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簡述失敗成本都有哪些費用
擴展閱讀
脫發產品多久見效 2025-05-17 22:43:02

簡述失敗成本都有哪些費用

發布時間: 2022-05-15 22:17:09

❶ 試生產失敗成本如何結轉 ,成本包括原材料、工資、折舊、水電費等

這個真不好說:
1、從成本管理的角度,應該結轉廢品成本
2、從避稅籌劃角度,應該計入生產成本,滯留在在產品上,由以後合格產品攤銷。
3、如果屬於國家扶持性質的產品開發項目,很簡單,轉入開發費用。

❷ 失敗成本的構成

那些運用了上述成本測評方法的公司是業界的翹楚。舉例來說,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是美國最古老也是最成功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他的同事們在季度企業例會上報告了他們的成果。他們按照如下四個方面來進行成本測評:
1.外部失敗成本
這類成本包括,因產品或服務表現不佳所造成的市場營銷和銷售成本,以及無法向消費者提供「完全滿意的質量」(complete customer quality satisfaction)所造成的成本。
2.內部失敗成本
因為產品或服務表現不佳在企業內部造成的成本,以及無法向消費者提供「完全滿意的質量」所造成的成本。
3.評估成本
這類成本包括與確保「完全顧客滿意」有關的關鍵系統、流程和網路功能所造成的成本。
4.預防成本
這類成本包括,預先發現那些與完全顧客滿意脫節的活動而造成的成本。
正因為在市場、產品和服務、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其他一些因素上的不同,每個公司都必須清楚定義特定的成本測評領域,找到適合企業的部分。
當領導者和經理們對這些測評的重要性看得更加清楚之後,他們就會明白,「失敗成本」通常被用作測評公司的「隱型組織」的指標。比如說,分析「失敗成本」可以暴露出:
公司在消費者滿意度、創新、周轉時間和全球擴張等領域的脫節,這些脫節限制了企業的銷售潛力;
公司的增長能力被侵蝕,因為這些本應用來促進增長的能力被浪費在彌補企業的失敗上了,因而公司需要追加新的投資;
公司因缺乏統一的調度而無效地使用資源。通常,缺乏整合是由於組織沒有系統化的流程。有些組織沒有開發出有效的作業系統並使之成為標桿,也沒有學習其他組織富有競爭力的知識。
所有這些失敗都引發了銷售收入的下降和運營成本的增加。

❸ 試車失敗計入什麼成本

有的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有的計入庫存商品。試乘試駕車開具機動車銷售發票的情況下,應建議調整計入固定資產。
試車作為固定資產建設的必要步驟,試車費用和試車過程中生產產品的收入應作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計入成本,試車過程中生產的、能對外銷售的產品應按實際銷售收入或預計售價沖減在建工程成本,工程決算、轉固時,再按照在建工程成本,轉作固定資產。同時,要處理增值稅。
企業會計准則明確規定,試車試生產的費用,做為在建工程入賬,取得的收入,沖減在建工程成本,所以你線下耗費的材料也要視同試車費用,計入在建工程。

❹ 創業失敗會給創業者帶來哪些成本

財務成本 情緒成本 生理成本 專業成本 社會成本 和創業成本

❺ 車間試生產失敗,成生產成本中歸集的費用如何結轉,成本包括材料費、工資費、折舊費、水電費等。

1、將發生的生產成本轉入廢品損失,按適當的分配率計算不同品種的損失成本;
2、如考慮殘值回收,回收分配沖減廢品損失,算出各產品的凈損失;
3、如考慮可修復的產品,修復費用分攤計入可修復產品成本,再入庫;
4、不同品種的凈損失,可由以後相應的產品分攤,直至攤完為止。
5、如不再生產產品,可先計入待攤費用,然後在一年內攤入營業外支出中。

❻ 成本費用包括哪些

成本費用包括製造成本和期間費用。

製造成本:是指按產品分攤的、與生產產品直接相關的費用。構成項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期間費用:是指在一定會計期間內所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沒有直接關系或關系不大的各種費用。構成項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

拓展資料:

成本與費用是兩個既有相互聯系又存在重大區別的會計概念,就一般意義而言,成本費用泛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各種資金耗費。企業的成本費用,就其經濟實質來看,是產品價值構成中c+v兩部分價值的等價物,用貨幣形式來表示,也就是企業在產品經營中所耗費的資金的總和。

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成本費用是反映和監督勞動耗費的工具。

2、成本費用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3、成本費用可以綜合反映企業工作質量,是推動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桿。

4、成本費用是定製產品價格的一項重要依據。

❼ 質量罰款算內部失敗成本嗎

質量罰款算內部失敗成本
內部故障成本又稱內部損失成本,
是指產品在出廠前由於發生品質缺陷而造成損失,
以及為處理品質缺陷所發生的費用之和,如廢品損失、返工損失、停工損失、產量損失等.不合格質量成本即CoPQ, 主要分為
內部失敗成本:公司內部因為物料製造、倉儲、搬運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外部失敗成本:公司外部因顧客抱怨、退貨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內部失敗成本
.1. 報廢
1.1. 成本說明
經加工後因品質不良而無法修理之半成品或成品之製造成本(但須扣除剩餘價值之金額)。
1.2. 計算來源
1) 因正常加工必須損耗之材料不列計。
2) 非因作業不良所產生者不列計。
2. 重新加工
.2.1. 成本說明
品管檢查未達到品質標准,需重新加工所引起之工時及材料等費用。
2.2. 計算來源
1) 修理人員之工資。
2) 批退處理人員之工時。
3) 修理所損耗之零件材料。
3. 閑置時間損失
3.1. 成本說明
因品質問題導致停線所損失之直接工時及製造費用。
.3.2. 計算來源
由生管提供、依工資率、費用率及人數列計。
4. 其他費用
.4.1. 成本說明
1) 進料不良之損失。
2) 處理品質不良矯正工程之費用。
3) 重新檢驗費用。
4) 失敗分析費用。
5) 降為次級品之損失。
5.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生技部提供。
6. 外部失敗成本
1. 服務材料支出成本
2 成本說明
1) 保證期間內免費更換零件材料。
2) 因其他原因未能收費之零件成本。
6.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提供資料,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抱怨處理損失
6.1. 成本說明
因顧客抱怨而引起之費用,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6..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業務部提供。
7 折讓損失
6.3.1. 成本說明
1) 因品質欠佳而折價出售之損失(例如庫存過久導致內部折賣或廉價出售)。
2) 因品質欠佳所造成之客戶的索賠損失。
6.3.2.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製造部提供。
6.4. 逾期交貨賠償
6.4.1. 成本說明
因品質不良而延遲交貨所付之賠償金。
6.4.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金額列計。
2) 由財務部提供。
6.5. 新品交換損失
6.5.1. 成本說明
產品售出後,因顧客不滿退回交換之損失。
6.5.2. 計算來源
搬運工時、整新、修理工時及材料費等依據發生額填列。
6.6. 服務費用
6.6.1. 成本說明
保證期間內免費服務之工時、交通費、設備費。
6.6.2. 計算來源
依本公司規定費率、計件支付之金額填列。
6.7. 其他費用
6.7.1. 成本說明
1) 派往各地支援服務之損失。
2) 因售後品質不良引起之損失(商譽損失等)。
6.7.2. 計算來源
1) 工作人員之差旅費、工時費用依實際發生列計。
2) 訂貨生產因品質不良而取消訂單者,依損失列計。

❽ 失敗成本的介紹

失敗成本(Failure costs),缺乏考評和創新是形成「企業失敗成本」(business failure costs)和「喪失機會的成本」(lost opportunity cost)的主要原因。成本的增加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和績效表現。雖然實施成本管理已經多年,但很多企業在分析成本的成因時還是有困難,而成本分析的能力是強有力的成本管理所必不可少的。

❾ 關於不合格質量成本

不合格質量成本即CoPQ, 主要分為
內部失敗成本:公司內部因為物料製造、倉儲、搬運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外部失敗成本:公司外部因顧客抱怨、退貨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5. 內部失敗成本
5.1. 報廢
5.1.1. 成本說明
經加工後因品質不良而無法修理之半成品或成品之製造成本(但須扣除剩餘價值之金額)。
5.1.2. 計算來源
1) 因正常加工必須損耗之材料不列計。
2) 非因作業不良所產生者不列計。
5.2. 重新加工
5.2.1. 成本說明
品管檢查未達到品質標准,需重新加工所引起之工時及材料等費用。
5.2.2. 計算來源
1) 修理人員之工資。
2) 批退處理人員之工時。
3) 修理所損耗之零件材料。
5.3. 閑置時間損失
5.3.1. 成本說明
因品質問題導致停線所損失之直接工時及製造費用。
5.3.2. 計算來源
由生管提供、依工資率、費用率及人數列計。
5.4. 其他費用
5.4.1. 成本說明
1) 進料不良之損失。
2) 處理品質不良矯正工程之費用。
3) 重新檢驗費用。
4) 失敗分析費用。
5) 降為次級品之損失。
5.5.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生技部提供。
6. 外部失敗成本
6.1. 服務材料支出成本
6.1.1. 成本說明
1) 保證期間內免費更換零件材料。
2) 因其他原因未能收費之零件成本。
6.1.2.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提供資料,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6.2. 抱怨處理損失
6.2.1. 成本說明
因顧客抱怨而引起之費用,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6.2.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業務部提供。
6.3. 折讓損失
6.3.1. 成本說明
1) 因品質欠佳而折價出售之損失(例如庫存過久導致內部折賣或廉價出售)。
2) 因品質欠佳所造成之客戶的索賠損失。
6.3.2.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製造部提供。
6.4. 逾期交貨賠償
6.4.1. 成本說明
因品質不良而延遲交貨所付之賠償金。
6.4.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金額列計。
2) 由財務部提供。
6.5. 新品交換損失
6.5.1. 成本說明
產品售出後,因顧客不滿退回交換之損失。
6.5.2. 計算來源
搬運工時、整新、修理工時及材料費等依據發生額填列。
6.6. 服務費用
6.6.1. 成本說明
保證期間內免費服務之工時、交通費、設備費。
6.6.2. 計算來源
依本公司規定費率、計件支付之金額填列。
6.7. 其他費用
6.7.1. 成本說明
1) 派往各地支援服務之損失。
2) 因售後品質不良引起之損失(商譽損失等)。
6.7.2. 計算來源
1) 工作人員之差旅費、工時費用依實際發生列計。
2) 訂貨生產因品質不良而取消訂單者,依損失列計。

❿ 內部失敗成本的內部失敗成本的構成

(1)產品或服務設計失敗成本(指內部) 設計矯正的措施費用 設計變更造成的返工 設計變更造成的報廢 相關部門的關聯損失 (2)材料采購失敗成本 外購材料換貨成本 外購材料被拒收的處理費用 供應商的改善措施費 供應商拒收品的返工費用 無法控制的材料損失 (3)生產過程(產品或服務)失敗成本 不合格品分析及改善措施成本 處理成本 查找原因或原因分析成本 調查研究等相關成本 生產操作改善措施 生產操作返工時及返修成本 返修加工 返修其他成本 重新檢驗和測試 額外的操作(無任價值的作業) 報廢成本(操作、營運) 最終產品或服務的降等或降級 內部失敗的人工成本 (4)其他內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