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收入和成本如何配比
擴展閱讀
石油里有什麼臭味 2025-05-17 22:48:05
脫發產品多久見效 2025-05-17 22:43:02

收入和成本如何配比

發布時間: 2022-05-15 19:32:20

㈠ 什麼是收入與費用配比的會計原則

費用與收入在會計期間上應該配比。當期的收入應該與當期的費用相配比。當期確認了收入,就要在當期確認與收入相關的成本費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3月份銷售商品的收入是100萬,商品成本是60萬。那在3月份確認100萬收入的同時,就要結轉60萬地銷售成本,而不能等到下個月或更晚時間再結轉成本。

(1)收入和成本如何配比擴展閱讀:

配比原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並與權責發生制共同作用來確定本期損益,最終受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兩個前提的制約。收入在發生時而不是在收賬時確定,與之相配比的費用成本就是為取得該項收入而實際發生的費用,不必考慮費用是否已經以現金付出。

即會計主體必須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各期的收入費用進行核算,而按照權責發生制算出的費用並非全部都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只有按照配比原則確定的與本期收入或產品收入相對應的費用才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

㈡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適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

一、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費用占收入的比例,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都沒有辦法給出合理的比率。因為這個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不同地域的企業、不同行業的企業、同一行業的不同公司、即使是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這個比率都有不同情況。

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中,提到一個應稅所得率。其中製造業為5%-15%。可以把這個應稅所得率暫時的看做是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pide;成本費用總額×100%。式中的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用總額來自企業的損益表。成本費用一般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三項期間費用。

分析時,可將成本費用與營業利潤對比,計算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額&pide;成本費用總額×100%,如利潤中還包括其他業務利潤,而其他業務利潤與成本費用也沒有內在聯系,分析時,還可將其他業務利潤扣除。

三、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營業收入

成本和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適?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㈢ 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

配比性原則是指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取得該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以便計算特定業務或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在會計實務中配比原則常見的實例是同一會計期間內和各項收入與該期間的成本 費用相配比。2007年實行的新會計准則中已經取消了配比性原則。

㈣ 怎樣計算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

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計算:【成本總額
/
收入總額
×
100%=
收入成本率%】。
例如:2萬成本,收入10萬,2
/
10
×
100%=
20%

20%即為收入成本率,顯示成本占收入的比例。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㈤ 收入成本配比原則是如何規定的

收入成本配比原則,簡稱配比原則,是會計原則之一,亦稱配合原則。收入配比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收入與費用之間因果關系進行直接配比;二是根據收入與費用項目之間存在的時間上的一致關系進行間接配比。
配比原則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某產品的收入必須與該產品的耗費相匹配;
(2)某會計期間的收入必須與該期間的耗費相匹配;
(3)某部門的收入必須與該部門的耗費相匹配。

㈥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大約多少左右呢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㈦ 怎麼做到成本和收入配比呢

1,按照上期銷售成本與銷售額的百分比確定銷售成本率來計算結轉本業務的銷售成本額。

待完工後再根據實際成本再進行調整。

2,成本的做賬以及等項目竣工後開票確認收入了,那麼這筆成本應當這樣來結轉:

結轉收入時結轉工程施工到主營業務成本--工程結算成本。第一個月如果每結轉收入,就不結轉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借方余額在建住安裝企業財務上叫「未完施工」,表示為沒有工程收入相對應的成本。

只要是沒開發票掛預收,肯定不在月底確認主營業務收入。

每月發生的成本是進入「工程施工」科目,待工程結束和「工程結算」對沖。
按完工百分比確認「收入」「成本」及「工程施工-毛利」。 3,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借方與工程結算貸方的差額在報表中記入已完工未結算款。 平時收到工程款時,暫不記入收入科目,可記入預收賬款:
結轉收入:
借:預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收入
平時發生的工程成本,先記入工程施工:
結轉成本時:
借:工程結算成本
貸:工程施工

㈧ 收入和成本配比的問題

禮券銷售不能直接計入銷售收入,因為禮券售出不是你的商品同時售出了。
禮券售出時應作為預收賬款處理,人家來兌現了多少禮券再計入銷售收入,這樣你的成本與收入就可以匹配了。
例如,禮券銷售了1000萬,本月兌現禮券售出螃蟹600萬,進貨成本500萬
銷售禮券
借: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1000萬
貸:預收賬款—禮券
1000萬
禮券兌換螃蟹時
借:預收賬款—禮券
600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萬
這樣,你還有400萬(1000-600)禮券的螃蟹沒有兌現(銷售),在預收賬款掛賬。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萬
貸:庫存商品—螃蟹
500萬
這樣,你的收入600減去成本500,利潤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