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不可控成本如何描述
擴展閱讀
不思議神燈能給多少鑽石 2025-05-18 03:17:34
穿透王什麼價格 2025-05-18 03:15:08
股市交易總成本多少 2025-05-18 02:56:54

不可控成本如何描述

發布時間: 2022-05-15 04:31:13

Ⅰ 怎麼區分下列科目哪些是可控成本,哪些是不可控成本

成本廣義上講是企業為取得某項收入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即製造成本,製造成本在未實現銷售之前作為企業的存貨,銷售實現確認主營業務成本。可控成本從字面上理解為公司自己能夠決定成本的多少,比如辦公費、招待費、差旅費、汽車費用、通訊費用,公司大多成本應該都是可控成本,沒有絕對意義上不可控成本。一些一次性投入的長期資產等在後期計提的折舊、攤銷可視同於後期各期的不可控成本,但這些成本在購置時也有可控的空間。狹義的理解,隨著產銷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可作為可控成本、日常費用可作為可控成本。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通常為不可控成本。

Ⅱ 請問如何進行可控費用的分析

第一步:戰略目標指導成本控制目標
方向正確等於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樣。成本控制的目的是為了不斷地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所以,制定目標成本時首先要考慮企業的贏利目標,同時又要考慮有競爭力的銷售價格。由於成本形成於生產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
1.企業項目分析
各個部門以營銷目標導向,進行年度工作的項目立項,列出為實現目標所需要做的各類項目,同時對項目進行任務分解,同時再對時間、成本、性能每個環節進行分析,對比成本與收益。比如市場部明年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需要完成多少市場宣傳及推廣的項目,項目逐一分解成任務後,對每個任務所需要的費用進行合理預算。同時對產生的收益進行估算。
2.進行行業價值鏈分析
行業價值鏈是:企業即存在於某一行業價值鏈的某個點,包括與上、下游與渠道企業的聯接點,如供給商產品的包裝能減少企業的搬運費用,改善價值的縱向聯系也可以使企業與其上、下游和渠道企業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優勢。
3.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
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
行業價值鏈中處於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可以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然後,自己企業與之相比較,就找出了與競爭對手在任務活動上的差異,揚長避短,爭取成本優勢。
第二步:成本控制四步執行法
1.減少目標不明確的項目和任務
在企業目標清楚的情況下,每個項目及任務都是為實現目標所服務的。項目立項分析後,可以把目標不明確的項目與任務削減掉。
2.明確各部門的成本任務
實行「全員成本治理」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先測算出各項費用的最高限額。然後橫向分解落實到各部門,縱向分解落實到小組與個人,並與獎懲掛鉤,使責、權、利統一,最終在整個企業內形成縱橫交錯的目標成本治理體系。
3.成本核算,精細化治理
沒有數字進行標准量化,就無從談及節儉和控制。伴隨著成本控制計劃出台的是一份數字清單,包括可控費用(人事、水電、包裝、耗材等)和不可控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原料采購、利息、銷售費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財務匯總後發到治理者的手中,超支和異常的數據就用紅色非凡標識。在月底的總結會議中,相關部門需要對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釋。
為了讓員工養成成本意識,最好建立《流程與成本控制SOP手冊》。手冊從原材料、電、水、印刷用品、勞保用品、電話、辦公用品、設備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製成本的方法。當然,有效地激勵也是成本控制的好辦法,所以,成本控制獎勵也成為員工工資的一部分。
4.成本治理的提前和延伸
將成本控制提前和延伸,提前就是加大技術投資,控制采購成本;延伸就是將上下游整合起來。
當今的市場競爭,是實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競爭,也是成本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成本決定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業逐步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企業治理者要轉變傳統狹隘的成本觀念,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的先進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強企業的競爭力,迎接各方的挑戰。

Ⅲ 期間費用中,哪些是可控費用,那些是不可控費用呢

一,可控費用:

1、職工教育經費

2、辦公費

3、圖書資料費

4、固定電話費

5、手機通訊費

6、郵寄費

7、差旅費

8、交通費

9、業務招待費

10、廣告費

11、業務宣傳費

12、會務費

13、水費

14、電費

15、燃料費

16、維修費

17、低值易耗品

18、勞動保護費

19、物料消耗

不可控費用:

1、工資

2、福利費

3、工會經費

4、養老保險金

5、醫療保險金

6、失業保險金

7、工傷保險金

8、生育保險金

9、住房公積金

10、住房補貼

11、勞動保險金

12、印花稅

13、水利基金

14、地方教育費附加

15、河道維護費

16、房產稅

17、土地使用稅

18、車船使用稅

19、殘疾人保障金

20、保險費

21、租賃費

22、網路系統維護費

23、保潔費

24、綠化費

25、折舊費

26、無形資產攤銷

27、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28、環保費

(3)不可控成本如何描述擴展閱讀:

費用控制

期間費用的控制主要是搞好預算管理,建立各項費用的費用制度,按制度審核控制費用支出。

管理費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實現做出預算,然後按預算控制支出。這就要編制管理費用預算表,根據項目分部門確定費用限額,然後由各個部門負責審批和控制支出。

財務費用的控制應結合資金成本的控制來研究。

銷售費用的控制,也應事先編制銷售費用預算,然後由銷售部門負責人按銷售費用限額審批控制支出。為鼓勵銷售人員增加銷售額,減低銷售費用,可以事先規定銷售收入、銷售費用,貢獻額等幾項指標之間的比例,做出獎懲標准。

常見錯弊

1.將不應該記入期間費用的費用支出記入期間費用的企業

在產品成本上有嚴格的要求,例如如果生產該種產品的平均成本大於某個數,有關負責人就要記過,或者受到批評。有的基層管理者,例如車間主任、分廠的廠長,就會將本來應該記入「生產成本」的一些費用支出記入期間費用,從而達到公司或者總廠的要求,免受處罰。

2.任意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准

例如將超標的業務招待費列入管理費用,或者將旅遊費用列入銷售費用,擴大折舊攤銷額,縮短攤銷期限等。

3.虛列期間費用

有的員工或者管理者利用職務之便,將一些不屬於期間費用的支出列入期間費用。例如將高檔消費場所的消費支出記為「管理費用」,或者憑借假發票報銷費用。這種情況之所以會發生是由於企業的內部控制有漏洞,使這些人有機可乘。

4.用期間費用隱匿銷售收入,並將資金占為己有

有的公司存在部分管理者和財務人員相勾結,將銷售收入或者其他收入不記做「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或者「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收入」,而是將其記為期間費用,用這部分收入建立「小金庫」或者私自占為己有。

Ⅳ 固定成本是否都是不可控成本

從會計角度上說,成本包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
三個類型都可分為可控和不可控的。
其中,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時期內、特定責任中心能夠直接控制其發生的成本。
只能認為固定成本包括可控固定成本和不可控固定成本,而不能說固定成本和可控成本有什麼直接關系。
從集合的角度上來講,固定成本和可控成本存在交集,交集即為可控固定成本。
舉例來說,工資屬於固定成本,車間主任不能控制自己的工資,而他上級則可以控制(可控成本)。

Ⅳ 成本的分類標准有很多種,按其可控性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兩類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Ⅵ 區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1、影響因素不同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區分是相對的與成本責任中心所處的管理層次的高低、管理許可權的大小及控制的范圍的大小有關同成本發生的空間有關。

可控成本(驅動成本的客觀因素)是指在一個期間內隨合理地為負責該項成本的管理人員所能控制的成本;與此相反的,即為不可控成本(驅動成本的主觀因素)。

2、內容不同

可控成本是你能夠通過控制增加或者減少的成本 ,如:辦公費、招待費、差旅費、汽車費用、通訊費用、其他、福利費、燃料及動力、工資、製造費用、主營業務成本這些費用你可以多花,也可以少花。不可控成本是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產生變化的成本,如稅金及附加、銀行貸款利率、銀行手續費等。


3、目的不同


區分成本的可控與不可控,目的是為了區分成本責任。成本責任中心只對自己可以控制的成本負責,不可控成本不應成為業績考核的內容。

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的區分同成本發生的空間有關。有些成本,即使是處於同一層次的成本責任中心,對有些中心是可控的,對有些中心則是不可控的。例如,材料采購成本的高低對於負責采購工作的供應部門來說是可控的,而耗用材料的生產車間卻無法控制材料價格的高低,他們只對材料單耗負責。

Ⅶ 餐飲企業中不可控費用是哪些呢

餐飲企業中的不可控費用,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不可控成本。
不可控成本,是指基層和部門人員通過努力也難於控制,只有高層管理才能掌握的那些成本。
固定成本一般是不可控成本。例如,租金、維修費、保險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及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等。這些均是按有關制度規定支出的,都是經營管理人員無法通過努力來改變其數額大小的,因此,屬於不可控成本。

Ⅷ 不可控成本就是共同成本嗎

你的理解是對的。
「利潤中心只計算可控成本,不分擔不可控成本,亦即不分攤共同成本。」是有「把不可控成本等同於共同成本」的意思。

針對不同層面的管理、不同的責任人,可控與否,控製程度大小,是有區別的。但可控與否,肯定是對應責任人。

該利潤中心負責人不可控固定成本:包括兩方面,一是該中心的不可控固定成本(折舊等);二是分攤給該中心的共同成本(這些分攤的共同成本,對於其他利潤中心、費用中心而言,可能是不可控的、也可能是可控的)。

實際上,除了利潤中心可控成本之外,該利潤中心到底考核那些費用、成本,主要取決於公司考核體制的取向。比如,與本級利潤中心相關的固定費用,納入該中心考核,就表現了本中心也需要達到盈虧平衡點、消化自身固定費用的觀點;分攤的共同成本納入考核,表現了其他部門為其服務的觀點。但反過來,如果整個公司不是每個環節都考核、指標合理的話,必要造成利潤中心感覺考核不公、不合理。

Ⅸ 管理會計不同目的,不同成本

注冊管理會計師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考核等環節中,除了使用財務會計所採用的特定的成本概念外,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運用各種不同的成本概念。
1、 專屬成本與共同成本
專屬成本是指可以明確歸屬某種、某批或某個部門的成本;共同成本則是指需由幾種幾批或有關部門共同分擔的成本。
2、相關成本與無關成本
相關成本是指與決策有關聯的各種形式的未來成本,包括前面所述的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付現成本、重置成本、差量成本、邊際成本、機會成本、估算成本、可控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遞延成本、和專屬成本等;無關成本則是指過去已經發生,或雖未發生但對未來決策沒有影響的成本,包括前面所述的沉浸成本、歷史成本、不可控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遞延成本和共同成本等。
3、可遞延成本與不可遞延成本
可遞延成本是指企業受財力限制。在不影響大局的前提下,對已選用方案推遲執行,而選與該方案有關的成本;反之,會影響大局時,稱為不可遞延成本。
4、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某一考核單位(車間、部門)能控制、要負責的成本;不可控成本則是指不能控制、不能負責的成本。
5、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
這是按照成本習性劃分的成本概念。所謂成本習性,是指成本總額與業務
量(產量或銷售量)總數的依存關系。凡是成本總額的增減變動與業務量總數的變動成正比例的,稱為變動成本,如材料費等;凡是成本總額不受業務量變動的影響而固定不變的,稱為固定成本,如折舊費、管理人員工資等。
必須注意的是,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變動」和「固定」都是指變動成本總額和固定成本總額而言,如果指的是單位成本,則恰恰相反,即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並不變動,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卻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而成反比例的變動,也就是說業務量越大,單位固定費用越少。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構成產品成本的公式可表示如下:
y=a+bx 其中:y=總成本 a=固定成本總額
b=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x=業務量
還需注意的是,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有許多明細項目同時兼有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種不同的性質,它們被統稱為「混合成本」(如維修費等),又可分為「半變動成本」、「半固定成本」和「延期變動成本」三類。
6、付現成本和沉浸成本
付現成本是指需要動用現金等流動資金支付的成本,如耗用的材料、支付的工資等;沉浸成本是指過去已經支付過款項,目前決策時無法改變的成本,如折舊費等。
7、歷史成本與重置成本
歷史成本是指已經發生的實際成本;重置成本則是指目前從市場上購買同一資產時所需支付的成本。
8、可避免成本與不可避免成本
可避免成本是指由於改變某方案的決策而可避免計入該方案總成本的那部分成本;反之,則為不可避免成本。
9、邊際成本與差量成本
邊際成本是指多生產或少生產一種產品時所增加或減少的成本;差量成本則是兩個方案作成本對比時的兩者差異數。
10、機會成本與估算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從各備選方案中選取一種最優方案而放棄次優方案時所喪失的潛在利益或收入,也就是選擇這種方案所支付的代價;估算成本則是指需要通過估計、推算才能確定的機會成本,它是機會成本的特殊形態。
除此以外,在管理會計中還有酌量性固定成本、約束性固定成本、階梯式變動成本、調整准備成本、缺貨成本、可分成本、應計成本、目標成本、資金成本等其他的成本概念。

Ⅹ 請解釋一下「可控費用」和「不可控費用」與「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概念,區別!謝謝

這就要從根本區分,首先應該知道成本和費用的區別,知道了這些,可控和不可控就是字面意思了。
成本就是可直接歸屬於產品的,例如,材料和人工
費用就是不能直接歸屬於產品的,其中又分為三大費用,製造費用、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