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這兩年,小區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1對1外語培訓、升學輔導、早教、鋼琴培訓等琳琅滿目,是如今小孩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的么?其實並不是,從出生率看這兩年中國的新生兒是越來越少,從2016年的1786萬下降到了2019的1465萬。
以上未計算通貨膨脹,累計已經超過100萬,如果還要考研讀博、娶妻、帶孫子孫女……遠遠不止這個數。
2. 我想問一下,撫養一個小孩的成本。
1.懷孕生產費用15000元
孕期檢查、B超、葯費等,1500元左右。孕期買土雞、水果及其它營養品等,3500元左右。防輻射服及孕婦裝,1000元左右。普通婦產醫院,順產各項費用加起來,約4000元。如果剖腹產,那麼費用在5000-8000不等。
2.幼兒階段(0~3歲)45000元
寶寶在0~1歲的時候,奶粉錢、衣物、尿不濕等每月大約需要1500元。也就是說周歲內最少要花18000元左右。1~3歲,買各種早教資料及玩具,約3000元;除此之外生活加衣物等每個月約1000元。那麼加起來27000元左右。
3.幼兒園階段(3~6歲)57000元
普通幼兒園一個月託管費(包括飲食、雜物等)一般1500元左右。此外還有購買玩具、衣物等的費用,每年1000元,三年總共花費57000元。
4.小學階段(6~12歲)54000元
雖然說義務教育沒有學雜費,但到小學階段,父母一般會給孩子買手機、零食、時尚衣服等各種物品,一年3000元左右,六年就是18000元。每個月生活費最少500元左右。六年下來,總共54000元。
5.初中階段(12~15歲)40000元
這個階段一學期雜費500元左右,三年3000元;孩子生活費可適當提高一下,每月600元,三年就是21600元;學校外的補課費、興趣培養等費用一學期1500元左右,三年9000元左右。不過,孩子在初中階段置辦學慣用品的花費要高起來,電子辭典、MP3、電腦等,這三年內要花費數千元至上萬元。
6.高中階段(15~18歲)50000元
公立重點高中每學期學費、住宿費總共在2000元左右,三年學雜費5000元。同時,我們也考慮到高中階段的學習非常激烈,孩子如果學習不好的話就需要參加校內外的補課,三年也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我們按照5000元計算。每月生活費需要800元,總的計算下來,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總花費大約50000元。
7.大學階段(18~22歲)90000元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學後,每年學費和住宿費大約在6000元(不包括藝術類學生),四年就是24000元;雜費、生活費一個月1200元左右,加上來回家和旅遊的費用,總計60000元差不多夠了。如果有女盆友或者男盆友之類的,還得另外多花錢。
還有不固定花費,比如生病住院、學駕駛證、過節請客等每年也需要1000元吧。22年就是22000元。
0~22歲合計為373000元
3. 你的養娃成本是多少
現在養一個孩子成本實在太高了,從2016年8月份知道懷了我寶到今天我寶1歲14天,21個月的時間里家裡的支出真的如流水一般。就從知道懷我寶開始算起吧。知道懷了寶寶,我和寶爸就商量著寶寶出生戶口隨我,為以後寶寶入托入學做准備,先在我家鄉買了一套120平的房子,在戶口所在地選的小區,為了以後方便一些,房子26000一平,120平由於我們是一次性付清,給了一些優惠,花了3070000元,在我家鄉來說算是中等。我孕期貧血,需要吃各種補血葯,再加上每天需要補充的各種食物,算上孕期產檢一共花費了60000元。住院生寶寶我是順產,在家羊水就破了,到醫院直接進的產房,一共住了5天院,各種費用加一起一共支出了13800元。由於我長期貧血,生完寶寶奶水一直催不下來所以寶寶一直是奶粉喂養,到現在一共吃了40桶,一共是14720元;紙尿褲我寶一直用的是2塊一片的,每月大概三包,而且隨著寶寶慢慢長大紙尿褲也從NB碼用到了XXL碼,碼數大了價格也隨之貴了,粗略算了一下,這一年紙尿褲的消費是7500元;寶寶六個月以後逐步的添加各種輔食,從最初的米粉到現在每天需要吃的三文魚,鯛魚,蝦仁,瘦肉,排骨,雞肉,牛肉,雞蛋,各種蔬菜,水果,酸奶,餅干,小零食這些,一天差不多要80多元,一個月大約2500元,算了算從寶寶六個月加輔食到現在半年時間飲食方面的支出大概有12000元。寶寶出生後的衣服,寶寶專用洗護用品和日用品,玩具,畫本,兒童餐椅,學步車這些粗略統計大概花掉7000元。寶寶出生前為她准備的嬰兒車,嬰兒床,安全座椅,以及所有寶寶出生必備的物品大約消費5000元。寶寶的出生照,百天照,周歲照一共花費5200元。寶寶這一年基本沒有生過病,只有在10個月的時候高燒不退出幼兒急疹,住院花了6000元;平時寶寶還要補充些AD,維D,鈣劑,這項的話費一年大概花掉7000元。反正吧覺得從有了寶寶就像身邊有了一個無底洞,怎麼填都填不滿。寶寶現在才一歲,從懷孕到現在不到兩年時間,不算買房就花了將近180000。隨著寶寶長大,花費肯定會越來越多,大一些了上個特長班,再以後上學了如課外輔導費等等,這些費用數不勝數,就算把孩子養到大學畢業,22年,我都不敢算能花掉多少錢。有人說,養孩子有錢有有錢的養法,沒錢有沒錢的養法。話是不錯是正理,可就我自己和老公而言,我倆在一起七年才有了這個寶寶,特別想把最好的都給她。我想做父母的都是這種心理吧,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不能委屈了寶寶。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
4. 大家養孩子的這一年,大概會有哪些支出的費用
學費2000一個月,一年上10個月就2萬;衣服每年都全批換新,一年大概4000;早教,培訓班,網路課程等一年大概2萬;保險一年1.2萬;家附近吃喝玩樂,偶爾短途旅行,一年大概2萬!不算不知道,這娃還真是只吸金獸啊!終於知道工資都去哪兒了
衣物花費。孩子年齡小,在長身體的階段,很多衣、褲、鞋經過一個換季就小到沒法穿了,這方面的花銷自然就增大了。粗略算了下一年花費在5000元。
吃喝玩樂。現在家庭大多為獨生子女,例如我就一個孩子,吃喝等方面都希望給他最好的。雖然5歲了,但每天早晨還是給他沖杯奶粉喝,一個月要400元;另外,一個月他的晚餐,零食,水果等費用也需要1000元;有時休假時還帶孩子去附近郊遊見見世面,一年費用也需要3000元。這樣一算日常這部分開銷一年差不多在20000元。
看病費用。孩子小抵抗力較差,也容易生病,我的孩子就屬於體質比較弱的,平常有個小病小災的也嫌去大醫院排隊麻煩,就去附近的衛生院或診所治療,每次去配個葯啥的也至少得要100元,嚴重了還得連續做幾天霧化,這邊花費大不說,那邊還耽誤上學。看病的費用一年大概需要6000元。
5. 用會計成本簡單計算養育孩子的成本
【懷孕中】 產前診斷檢查(13—15次):1000元 營養品(9個月):3000元 防輻射服:400元 購置嬰兒用品:3000元 孕婦培訓課(2個月):1000元 胎教音樂CD:100元 住院關系費:1000元 醫生紅包費:2000元 開銷總計:11500元 【生產階段】 住院費:普通產房50元/天×8天=400元 生產費(順產):2000元 胎毛筆:300元 開銷總計:2700元 【產後至上幼兒園】 保姆費:500元/月×2個月+600元/月×34個月=21400元 一次性尿布:300元/月×6個月=1800元 奶粉:600元/月×12個月=7200元 營養品(鈣粉、魚肝油、微量元素):200元/月×12個月=2400元 輔食(米粉、肉鬆、果醬):150元/月×12個月=1800元 圖書、玩具、動畫片DVD:1000元/年×3年=3000元 服裝:1000元/年×3年=3000元 體檢、疫苗、看病:1500元/年×3年=4500元 開銷總計:45100元 【幼兒園】 學費:1200元/月×36個月=43200元 伙食費:200元/月×36個月=7200元 兒童教育圖書(媽媽):300元 圖書、玩具、動畫片DVD:1500元/年×3年=4500元 服裝:1500元/年×3年=4500元 看病:1000元/年×3年=3000元 娛樂:1000元/年×3年=3000元 開銷總計:65700元 ●學齡前階段開銷共計:125000元。 【小學階段】 ◆學費 擇校費:20000元 雜費:50元/學期×12學期=600元 書本費:200元/學期×12學期=2400元 伙食費:120元/月×10個月×6年=7200元 班車費:300元/月×10個月×6年=18000元 輔導班(3年級起):400元/學期×2學期×4年=3200元 衛生保健費:50元/年×6年=300元 課後管理費:80元/年×6年=480元 社會實踐活動費(春遊、看電影、參觀等):100元/年×6年=600元 校服(春裝、秋裝各兩套):600元 隱性支出:200元/年×6年=1200元 開銷總計:54580元 ◆特長班 (鋼琴) 鋼琴:10000元 學費:640/月×12個月=7680元(老師帶一年的費用) 演奏會:180元/月×12個月×3年=6480元 鋼琴教材、琴譜:300元 唱片:500元 開銷總計:24960元 ◆生活費 零用錢(3年級起):30元/月×12個月×4年=1440元 學慣用品:200元/年×6年=1200元 課外書:600元/年×6年=3600元 服裝、休閑娛樂:3000元/年×6年=18000元 開銷總計:24240元 小學階段開銷共計:103780元 衛生保健費:50元/年×3年=150元 課後管理費:80元/年×3年=240元
6. 養孩子平均每天花費多少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家長的傳統價值觀。
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是最基本的「消費項目」之一。雖然養兒育女也帶有一定的投資性質,但主要還是付出為主。不少人還深有感觸地說:「養個孩子等於多買一套房!」
真的如此么?!
養育子女(以下我們按照一個孩子計算)到底要花費多少呢?同時,為了便於方便比較和直觀的感受,以下都是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來計算,沒有考慮將來的物價和教育費用上漲因素。
生個孩子:一兩萬元最基本,花10萬元也不多
那一天,貝貝在家人的祝福下呱呱墜地了,父母親終於會心地笑了。一切付出在此時此刻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孩子讓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但在母親和孩子辦理出院小結的時候,貝貝父親的心裡倒是不由自主地算了筆小賬:「在醫院這5天,又花了7500元!」
從得知懷孕開始,貝貝的父母的確已經花了不少錢。產檢大約花了2500元;從懷孕初期到生產前,貝貝媽吃各種營養素「補」了2000元左右;買防輻射服、孕婦裝等大約也花了要2000元。而這次生孩子住院7500元之外,還支出了一個2000元的紅包。
不算產檢前後的打的費、就餐費,為了迎接貝貝的出生,父母已經支出了16000元。
類似貝貝父母這樣的生孩子費用支出,在上海、北京、廣州基本上已經算是「最低標准」。在二三線城市,如今生個孩子選擇普通的公立醫院,懷孕到孩子出生這前前後後也都要一萬元朝上。只是如果孕婦選擇自然分娩,而不是剖腹產,則分娩費用部分可以稍微小降個兩千元左右。
而如果父母要求比較高,比如選擇私立的合資醫院生產那麼分娩費用可能就是以數千甚至上萬美元計算了。從懷孕到出生當天,整個「十月懷胎」過程大概需要准備近10萬元人民幣。
如果生了孩子以後,再加上高級的月嫂服務,那就要再加5000元/月,通常會請月嫂照顧最初的兩個月,那麼就是1萬元;如果進入專門的高級「月子」理療中心,那麼至少又要3萬元。
0~3歲:20萬元算中等
生下了孩子,一切負擔還只是剛剛開始,當然這育兒的過程也是幸福的煩惱。孩子的養育費用五花八門,我們就按照年齡段來計算一下吧。
0~3歲,也就是出生後到上幼兒園之前。
先看看生活類費用。一般孩子一歲之前都吃奶粉比較多,也有「母乳+奶粉」混合喂養的,純母乳的孩子在大中城市比較少。如果是全部用奶粉喂養,那奶粉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孩子出生後前六個月,沒有添加輔食,大約一個星期要吃兩罐奶粉,胃口大的則要兩罐半,一個月就是8~10罐,一罐第一階段奶粉(0~6個月)大部分品牌價格都要200元左右,那麼一個月奶粉就要吃掉1800~2000元左右。魚肝油等小的營養補充劑支出一個月一兩百元,這點「小錢」都可以忽略不計了。普通中等家庭的嬰兒,前六個月在「吃」的上面總歸一個月要2000元,6個月的孩子以後1500元/月左右(奶粉+各類輔食+營養),1~3歲每個月800元左右。那麼0~3歲孩子要吃掉4萬元左右。
隨後是其它生活費用,比如請阿姨照看,現在一般住家保姆工資要2000元/月,有些人家年底還要發「年終獎」,一年就是26000元左右。還有阿姨的吃住當然也是成本,我們姑且只算600元/月,一年7000多元。如果請保姆直到上幼兒園之前,那麼保姆這塊費用大約要10萬元。
現在的家長還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智利開發,大部分中產家庭的孩子從六個月甚至四個月開始,就讓孩子去上早教班了。早教班一年的費用大約15000~20000元。再加上家裡給孩子買的一些玩具、智力開發用品等,0~3歲的孩子在教育上大約至少要花費5萬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一個中產家庭為0~3歲孩子一花就是要接近20萬元了。
3~6歲:幼兒期費用至少8萬元
再看看3~6歲這一幼兒階段。
第一塊也是最主要的費用當然是幼兒園的教育費用支出。現在一般中產家庭都會給孩子選擇公辦幼兒園中的「一級幼兒園」或「示範」幼兒園,收費自然也是較高的,算上託管費、伙食費、置裝被褥費、娛樂活動費、興趣班學習費等等,一般要1000~1200元/月。而如果選擇私立的,每個月交給幼兒園的就要2000~3000元左右;如果上私立的外籍人士幼兒園,每月要5000~6000元左右,甚至更高。
如果按照中等水平,差不多2000元/月的支出計算,三年30個月計算(其實很多家長在放假以後還是放在幼兒園,這樣就要交一筆「空托費」),那麼就要6萬元以上。
還有一塊就是家長帶孩子出門的休閑娛樂活動費用。各種展覽館、游戲館的年卡,還有出門旅遊等,3~6歲這三年少算點5000元。再加上孩子在家的生活費用,主要是吃飯,一個月500元計算,三年36個月18000元。
算下來,中等情況下,3~6歲孩子總花費8萬元左右。
小學階段:六年要6~13萬元
接著孩子就要上小學了。6~12歲,這六年孩子在小學里。
以上海地區為例,小學分為民辦、轉制、公辦的三種,學雜費各不相同,一般每學期最高收費分別不超過1000元、1500元(自建校舍、教學設備設施比較好的小學不超過5000元)、2000元(自建校舍、教學設備設施比較好的不超過5500元)。
再加上學校里的興趣班費、書報費、伙食費、置裝費等,在公辦小學讀小學,六年(18個學期)大約需要3萬元;如果選擇較好的民辦小學,六年總開支約為10萬元不到些。
孩子在這一時期在家裡的餐飲費和其它各類花費,六年大約3萬元。
這樣算下來,6~12歲孩子總共花費約6~13萬元左右,平均每年1~2萬元,還算可以。
初中三年:擇校費用超過學雜生活費
12~15歲,這三年孩子上初中。和小學一樣,初中也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因此免學費,固定收取的雜費也不高。如果是公辦的,一學期雜費才500元左右,三年才3000元。學校內的補課費、興趣班費、伙食費也不高,一學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不過,孩子在初中階段置辦學慣用品的花費要高起來,電子辭典、MP3、電腦等,這三年內要花費數千元。這樣算下來,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上花費要1.5萬元左右。
但不要忽略的一點是,上初中很多人會選擇「擇校」,這樣就會產生一筆贊助費。5~10萬元不等。
在家裡,主要是飲食、服裝和出門遊玩的費用,這三年孩子在生活費用上大約要花費2~3萬元左右。
總的算下來,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擇校,總花費4萬元左右;如果擇校,要8~15萬元左右。
高中三年:補課和購物費用佔大頭
15歲~18歲,孩子進入高中學習。下面計算以上海地區高中為例。
如果孩子中考順利,考上了公辦重點高中,那麼恭喜家長,一般每學期學費只要1200~1500元,如果選擇寄宿,也就2000元一學期。而且不用交昂貴的贊助費。三年學雜費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選擇公辦一般高中學習,學費是900元/學期。但如果此時選擇公立轉制高中學,每學期學費大約3000~4500元左右,同時要交一筆一兩萬元的擇校費。三年學雜費3萬元左右。
如果不是自己考上民辦高中的,每學期學費大概在3000~5500左右。而且家長還得交贊助費、委培費和擇校費,總的大約需要10萬元。三年學雜費大約13萬元。
同時,高中的學習競爭更為激烈,因此學生都要參加各類校內校外的補課,三年也要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高中學生對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為此即便是家庭條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給孩子買電腦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滿足孩子的要求。
總的計算下來,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總花費大約3~20萬元。
大學和深造:花費高低主要看個人
18歲以後,高中畢業以後,有的人考上了大學。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學後,四年學費2萬元左右;雜費、生活費一個月800~1000元/左右,加上來回家和旅遊的費用,四年4萬元左右。總計六七萬元夠了。
有的人上了大學以後,家長給的預算比較高,總花費15~20萬元。
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項目的專業,由於有一年在國外合作大學學習,則費用還要另外多20萬元左右。大學花費儉還是豐,大多數人還是看家庭情況決定。
至於考研或留學,更是看個人情況而定。如果本科之後要繼續深造,那麼也還得准備10~80萬元,以供孩子在國內讀研究生或留學。
這樣綜合算下來,養育一個孩子,從懷孕到22歲大學畢業,至少也要50萬元;大部分家庭要准備70~90萬元左右(基本費用+擇校費用+其它教育支出);如果選擇更高一些,則要130萬元以上。真的差不多是相當於再買一套房子!
如果算上通貨膨脹因素,則養育一個孩子怎麼也要100萬元。
附表: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的花費一覽
年齡
階段
主要項目
總花費
0個月~0歲
懷孕到出生
生產、產檢、營養、護理、置裝等
普通型:2萬元
較奢侈型:10萬元以上
0~3歲
嬰幼兒
奶粉等、營養、早教和保姆費等
中等型:20萬元
較奢侈型:30萬元以上
3~6歲
幼兒
幼兒園費用、娛樂費、飲食費、看護費等
中等型:8萬元
較奢侈型:30萬元以上
6~12歲
小學
學雜費用、家裡餐飲玩樂費用
基礎型:6萬元
普通型:8萬元
民辦較好型:13萬元以上
12~15歲
初中
學雜費、家裡餐飲玩樂費用、購物費、擇校費
基礎型:4萬元
普通型:8萬元
擇校型:15萬元
15~18歲
高中
學雜費、補課費、交通費、購物費、贊助費等
基礎型:3萬元
普通型:9萬元
擇校型:20萬元
18歲~22歲
大學
學費、雜費、生活費、交通費等
基礎型:7萬元
普通型:12萬元
奢侈型:15~20萬元
中外合作型:40萬元
0~18歲
基礎費用:50萬元
中等選擇:70萬元以上
較高選擇型:130萬元以上
7. 用金錢來計算,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撫養成人要多少錢
有老人幫帶會好很多 沒老人帶,自己帶成本很高 我兒子沒老人帶 在上海 1周歲我辭職我的收入當時3000稅後,現在至少4000以上 按每年5萬算我已經損失了15萬 我老婆為了孩子辭職損失20萬(放棄了股票和升職機會) 養孩子的成本每月1500 三年6萬 以後兩年每月2000-2500差不多 不過我可以掙錢了 到24歲我覺得以前的成本是50萬 現在是100萬
8. 現在養一個小孩的成本有多高
那就花不了多少錢了唄
以當前的貨幣價值,假設幾十年不貶值的情況下,
從懷孕開始,
1.產檢到出生,順利的話(沒並沒沒災順產),大概一萬多能下來。
2.老婆奶水足不用買奶粉,也順利的話(沒病沒災有了老人免費看孩子不用顧保姆啥的),一年一萬x3年半=3.5萬塊也夠了。
3.幼兒園找個次點的,一個月1000元x12個月x拖班一年+小班一年+中班一年+大班一年=5萬塊差不多了,加上其他生活費用兩萬塊,順利的話(沒病沒災有老人幫忙接送),7萬塊足夠了。
4.小學階段,語文教育不收學費,只收書本雜費,加上生活費順利的話(沒病沒災不打架有免費老人接送),一年5000塊足夠了x6年=3萬。
5.初中階段,義務教育3年+生活費,順利的話(沒病沒災不打架不吃零食懂得節儉不泡學妹不住校不玩網游不沖會員),一年5000塊x3年=1.5萬(總趕腳不會這么少吧)
6.高中階段,應該就貴了,這要看你家孩子是否正氣學習怎麼樣,學習好的孩子學費減免還有獎學金耶,正常講一年一萬塊保底吧,三年順利的情況下(不打架不把妹不玩網游不沖會員不亂花錢懂得節儉沒病沒災),3萬塊應該夠了。
7.大學階段嘛,同樣看你家孩子學習咋樣,學習好有獎學金的嘛,還可以勤工儉學,倫家米家雷軍大學沒畢業就自己賺了100萬啦,正常講(沒病沒災不打架不玩網游不沖會員懂得節儉不玩妹子),一年一兩兩萬差不多吧,4年6萬兜底吧。
8.大學完事了,孩子想考研讀博什麼的就不算了,都成年了,咱就不管他怎麼折騰了。
這么下來,七七八八的,你要保證順利沒病沒災不亂花錢本本分分,忽略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情況下的前提下,25萬左右差不多了。
如果加上雜七雜八的意外情況,40萬塊是足夠了!
9. 一線城市育兒要花多少錢
1、懷孕時的營養成本,一年3萬左右;
2、產前及生產費用(包括產檢及手術費用),1萬元左右;
3、產後及月子費用,1萬元;
4、學前日常用品成本:奶粉、尿布、輔食、水果、衣服等,6年24萬元;
5、學前教育成本:早教、醫療、玩具、保姆等,6年60萬元;
6、學前其他成本:保險、旅遊、也是一項都是不小的開支,6年成本12萬元;
7、教育費用(7歲到大學畢業):學校常規收費、學校額外收費、擇校費,應該50萬足夠用;
8、教育其他經費(7歲到大學畢業):學習工具花費、補習家教費用、特長愛好花費,16年48萬元;
9、人情送禮花費、生活費及其他費用:16年48萬。
九項成本共計247萬元,其中,教育相關經費投入最高,多達158萬元。
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有點這個「教育其它費用」怎麼要花48萬這么多,跟「教育費用」都持平了,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9年義務教育階段光是奧數、英語等輔導班一門一年至少也要一兩萬,這么一算10萬;小孩子如果有一些天賦,肯定要好好培訓,像圍棋、棒球,每年花費近兩萬,六年下來也要投入12萬;
還有一些像小升初特長之類的通融費用,比如棒球報名的是LGF特長招生,行情價格是10萬往上; 另外像推薦老師招生老師通融費用等,有的小學班主任可以往六小強推薦,當然這需要費用。推薦之後,還要給對應招生老師通融費用。群里有中間人出價:15-60萬之間。
「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想必當家長的都希望自己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這可以讓自己的小孩在未來有更多可以選擇的機會。
我小孩現在都已經上大學了,現在日子樂得清凈,每年他的學費還是我提供,生活費他已經會自己賺了,很多人問我養大自己的小孩壓力大不大,其實吧,沒有壓力那肯定是假的,但基本沒出現過捉襟見肘的情況。
雖然我只是個普通的小市民,但在小孩教育這塊我確實沒有省錢,該培訓培訓該輔導輔導,其實他以後想出國留學,我也可以供得了,因為早在他出生之前,我每個月都會堅持一筆投入,這筆投入我給他取名為「教育金」,2002年我開始定投幾個基金,這十幾年以來,經歷多少輪熊牛市,中間也有動搖過,因為有一段時間,定投賬戶都是虧損的,那三年,感覺一直處在「微笑曲線」向下走的弧線,我老公也勸過我不要再投了。
畢竟-5%、-10%、-16%...這樣的虧損數字確實有點打擊人,但我還是咬咬牙在那幾年挺住了,沒有放棄。
十幾年下來,截止至2017年末,年化收益率6%,怎麼著也算跑贏通脹了,而這么積累下來,不知不覺也確實攢到了一筆錢。
如果我小孩基本不需要用到這筆錢,我打算自己出去旅遊了,這么多年心思都花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沒有好好地去玩過。與其定投是在投資,不如說是在堅持,如果你不知道每個月拿出多少錢出來定投會比較好,也不知道怎麼去選適合自己的基金,可以找三思投顧APP去測算一下,定投累計的資產,除了可以補充子女的教育經費,也可以是自己的養老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