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今年下半年養殖的成本如何
擴展閱讀
qq聊天工具有什麼好用 2025-05-21 05:44:59
除草人電影資源在哪裡 2025-05-21 05:44:22

今年下半年養殖的成本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5-05 09:37:39

① 想要進入養殖業,年出欄500頭豬需要多少成本

看似只是標准不同但實際上實際操作中和國家在支持力度上是有很大的區別。那麼你如果要養殖年出欄50頭生豬的養殖場該投多少錢和該怎麼做?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所以在養豬的巨大利益之下,全國各地都颳起了建造豬欄的一陣熱潮。而我們這里也是這樣,根據統計,從今年春天開始現在,我們鎮上新增養豬場六成以上。差不多就五千元錢,屋頂用水泥瓦150片*12元=1800元,鋼管材料3000元,篷布紗網1500元,前提你得自己來折騰,這個也容易,我一個人一個月蓋了一排10*30米的豬欄。

② 養豬的成本與利潤分析

養豬成本主要包括豬舍成本、飼料成本、獸葯及消毒成本、人工成本,出欄一頭生豬成本大約在1000元到1300元。生豬出欄重量大約在250斤到300斤左右,按市場價每斤10元計算,一頭豬的利潤大概在2000元左右。

按市場價格一斤25元計算,12.5*250斤=3125元;3125元-1100元=2025元。即如果按照這個價格來說,養1000頭豬能賺1000*2025=2025000元。即養1000頭豬的年利潤約為2025000元。

養豬需要注意的事項:

1、豬舍外圍牆壁要厚實嚴密

豬舍的後牆、山牆、前牆在冬季時要增加保溫設施。為此,可以堆放作物秸稈,可以臨時砌泥土坯。最好是在豬舍初建時,就把外圍的四面牆體做加厚處理。陳舊的豬舍要及時封嚴牆體、門窗的殘留間隙。

2、提高豬舍溫度

提高豬舍溫度的辦法很多,但經濟、簡便、實用的辦法有四種。

一是開放式豬舍覆蓋塑膜。最好是覆蓋雙層塑膜,雖然成本比單層塑膜覆蓋高些,但保溫效果較好。這種辦法適宜肥豬舍和非哺乳母豬舍。

二是封閉式養豬車間實行鍋爐式暖氣供熱。

三是開放式豬舍暖氣供熱加塑膜覆蓋。四是暖氣供熱加電熱器,適宜於哺乳母豬舍。

3、增設床板

在小豬階段,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木板、竹板、加厚纖維板等溫暖性床板,沒有條件可鋪設水泥預制板。

③ 請問養一隻鵝成本有多少利潤有多少呢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業越來越高,在我們養鵝這個行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對鵝肉的需求越愛越高,對鵝肉的質量也越來越高。由此形成了旺盛市場需求,養鵝也變得逐漸變得熱門起來,那麼,養一隻鵝,到底需要花多少錢?我們從中得到的利潤有多少?

(2)每隻鵝的利潤

肉鵝市場價,按平均體重3.5kg/只、14元/kg計算,共計49元,去除成本35.94元後,在放牧補飼條件下每隻鵝利潤13元左右。

以上就是關於養鵝成本利潤分析,多有不足,敬請諒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④ 肉牛養殖成本和利潤2020

養牛成本一是引進肉牛犢費用,以買一頭犢牛約7000元錢為例。如果每頭犢牛能養殖到1300斤以上出欄,目前千斤以上出欄肉牛市價為每市斤13元錢,預計每頭可銷售16900元錢。

飼料費用飼喂肉牛的粗飼料有青貯玉米秸稈、酒糟、干玉米秸稈、小麥秸稈、花生秸稈、地瓜秸稈及稻草等。每斤收購價格按0.3元錢計算,每頭肉牛每天需要粗飼料20斤即6元錢。肉牛每天需要的細飼料占肉牛體重的1%,即每100斤體重需要1斤細飼料。一般採用平均值,即每頭按800斤體重消耗量計算為8斤細料。

配方以玉米面52%、麩皮16%,豆粕25%、小蘇打1%、食鹽1%及預混料5%等配製,市價每斤摺合人民幣1.4元錢,8斤需要11.2元錢,飼料費每頭每天為17.2元錢。一頭肉牛需要養殖10個月,每天17.2元錢,養殖300天,共需飼料費用5160元錢。

配套設備費用顆粒粉碎機、鍘草機、鍋爐,按照數量來選擇大小型號,一般1000~4000元錢,牛舍建設和設備算固定資產,可以使用很多年,該費用可攤薄在成本里。消毒費按100元、檢疫治療費250元計算,水電費每頭牛每年大概需要幾十元錢,賣掉牛糞大致可以抵消這些費用。

綜上所述,那麼預計養牛成本為12500元,每頭牛利潤約4300元。

(4)今年下半年養殖的成本如何擴展閱讀:

飼養牛隻的預防措施:

一、只喂粗料不喂濃縮料

養牛很貴,尤其是圈養的時候。很多初學者都會有養牛的傳統觀念,牛隻能吃草才能生長。因此濃縮液在飼料中的比例降低,甚至不加濃縮液。

雖然牛可以在草地上生長,但仍然不能滿足最大生長所需的營養,特別是一些大型肉牛。因此,牛的生長速度緩慢,產量延遲,最終的育種成本不低於其他品種,這會增加育種時間,影響牛的體重。

二、讓牛自由進食

很多農民發現定期喂牛比較困難,所以一次加太多的飼料,讓牛自由的喂,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喂牛方式。牛屬於復合胃動物不同於豬、雞等單胃動物,吃完後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反芻。

第一步是讓牛自由進食,這樣會影響牛的食慾。第二步是引起瘤胃堆積、瘤胃隆起、胃前鬆弛等疾病。第三步是投喂大量且不能完全消化吸收的飼料。這導致了飼料的浪費。

⑤ 2020年的下半年,畜禽養殖前景怎麼樣

在2020年的下半年,畜禽養殖的情景還是很好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2020年的下半年,對於畜禽養殖這一塊還是很有前景的,可以帶動地區的經濟發展,還可以發家致富,帶動貧困的人們找到自己走出貧困的方法,帶給那些地區的人們希望,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

⑥ 今年下半年肥豬行情如何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對於2016年生豬養殖形勢,主要應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是生豬養殖利潤空間,如果近期生豬價格保持高位,豬糧比價繼續上升,生豬養殖利潤仍能維持較高的水平,養殖企業的補欄熱情將被調動,生豬供給端則會出現明顯改善;另一方面則是能繁母豬的存欄情況,目前根據農業部監測數據,母豬存欄依舊在不斷下降,但只有能繁母豬存欄量企穩回升,仔豬供應才能迎來顯著改善,補欄才能順利進行。

回顧2015年,無論從直接的生豬市場價格來看,還是從與養殖利潤高度相關的豬糧比價來看,生豬養殖的利潤都持續向好,下半年的頭均養殖盈利甚至可以維持在400元以上。與此表現截然相反的是,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直線下降,創下近五年來的歷史低點,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中小型養殖戶缺乏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擴張意願降低,逐漸縮小養殖規模甚至退出市場。3.8億頭存欄生豬和3800萬頭存欄母豬意味著生豬供給力度的大幅降低,也昭示著2016年豬肉產量的繼續下滑,而年均增長1.6%的豬肉消費量將繼續推高生豬需求力度,可以預見,2016年生豬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幾成定局。但隨著養殖水平的提高和PSY值的提高,供給量將有所回升,進而影響市場終端。

2016年生豬市場牛市仍將持續,養殖利潤仍將維持高位,但從下半年開始,前期補欄的生豬開始提供產能,生豬供給端不斷增長,市場價格或將出現回落,但整體而言生豬養殖將全年處於盈利狀態,頭均盈利低於2015年。

動向二:養殖結構大變化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規模化養殖場(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出欄佔比44%,其餘56%的小規模生產者隨時可能退出生豬行業。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陳瑤生認為,生豬產業和其他行業一樣,正從以數量增長為主轉向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和增加效益,豬肉產量增長幅度進一步下降將成為必然趨勢。而在2015年退出生豬市場的500萬養豬戶中,散養戶也占據絕大多數。中國的小規模養殖戶正在逐漸減少。

與此同時,溫氏、揚翔、雛鷹農牧等大型養殖企業於下半年加速擴張,或是投建年出欄數十萬頭生豬的大型規模豬場,或是與飼料企業深度合作,陸續踏出了行業整合升級的步伐。中國正在實現從傳統養豬向規模化集約養豬的飛躍。

根據舊版中央一號文件第一項第2點,中國將繼續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大對生豬、奶牛、肉牛、肉羊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支持力度,實施畜禽良種工程,加快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畜禽養殖,增強畜牧業競爭力。完善動物疫病防控政策。當時一號文件提出,2015年全國主要畜禽規模養殖比重在2010年基礎上提高10個~15個百分點。2010年生豬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化程度為35%,根據示範場建設目標,預計2015年生豬規模化程度要提高至50%左右。2015年末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仍未達到當初的目標,可以預見,2016年生豬養殖規模化的進程將繼續進行,如同業內人士所預計的,會有更多的中小規模養殖戶退出市場,大型企業將成長為更龐大的養殖航母。

動向三:隱患依舊存在

要達到生豬市場良性發展,必須認識到市場背後存在的三大隱患,及時制定應對策略,未雨綢繆,先發制人。

隱患之一,養殖風險難以把握。近年來,生豬行業無論養殖規模還是技術水平,都有了極大的發展,技術人才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但在養豬行業6000萬從業者中,絕大部分依然是基層農戶以及10頭~100頭基礎母豬的養殖戶,中小型養殖場資金有限、技術水平有限,缺乏准確、權威的信息引導,只能憑借經驗判斷來組織生產,行情高漲時常常跟風補欄,行情回落時又缺乏抵禦風險的能力,造成生豬價格大起大落。

隱患之二,養殖成本逐漸升高。2015年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回落,使得養殖成本大幅降低,從業人員贏得了更大的利潤空間。但隨著農業部相關政策的頒布推行,將來主要原料的價格將更多地由市場決定,使得飼料成本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降至歷史低點的能繁母豬存欄量為2016年的仔豬價格埋下了隱患,缺乏自繁自養能力的豬場外購仔豬成本將大幅增加。此外,高學歷、高水平技術人才的流失作為生豬行業的痼疾,也需要得到真正的改善。而人才作為21世紀最昂貴的企業投入,預計也會在未來給養殖企業帶來一定壓力。

隱患之三,進口豬肉沖擊。2015年中國進口豬肉量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供不應求,各地進口豬肉以滿足市場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國外豬肉相對低廉的價格拉動了進口力度。而在2016年,洋豬肉的沖擊將只增不減--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公告,中國已恢復發放從28家加拿大和美國的肉類加工廠以及冷藏倉庫在2015年10月16日之後生產的豬肉進口許可;我國進口肉類口岸已增加至45個,進口過程便利、運輸成本低廉;俄羅斯、瑞典、英國、芬蘭等多國先後向我國出口或宣布准備出口豬肉。在此背景下,進口豬肉量預計還將創下新高,國內企業也應及早防範。

⑦ 養羊的利潤與成本 如何養羊

一、農村養殖之選合適品種
比如養羊,到底是山羊好還是綿羊好?在80年代說是小尾寒羊好,90年是黃羊好,現在說波爾羊好,其實這個好是相對的,如浙江、福建地區就吃黃淮白山羊,其它羊免談。而廣東、廣西、海南、港澳、東南亞就只吃黑山羊。南方人不喜歡綿羊,覺得很肥。北方人不喜歡南方羊,肉質太粗。因此養什麼羊,眼根據市場情況來定,不能只聽專家意見,一定要考慮市場需求。
二、農村養殖之掌握出售最佳時間
由於羊的繁殖成本較高,所以,過早出售(如有的人羔羊斷奶就出售)很難賺到錢,況且剛斷奶的羊肉味道也不鮮美,太晚出售也沒有效益,因為羊的生長高峰期只有180天左右,養殖時間太長,吃料多而增重少。
三、農村養殖之掌握繁殖技術
前兩年羊價高,很多人投資養羊,買過來一批小羊羔,育肥100天出欄,一隻羊利潤能有300-500塊錢。現在羊價降下來了,有些養殖場就開始虧錢,就是因為不懂繁殖技術,只做育肥已經利潤很低了。母羊一年平均能生2.8隻羊,但一般養殖戶的繁殖率達不到2.8,因為很難有養殖戶掌握高頻繁殖技術,也沒有克服羊流產的經驗,繁殖技術是養羊的核心技術,是一個系統工程。
四、農村養殖之生產管理要高效
在牧草種植、飼料以及牧草加工、羊只飼喂等日常管理都具有分工情況,而一個工人必須負責800隻育肥羊或空懷母羊的飼喂、看護、衛生、轉攔。若是達不到這個要求,那麼你的生產管理就有問題,大家可以對號入座,看看你的管理是不是高效的。

⑧ 一隻豬仔養到大成本要多少

目前市場上的豬飼料,是吃一斤長一斤的,一個豬從小喂到出欄,一般也就是300斤左右,周期就是半年左右,基本上平均下來一頭豬也就是5袋左右,還要加上玉米。一頭下來成本在1500-2000。這裡面的風險在疾病和飼料還有市場,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養都可以,不知道下半年怎麼樣,這需要你去當地了解,剛開始養沒有經驗,別想著掙錢能稍微盈利,就不錯了,前提必須要懂豬的疾病狀況,不懂你就等著賠把,一個豬生病如果你看不出來,一個晚上全給你感染完。這是前些年我老爸養過10年左右,目前爸爸年齡大了我不讓他養了。養殖風險高,希望你多多考察市場和當地情況,基本上就這樣不是很專業准確。

⑨ 今年下半年豬價如何

搜豬網觀點:從上周後期開始,市場出欄量可見增加,但增加量有限,不足以緩解生豬供應緊張局面,可見養殖戶壓欄心理有所松動,一是豬價走勢不樂觀,二是天氣氣溫逐漸升
高,養殖風險加大,三是養殖成本增加。市場上母豬補欄情緒高漲,說明看好明年豬市,能繁母豬淘汰過程逐漸停止,母豬價格已經上漲一個月時間,後期預計仍將
繼續上漲。近期豬市以震盪微幅上揚為主,南方上漲空間較北方大,建議養殖戶適時調整存欄結構。

⑩ 今年下半年的養雞行情怎麼樣求專業人士分析一下!

對於肉雞養殖的從業者來講,2013是個驚心動魄的夢魘,直到現在,大家還昏昏沉沉的沒有回過神來呢,一方面是因為沒有信心、一方面是打不起精神,還有一方面就是對未來更加迷茫。
雞苗的「多」,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2012年多引進的40萬套祖代,憑空就會在2013年多出25-30多億只商品代雞雛,而2012年底的肉雞風波(所謂速生雞是一種外行製造的冷幽默、所謂葯殘雞也是以偏概全的一種炒作)讓大家在肉雞養殖方面從元旦前後就經歷了嚴重的下滑,加上行情的低迷,本來就一蹶不振的肉雞養殖在春季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陰霾中又經歷了一次洗禮,於是整個產業的發展就如老牛拉破車、慢牛爬大坡,既疲軟無力、跌宕起伏、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尤其是進入六月中下旬以後,在人的甲型流感陰霾中被迫強制換羽的種群陸續開產,這和正常開產的新種群的產力重合導致了雞苗供應日益飽和、滿負荷、直至超負荷。6-10月份種苗供應將嚴重大於需求,過多的雞苗勢必加劇種禽業的持續和長期虧損,而現在的種雞場大都是上市公司、集團公司在運作,他們拼的不再是運氣、而是實實在在的財力,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有受傷的「老虎」敗下陣來(大家不是習慣於講二虎相鬥,必有一傷,甚至兩敗俱傷嗎?),沒有大量的中小種雞場或大的種雞場倒閉、雞苗供應量就下不來,價格也就上不去,靠幾個場家燒那麼一點雞苗既引不起足夠的重視、也改變不了供求關系。雞苗的成本價本來就在2.4-2.8之間,而2013年上半年,就有兩次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的低位探底,最終就是雞苗價還不如商品蛋價格。由於大的育種公司在賭、在拼,都覺得行情應該快抬頭了,結果就是都在堅持,堅持,就拉長了疲軟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