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養兒的成本有哪些

養兒的成本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05 01:42:41

㈠ 數據顯示,0至17歲孩子平均養育成本48.5萬元!養孩子都花在哪裡

㈡ 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

1、在中國養大一個孩子花銷可不一樣,這得分地域,分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2、一般情況下從孩子出生算起,醫院出生的費用。

3、幼兒期的營養和保健費用。

4、學齡前入托和保健費用。

5、從小學階段一直到大學階段的生活費用,學習費用,補課費用,保健費用,上學費用。

6、找工作的費用或安排工作的花銷。

7、初參加工作的補貼或者創業費用。

8、結婚費用及養孫子的費用。

9、總之大約這些還不是很全,有心者就仔細算算吧,可養兒的費用怎麼能用金錢算得清呢,那種全身心的投入,心血的澆灌用什麼價值來衡量呢?

㈢ 養一個孩子花費的成本是怎樣的,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現在雖然國家已經開放了二胎,可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生育率不升反降。這結果讓大家始料未及,國家正是為了鼓勵生育,才出台這樣的政策,為什麼沒有很明顯的效果呢?問了身邊一些不願意生孩子的媽媽,都是搖搖頭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啊,你知道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成本嗎?一個都有點負擔不起,還兩個?還是算了吧。”

拚命提升自己,就為了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有些父母,為了和孩子一起成長,自己也去學習一些技能,比如鋼琴等。還有新聞說,媽媽為了和孩子一起學習,60歲了還去考了和女兒同一所學校的研究生。

以上這些父母,都是值得敬佩的。我相信,他們都知道養育一個孩子很費成本,但是,他們仍然無怨無悔。因為他們覺得,看著一個孩子從襁褓一直長大成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向全天下所有的父母致敬!

㈣ 北京養娃成本達276萬為國內最高,撫養孩子花銷在哪些地方

如今生活什麼都貴,我很多時候都有個困惑到底是因為我太窮還是因為東西太貴呢。一個家庭沒有孩子之前的消費水平與有了孩子之後的消費水平那簡直是天差地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各種花銷費用都體現在什麼地方:

小學階段屬於義務教育,學費已經算是不怎麼花了。可是如今家長的心態都是別人都在報補習班,我不讓孩子去,孩子就落後了。所以孩子在學興趣班的時候又開始各種補習班,這都是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啊。而這樣的補習班機會要堅持到高考結束,等到大學時期又是另一種情況了,對於後期給孩子買房子、攢嫁妝什麼就先不要算了,總之就是一句話:為人父母不容易啊

㈤ 有人說養孩子也是一個財富問題,養孩子有多費錢

經濟學無處不在,其實養育孩子同樣也是一個財富問題,兒童就像美麗的花朵,精心呵護才能夠開出漂亮的花。需要花費家長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但同時也能夠帶給家庭用金錢買不到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孩子就是家庭未來的希望,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養孩子其實是一樁大買賣,夫妻在什麼時候開始養育孩子最具有增值效應,如何用最少的成本養育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條件最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這些其實都蘊含著經濟學的道理。

在現代社會養育孩子可能未必就是為了「養兒防老」而是一種經濟行為,因為父母想要讓自己的後代越來越好,更有出息,在經濟和社會地位上能夠超過自己,實現自己不能實現的夢想,富有的人養孩子是為了讓他們能夠繼承家產,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養育孩子是為了自己的家風傳承,偏遠山區的人養孩子是為了家裡能夠有一個收入來源,不管是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為了把孩子當成未來增值的固定資產。



4. 培養儲蓄意識

錢是需要儲蓄才能夠理財的,所以可以從儲蓄罐開始培養孩子存錢的意識,教育孩子懂得節約用錢,目的不僅僅是對金錢合理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賺錢要多過花錢的意識,這是他們人生未來必須具備的金錢意識。

小的時候是儲蓄罐,長大了就能給他們單獨開一個儲蓄賬戶,讓孩子自己保管自己的存款。養孩子是經濟學,孩子自己也需要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只有這樣他們的未來才不會為錢所困。

㈥ 中國養孩子的平均成本排名世界第二,哪個鄰國排名第一

在這個世界上,不論任何地方,養兒育女的成本都是很高的。根據宇華人口研究所的研究數據,計算孩子從0歲到18歲的支出,占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韓國高居第一,中國位居第二,義大利排名第三。

並且中國的父母同西方的父母不同,西方是成人之後,就要獨立的過自己的生活。中國的父母更關心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參與和投入,他們放棄了自我的享受,全心全意的為了孩子。所以,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最不容易的父母。

排名有合理之處

從這個排名可以看出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即再苦再累也沒事,在孩子身上花錢決不含糊。生活條件好了以後,各種興趣班、口才班、學習班都安排上了,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了。這種做法沒什麼問題,知識改變命運,並且是改變命運最廉價的方式,但是凡事過猶不及,需要掌握好度,否則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反而影響其健康成長。

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㈦ 很多人不是不願意生孩子而是養不起,現在養孩子的成本有多高

我算是工薪中典型摳門的家長。幼兒園階段大娃一年花費在五六萬左右吧,上小學後減到了四五萬,二娃現在還是個不會說話光會跑的小笨蛋,除了吃喝拉撒基本不花錢,估計將來也會延續姐姐的教育模式。物質方面我不是個精細的家長,孩子衣服雖然不少但沒有特別貴的,主要是替換得勤一點,吃喝都跟著大人來,我就當基本不花錢了,四歲時帶著出去旅遊一次上吐下瀉,從此不敢遠途旅行,除了今年夏天去了上海迪士尼之外都是不出省的風景,也花不了多少錢。


幼兒園學費飯費一年三萬,小學考上了本市最好的私立(對,我就是忍不住要嘚瑟呀哈哈),一年差不多兩萬。說到大頭教育了,興趣班,最貴的時候兒童畫、舞蹈和小主持人同時進行,半年花了五千。現在只留了一門水彩畫,五十元錢一周一次課,我就當送她去玩了。各種啟蒙書籍購買,一年大約能花幾千吧。



所以回到這個話題:現在養小孩很費錢嗎?我覺得,家長普遍焦慮的最大頭花銷,其實就在教育上。那有沒有省錢的法子呢?有。兒童教育的錢要是能省點花到刀刃上,剩下的真心不算什麼啦。

㈧ 養孩子平均每天花費多少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家長的傳統價值觀。
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是最基本的「消費項目」之一。雖然養兒育女也帶有一定的投資性質,但主要還是付出為主。不少人還深有感觸地說:「養個孩子等於多買一套房!」
真的如此么?!
養育子女(以下我們按照一個孩子計算)到底要花費多少呢?同時,為了便於方便比較和直觀的感受,以下都是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來計算,沒有考慮將來的物價和教育費用上漲因素。
生個孩子:一兩萬元最基本,花10萬元也不多
那一天,貝貝在家人的祝福下呱呱墜地了,父母親終於會心地笑了。一切付出在此時此刻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孩子讓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但在母親和孩子辦理出院小結的時候,貝貝父親的心裡倒是不由自主地算了筆小賬:「在醫院這5天,又花了7500元!」
從得知懷孕開始,貝貝的父母的確已經花了不少錢。產檢大約花了2500元;從懷孕初期到生產前,貝貝媽吃各種營養素「補」了2000元左右;買防輻射服、孕婦裝等大約也花了要2000元。而這次生孩子住院7500元之外,還支出了一個2000元的紅包。
不算產檢前後的打的費、就餐費,為了迎接貝貝的出生,父母已經支出了16000元。
類似貝貝父母這樣的生孩子費用支出,在上海、北京、廣州基本上已經算是「最低標准」。在二三線城市,如今生個孩子選擇普通的公立醫院,懷孕到孩子出生這前前後後也都要一萬元朝上。只是如果孕婦選擇自然分娩,而不是剖腹產,則分娩費用部分可以稍微小降個兩千元左右。
而如果父母要求比較高,比如選擇私立的合資醫院生產那麼分娩費用可能就是以數千甚至上萬美元計算了。從懷孕到出生當天,整個「十月懷胎」過程大概需要准備近10萬元人民幣。
如果生了孩子以後,再加上高級的月嫂服務,那就要再加5000元/月,通常會請月嫂照顧最初的兩個月,那麼就是1萬元;如果進入專門的高級「月子」理療中心,那麼至少又要3萬元。
0~3歲:20萬元算中等
生下了孩子,一切負擔還只是剛剛開始,當然這育兒的過程也是幸福的煩惱。孩子的養育費用五花八門,我們就按照年齡段來計算一下吧。
0~3歲,也就是出生後到上幼兒園之前。
先看看生活類費用。一般孩子一歲之前都吃奶粉比較多,也有「母乳+奶粉」混合喂養的,純母乳的孩子在大中城市比較少。如果是全部用奶粉喂養,那奶粉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孩子出生後前六個月,沒有添加輔食,大約一個星期要吃兩罐奶粉,胃口大的則要兩罐半,一個月就是8~10罐,一罐第一階段奶粉(0~6個月)大部分品牌價格都要200元左右,那麼一個月奶粉就要吃掉1800~2000元左右。魚肝油等小的營養補充劑支出一個月一兩百元,這點「小錢」都可以忽略不計了。普通中等家庭的嬰兒,前六個月在「吃」的上面總歸一個月要2000元,6個月的孩子以後1500元/月左右(奶粉+各類輔食+營養),1~3歲每個月800元左右。那麼0~3歲孩子要吃掉4萬元左右。
隨後是其它生活費用,比如請阿姨照看,現在一般住家保姆工資要2000元/月,有些人家年底還要發「年終獎」,一年就是26000元左右。還有阿姨的吃住當然也是成本,我們姑且只算600元/月,一年7000多元。如果請保姆直到上幼兒園之前,那麼保姆這塊費用大約要10萬元。
現在的家長還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智利開發,大部分中產家庭的孩子從六個月甚至四個月開始,就讓孩子去上早教班了。早教班一年的費用大約15000~20000元。再加上家裡給孩子買的一些玩具、智力開發用品等,0~3歲的孩子在教育上大約至少要花費5萬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一個中產家庭為0~3歲孩子一花就是要接近20萬元了。
3~6歲:幼兒期費用至少8萬元
再看看3~6歲這一幼兒階段。
第一塊也是最主要的費用當然是幼兒園的教育費用支出。現在一般中產家庭都會給孩子選擇公辦幼兒園中的「一級幼兒園」或「示範」幼兒園,收費自然也是較高的,算上託管費、伙食費、置裝被褥費、娛樂活動費、興趣班學習費等等,一般要1000~1200元/月。而如果選擇私立的,每個月交給幼兒園的就要2000~3000元左右;如果上私立的外籍人士幼兒園,每月要5000~6000元左右,甚至更高。
如果按照中等水平,差不多2000元/月的支出計算,三年30個月計算(其實很多家長在放假以後還是放在幼兒園,這樣就要交一筆「空托費」),那麼就要6萬元以上。
還有一塊就是家長帶孩子出門的休閑娛樂活動費用。各種展覽館、游戲館的年卡,還有出門旅遊等,3~6歲這三年少算點5000元。再加上孩子在家的生活費用,主要是吃飯,一個月500元計算,三年36個月18000元。
算下來,中等情況下,3~6歲孩子總花費8萬元左右。
小學階段:六年要6~13萬元
接著孩子就要上小學了。6~12歲,這六年孩子在小學里。
以上海地區為例,小學分為民辦、轉制、公辦的三種,學雜費各不相同,一般每學期最高收費分別不超過1000元、1500元(自建校舍、教學設備設施比較好的小學不超過5000元)、2000元(自建校舍、教學設備設施比較好的不超過5500元)。
再加上學校里的興趣班費、書報費、伙食費、置裝費等,在公辦小學讀小學,六年(18個學期)大約需要3萬元;如果選擇較好的民辦小學,六年總開支約為10萬元不到些。
孩子在這一時期在家裡的餐飲費和其它各類花費,六年大約3萬元。
這樣算下來,6~12歲孩子總共花費約6~13萬元左右,平均每年1~2萬元,還算可以。
初中三年:擇校費用超過學雜生活費
12~15歲,這三年孩子上初中。和小學一樣,初中也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因此免學費,固定收取的雜費也不高。如果是公辦的,一學期雜費才500元左右,三年才3000元。學校內的補課費、興趣班費、伙食費也不高,一學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不過,孩子在初中階段置辦學慣用品的花費要高起來,電子辭典、MP3、電腦等,這三年內要花費數千元。這樣算下來,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上花費要1.5萬元左右。
但不要忽略的一點是,上初中很多人會選擇「擇校」,這樣就會產生一筆贊助費。5~10萬元不等。
在家裡,主要是飲食、服裝和出門遊玩的費用,這三年孩子在生活費用上大約要花費2~3萬元左右。
總的算下來,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擇校,總花費4萬元左右;如果擇校,要8~15萬元左右。
高中三年:補課和購物費用佔大頭
15歲~18歲,孩子進入高中學習。下面計算以上海地區高中為例。
如果孩子中考順利,考上了公辦重點高中,那麼恭喜家長,一般每學期學費只要1200~1500元,如果選擇寄宿,也就2000元一學期。而且不用交昂貴的贊助費。三年學雜費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選擇公辦一般高中學習,學費是900元/學期。但如果此時選擇公立轉制高中學,每學期學費大約3000~4500元左右,同時要交一筆一兩萬元的擇校費。三年學雜費3萬元左右。
如果不是自己考上民辦高中的,每學期學費大概在3000~5500左右。而且家長還得交贊助費、委培費和擇校費,總的大約需要10萬元。三年學雜費大約13萬元。
同時,高中的學習競爭更為激烈,因此學生都要參加各類校內校外的補課,三年也要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高中學生對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為此即便是家庭條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給孩子買電腦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滿足孩子的要求。
總的計算下來,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總花費大約3~20萬元。
大學和深造:花費高低主要看個人
18歲以後,高中畢業以後,有的人考上了大學。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學後,四年學費2萬元左右;雜費、生活費一個月800~1000元/左右,加上來回家和旅遊的費用,四年4萬元左右。總計六七萬元夠了。
有的人上了大學以後,家長給的預算比較高,總花費15~20萬元。
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項目的專業,由於有一年在國外合作大學學習,則費用還要另外多20萬元左右。大學花費儉還是豐,大多數人還是看家庭情況決定。
至於考研或留學,更是看個人情況而定。如果本科之後要繼續深造,那麼也還得准備10~80萬元,以供孩子在國內讀研究生或留學。
這樣綜合算下來,養育一個孩子,從懷孕到22歲大學畢業,至少也要50萬元;大部分家庭要准備70~90萬元左右(基本費用+擇校費用+其它教育支出);如果選擇更高一些,則要130萬元以上。真的差不多是相當於再買一套房子!
如果算上通貨膨脹因素,則養育一個孩子怎麼也要100萬元。
附表: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的花費一覽

年齡

階段

主要項目

總花費

0個月~0歲

懷孕到出生

生產、產檢、營養、護理、置裝等

普通型:2萬元
較奢侈型:10萬元以上

0~3歲

嬰幼兒

奶粉等、營養、早教和保姆費等

中等型:20萬元
較奢侈型:30萬元以上

3~6歲

幼兒

幼兒園費用、娛樂費、飲食費、看護費等

中等型:8萬元
較奢侈型:30萬元以上

6~12歲

小學

學雜費用、家裡餐飲玩樂費用

基礎型:6萬元
普通型:8萬元
民辦較好型:13萬元以上

12~15歲

初中

學雜費、家裡餐飲玩樂費用、購物費、擇校費

基礎型:4萬元
普通型:8萬元
擇校型:15萬元

15~18歲

高中

學雜費、補課費、交通費、購物費、贊助費等

基礎型:3萬元
普通型:9萬元
擇校型:20萬元

18歲~22歲

大學

學費、雜費、生活費、交通費等

基礎型:7萬元
普通型:12萬元
奢侈型:15~20萬元
中外合作型:40萬元

0~18歲

基礎費用:50萬元
中等選擇:70萬元以上
較高選擇型:130萬元以上

㈨ 很多農村人說,養一個兒子一百萬,兩個兒子兩百萬,這是為什麼

農村有句順口溜:生一個兒子是建設銀行,生二個兒子是農業銀行,生三個兒子是光大銀行;生一個女兒是工商銀行,生兩個女兒是招商銀行,生三個女兒是浦發銀行。

這句順口溜所表達的意思是生兒子,父母要為他們花錢,花三個兒子會花光家中所有的積蓄,變成「光大銀行」;生女兒就不同了,如果家中有三個女兒,就等著「發」吧。

這句順口溜也符合農村養兒育兒所面臨的現狀,很多農村父母為了自家兒子結婚,一個要花一百來萬左右,那麼這錢是啥花的,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

結論:

農村人所講的,養一個兒子一百萬,養兩個兒子兩百萬,是農民對現今農村的現狀一種調侃,父母不是簡單的把兒子養大就行,還得為兒子將來結婚做打算。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農村人,更願意生女兒,而不是兒子。

㈩ 31省市平均養育成本出爐,哪些城市養孩子最貴

31個省平均養育的成本出爐,這當中養育成本最高的城市則是北上廣城市。因為對於一些一線城市的人在養孩子的時候,都會想要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全部都付出給孩子,甚至會開始考慮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所以導致一線城市養孩子是最貴的,而對於一些三四線小城市養孩子的教育支出費用也並不是特別的便宜。主要是因為現在想到家裡邊孩子都不是特別的多,每一個家長都會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才。

爸媽媽媽都會想要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

對於如今的生活中,把孩子考慮養到18歲以後就不用管孩子,但是會發現如今的孩子獨立性都非常的差。即使把孩子養到了18歲以後,日後還要依舊繼續養孩子,甚至有一些孩子都會容易形成啃老的現象。孩子不願意好好奮斗就直接啃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總是會替孩子擔心著,卻從來沒想著放手讓孩子試著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