現大批區域性的探、采、選、冶、加聯合或某幾個環節、某幾個企業的聯合組織,共同推進我國礦業的發展。

關於聯合的方式,筆者認為有如下三種。

(1)勘探—開采聯合。

目前,國內礦業生產既存在勘探資金投入不足,又存在開采礦山後備接續資源緊張的雙重壓力。以股份形式由勘探和開采雙方共同籌資勘探遠景區或生產礦山周圍的有利成礦地段,擴大開采儲量,然後根據探、采合資雙方的出資比例共同佔有、分享探明儲量的開發效益。

(2)礦山間的聯合。

這種聯合一種形式是大型礦山與中小礦山的聯合;另一種是中小礦山之間的聯合。聯合內容是廣泛的,既可以是資金的互相融通,也可以是技術、設備方面的互補,發揮雙方優勢,共同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程度發揮。資金方面的聯合,可以共同投資規劃開拓工程、購置大型采選設備,並按股份佔有份額分享資源開發效益;技術、生產設施的聯合,目的在於提高技術、設備的使用效率,使中小礦山可以依附大礦山生存、發展。中小礦山可以在政府指導下,統籌開發規劃,興建選、冶廠,實現資源的就地加工增殖。

(3)采—選—冶聯合。

這應是一種協議式的聯合,每個環節以合同形式約束雙方的行為。礦山保證按時按質按量地為選礦企業提供穩定的原礦石,同時選礦企業又保證冶煉企業的精礦粉供應;反過來,冶煉企業應及時反饋選礦企業各種信息,並足額將款項付給選礦企業,選礦企業又保證履行對采礦企業的各種承諾,以保證雙方責、權、利的順利實現。這種協議式聯合在我國已較普遍。有的大型聯合體或企業集團已經營多年,效果較好。

各種方式的聯合,都必須摒棄所有制界限的框框,大型企業要放下架子主動與中小礦山聯合(投資入股式聯合更理想),改變過去的買賣關系為協議式(或合作式)聯合,這樣會共同促進,協調發展。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協議式聯合是以利益分享法則、經濟互惠杠桿達成並維系的,違背這個規則,協議會在執行中產生摩擦,直至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