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稅務成本與稅收成本是什麼關系呀,稅務成本的定義是什麼呀
稅務成本是相對於納稅人而言,企業有獲利就要納稅,這個道理,即使在美國和中國大陸都是不變的,在台灣,營業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企業兩大稅務支出,營業稅是依據銷貨金額課稅,所以一分一毫都跑不掉,但是營所稅是根據稅務成本計算後的企業損益課稅,所以合理的結稅就是一門大學問了。對於稅捐單位來說,不是企業自己要繳多少稅就可以予以認定,企業除了必需要自行結算出銷貨成本外,更要編列稅務成本報表,並且要由會計師進行簽證,這樣才能夠申報營所稅。
而稅收成本是相對於稅務部門而言,稅收成本是國家稅務機關為取得稅收收入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稅務部門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辦公費用、工資)、人員培訓、稅法宣傳以及稅收的徵收成本和開展納稅檢查並處理違規案件的查處成本。
⑵ 人工工資該不該繳成本稅
如果是國家規定的就應該繳納,未規定的就按照勞動現行政策執行。
⑶ 在提供成本稅發票後施工企業都需要繳納什麼稅分別是多少怎麼計算
一般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代扣個人所得稅、社保.
企業所得稅按季申報預交:企業利潤*適用稅率
增值稅,如果是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上月留抵(如有)+進項稅額轉出(如有);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3%徵收率.
城建稅:應交增值稅*7%或5%稅率
教育費附加:應交增值稅*3%稅率
地方教育費附加:應交增值稅*2%稅率
個人所得稅5000元以上起征,另外個人社保、公積金可以抵個稅,有六項附加扣除(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可以查看)可以使用按工資薪金稅率計算3%~45%。
社保,上電子稅務局查看申報基數。如果您從未操作過,建議找相關財務人員處理。
⑷ 稅收是成本嗎
稅收是企業經營所必須面對的一項支出,稅收是成本。
從根本上講,稅收籌劃應歸結於企業財務管理的范疇,它的目標是由企業財務管 理的目標決定的,即實現企業所有者財富最大化。也就是說,在籌劃稅收方案時,不 能一味地考慮稅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該籌劃方案的實施引發的其他費用的增加或 收入的減少,必須綜合考慮採取該稅收籌劃方案是否能給企業帶來絕對的收益。
稅收籌劃和其他財務管理決策一樣,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只有當籌劃 方案的所得大於支出時,該項稅收籌劃才是成功的籌劃。
(4)什麼叫成本稅擴展閱讀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稅收主要用於國防和軍隊建設、國家公務員工資發放、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研究、醫療衛生防疫、文化教育、救災賑濟、環境保護等領域。
稅收分為國稅和地稅。地稅又分為:資源稅、個人所得稅、個人偶然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
⑸ 什麼是含稅成本價
含稅完全成本價的意思就是含稅價,含稅價就是銷售價格和稅金的和,銷售價格=成本+利潤
所以,含稅完全成本價就是三者之和
⑹ 稅負成本是什麼意思
所謂稅負成本,既是企業因納稅而產生的成本。因稅收的無償性,使之呈現出企業經營純現金流出的特性,成為企業運營的一種外在成本;稅收的強制性,使之成為企業的法定義務,不管經營者願不願意,你都必須按時足額地繳納。納稅人與征稅者的利益沖突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這就使得公司的財富管理離不開稅負。公司各類經營業務隨時隨地都涉及稅負成本核算問題。
由於企業經營內容不同、主體性質不同,以及所處的環境不同,其所納的稅種和稅負水平不盡一致,甚至差別會很大。一般說來,主要相關的稅種有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所得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印花稅、車船稅、附加稅等十餘種。幾乎每一種稅對應一部稅法,規則繁多且常有修改和變化,納稅人稍不留神就可能犯規。一犯規就要被處罰,所以,實際上大多數納稅人不可避免地還要承擔一種因違規而繳納的額外稅負。因此,企業稅負大致可將其分為四大部分:
一是基本稅負或稱剛性稅負,這是企業運營必須繳納的最低稅負。這部分稅負是企業無論怎麼做都無法迴避的。
二是選擇性稅負,即企業通過相關政策的選擇性利用可以規避或減免的稅負。
比如同樣是私營企業、如果你選擇成立公司制企業。那麼,你的投資獲利不僅要繳納25%的公司所得稅,且公司的稅後利潤分配給投資者
個人時,還需要繳納20%的個人投資收益所得稅。
而如果你選擇成立合夥制企業,則無需繳納公司所得稅,僅需繳納個人投資收益所得稅,稅率為20%。所以,公司制企業的每一元稅前盈利共需繳納0.4元所得稅,即相當於所得稅率40%,而合夥企業的一元錢稅前盈利僅需繳納0.2元所得稅,即所得稅率僅20%,故兩者的差異即為選擇性稅負。
三是彈性稅負,即通過一定的技術處理可依法規避的稅負。
比如,商場促銷活動,假如你採取全部商品八折優惠促銷,那麼,100元商品按80元出售,當然也就只按80元計繳增值稅,在不考慮進項稅的前提下每100元商品應納的增值稅約為11.62元。
如果你選擇買100元商品贈送20元的其他等價商品。那麼,按稅法規定,這20元贈送的禮品也同樣要繳納增值稅,即你得按120元含稅銷售額繳納增值稅摺合每100元商品要繳納增值稅約17.44元,其中相差的5.81元增值稅就屬於彈性稅負。
換句話說,這類稅負是由於納稅人自身的業務操作手法不同而引起的稅負差異。
四是超額稅負或違規受罰的額外稅負,即由於涉稅違規而受罰所繳納的滯納金或罰款。
本質上這不是稅款在公司的財務核算和稅負統計中,這部分也不包括在稅額數據中,它只是納稅人在稅務處理上的違約成本。但從稅負分析的邏輯聯繫上看,它依然應屬於稅負成本之一。
如果把稅負比作汽車的油耗,那麼,從甲地到乙地你開最省油的車、走最短的路線、用最佳的駕駛技術所產生的油耗,就是剛性的或基本的油耗數,走不同路線和開不同車型帶來的油耗差異就是選擇性油耗,不同駕駛員走同一路線,開同一車型所產生的油耗差異就是彈性油耗,當然走錯了路所帶來的多餘油耗就是額外油耗。用這種通俗的比喻去理解稅負成本的構成,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什麼樣的稅負是最能節約的。
⑺ 什麼是計稅成本請舉例說明
計稅成本是指企業在開發、建造開發產品(包括固定資產)過程中所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進行核算與計量的應歸入某項成本對象的各項費用。
例如:
根據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6號)規定,債務人(企業)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除企業改組或者清算另有規定外,應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轉讓非現金資產,再以與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相當的金額償還債務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債權人(企業)取得的非現金資產,應當按照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包括與轉讓資產有關的稅費)確定其計稅成本。
舉例:
甲企業於2012年1月支付價款6000萬元取得A公司30%的股權,取得該項投資資產時,A公司凈資產賬面價值為15000萬元(與公允價值相同)。
會計處理分析:甲企業在取得A公司的股權後,初始投資成本為6000萬元。但採用權益法核算時,A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為4500萬元(15000×30%),初始投資成本大於公允價值份額1500萬元,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賬務處理為:借記「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6000萬元,貸記「銀行存款」6000萬元。
稅收處理分析:企業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該項投資資產的成本為6000萬元。
⑻ 含稅成本是什麼含義
含稅成本,通俗地說,就是購買商品時所支付的全部價款,從會計意義上說,也就是尚未價稅分離的成本,即:成本(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
⑼ 什麼是成本利稅
一般來說,「利稅」是利潤和稅收的合稱,反映的是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對國家稅收方面的貢獻。 成本費用利稅率是指成本費用與實現利稅的比率,即所得與耗費的比率。成本費用利稅率反映企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為更准確地反映企業盈利水平,還可以通過成本費用利潤率來分析。
————如果回答滿意,敬請採納給分,謝謝。
⑽ 什麼是稅收成本稅收成本的概念
一、 稅收成本的涵義
稅收成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稅收成本是指征納雙方在征稅和納稅過程(該過程開始於稅收政策的制定,結束於稅款的全額入庫)中所付出的一切代價(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的總和,具體包括征稅成本、納稅成本及課稅負效應三個部分。狹義的稅收成本僅包括征稅成本。
(一) 征稅成本,指政府為取得稅收收入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1)直接成本是指稅務部門的稅務設計成本(包括稅法及相關政策的設計和宣傳等)、稅收的徵收成本和開展納稅檢查並處理違規案件的查處成本這三個部分。(2)間接成本則是指社會各相關部門及團體、組織等為政府組織稅收收入而承擔的各項費用。
(二) 納稅成本,指納稅人為履行納稅義務所付出的耗費。納稅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按稅法要求進行稅務登記、建立賬冊及進行收入與成本的記錄和核算等的支出;(2)因申報納稅而聘請會計師或稅務顧問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貨幣支出;(3)繳納稅款時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及耗費的時間和精力;(4)為合理避稅進行稅務籌劃及發生稅務糾紛時聘請律師發生的支出。(5)因了解稅制而發生的學習成本。一般而言,納稅成本要比政府的征稅成本大的多。
(三) 課稅負效應,主要指政府課稅對經濟運行和納稅主體決策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扭曲,從而造成超過政府稅收收入的額外經濟損失。如我國目前實行的生產型的增值稅,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則企業會因資本有機構成不同、材料投入和勞務投入比例的不同而承擔不同的稅負,從而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阻礙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