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製造企業,成本中材料、人工、費用各佔多少比例為好
生產的產品不同,所佔的比例也就不同。這個要結合你要生產的相應的產品的屬性進行設置相應的比例。
按傳統工業企業,傳統工業企業附加值低,利潤率在5%左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約佔10%。以此推算,生產成本占銷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來說,傳統工業企業技術含量低,工人工資約佔5%;輔助製造費用5%;燃料動力+原材料差不多達到85-5-5=75%左右。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proction cost)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
Ⅱ 工業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外帳
倒推一下,按傳統工業企業,傳統工業企業附加值低,利潤率在5%左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約佔10%。
以此推算,生產成本占銷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來說,傳統工業企業技術含量低,工人工資約佔5%;輔助製造費用5%;燃料動力+原材料差不多達到85-5-5=75%左右。
(2)材料占總成本的多少合適工業企業擴展閱讀:
原材料成本比例法指製造費用按照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作為標准分配到產品成本上去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比較方便。特別是有些生產車間,使用同一種原材料生產各種產品,或者原材料成本佔有較大比重,加工過程比較簡單。
製造費用的發生主要用於原材料的加工處理,最適宜採用原材料成本比例法分配製造費用。但對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生產車間,各種產品使用的原材料差別較大,則不適宜採用這種方法分配製造費用。
一般將作為勞動對象的採掘與農牧業產品稱為原料,把經過加工的原料(如鋼材、水泥等)稱為材料。兩者合稱「原材料」。有些原材料在這一企業是原材料,而在另一企業則是成品。工業原材料來源於部分工業企業和農業生產。
前者主要包括直接由採掘工業生產的產品,如原煤、原油、原木、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石;由採掘工業生產又經過加工的產品,如生鐵、鋼材、水泥、煤和石油製品;合成材料,如合成纖維、合成塑料等。
這類原材料一般不受或少受自然條件影響,並越來越多的用化學合成方法生產。後者主要包括由農業生產的植物或動物性產品,如谷類、原棉、甘蔗、牲畜、魚類、乳類等;由農業生產又經過加工的產品,如麵粉、皮革等。這兩類原材料的比例可間接反映工業發展水平。
Ⅲ 工業企業生產成本一般占售價的百分比在多少是合理的
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占售價的百分比並非固定,但傳統工業企業通常大約在85%左右是較為常見的合理范圍。以下是對這一答案的詳細解釋:
傳統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佔比:傳統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占售價的百分比大約在85%左右。這個比例是基於一系列費用的綜合考慮,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以及工人薪資和輔助製造費用等。其中,燃料動力、原材料等直接成本通常占據較大比例,大約在75%左右。
技術含量高、自動化程度高的企業差異:對於技術含量高、自動化程度高的企業,生產成本佔比可能會有所不同。由於自動化生產線的引入和技術創新,這些企業的直接材料和人力成本佔比可能會相對較低,而設備折舊、研發費用等其他成本可能會相對較高。
生產成本構成的重要性:生產成本構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這些成本反映了企業設備效率、技術先進性、材料消耗等多方面的運營狀況。因此,對生產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在企業成本管理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占售價的百分比因產品類型、技術含量、自動化程度等多種因素而異。在傳統工業企業中,85%左右的佔比是較為常見的合理范圍,但具體情況還需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