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降低製造企業的成本
擴展閱讀
我國怎麼儲存石油 2025-05-21 11:18:35
揉擦工具怎麼畫 2025-05-21 11:17:03

如何降低製造企業的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5-03 11:35:02

生產成本如何降低,都有哪些途徑方法

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
1、建立
全面預算
管理體系
全面預算管理
是企業內部
成本控制管理
的一種方法,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也是幫助現代企業在成本管理上成熟與發展的有效系統。企業通過建立
全面預算管理系統
,可以提升戰略管理能力,加強核心競爭力,有效規避與化解
經營風險
,節約
管理成本
,提高
利潤收入

2、樹立
企業成本管理
戰略觀
企業成本管理必須打破傳統觀念,不能單純從企業自身角度出發,而是要以市場需求為標的,樹立戰略管理的理念。管理者應著眼於外部環境,讓成本管理真正涉及產品開發一設計一生產一銷售一售後服務各個環節,樹立全面的成本管理
戰略理念
,從根本上實現管理觀念的轉變。
為了樹立企業成本管理的戰略觀,企業應做到以下幾點:
(1)以企業全局為基礎,合理分析資源,進行全面預算,綜合分析現況和預計將要出現的情況,包括企業內部、競爭對手及行業在內的整個價值鏈。
(2)正確認識成本,擴大成本控制新范圍,明確成本管理的戰略性眼光:拒絕追求短期利益,注重於長遠的成本控制,將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放在發展企業
可持續競爭優勢
上。
(3)改進
成本核算
辦法,加大
成本控制力
度,著重對資產的耗費進行控制,使企業主動適應市場,快速實現低成本領先
市場戰略

3、加強
人力資源管理
人是企業管理中最活躍也是變數最大的因素。如果把企業看做
一條船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對企業管理來說,同樣適用。所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最能夠獲得潛力成本的一項措施,特別是在
勞動力成本
增長成為必然趨勢的今天。
日本的
人力資源研究
報告指出:「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個年級,技術革新者的比例平均增加6%;工人提出技術革新建議一般能降低成本5%,而科技人員的建議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特別是受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員推廣現代
管理科學方法
和技術,可降低成本高達30%以上。」
4、正確理解產品質量與成本的關系
質量和成本是一個辯證的關系。一方面,高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意味著高成本,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贏利可能會減少;另一方面,低質量的產品必然會影響長期的銷售額,從而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如果不能正確理解產品質量與成本的關系,長此以往,將會給企業造成人力、財力持續浪費的惡性循環,產生成本也會更高。所以,企業需要擺正質量和成本的關系,選擇能夠取得合適經濟效益的質量水平。
在面對質量和成本的問題上,企業要盡量避免或減少因為產品質量不好造成的成本增加,前提是要牢固樹立「提高質量即是降低成本」的觀念。
全面質量管理是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有效工具。它通過提高生產技術、改造產品設計、減少流程浪費來提高產品的質量,提高產品生產效率,降低廢品率和返修的費用,從而降低產品成本。
通過加強質量管理,全力推進精益生產,降低廢品率,提高質量改善意識,堅持「最初就把事情做好」的質量原則,是杜絕浪費削減成本的最好辦法。「零缺陷」就是「低成本」。
5、用管理創新來降低成本
成本管理中的產品創新要以企業全局為對象,從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出發,綜合分析包括企業內部、競爭對手及行業在內的整個價值鏈,結合成本管理,進行創新。成本管理創新意識主要體先在產品的設計上,在企業間的技術差別越來越小的今天,只有從創新人手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企業只有不斷創新,不斷用有效的激勵方式激勵創新,才能實現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6、全員成本管理和全過程成本控制
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是一個綜合的體系,它包括企業的所有人員和全部生產過程。因此,應該讓所有人都加入到這個成本管理體系中來,真正做到人人管成本,成本人人管。

㈡ 製造業如何控制企業成本

1、設計環節的成本控制:產品的形成源於設計團隊的研發設計,是成本控制的關鍵點。設計人員不能把
產品成本
考慮周全,只是看中產品的表面成本,不注重潛在的成本,比如產品的運輸、儲存、包裝等等,造成最終附加成本過高。
2、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采購人員一提到成本控制,往往覺得控制
采購成本
就是盡量降低
采購價格
,並以此為
業績考核
,結果實際情況是不但沒能真正減少採購成本,反而造成了采購質量降低、
物流成本
增加,致使材料被迫不得不返工,最終還是造成了采購浪費。
3、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製造業企業對生產製造階段的成本控制關注相比其他階段較多,但還是有一些問題的。一般製造業企業將產品的
製造成本
分為料、工、費三部分,且成本控制的重點在對於原材料的控制。不能合理的利用原材料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如不加以利用
邊角料
而直接丟棄等等。
4、銷售服務環節的成本控制:企業生產出的產品最終是要面向市場的,也就是銷售階段的形成。企業往往為了提高營銷服務的質量而忽視了成本控制。
5、資金循環成本控制:強化資金統一管理,集中調度,有償使用,內部使用資金模擬銀行結算,保持合理的籌資結構,適度負債經營,力求降低籌資成本和籌資風險。財務部門要克服重商品信用輕資金信用的現象,務求保持良好的融資信譽。
6、實行定額成本控制:實施成本定額控制可以和職責、考核、獎懲結合起來,從而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實到全體員工和產品形成的全過程中。它是利用定額控製成本不上的各項消耗,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㈢ 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想要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好成本控制和管理規劃,根據企業發展的目標,針對性的實施獎懲措施,做好管理規劃的嚴格實施,這樣能夠達到很理想的效果。

平時對於管理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多跟專業人士學習,掌握正確的管理方法,多跟別人學習,以下幾點要注意。

1、談話時要適時回應.

首先我們要懂得回應,如果別人很有興致地說了一大堆話,你也沒有任何錶示,那會讓人覺得很尬尷或者是沒意思,這樣淡話也只能草草收場,而且對你的語言溝通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平時和別人談話 的時候就要適時的回應別人。

2、溝通態度,尊重對方.

溝通時的態度也是很關鍵的,在溝通時應該要謙虛、友好地和對方交流,而且在交談時要尊重對方,在交談過程中身體要保持身體前傾,不可以後仰,而且不可以將整個身體靠在椅了上,那樣整個人會 顯得懶散。

3、談話時要懂得傾聽.

傾聽也是溝通中要注意的一個點,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還要傾聽對方表達的東西,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進行語言溝通,否則就像「雞和鴨講一樣」,這樣溝通根本就達不到效果,而 且還很容易會產生誤解。

4、不要總是以自己為中心.

在交談時也要注意一個重要的點,不要總是以為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很重要,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別人的就不重要,這種情況是要杜絕的,這樣很容易會造成別人的反感,而且還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 象。

㈣ 短期內要用什麼的方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摘要 方法一:從企業日常費用中比較簡單的地方入手

㈤ 對於製造業來說,怎麼樣才能有效的控製成本

01有效管理庫存巨量算數去往何處

即通過有效管理企業庫存,提高庫存周轉率及庫存變現率達到製造業成本控制的目的。

許多老闆按每個項目來算,好像都是盈利的。到年終的時候要發獎金的時候,拿不出現金,結果認真一算都變成材料了,有一些材料項目做完可能又不能用在新項目上面,特別電子元器件,有一些料時間久了就成了呆壞料。

所以合理的安全庫存對於企業來說可以提高資金運轉率,減少沒有必要的浪費。

同時庫存的內部管理也很重要,許多製造企業庫存數量都不準確,領料隨便領,半成品、成品、原料也沒有合理的管理,這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02減少停工待料

由於采購算料不精確、產線維修、生產工藝不平衡、工作量變動大等,都會造成停工待料。

一旦停工待料,就產生很大的浪費。

工人的人力成本提高,時間大量浪費,在製品增加等將會給生產製造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可以說,停工待料是製造業成本控制最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03減少搬運浪費

製造業成本控制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往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就是搬運的控制。搬運是一種無附加值的動作,不會產生直接的價值。

企業應對車間及倉庫等進行合理的布局,避免沒有必要的搬運。

04減少工藝浪費

企業工藝設計人員,應該多想想工藝的改進。有一些工藝是否可以合並,是否可以通過合理的工具來改善等,以縮短生產周期。

如果同一個產品別的企業生產周期比較長,我們通過工藝改進縮短了生產周期,那麼對製造業成本控制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利潤因此就可以多出很多。

05減少在製品的移動

如果在製品移動過多,會增加物品架、增加搬運時間、生產空間等,從而造成很大的浪費。

所以需要減少在製品的移動,如果是前後對接的產線,盡量靠近一點。

通過將在製品直接放在設計好的搬運車上面容易推走等方法來減少沒有必要的浪費從而實現製造業成本控制。

06多找一些替代料

替代料或替代方案在製造業成本控制上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少經驗證明,研發人員在保證質量的情況,可以通過多研究找一些可替代的方案,或者多找一些價格相對便宜的替代料,可以降低產品的成本。

07減少沒有必要的損耗

沒有必要的損耗是製造業成本控制的大敵。

通過分析成品的不良率,找出真正的原因:是由於工作操作不當,還是材料本身容易產生損耗,或者設備經常出問題等綜合原因,對症下葯避免沒有必要的損耗。

當然還有很多有效方法來實現製造業成本控制,每個製造企業可以根據自已的實際狀況綜合分析,找出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㈥ 有什麼節約製造業企業成本的方法

摒除企業自身管理不當的因素外,生產製造型企業降成本最靠譜的做法有四個:①產品標准化,零配件標准化,盡量減少開模次數;②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始終要相信,機器的效率要高於人工,別做血汗工廠;③規模化作業,以往生產量不飽和,平均每單位的產品分攤的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高,只有規模上去了,單位成本才降得下來;④產品設計要科學,既要抓住顧客,又要省卻冗餘,這道卡決定了生產中70%的成本。