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合並方的合並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合並方的合並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5-14 03:38:24

A. 什麼叫企業合並成本

法律分析:企業合並成本即企業合並對價,對於一次性完成的合並,合並對價是合並方在合並日支付的資產、承擔的債券和發行的股票的公允價值;對於分布實現的合並,合並對價是各次交易多發生的成本之和,除此之外,為了合並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合並方應當將其作為合並對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條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四條公司合並,應當由合並各方簽訂合並協議,並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合並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可以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一百七十五條公司合並時,合並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並後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B. 多碼合並怎麼計算各類型使用料成本

摘要 合並成本=被合並方在最終控制方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凈資產賬面數額×合並比例。企業合並成本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包括買方為完成買賣交易而放棄的財產或者承擔的負債、權益性工具的價值以及其他的直接歸屬於企業的成本,除此之外,如果各個企業在合並之時會產生某些必然的損失,那麼這些損失也不能夠計入企業的合並成本中。

C.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合並成本怎麼計算呢

非同一控制合並成本等於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如果分次合並,合並成本=原投資公允+新的公允

D.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入賬價值、初始投資成本和合並成本怎麼確定呢

投資方的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取得凈資產帳面價值份額=初始投資成本,合並成本=所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

E. 因追加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變成本法,核算合並成本怎麼計算

追加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變成本法核算合並成本,要區分個別報表和合並報表處理,並且還要看是否為同一控制:

(一)同一控制

個別報表中體現的合並成本=追加投資後的持股比例*被合並方的凈資產賬面價值,也即新增持股比例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賬面價值=合並成本-原持股比例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新增持股比例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賬面價值與支付對價公允價值(注意是公允價值而非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同一控制下合並報表與個別報表體現的合並成本是一樣的;

(二)非同一控制

個別報表中體現的合並成本=原持股比例的賬面價值+新增投資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

合並報表中要抓住控制權發生變化,應當重新計量,即理解成將原持股比例長期股權投資出售,再按照公允價值購買控制比例股份的長期股權投資,因此在合並報表中體現的合並成本=控股權比例的股權對應的公允價值,也等於 原持股比例股權的公允價值+新增投資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

可以看到在非同一控制下個別報表與合並報表關於合並成本的差異主要在於對原有持股比例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個別報表以原投資日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賬面價值核算,合並報表以合並日原持股比例對應股權的公允價值核算。

(5)合並方的合並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正常情況下,投資企業的投資生效後取得的投資回報表現為兩個層面,一是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二是投資後被投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而這兩項獲益數額往往並不一致,成本法核算的總規則是:

當某項投資使得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出投資後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的部分是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以前留存收益積累的無償分享,應視為該項投資代價的減少,沖減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即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在以後年度再進一步進行初始成本沖減額的補充登記或轉回。因此,在目前的成本法會計處理中,焦點都集中在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沖減或轉回額的確認上。

實際上,投資企業關注的是被投資企業各年度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中到底有多少是企業真實獲得的投資收益,以下的處理方法即是以投資收益的確認為核心進行的。其步驟為:

(一)進行賬務處理的時間

只有在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才進行當期投資收益的確認。在年度末不論被投資企業當年是否實現凈利潤或發生凈虧損、出現了凈資產的其他增減變化,投資企業均不進行賬務處理。僅當投資雙方形成母子公司而應編制合並報表時,才需要按權益法進行相應的報表項目調整。

(二)確定「應收股利」科目的入賬金額

按當期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持股比例,借記「應收股利」科目。

(三)確定「投資收益」科目的入賬金額

1、計算兩個累積數:一是投資後至本次宣告日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累積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以下簡稱為累積分得股利);二是投資後至上年末被投資企業累積產生的凈利潤中投資企業應享有的份額(以下簡稱為累積享有收益)。其中:

累積分得股利=∑投資生效後歷次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持股比例

累積享有收益=∑投資生效後投資企業產生的凈損益×持股比例

若累積享有收益計算結果為負數,則為投資企業累積應承擔的損失;若投資生效期間不足一個會計年度,則應按投資實際發揮效用的時間對相應年度被投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進行折算。

2、將上述兩個累積數進行比較,按謹慎性原則不高估收益的要求,以兩者中較小者確定截至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日該項投資實際形成的投資收益或損失總金額,即累計投資收益=Min(累積分得股利,累積享有收益)。

3、將確定的該項投資累積投資收益或虧損額與前一期確定的累積投資收益或虧損額相比較,以此確定當期「投資收益」科目的登記數額和借貸方向。

(四)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規則推定當期「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沖減或轉回額。

F. 合並對價和合並成本一樣嗎

摘要 合並對價是指合並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的賬面價值

G.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會計處理時應選擇什麼計量屬性合並成本如何計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購買方應當按照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企業合並成本包括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計量之和。

控股合並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確定

(1)一次交易

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之和。

(2)多次交換交易

購買日合並成本=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

2、購買日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

購買日抵消分錄:

借:股本

資本公積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商譽(借方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營業外收入(貸方差額)

(7)合並方的合並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各方在合並前後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交易合並,即排除判斷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情況以外的其他的企業合並。

吸收合並取得的資產、負債按公允價值計量;作為合並對價的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合並成本大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合並成本小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合並當期損益計入利潤表。

H. 企業合並中涉及或有對價的合並成本怎麼確定

就是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所附出資產或承擔債務的的價格。通俗講,你買個光碟5元錢,這5元就是你買這個光碟時的對價。
我沒有中級職稱的書,查了一下網校的教程,看了你的問題。說幾點
1、本題是統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入賬成本為對方權益賬面價格所享有的份額計算初始成本。
2、本題是吸收合並,吸收合並下s公司就會注銷,資產並入p公司。
3、本題合並前s公司權益(萬元)相加剛好跟題目上的給的相等,所以不錯,請注意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取得對方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
實收資本(股本)
10000
資本公積
600
盈餘公積
200
未分配利潤
402

I. 企業合並成本的確定

企業合並准則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賬面價值計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採用購買法 .一個企業購買另外一個企業的交易,按照購買法進行核算,按照公允價值確認所取得的資產和負債。購買法視合並行為為購買行為,注重合並完成日資產、負債的實際價值。
1. 合並成本的確定。合並成本以購買方所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計量。具體如下:①通過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②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購買方已經持有的被購買方股本在購買日(或交易日)的公允價值以及購買日支付其他對價的公允價值之和。在合並合同或協議中對可能影響合並成本的未來事項作出約定的,購買日如果估計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並且對合並成本的影響能夠可靠計量的,購買方應當將其計入合並成本。
2. 合並差額的處理。合並差額分三種情況分別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①購買方原已持有的對被購買方的投資,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以及因企業合並所放棄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②在購買日,購買方對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確認為商譽;③在購買日,購買方對合並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先對取得的被購買方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合並成本的計量進行復核,經復核後合並成本仍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3. 合並費用處理。購買方為進行企業合並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應當計入企業合並成本。發行權益性證券的發行費用應當沖減所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溢價收入,無溢價或溢價不足以沖減的部分,沖減留存收益。
4. 購買方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企業合並中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母公司應當編制購買日的合並資產負債表,其中包括的因企業合並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應當以公允價值列示。母公司的合並成本與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可確認為商譽或者作為當期損益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