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鍛造和精鑄哪個成本低
擴展閱讀
臨沂特斯工具銷售怎麼樣 2025-07-11 00:55:36
如何培養分包資源 2025-07-11 00:54:05
濟南哪裡有金鑼加盟費用 2025-07-11 00:53:29

鍛造和精鑄哪個成本低

發布時間: 2022-05-04 04:20:51

A. 鑄造與鍛造的區別是什麼

一般而言,鑄造輪轂還會分成兩種製造方法:重力鑄造和低壓鑄造兩種。

重力鑄造製造過程簡單,就是把液態的合金倒入鑄模裡面冷卻成型即可,也由於鑄模耐用、工藝簡單,是成本最低的製造方式;低壓鑄造是用低壓將液態的合金壓進鑄模內,讓分子分布平均,孔隙較少,金屬密度高所以強度較強,安全系數較前者高,造型也可以更復雜些(也會更精緻好看些)。

重力的製造工藝:工廠將鋁錠化成鋁水澆鑄在輪轂模型中由上至下沖壓而成,3分鍾一隻,此工藝適合給汽車生產廠配套大批量生產。

叉壓(低壓)的製造工藝:工廠將鋁錠化成鋁水,通過傳送管直接擠壓到輪轂模型中,上舉下壓而成,30分鍾一隻。汽配店所買輪轂都為此工藝。

鍛造:簡單來說,鍛造輪圈是讓金屬型態保持在接近固態轉液態的固液兩相臨界點時,承受上千甚至上萬噸的重壓,使得金屬密度變高,晶格的排列更加整齊,所以能用比鑄造件更少量的金屬,達到相比鑄造更高的強度。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的鑄態疏鬆,焊合孔洞等,說簡單點就是讓鋁的密度更高,放大100倍對比鍛造與鑄造你會發現鑄造的成品會有骨質疏鬆的現象。由於鍛造時的金屬處於固態,所以造型無法像液態鑄造般變化豐富,所以只能先鍛造出輪轂毛坯,然後經過CNC機器精銑後完成造型。

B. 鍛鋼件和鑄鋼件有什麼區別

1、加工方法不同

鍛鋼與鑄鋼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鋼材的加工工藝(鍛造和鑄造)的不同。鍛造是塑性變形過程,而鑄造是液態成型。

2、性能不同

鍛鋼是指採用鍛造方法生產出來的各種鍛材和鍛件。鍛鋼件的塑性、韌性和其它的力學性能比鑄鋼件高,能承受較大的沖擊力作用,所以,一些重要的機器零件都是採用鍛鋼件。

鑄鋼是指採用鑄造方法而生產出來的一種鋼鑄件,是鑄造合金的一種。鑄鋼可以分為三類:鑄造碳鋼、鑄造低合金鋼和鑄造特種鋼。鑄鋼主要用於製造一些形狀復雜、難以進行鍛造或切削加工成形而又要求較高強度和塑性的零件。

3、作用不同

鍛鋼可以應用於製造高速列車制動盤。它通過嚴格控制有害物質成分、優化鍛造與熱處理工藝制備,由機械性能、沖擊韌性和疲勞性能試驗及金相觀察驗證了高純凈鍛鋼材料優良的性能,滿足了高速列車制動盤的要求。

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都需要用鑄鋼件,在船舶和車輛、建築機械、工程機械、電站設備、礦山機械及冶金設備、航空及航天設備、油井及化工設備等方面應用尤為廣泛。至於鑄鋼件在各產業部門的應用,由於各國的具體條件不同,情況可能有較大的差異。

C. 鍛造、鑄造的區別用途,優劣勢

一、鍛造、鑄造的區別:

  1. 詞語意義不同:

鍛造:用錘擊等方法,使在可塑狀態下的金屬材料成為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工件,並改變它的物理性質。

鑄造:將金屬熔化成液體後澆入模子里,經冷卻凝固、清理後獲得所需形狀的鑄件的加工方法。能製成形狀復雜的各類物件。

2.製作工藝不同:

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鍛造與沖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

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二、鍛造、鑄造用途:

  1. 鍛造一般用在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

  2. 鑄造是比較經濟的毛坯成形方法,一般用在形狀復雜的零件上。

三、鍛造、鑄造優劣勢:

鍛造優點:

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鬆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於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於同樣材料的鑄件。相關機械中負載高、工作條件嚴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狀較簡單的可用軋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採用鍛件。

鑄造優點:

  1. 可以生產形狀復雜的零件,尤其是復雜內腔的毛坯。

2.適應性廣,工業常用的金屬材料均可鑄造,幾克到幾百噸。


3.原材料來源廣,價格低廉,如廢鋼、廢件、切屑等。

4.鑄件的形狀尺寸與零件非常接近,減少了切削量,屬於無切削加工。

5.應用廣泛,農業機械中40%~70%、機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鑄件。

鍛造缺點:

  1. 在鍛造生產中,易發生的外傷事故。

鑄造缺點:

1.機械性能不如鍛件,如組織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鑄造中,單件、小批量生產,工人勞動強度大。

3.鑄件質量不穩定,工序多,影響因素復雜,易產生許多缺陷。

(3)鍛造和精鑄哪個成本低擴展閱讀:

鍛造是金屬塑性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鍛造的主要目的是:成形和改性(機械性能和內部組織的改善)。其中後者是其他工藝方法難以實現的,另外鍛造生產還具有節約金屬、生產效率高、靈活性大等優點。

通過鍛造能使鑄造組織中的疏鬆、氣孔壓實,把粗大的鑄造組織(樹枝狀晶粒)擊碎成細小的晶粒,並形成纖維組織。當纖維組織沿著零件輪廓合理地分布時,能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因而,鍛製成的零件強度高,可承受更大的沖擊載荷。

在承受同樣大小沖擊載荷的情況下,鍛制零件尺寸可以減小,即節省了金屬。例如,美國用315MN 水壓機模鍛F-102 殲272 個零件和3200 個螺釘,使飛機質量減輕了擊機上的整體大梁,取代了45.5~54.5kg。

鑄造是將通過熔煉的金屬液體澆注入鑄型內,經冷卻凝固獲得所需形狀和性能的零件的製作過程。鑄造是常用的製造方法,製造成本低,工藝靈活性大,可以獲得復雜形狀和大型的鑄件,在機械製造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如機床佔60~80%,汽車佔25%,拖拉機佔50~60%。

由於現今對鑄造質量、鑄造精度、鑄造成本和鑄造自動化等要求的提高,鑄造技術向著精密化、大型化、高質量、自動化和清潔化的方向發展,例如我國這幾年在精密鑄造技術、連續鑄造技術、特種鑄造技術、鑄造自動化和鑄造成型模擬技術等方面發展迅速.

D. 簡述鍛造與鑄造相比的優缺點

鍛造利用模具擠壓成型,效率高,而且鍛造有細化金屬晶粒的作用,強度比鑄件高。但模具的製造成本很高,所以鍛造只適用用大批量生產。
鑄造成本低,適用於大件的基本成形及單件成產。
例如大型機器設備的底座等,只能用鑄造而不可能用模具鍛壓出來。

E. 與鑄造相比,鍛造生產有何優缺點

鍛造 是通過把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 放到金屬模具 或直接放在鐵砧 上 連續加力錘打而成型得 鍛造得金屬 纖維連續 晶粒細化 屈強比高 常加工形狀簡單得毛胚件 如齒輪毛胚等
缺點 是勞動強度大 工作環境差 工件加熱時間長
鑄造 ;隨社會科技得進步 鑄造技術發展得很快 現在好多得鑄造工藝 以大大得改變了傳統得鑄造方法 不但勞動強度低 操作簡單 工作環境也比以前有很大得變化 鑄出得工件 也比以前在性能上 有了很大得提高 加工量比鍛造還要小而切各種復雜形狀都可以鑄出來

F. 鍛造和鑄造的區別有什麼

一、鑄造:

1、鑄造: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

2、鑄造生產的毛坯成本低廉,對於形狀復雜、特別是具有復雜內腔的零件,更能顯示出它的經濟性;同時它的適應性較廣,且具有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3、但鑄造生產所需的材料(如金屬、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設備(如冶金爐、混砂機、造型機、造芯機、落砂機、拋丸機、鑄鐵平板等)較多,且會產生粉塵、有害氣體和雜訊而污染環境。

4、鑄造是人類掌握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公元前3200年,美索不達米亞出現銅青蛙鑄件。公元前13~前10世紀之間,中國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時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如商代的重875千克的司母戊方鼎、戰國的曾侯乙尊盤和西漢的透光鏡等都是古代鑄造的代表產品。早期的鑄造受陶器的影響較大,鑄件大多為農業生產、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藝術色彩較濃。公元前513年,中國鑄出了世界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鑄鐵件――晉國鑄鼎(約270千克重)。公元8世紀前後,歐洲開始生產鑄鐵件。18世紀的工業革命後,鑄件進入為大工業服務的新時期。進入20世紀,鑄造的發展速度很快,先後開發出球墨鑄鐵,可鍛鑄鐵,超低碳不銹鋼以及鋁銅、鋁硅、鋁鎂合金,鈦基、鎳基合金等鑄造金屬材料,並發明了對灰鑄鐵進行孕育處理的新工藝。50年代以後,出現了濕砂高壓造型,化學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負壓造型以及其他特種鑄造、拋丸清理等新工藝。

5、鑄造種類很多,按造型方法習慣上分為:①普通砂型鑄造,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②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鑄造車間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6、鑄造工藝通常包括:①鑄型(使液態金屬成為固態鑄件的容器)准備,鑄型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砂型、金屬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數可分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鑄型准備的優劣是影響鑄件質量的主要因素;②鑄造金屬的熔化與澆注,鑄造金屬(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③鑄件處理和檢驗,鑄件處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鑄件表面異物、切除澆冒口、鏟磨毛刺和披縫等凸出物以及熱處理、整形、防銹處理和粗加工等。進口泵 閥門

二、鍛造:

1、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

2、鍛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的鑄態疏鬆,焊合孔洞,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於同樣材料的鑄件。機械中負載高、工作條件嚴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狀較簡單的可用軋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採用鍛件。

3、鍛造按成形方法可分為:①開式鍛造(自由鍛)。利用沖擊力或壓力使金屬在上下兩個抵鐵(砧塊)間產生變形以獲得所需鍛件,主要有手工鍛造和機械鍛造兩種。②閉模式鍛造。金屬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狀的鍛模膛內受壓變形而獲得鍛件,可分為模鍛、冷鐓、旋轉鍛、擠壓等。按變形溫度鍛造又可分為熱鍛(加工溫度高於坯料金屬的再結晶溫度)、溫鍛(低於再結晶溫度)和冷鍛(常溫)。

4、鍛造用料主要是各種成分的碳素鋼和合金鋼,其次是鋁、鎂、鈦、銅等及其合金。材料的原始狀態有棒料、鑄錠、金屬粉末和液態金屬等。金屬在變形前的橫斷面積與變形後的模斷面積之比稱為鍛造比。正確地選擇鍛造比對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有很大關系。

G. 鑄造和鍛造有什麼區別

鍛造和鑄造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鍛造輪圈是把鋁錠加熱到大約在400攝氏度左右,然後在用上千甚至上萬噸的鍛壓機重壓,使得金屬密度變高,晶格的排列更加整齊,達到相比鑄造更高的強度。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的鑄態疏鬆和焊合孔洞。
由於鍛造時的金屬處於固態,所以造型無法像液態鑄造般變化豐富,所以只能先鍛造出輪轂毛坯,然後再經數控CNC機床精銑後完成造型。固泰SENSOR
鑄造輪轂的製造工藝,分為重力和低壓鑄造,我們在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不管什麼鑄造工藝,其製造周期更短,成本比鍛造更低。所以市場價格就更便宜。缺點是強度低,經過劇烈撞擊後會容易粉碎。

H. 汽車輪轂的鑄造和的鍛造有什麼區別

鑄造: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

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

I. 鍛造輪轂和鑄造輪轂哪個好

鑄造: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

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

J. 精密鑄造(脫蠟鑄造)和壓鑄哪個成本較高

要看產品生產的量是多少,僅就成本而言,一般來說,產量在3萬件以下,選精鑄工藝更經濟,產量在5萬件以上選壓鑄工藝更經濟,產量在3到5萬之間則要看產品的大小和壁厚了,通常重量在500克以下、投影面積在40平方厘米以下,壁厚在15毫米以上,選精鑄比較合適,反之選壓鑄更適宜。總之,小而厚產品的選精鑄工藝較好,大而薄的產品選壓鑄工藝較好。但以上僅是就成本而言的,加上產品的具體技術要求,那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