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貿批發企業用什麼方法來結轉成本
建議你使用分散結轉方式結轉成本。這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必須按商品的種類和規格建立庫存商品明細帳。
② 商貿公司的外賬成本怎麼結轉
外帳的小技巧等
外帳+未入帳收入-未入帳費用=內帳
一、外帳的手法
1.成本費用互化:將屬於成本項目的支出賬務處理變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於費用項目支出成本化已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及當期利潤的目的。
原因:因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組成,而直接人工、製造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等容易混淆,所以是應該是該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運費及人工搬運也與管理費用較容易整合。
2.費用資本(產)互化:將屬於費用項目的賬務處理變為資產,從折舊中遞延稅前扣除;或將屬於資產類科目的支出直接確認費用,當期稅前扣除。 原因:部分資產價值本身就包含費用故將其他費用整合進入資產價值,反之亦然;另資產修理,借款費用等本身確認邊界比較人工虛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確認的依據較容易虛擬。
3.費用名目轉化:將部分稅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費用超額部分轉為其他限制寬松的或沒限制的費用名目入賬,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或減少相關稅費等。 原因:費用確認以發票為依據,發票容易虛擬。
4.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為控制當期稅前利潤大小,預提費用,以推遲納稅,或為其他目的(如股權轉讓價,當期業績)誇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有選擇性的將費用分攤:在個費用支出項目上分攤比例進行調節,控制因該項目造成的稅費(如調節土地增值稅)。
5.成本名目轉化:將屬於本期可結轉成本的項目轉變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本期結轉成本時多結轉,或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成本分攤法以達到這2個目的。 原因:成本結轉規定較模糊。
7.收入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將本期的收入多結轉或是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收入分攤以達到這2個目的。 原因:收入確認規定較模糊。
8.收入名目轉化:將收入總額在多種收入項目間進行調節,如把主營業務收入轉變為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以達到控制流轉稅或突出主業業績的目的。
9.收入負債化/支出資產化:將收入暫時掛賬為其他應付款,將支出暫時掛為其他應收款,達到推遲納稅或不納稅。
③ 商貿企業怎麼結轉成本
商貿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很多,如,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零售價法、毛利率法等。單位只能選擇一種方法,方法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
結轉銷售成本分錄借:主營業務成本
④ 貿易型的企業怎麼結轉成本的
如果是月末結轉銷售成本(以進價結轉):
統計本月銷售商品品種數量,然後按照庫存商品明細帳上記載的購入成本計算應結轉的本期銷售成本,如果是多種商品價格不一,可以求出各商品平均單價乘以本月的銷售的各種商品的數量,計算出本月總的銷售成本。
分錄:
(1)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把銷售成本結轉到「本年利潤」中: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4)商貿公司如何結賬成本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帳戶,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產品勞務供應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數額,結轉後應無余額。該帳戶也應按產品類別設置明細分類帳戶。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庫存的各種外購商品、自製商品產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存放在外庫或存放在倉庫的商品等。為進行庫存商品的核算主要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商品流通企業還應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如為虧損則作相反分錄。
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至此,所有結轉分錄可以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⑤ 商貿公司的外賬成本怎麼結轉
品種多的,一般分類入帳,根據每個大類的進銷差價率來結轉成本,己銷商品成本=商品銷售收入*(1-進銷差價率),差價率=(庫存商品售價-庫存商品進價)÷庫存商品售價。
採用加權平均成本法沒問題,但如果你入賬是根據商品明細入的金額和數量,那麼出庫時也應按照相應的明細結轉成本,不然庫存商品就對不上,所以你需要保證出入庫核算口徑一致。
如果你們公司規模比較大,業務多的話,建議可以使用進銷存軟體,這樣核算比較方便准確,也省時省力。
⑥ 商貿企業月末結轉成本怎麼做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損益: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⑦ 成本結轉的方法有哪些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計算機處理時成本價格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貨時用戶只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成本單價。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出貨時由用戶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按照和先進先出法相反的順序分析獲得成本。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如大型醫院,存貨部門購入存貨後,要由各部門領用,在成本核算較嚴格的情況下,各部門的領入成本直接和效益獎金掛鉤,這時候必須對成本進行個別計價,即必須按照部門所需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計價。
在計算機處理上,必須使用戶既能錄入數量,又能錄入成本單價。該方法最接近會計上按成本進行計價的原則,但相對也比較復雜,即使採用計算機,工作量可能也比較大,適用於一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格較高的產品。
4、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它是根據期初存貨結存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進價成本,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必須到月底才能獲得成本價格,和計算機即時即得的管理特點相違背,因此沒有採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動加權平均法:這種方法因為其簡單性,是計算機軟體設計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
(7)商貿公司如何結賬成本擴展閱讀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
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⑧ 商貿企業 如何結轉庫存商品成本 具體分錄 和方法。謝謝。
1.在你辦理購買商品入庫的時候,根據合同或入庫單進行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待抵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賬
注意:*由於你沒有取得發票,因此,你不能認證抵扣.但是,當你取得發票後你肯定要認證抵扣.因此,你應將專用發票中的進項稅額暫掛.
*暫估入賬的金額一定要同以後取得的發票一致,以避免以後取得發票金額不一致所導致的金額調整.
2.銷售上面暫估的商品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3.結轉銷售暫估入賬的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在下月收到該暫估商品的發票並認證抵扣進項稅額.
紅字沖減暫估入賬的憑證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待抵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賬
根據收到發票(不需要重新辦理入庫)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或預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⑨ 貿易公司,怎樣結轉本月銷售成本啊
貿易公司屬於商業企業,經營范圍里一般沒有生產加工,所以月末結轉已銷售商品的銷售成本時只能以進價結轉,統計本月銷售商品品種數量,然後按照庫存商品明細帳上記載的購入成本計算應結轉的本期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⑩ 貿易公司如何計算成本
答樓主:
1. 若貨物成本100元
2. 17%增值稅=17元
3. 10%利潤=10元
4. 則報價要大於100+17+10=128元(此處為含稅盈利賣出報價)
5. 128元中用途和去向,100元是成本支出,17元用於賦稅去了稅務局,10元才是你最初的10%利潤
回答完畢.請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