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廢品損失的計算方法及廢品損失的范圍
按成本項目分別計算不可修復廢品的實際成本的公式如下:
廢品應負擔的材料費用=某產品直接材料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約當量)×廢品約當量 廢品應負擔的工資費用=某產品直接人工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約當量)×廢品約當量 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某產品製造費用總額/(合格品數量 廢品約當量)×廢品約當量
廢品損失是由於產生廢品而發生的損失。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入庫後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損失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
其經濟內容包括:
(1) 報廢損失。指不可修復的廢品到報廢為止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扣除回收材料和廢料價值後的凈損失。
(2) 修復費用。指可以修復的廢品在返修過程中所發生的修理費用。由造成廢品的過失人負擔的賠款,應從廢品損失中扣除。
下列損失不作為廢品損失:產品「三包」損失經檢驗部門鑒定不需要返修而可以降價出售的不合格品,其售價低於合格品售價所發生的損失,產品入庫後由於保管不善等原因而造成的毀損、變質等損失。
(1)廢品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為了核算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廢品損失,可在「基本生產」賬戶下設置「廢品損失」明細賬戶組織核算。借方登記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
貸方登記應從廢品成本中扣除的回收廢料的價值。該賬戶借貸雙方上述內容相抵後的差額,即為企業的全部廢品凈損失。
其中對應由過失人負擔的部分,則從其貸方轉入「其他應收款」賬戶借方,及時要求賠償;其餘廢品凈損失,應該全部歸由本期完工的同種產品成本負擔,列入「廢品損失」項目。
即從「基本生產─廢品損失」賬戶的貸方,轉入「基本生產─××產品」賬戶的借方,結轉後的「基本生產─廢品損失」賬戶應無期末余額。
1、可修復廢品損失:
借:廢品損失-××產品
貸:基本生產成本-××產品
2、發生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
借:廢品損失-××產品
貸:原材料、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製造費用等
3、回收廢品殘料價值以及應向責任人索賠款項
借:原材料
其他應收款
貸:廢品損失-××產品
4、根據廢品損失明細帳歸集的廢品損失,結轉分配廢品凈損失。
借:基本生產成本-××產品
貸:廢品損失-××產品
㈡ 廢品損失都有哪些計算核算的方法
在廢品損失的歸集與分配過程中,不可修復廢品成本的計算是關鍵。不可修復廢品成本通常是從該種產品的實際生產費用中區分成本項目計算確定的。按成本項目分別計算不可修復廢品的實際成本的公式如下:
廢品應負擔的材料費用=某產品直接材料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約當量)×廢品約當量
廢品應負擔的工資費用=某產品直接人工成本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約當量)×廢品約當量
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某產品製造費用總額/(合格品數量+廢品約當量)×廢品約當量
在計算不可修復廢品成本時,應注意到,不可修復廢品是發生在製造過程的中途,還是最後階段,這對廢品數量的確定及其費用分配都有著直接的關系。
廢品損失的核算:
1、計算廢品損失的原始憑證
「廢品通知單」是計算廢品損失的主要原始憑證。它由企業質檢部門在發現廢品時填制,也可由產生廢品的單位(分廠、車間或班組)填制。「廢品通知單」應包括的內容有:⑴廢品的種類和數量,⑵產生廢品的原因和過失人責任以及廢品的生產工時,⑶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⑷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該單一式三聯:一聯由生產單位存查,一聯交質檢部門,一聯交財會部門核算廢品損失。只有審核無誤的「廢品通知單」,才能作為核算廢品損失的原始憑證。
2、可修復廢品修復費用的核算
廢品損失包括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和不可修復廢品的凈損失,二者的含義不同,核算也不相同。可修復廢品是指經過修復可以重新入庫出售的產品。它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就是在修復過程中發生的各項修復費用,這些費用最終由該類產品的成本負擔。所以,修復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成為可修復廢品的主要核算內容。
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包括材料費用、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等,這些費用發生時應根據相關原始憑證歸集到「廢品損失」賬戶。材料費用根據「材料費用分配匯總表」歸集;人工費用根據「工資及福利費用分配匯總表」直接或按生產工時等資料分配計入;製造費用根據「製造費用分配表」分配計入。月末將歸集的修復費用費用轉入同種產品的「生產成本」帳戶,加大了該種產品的完工產品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3、不可修復廢品的核算
不可修復廢品的凈損失是指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減去殘料價值及應收賠償款後的余額。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項目。這些費用與同種合格品的成本是同時發生的,已記入了該種產品的成本計算單(或生產成本明細賬)。因此,應將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採用一定的方法從產品成本計算單(或生產成本明細賬)中轉出來。結轉的方法可以根據生產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採用第八章介紹的各種方法。此處為了便於理解,成本結轉方法採用定額成本法。
4、不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的處理
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品很少,而且管理上也不要求單獨核算廢品損失時,不需要設置「廢品損失」賬戶,成本計算單中也不需要設置「廢品損失」成本項目。發生的可修復廢品修復費及不可修廢品的生產成本都已根據「材料費用分配匯總表」、「工資及福利費分配匯總表」和「製造費用分配表」提供的資料計入了成本計算單,對於發生的廢品殘料價值收入和應收賠償款,也應直接沖減生產成本。
㈢ 廢品損失的計算
廢品損失採用按廢品所耗實際費用計算時,要將廢品報廢前與合格品計算在一起的各項費用,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與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廢品的實際成本,從「生產成本」科目貸方轉入「廢品損失」科目借方。 如果廢品是在完工以後發現的,單位廢品負擔的各項生產費用應與單位合格產品完全相同,可按合格品產量和廢品的數量比例分配各項生產費用,計算廢品的實際成本。
拓展資料:
1、廢品損失,是指由於產生廢品而發生的損失及修復費用。廢品損失包括在生產過程中和入庫後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成本,扣除回收的殘料價值和應收賠償價值以後的凈損失。企業應設置「廢品損失」賬戶歸集和分配廢品損失。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和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貸方登記回收廢品的殘料價值和過失人的賠款;月末,應將廢品損失凈額由該賬戶的貸方轉入「生產成本」賬戶,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_尚薷捶掀肪凰鶚=修復廢品的材料費用+修復廢品的人工費用+修復廢品的製造費用-殘值-應收賠款_
2、不可修復廢品損失即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扣除回收的殘料價值和應收賠款以後的凈損失。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與同種合格產品成本是同時發生的,並已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為了歸集和分配不可修復廢品損失,必須首先計算廢品的成本將其從該種產品總成本中剝離出來。不可修復廢品與可修復廢品在核算時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體現在:不可修復廢品在核算時首先要將廢品的成本從「基本生產成本」賬戶上轉出到「廢品損失」賬戶上,而可修復廢品在核算時不轉出廢品的成本。因此,不能混淆二者的核算方法。
㈣ 公司生產的殘次品或者廢品的成本如何確定
你是說如何在會計上記賬?
當然是按實際來咯,這其實是和尾料一樣。
在會計記賬方面,每件成本的計算都是平均算的,舉例:一工廠耗用原材料3000元,生產成本(水電方面)1000元,結果產出成品1000件,那每件的成本就是4元,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品是不被算入其中的。(哪怕他產出了2000件的廢品)
也就是說,會計上把廢品之類不能變現資產的東西統統算作是生產所發生的耗用。所以,會計上是不會為廢品之類的東西單獨建一個會計科目的。
補:就你說的塑膠企業,那還是不用管它的中間過程,生產的廢品能融了再用,那就算它最後能做多少,統統只管結果。
但如果是煉鋼企業,比如,他冶鐵失敗,但又可以廢品再利用,但他要賣給其他企業再處理的話,那就要分兩筆賬了,你賣出去的廢品所得的錢,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然後你又把處理好的廢品買回,那就把它記入「原材料」了。(應該是這樣吧,我也沒碰到這種情況來著)
還有,我是zz14754,不是zz14757~
㈤ 收廢品囤貨怎麼算成本
廢品收購站需要15萬左右。主要還是看你在哪裡做,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可回收的東西越多。還要看你具體選址在哪裡,是做生活區還是專業市場周邊還是做工業區。
收廢品一天下來最多超不過200塊錢的成本,就拿礦泉水瓶子和紙殼子這兩樣廢品來說吧,100斤紙殼子按照三四毛錢一斤收的話,成本也就三四十塊錢。100斤的礦泉水瓶子成本跟紙殼子差不多,加起來也超不過80塊錢。就算能收到薄鐵和厚鐵,一天下來也收不了太多,經常收廢品的如果碰運氣一下子能收到很多東西,都會及時把收來的廢品賣到廢品收購站,然後再繼續收其它地方的廢品,這么做是為了以防萬一遇見個大戶賣廢品的。
㈥ 會計核算中,需要重新加工的廢品,成本怎麼結轉
如果企業對廢品管理有制度,並且能夠向
財務部門
提供廢品回收入、發出的相關數據,根據回收的數據和所耗原材料
成本計算
廢品成本,從\「生產成本」科目結轉至\「原材料」科目,根據廢品發出重新加工的數據計算領用的廢品成本,從\「原材料」科目轉至\「生產成本」科目。如果沒有這些相關數據,就不單獨計算廢品成本,仍保留在\「生產成本」科目,待重新加工完成後,與合格產品一同計算
完工產品成本
,自\「生產成本」科目轉入\「
產成品
」科目。
㈦ 成本核算中,廢品怎麼核算呢
1)不可修復廢品損失的核算:進行不可修復廢品損失的核算,先應計算截至報廢時已經發生的廢品生產成本;然後扣除殘值和應收賠款,算出廢品損失。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可按廢品所耗實際費用計算,也可按廢品所耗定額費用計算。可修復廢品返修發生的各種費用,應根據各種費用分配表,記入「廢品損失」科目的借方。其回收的殘料價值和應收的賠款,應從「廢品損失」科目的貸方,轉入「原材料」和「其他應收款」科目的借方。廢品修復費用減去殘料和賠款後的廢品凈損失,也應從「廢品損失」科目的貸方轉入「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在所屬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帳中,記入:「廢品損失」成本科目。
(2)廢品損失的范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和入庫後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扣除回收的廢品殘料價值和應由過失單位或個人賠款以後的損失。
㈧ 成本會計廢品的核算
廢品成本:13416
可修復廢品的損失一般與合格產品發生的費用一樣,先根據材料費用、工資費用、輔助生產費用、製造費用等分配表借記「廢品損失」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㈨ 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怎麼計算呢具體的計算方法是什麼啊
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兩種:
(1)按廢品所耗實際費用計演算法。將本期某種產品的各項生產費用在合格產品和廢品之間進行分配,確定應由廢品負擔的各項生產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
(2)按廢品所耗定額費計演算法,即根據各產品的廢品數量及其各項生產費用定額計算出廢品損失總額,再減去廢品殘值,即是該種產品的廢品損失數額。
【百練會計】為您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㈩ 成本會計廢品核算
因為原材料是一次性投入的,材料分配率:320000/(2000)=160,廢品應分配的:80*160=12800,人工的分配率:20000/8000=2.5,廢品應分配的:2.5*400=1000,製造費用分配率:30400/8000=3.8
,廢品應分配的:400*3.8=1520
分錄:借:廢品損失—乙產品 15320
貸: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原材料) 12800
—乙產品(人工) 1000
— 乙產品(製造費用) 1520
借:原材料 1600
貸:廢品損失—乙產品 1600
借:基本上成本—乙產品 13720
貸:廢品損失 —乙產品 13720
基本思路是這樣子,計算不知道有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