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哪些小零件成本高
擴展閱讀
脫發產品多久見效 2025-05-17 22:43:02

哪些小零件成本高

發布時間: 2022-05-15 17:03:26

1. 機械加工的小配件怎麼合算成本啊急

機械加工小零件的成本主要看批量和工藝。
如果單件或少量生產,主要成本是勞動時間,
也就是工資,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工資。
如果是大批量生產,工藝合適,花費在單件上的時間相對減少,
材料和刀具可能是主要成本。
工藝的力量是提供生產效率的保證,包括數量和質量。
效率高,成本還會高嗎?

2. 筆記本電腦哪幾個零件最值錢

這個不好說,看性能吧。一般說來CPU和主板這兩個,還有顯卡,這是三大件是最燒錢的了。不過筆記本都是成品賣的,如果想更換零件的話,如果主板支持,一般能換內存條,其他方面基本是定了。
自己組裝電腦,你想要電腦電腦配件好一點,貴一點,哪個部分就值錢。你配合普通電腦,做個鑲鑽石的鍵盤,那鍵盤就最值錢。
一般電腦分為主機,顯示器,鍵盤和滑鼠。
主機一般最貴,整個電腦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主機,顯示器次之,滑鼠和鍵盤技術含量較低如果沒有特別意義,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下面分析主機配件:
一般電腦主機配件選擇最好,投入最大的是CPU,CPU承擔計算處理功能,一個電腦或電子設備好不好,CPU是重要指標。CPU市場基本被英特爾公司壟斷,也有一部分是AMD公司的,因為其技術含量極高,CPU在電腦配件中地位很高,掌握其技術的公司很少,甚至山寨都山寨不出來,所以CPU是最貴的,而且掌握這項技術的公司也十分有錢。
其次是獨立顯卡,承擔畫面處理工作。一般CPU都有核顯,即集成顯卡,獨立顯卡可有可無,是自選項,但有獨立顯卡可以在普通操作中提升電腦的性能。往往玩游戲和作圖用的顯卡要求較高,用於這些工作的顯卡甚至可以比CPU價格還高。
硬碟是儲存數據的配件,現在分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機械硬碟相對耐用,容量大,固態讀寫速度快,相對較貴。總體來講硬碟除了想辦法降低成本,不斷擴容,或發展像固態硬碟這種高速讀寫硬碟,基本沒多大出路。
內存條是連接CPU和硬碟的通道,內存條是快閃記憶體,快速讀寫能力更強,容量價格相比硬碟更貴,在未來對內存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對內存條的挑戰也越來越強。
主板就是將各個配件拼插到一塊的載體,技術含量不是特別高,跟著其他配件的插口一塊升級,如果這幾年沒什麼重要突破,就只能呆在電腦配件的下水道。
電源就是供電的,地位比主板還尷尬,基本沒啥好講的。
機箱就是一個外殼,雖然是最底層的電腦配件但是再便宜也不會便宜到哪去。
散熱風扇可以也是有價格墊底。

3. 同樣零件的形狀大小,45鋼和鋁合金,造價成本哪個高為什麼

鋁合金的加工費用更高些!我不知道鋼輪轂的加工過程

但是應該是沖壓成型的,鋁合金輪轂應該是壓鑄的,壓鑄工藝比沖壓復雜!

4. 國產車用很小的成本就能做出很高的配置,這里有哪些秘密

我們在買車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同等價位國產車的配置一般都比合資車型或進口車型的配置高。很多老司機都說這是因為國產車的質量不行,所以才低價高配出售。那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影響國產車「低價高配」的原因有以下5大因素:

品牌影響力

國產車的高配置不外乎幾點,一個就是集成多種功能的中控大屏,另外就是諸如全景天窗、LED大燈、倒車影像、帶加熱通風功能的真皮座椅。其實這些配置的成本並不是很高,而合資車型為了使車型更加具有差異化,才將這些配置配備到高配車型上。、

總結

其實隨著近幾年自主品牌汽車的迅猛發展,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差距變的越來越小,所以「自主品牌質量差」這種老觀念確實應該摒棄了。而至於同等價位應該選擇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這個問題,缸哥認為主要還是要看個人需求。如果您需要高配置或者後期養車成本有限,那麼自主品牌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您需要穩定平順的「三大件」,並且看中合資品牌的品牌附加值,那麼則選擇合資品牌。

5. 汽車的零部件價格非常昂貴,這是為什麼呢

汽車零部件價格貴有多方面的原因,通常來說,汽車零整比在300%~800%之間,也就是一部整車的零件的銷售價格通常是整車銷售價格的3~8倍(正廠配件),這種現象是否正常?使用副廠配件是否可以?

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廣大朋友購車前,不要僅僅考慮廣告上提到的性能,配置,性價比能因素,更應該考慮日後汽車的維護保養成本。零部件價格貴,主要還是行業特點造成的。

6. 為何說發動機是汽車主要部件中,研發成本最高的部件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他們在買車的時候都特別在意汽車的三大件。因為選擇質量好的三大件,對於汽車的駕乘體驗以及整體的用車感受是有很大差距的,這或許就是很多消費者寧願購買低配的合資車,也不願意購買高配的國產車的原因之一吧。那麼在三大件中,它們的成本又是怎樣的呢?很多人都說,最便宜的其實是發動機,真的是這樣嗎?

汽車的三大件包括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懸架。對於汽車來說,或許發動機是很重要的,因為需要由發動機來為汽車提供動力,不過在成本上,發動機並不一定是最貴的,相反的是,有內行人士表示:發動機其實是最便宜的。

圖片來源網路

7. 天價iPhone取卡針26元,這么小的配件成本有多大

不貴,真心不貴。有人說,掰直一根曲別針就可以了,成本幾乎是零。也有人說,隨便找一個其他手機的取卡針也可以用,成本幾乎是零。但是,曲別針就不說了,就說其他手機的取卡針,那能和iPhone的取卡針相比嗎?你們仔細看看iPhone的取卡針,那是經過iPhone的設計師精心設計過的。並且,加工的工藝流程也是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試驗精心優化過的。所以,iPhone的取卡針不但看起來非常的精緻,處處透著一種其他手機的取卡針沒有的高級感。並且,如果你會欣賞的話,你會發現它充滿了時尚感。

成本估計並不會太高,但這么設計沒必要,因為不實用。大多數人在換手機前都不會再把卡拿出來了。所以讓卡槽自動彈出有什麼意義呢?並不提高使用便利性,反而還多了個機械結構,增加了故障的可能性,沒電的話還彈不出來。所以就沒這么設計了。

8. 電動汽車最貴的零件是什麼

電動汽車有三大核心部件:電池、電驅、電控。想要知道哪個貴,先得看各自都起了哪些作用以及他們現在的發展狀況,全局理性分析才更客觀。

1. 電池:提供動力。

分蓄電池和燃料電池兩大類,比如鉛酸蓄電池、鎳基電池、鈉硫電池、二次鋰電池、空氣電池等屬於蓄電池;鹼性燃料電池(AFC)、磷酸燃料電池(PA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 )等屬於燃料電池。

由於鉛酸蓄電池比能量低,高倍率部分荷電狀態時壽命嚴重縮短等缺陷,逐漸被鋰電池取代,

其中磷酸鐵鋰電池應用最廣,其熱穩定性和安全性較好,同時價格相對便宜,比如比亞迪就專精這類電池。

除磷酸鐵鋰電池外,三元鋰電池是另一個重點發展方向,比如特斯拉就採用的是它(松下18650電池、2170電池)。

2. 電驅: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性能指標,以及動力表現形式。

常見的比如直流電動機(有刷/無刷)、交流非同步電動機、永磁式電動機、開關磁阻電機。

比如君越上那套智能電驅系統,採用了雙排行星齒輪組與高性能電機設定。在雙排行星齒輪組結構之間布置了兩組交流永磁同步電機,主電機最大功率60kW/4000rpm,最大扭矩275Nm/0-4000rpm;副電機最大功率54kW/4000rpm,最大扭矩140Nm/0-4000rpm。

這款雙電機與1.8L SIDI直噴發動機相配合,可實現電機單獨驅動、發動機單獨驅動、電機與發動機混合驅動等多種驅動形式。

為什麼舉例君越而不是更高大上的特斯拉鼠籠式感應電動機,是想說明電機雖然是重要的部件,但並不是昂貴到爆的產品,要知道君越的這套智能電驅系統表現也十分優秀。這套系統被使用在30萬左右的車型中,而且溢價還遠不及特斯拉,說明還是有賺頭的。

(事實上特斯拉鼠籠式感應電動機通過巧妙的設計,成本也並不算特別昂貴,至少Model 3也是使用的這套電機)

3. 電控:電控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合控制電池的能量的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

在不同類型的電動汽車上,電控系統存在一些區別,但總體來說一般都包括能量管理系統、再生制動控制系統、電機驅動控制系統、電動助力轉向控制系統以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等。

其中能量管理系統最為關鍵,它承擔著對電池所有參數的讀取和電池熱、均衡方面的工作。特斯拉之所以能在迅速地佔領市場,和其優秀的電池能量管理系統不無關系。

阻礙電控技術的發展主要在技術積累和策略,比如一體式電池的電池管理難度天生就會比分體式電池高,當然前者有著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的優勢。所以說電控技術屬於前期成本高,但後期成本可控的一類。

要問哪一個成本最大(包括研發成本、生產成本、維護成本等),那就是電池了。

就在本月,通用汽車提出將在2021年推出新一代電動汽車,這會使得汽車電池成下降30%,降價幅度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採用了一套新的電池系統。按計劃他們將在2021年前,把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從145美元/千瓦時降低到100美元/千瓦時以下。(這里指的是生產成本,還不包括已經投入的研發成本)

早前,特斯拉在Roadster電動跑車上採用的18650鈷酸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幾乎達到170瓦時/千克,不過熱穩定性很差,在180度左右就會出現分解現象並產生氧氣。為了折中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安全性,在Model S車型上使用了改性三元電池鎳鈷鋁電池,雖然比Roadster多出1000多節(為8000多節)但成本卻下降了三成。這給Model S得以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提供了保證。

以上成本分析著重在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維護成本著墨不多。就耐操性來說,相比電池,電機和電控在這方面還是有優勢的,至少這二者對天氣的敏感度要小得多,但電池就不太靈光了,電動汽車在冬季的續航里程和充放電能力都會減弱。耐操性降低,自然會對維護成本造成不小挑戰。

總結以上,電動汽車成本最高的是電池。曾有分析稱,電動汽車的成本構成如下:

電池:40%;電機:15%;電控:12%;電驅動零部件:8%;其它:25%。

雖然不一定準確,但總的排名問題不大。

9. 手機上什麼零件最貴

1、手機晶元

前一段時間,中興被美國禁售晶元,一時間鬧的沸沸揚揚。那是因為全世界的晶元公司的也就那麼幾家,而且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地方,除了美國的高通晶元,蘋果晶元,台灣的聯華科晶元,華為、三星、華為也有自己晶元。價格十分的高昂。
2、手機屏幕

現在手機屏幕,已經越來越高端,柔性屏、全面屏都是先後成為行業熱點。一直以來,電子屏註定要是日韓最厲害,其中三星更是全球最厲害的屏幕生產商,日本的夏普原本的也是重要的電子屏幕生廠商,不過現在已經別郭台銘的富士康集團收購了,所以夏普的屏幕就是富士康的。
3、手機鏡頭

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手機鏡頭,手機鏡頭的成像質量直接影響到使用感受,所以也是各大手機廠商重金打造的部分,比如華為手機就使用了高端鏡頭萊卡,幾何級的提高了成像質量。但是卻是價格不菲。
4、手機主板

為什麼說手機的主板也貴呢?因為這這就像是手機的身體,要在上面裝著裝那,線性馬達、鏡頭,晶元都被安裝在一塊。手機主板的好壞。決定了這手機的好壞,所以一般來說價格昂貴。
手機的產業鏈一般很長,每一個環節只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優化,才能做出一款真正旗艦手機!

10. 手機中哪些部件成本高

屏幕 CPU RAM 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